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裘吉生
裘吉生(1873—1947),名庆元,祖籍浙江嵊县(今嵊州市),出生于绍兴。少时进钱庄做学徒,后患肺痨而被辞退,才励志习医,自治而愈。其时清廷腐败,裘氏参加光复会,后又加入同盟会。后去奉天(今沈阳)悬壶济世,并结识日医多人,托其搜购海外汉医籍。裘吉生不惜重金,千方百计搜集医药古籍,尤其是对孤本、精刻本、精抄本、未刊稿本等更是竭尽全力,务在必得,如此“搜求医书四十余年,积三千数百种(两万余册)”。1921年迁寓杭州时,裘氏已48岁,行医33年,题其书屋为“读有用书楼”,并以《礼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及《左传》“三折肱,知为良医”为旨,取“不读三世书,不蓄三年艾,不能三折肱”之义而创立“三三医社”,兴办“三三医院”,出版《三三医书》,刊行《三三医报》。
《三三医书》刊行于1924年,分3集,每集各33种医籍,共99种,选录了大量海内外孤本、珍本、抄本,如《医经秘旨》《温热逢源》《医学妙谛》《伤科方书》《重楼玉钥续编》《行军方便便方》等。又旁及日本,收有《医余》《药征》等书,保存了大量珍贵医籍。裘氏所选之书,多为家传秘本,疗效独特,简练实用。如《重楼玉钥续编》乃“郑承瀚家传,名垂数世,其治白喉,无不应手而痊,凡习喉科者,均奉为圭臬”。
之后,裘氏又精选善本、孤本,纂辑《珍本医书集成》90种,由上海世界书局于1936年出版。《珍本医书集成》将医籍分为12类,即医经、本草、脉学、伤寒、通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方书、医案、杂著。在《珍本医书集成》收录的医籍中,有12种是孤本(《医权初编》《伤寒法祖》《龙砂八家医案》《外科传薪集》《青霞医案》《外科方外奇方》《医医小草》《黄澹翁医案》《伤寒捷诀》《也是山人医案》《通俗内科学》《病后调理服食法》)。裘氏在每一类书的书目选择上,不仅注重版本,还注重其学术特点与实用价值。
以后裘氏又亲自校辑《珍本医书集成续编》97种,《皇汉医学丛书续编》75种,可惜在交付全稿后,竟焚于日寇战火。
(二)曹炳章
曹炳章(1878—1956),字赤电,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1892年随父曹显卿迁居绍兴,进太乙堂药店为徒。1896年,曹炳章拜当地名医方晓安为师,料理业务之外,有暇则专攻《内经》《难经》,熟读仲景及各大医家著作,精研医理。1901年,他在绍兴春成堂药店附近设诊所,开始施医,自此开始了他一边悬壶济世,一边聚书藏书、著书立说的生涯。曹氏又与何廉臣为文字交,常切磋讨论,协同编辑《绍兴医药学报》,并创办《药学卫生报》,开设“和剂药局”,倡导药品改良。1931年,曹炳章任“中央国医馆”名誉理事。曹氏精内、妇、儿科,尤擅喉症,与何廉臣、裘吉生并称为“宁绍三杰”,其学术思想在温热学说中独树一帜。
曹炳章诊治之余,喜好收藏中医药文献,其行医所得不用来购置财产,而用于藏书,将自己的藏书处命名为“集古阁”。日积月累,历年收集达5000余册,存放在绍兴至大药店。1912年,曹炳章正在宁波老家料理他父亲的丧事时,至大药店突遭火灾,藏书尽付一炬,其中包括他多年来批注的历代名医著作,以及他撰写的《预察婴儿寿夭》《药物炮制实验》等稿本。痛惜之余,曹氏从零开始,四处访购、抄录。至1934年,积藏已达5000余种。为整理所藏,曹炳章把5000余种藏书分为医经、体脏、摄生、诊断等23类,编制了《集古阁藏书简目》10卷。1934年,曹炳章应上海大东书局之邀主编《中国医学大成》。他日以继夜,仅3年时间,从所藏医籍中精选出上自先秦、下至近代的各类医籍365种,共2082卷1000册,交由上海大东书局出版。可惜到了1937年,《中国医学大成》出版到136种、500册时,抗日战争爆发,因上海沦陷而被迫停印,大部分版本内容精粹且经曹炳章精心校勘过的原稿也不幸散佚。绍兴沦陷时,曹氏藏书又一次面临灭顶之灾,于是他连夜租船,将藏书运至乡下避藏。面对接二连三的挫折,曹炳章仍访书不断、藏书不辍,继续充实着他的中国医药学文献收藏。
1952年,曹炳章主动与当时的上海华东军政委员会联系,将所藏3400余种医籍捐献给了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1956年,曹炳章逝世,其遗著、遗藏由浙江省卫生厅接收。
(三)范行准
范行准(1906—1998),名适,字行准,浙江汤溪县(今属金华)人。范行准少时家境清贫,15岁入其叔父所开德寿堂药店为徒,3年后回乡自学中医,20岁起在乡诊病。后因在乡里行医为同业所妒,只身赴上海寻求发展,得同乡介绍考入震旦大学预科,因不识法文,半年后退学。
