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存《永乐大典》医学资料

现存《永乐大典》医学资料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现存《永乐大典》只是原书中幸存于世的一小部分内容,但其中珍贵的古代文献资料仍令人惊叹。在新发现的17卷中,亦有不少医学资料,将这些资料综合统计,现存《永乐大典》中约有800余卷记载了医药文献资料。图4-4 《永乐大典》“寒”字条载“伤寒太阳证”另在现存《永乐大典》中发现了宋代韩祗和《伤寒微旨论》的两篇佚文。

虽然现存《永乐大典》只是原书中幸存于世的一小部分内容,但其中珍贵的古代文献资料仍令人惊叹。由于此书专供皇帝御览,故其中所录之书均据明初文渊阁所藏宋、金、元珍本,或访求民间珍稀善本缮写而成,对原著绝少改动,保存了古书的原貌,故而为后人阅读、研究提供了较为真实的古代文献资料。

1986年,萧源等人将当时所能收集到的795卷《永乐大典》之中有关医药的文献资料辑集成一书,名《永乐大典医药集》,但参考资料较中华书局影印本《永乐大典》的797卷少了2卷,这2卷中的医药资料亦未能被收入《永乐大典医药集》。(图4-2)

图4-2 《永乐大典医药集》封面

2003年,上海辞书出版社为了纪念《永乐大典》编纂600周年,将海外新发现《永乐大典》17卷影印出版。在新发现的17卷中,亦有不少医学资料,将这些资料综合统计,现存《永乐大典》中约有800余卷记载了医药文献资料。

(一)中医经典资料

现存《永乐大典》中载有很多与医学理论内容相关的资料。如卷8526“精”字条下载有《管子》:“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敬斋古今注》曰:“《素问》说精食气,则谓精从气中来;道家言精生气,则谓气从精中来。究竟论之,精气自是一物,正因变化不常,遂复判而为二。”《老君内亲经》:“五脏藏五神,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肾,志在脾,神在心”等。这些论述阐述了精、气、神的关系。书中还摘录了《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的相关内容(图4-3)。

图4-3 《永乐大典》载《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

卷3614和卷3615“寒”字条下,载有“诸寒证治九”“诸寒证治十”,记录原文100多条,汤方25首,主要是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的内容(图4-4)。条文下附有成无己《伤寒明理论》、索矩《伤寒新书》、朱肱《活人书》、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李知先《伤寒活人书括》、刘守真《伤寒直格》等医家之言。其中索矩《伤寒新书》、李知先《伤寒活人书括》为古佚书,故具有辑佚价值。

图4-4 《永乐大典》“寒”字条载“伤寒太阳证”

另在现存《永乐大典》中发现了宋代韩祗和《伤寒微旨论》的两篇佚文。《伤寒微旨论》是第一本阐发仲景学术思想的专著,发仲景未尽之意,开宋代研究《伤寒论》之风气。新发现的两篇佚文包括《戒桂枝汤篇》及《辨桂枝葛根麻黄汤篇》。其中《戒桂枝汤篇》提出因时、因人、因地慎用桂枝汤的观点;《辨桂枝葛根麻黄汤篇》对桂枝汤、葛根汤、麻黄汤作了评述,认为“此数方中,形证颇不相顺,及药物似不对病”,“将有汗恶风与无汗恶风,同法治之”,并对有关条文进行了改动。这两篇佚文的发现为《伤寒微旨论》的辑佚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二)本草文献资料

现存《永乐大典》中散载了数量可观的本草资料,如“乌”字条下载有何首乌,“精”字条下载有天明精、黄精、太阳玄精,“藻”字条下载有海藻,“蓉”字条下载有肉苁蓉、地芙蓉等,有的还有清晰的插图(图4-5)。如卷541“肉苁蓉”条下引用《神农本草经》《博闻录》《本草图经》《药性论》《政和本草》《事类全书》等数十本古医籍和文史古籍的内容,从性味、功用、鉴别、加工等各方面对肉苁蓉加以详细阐述,收录非常广博,并绘有一幅清晰的肉苁蓉图。

图4-5 《永乐大典》“蓉”字条载“地芙蓉”及药图

卷11598和卷11599中“草”字条下,记载了明以前的本草沿革、书目、分类、用法等,同时也载录了一些与本草有关的文人笔记、诗话、传说等。如《梁溪凌志》中载有一篇“本草误”,举例说明了本草的错误注释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2003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原色(朱墨两色套印)影印出版了新发现的《永乐大典》17卷,名《海外新发现〈永乐大典〉十七卷》。此部分的医药资料主要集中在卷10112“枳壳”“枳实”“枳椇”三药条下,引录了《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本草图经》、寇宗奭《本草衍义》等古籍条文。其中亦有《永乐大典》编修者添入的资料,如“枳实”条在《政和本草》所引文献中新补《千金翼方》“种枳法”,引文后有小字注“此条新入”。(图4-6)

图4-6 《海外新发现〈永乐大典〉十七卷》朱墨套印本“枳”字条

此外,亦有其他散载的本草相关文献,如卷10111“纸”字“破故纸”条下,援《昭潭志》《元一统志》记述药物的产地,卷19866“竹”字下载元代李衎《竹谱》引《番禺志》述“天竹黄”的生成、来源等。

