首页 理论教育 清朝时期的皇帝实录之皇史[需手动填充]

清朝时期的皇帝实录之皇史[需手动填充]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有将石室金匮作为藏书之所的记载。而目前得以保存下来的石室金匮仅见北京天安门东侧南池子大街南口路东的皇史宬。于是,“皇史宬”之名沿用至今。此外,皇史宬的正殿还存放过《大清会典》《朔漠方略》及各将军印信等。为防止书籍受潮或被虫蛀,明朝时皇史宬每年六月初六进行晾晒活动,由司礼监第一员监官总理此事,皇史宬看守负责监工。

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有将石室金匮作为藏书之所的记载。而目前得以保存下来的石室金匮仅见北京天安门东侧南池子大街南口路东的皇史宬。

(一)建造缘起和名字由来

明朝宫中多次失火,档案书籍屡次被焚。弘治五年(1492),内阁大学士丘浚上书明孝宗陈述了永久保存档案书籍的重要性,建议:“于内阁近便去处,别建重楼一所,专用砖石累砌,如民间所谓土库者,令内阁书办中书等官,遇其闲暇,抄誊累朝实录各一部,盛以铜匮,庋于楼之上层,凡内府衙门收藏国家大事文书,如玉牒之类皆附焉。其制敕房一应文书,如诏册诰敕书等项,草检行礼仪注应制诗文等项底本,前朝遗文旧事等项杂录,亦各抄一部,盛以铁匮,贮于楼之下层,凡内府衙门所藏文书,可备异日纂修一代全史之用者,如永乐以前文武官贴黄之类皆附焉。”[1]丘浚的奏章得到了孝宗的嘉纳,却由于种种原因被拖延下来。直至嘉靖十三年(1534),南京太庙发生火灾,损失惨重,华盖殿大学士张孚敬重申前议,明世宗才降旨修建石室金匮,并于嘉靖十五年(1536)竣工。

皇史宬初建时拟定名“神御阁”,传说楼建成后,嘉靖皇帝亲自题写匾额,突发奇想,欲命名为“皇史藏”,但嘉靖帝不慎把“藏”字误写成“宬”字,发觉后陪侍在旁的张孚敬说道:“惟天子孝文御书即为纶,请勿更。”于是,“皇史宬”之名沿用至今。

(二)建筑格局

皇史宬由大门、正殿、东西配殿和御碑亭组成,整个院落环以红墙黄瓦,总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正门为皇史宬门,左右各一小门,分别为历左门、历右门,三门皆南向。(图3-1)

院内正中为正殿,坐北朝南,为庑殿式建筑,全为砖石所砌,不用一钉一木,殿内拱券式顶无一梁一柱,故称“无梁殿”。石基高达1.42米,四周围以汉白玉石栏,四角由四个大的螭兽镇角。正殿内东西宽40.5米,南北进深8.98米,东西南北墙厚度在5.9~6.7米不等。正殿东西九楹,正中有五扇券门,东西山墙各有一窗,用石镂成窗棂。正殿的建筑格局非常适于保存书籍档案。它为砖石结构,既能防火,也能经受风霜雨雪;四周厚墙利于室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石台高筑,既能泄水,又能防潮;对开的窗子利于通风等。在正殿中1.42米高的石台上,排列着152个“金匮”。所谓“金匮”,外为鎏金的铜皮,内为防虫的樟木,上下两层,用隔板隔开,盖子设在顶部且有锁,两侧各安铁环一个,方便搬抬。

图3-1 皇史宬平面图

东西配殿形制相同,规模较正殿小,非无梁殿结构,仅为整体建筑格局之陪衬。殿内放有雕刻精美的大木柜。主殿东侧为御碑亭,是重檐四角攒尖碑亭,砖木结构。亭内为清嘉庆十二年(1807)所刻《御制重修皇史宬碑记》,记述了皇史宬的兴建历史、功能作用及重修原因。

(三)历代所藏和晾晒

明朝时,皇史宬内除了收藏明太祖以来的皇帝实录(一种编年体史书,专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大事)、宝训(皇帝训谕编集)[2],更有嘉靖年间文渊阁(此为明朝文渊阁)火灾后移至此处的部分藏书。此外,嘉靖时重抄《永乐大典》副本也藏于此。

清朝时,皇史宬所存的明实录被转移到内阁书籍库,而清实录、圣训、玉牒(皇族的家谱)藏于此。此外,皇史宬的正殿还存放过《大清会典》《朔漠方略》及各将军印信等。东配殿曾存放石刻法帖,西配殿曾存放大臣的题本之副本。随着时间的推移,实录、宝训等不断增加,皇史宬的金匮数量也不断上升。清雍正朝仅有31柜,至同治朝已增至141柜,至清末已达152柜。1933年,皇史宬原存的清实录、宝训被迁至南京,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政府携一部分运往台湾;玉牒于嘉庆十二年(1807)移存景山寿皇殿,1933年也迁至南京;各将军印信曾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遗失一部分。

为防止书籍受潮或被虫蛀,明朝时皇史宬每年六月初六进行晾晒活动,由司礼监第一员监官总理此事,皇史宬看守负责监工。清朝时,则在春秋两季各曝晒一次,由看守皇史宬的官吏负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