1930年,范行准考入上海国医学校,因其考试成绩优异,插班入三年级。因家贫,交不起学费,老师陆渊雷准其免缴学费,食宿由同乡接济。范行准喜读子部书,涉猎颇多,对医学临床课程则不感兴趣,时常辍课外出阅书,以致成绩平平。1932年,上海国医学校停办,因范行准这届学生还有一学期就毕业,就假借章次公任事的上海红十字会继续上课,直到毕业。1933年6月,范行准创办《国医评论》杂志,后因资金问题停办。1934年,范行准加入上海中西医药研究会,被选为理事,在出版部编辑股任职,承担《中西医药》的编辑工作,同时负责该会图书馆规划及图书搜求工作。中华医史学会(后易名为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成立后,组建中医图书馆,聘范行准负责图书的收集管理工作。此后十余年,范行准致力于中华医学会图书馆的工作,收购了许多有价值的医学图书。范行准1950年被聘入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工作,1953年转入军事医学科学院,1958年随院迁到北京,1979年离休,但仍继续从事医学史研究。
由于范行准立志编一部大型《中国医学史》,故其初期所收多为史部、子部古籍,而不购医书,以为医书可向医家通借。但不久即发现,医家所藏,反而善本极为稀见,乃转而大力访求医书。至1941年,其所搜四部古籍已逾2万卷。其书室名为“栖芬室”,芬者书香之谓。“栖芬”之意有二:一是客寓上海,僦舍而居,屡经搬迁,书籍随主人随处栖止,用以自况;二是范氏认为“书物为天下公器,苟吾不用,宜速散去”,书籍不过在此暂时栖留。栖芬室聚藏了大量珍贵的中医药古籍,其中有宋、元、明三代的珍稀刻本、写本90多种,如北宋版《圣散子方》、明彩绘本《本草图谱》,还有不少清代医家、学者的稿本,如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刘鹗《要药分剂补正》等。栖芬室所藏之书,皆钤以“汤溪范氏栖芬图籍”“栖芬室图书”等印。
范行准搜求医籍是为了研究之用。其医史、文献学论著向以立论严谨、资料翔实著称,这无疑得力于栖芬室的珍藏。范行准撰写的《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中国预防医学史》《中国医学史略》《中国病史新义》已成为医学史研究的经典之作。他将其珍藏影印出版,主编了《中国古典医学丛刊》。此外,还辑录了两汉至元明间的医学佚书,成《全汉三国六朝隋唐医方》《元明医学钩沉》两书。
1984年,范行准将栖芬室全部藏书捐给中国中医研究院,共计760种,7200余册。其中医书660多种,2100多册,内含善本290种,1500余册。
(四)陈存仁
陈存仁(1908—1990)出生在上海一个没落的绸缎商人家庭,少时曾拜姚公鹤为师,学习训诂、考据、诗词、书法等,1923年考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1927年毕业后在丁仲英诊寓助诊了一段时间。1929年,他自设诊所,独立行医,没过多久就门庭若市,成为民国时期的上海名中医。1928年,他创立了国内第一份医药卫生常识方面的报刊《健康报》。
1930~1935年,在谢利恒的推荐下,陈存仁编撰了《中国药学大辞典》。《中国药学大辞典》本来是商务印书馆邀请他编撰的,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最后由世界书局出版,该书的出版为世界书局赚取了丰厚利润,世界书局的创始人沈知方邀请陈存仁再编一套《皇汉医学丛书》。陈存仁认为,要去日本实地考察搜求书籍,才能把日本人研究汉医的书籍系统化地分类编译出来。于是,世界书局向陈存仁提供了7000元,包括6000元编撰费和1000元赴日访书的费用。在日本,陈存仁遍访书肆,购置了大量的医药书籍,打包邮寄回上海。回到上海后,陈存仁整理了旧藏的日本汉医籍及赴日访得的医籍共400多种。1936年,他整理出版了《皇汉医学丛书》,共72种,分为13类,即:总类8种(包括《内经》《难经》等医经注释及考证、传略、目录等著作),内科19种,外科1种,女科、儿科各3种,针灸科4种,眼科、花柳科、诊断、诊疗各1种,方剂10种,医案医话11种,药物8种,中国医药论文集1种34篇。该丛书不仅有助于了解日本汉医界的学术发展情况,而且对不少国内已散佚的古医籍的整理辑纂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抗日战争期间,陈存仁被提任为上海市中医师公会常务理事,在诊疗工作之余,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搜集中医药书籍和刊物,历十年“早搜夕索,亲临拜访,曲意诚求”,搜集收藏的各种版本的古今中医药书籍已达6000余种。
陈存仁1949年时去了香港,后来又去了美国,1990年因突发心脏病,病逝于美国洛杉矶。
(张如青、丁媛、金芷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