(三)养生文献资料

现存《永乐大典》“精”“神”字条下载有《抱朴子》《庄子》《春秋繁露》《黄帝内经》等著作的养生条文,如“养生之士,先实其精,精满则气壮,气壮则神旺,神旺则身健而少病”,“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阐述了精、神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书中亦引录了养神的具体方法,如《抱朴子内篇》的“导引行气”“食饮有度,与居有节,将服药物,思神守一”,《采真集》的“忘气养神”“俭视养神”,《关尹子》的“摩火养神”“吸风养神”等。“老”字条下所载内容引自《寿亲养老新书》,对老人的保养固护、饮食调治、药物服用等做了详细的阐述。(图4-7)

图4-7 《永乐大典》“老”字条载《寿亲养老新书》

值得强调的是,《永乐大典》引录了《素问·四气调神论》的整篇内容及其注解,用来说明“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养生观。

(四)内科文献资料

现存《永乐大典》中所载内科病证完整者为“痹”的证治,涵盖了卷13877~卷13880的内容。其体例参照《外台秘要》《圣济总录》等大型方书,按理、法、方、药的排列顺序,以论统方,节录了重要医籍中的精华内容,层次清晰,具有较强的参考性和实用性。(图4-8)

图4-8 《永乐大典》“痹”字条“诸痹证治”

从《永乐大典》对痹证相关文献的辑录内容和排列顺序看,《黄帝内经》中对病证的理论阐述仍是最重要的基础。书中着重强调了痹证发病原因即“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在分类中,将脏腑痹置于首要位置,体现了对重证的重视,也反映了传统中医对“痹证”的认识决不仅仅限于关节肌肉的痹阻疼痛,而是涵盖了一切“闭而不通”所导致的疾病,包括七情太过、“气结于上”的气痹,“骨弱肌肤盛重”而感受外风、荣卫不通的血痹,外邪客于肠间、“邪留而和气闭”而以小便不利、大便不通为主症的肠痹等。

治疗上多以温燥通络药物为主,且在所录方剂中,载有不少可常服的药酒,如可治诸痹的鲁公酒、治脾痹的黄芪酒、治肾痹的牛膝酒、治痛痹的茵芋浸酒等。同时载录了药粥及其作用,如薏苡仁粥去湿邪、补脾肾,川乌粥治风寒湿痹、麻木不仁等,可起到长期扶正祛邪的作用。

与宋明时期出现的大型方书一样,《永乐大典》从各类医籍中收录了大量治疗痹证的方剂,共计300余首,并录入数则医案,如淳于意、张子和治痹验案,乌头丸、五痹汤治痹验案等,皆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五)妇儿科文献资料

现存《永乐大典》卷14947~14949中“妇”字条下载有妇科病证资料,包括妇人耳聋痈肿、眼赤、喉痛、吐血、臂痛、腰痛、痃癖、疝瘕等16种病证,引载了《巢氏病源论》(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及《千金方》《卫生宝鉴》《加减药证集》《大方》等数十本古医书内容。(图4-9)

图4-9 《永乐大典》“妇”字条载“妇人耳聋痈肿”

妇科文献中保留了很多已亡佚古医书的条文。如引已佚宋代医书《方便集》条文7处,其中医案3则、方6首,且医案与方剂相对应。此外,书中尚有潘思敬《加减药证集》、韩义和《烟霞圣效方》、阮霖《经验良方》、袁当时《大方》、刘智《经验普济加减方》等十几种已佚古医书之佚文。

书中引录明初以前儿科文献130余种,记载了小儿急慢惊风、小儿慢脾风、小儿慢肝风、小儿衄血、小儿诸丹等30多种儿科病证,载录儿科方剂1600余首,以及丰富的儿科治法。如对急慢惊风、慢脾风和慢肝风从症状、体征、病位等方面做了详细论述;记载了小儿丹病39种,包括土虺丹、眼丹、五色丹、伊火丹、火丹、茱萸丹等;记载了于囟门处敷贴药物易透过皮肤入脑达到治疗的目的,可避免内服药物对婴儿内脏引起的刺激等。

(六)法医学文献资料

现存《永乐大典》中的法医文献多选自元代王与所撰的《无冤录》。如引用《墨客挥犀》论述验尸方法:“太常博士李处厚,知庐州真县,尝有殴人死者,处厚往验伤,以糟醋灰汤之类薄之,都无伤迹,有一老父求见曰(邑之老书史也,知验伤不见其迹):此易辨也。以新赤油伞日中覆之,以水沃其尸,其迹必见。处厚如其言,伤迹宛然。自此江淮之间,官司往往用此法。”现代法医学证明,红油纸伞起到红色滤光镜作用,人体若被打伤致死,则皮下瘀结的血块等内伤经阳光中的红光照射后,会呈现出来,伤痕自然一清二楚,该检验方法很快从江淮推广开来。在《梦溪笔谈》和《折狱龟鉴》中均有类似记载。

又《永乐大典》引用《为政楷范》《牧民忠告》《吕氏家范》《琐碎录》等典籍“检验尸首,系关人命,不可不慎”,“人命至重,不可避少臭秽,使人横死,无所申诉也”诸论,强调生命的可贵和检验的重要意义。其后,《永乐大典》论述“验尸”的具体内容中包括检覆总说、验法和勒死、自缢死等30余种死亡的检验方法,还详细论述每种尸体的形态、伤口部位、特征及鉴别。(图4-10)

图4-10 《永乐大典》“尸”字条载“验尸”

(七)医学文化资料

现存《永乐大典》中的医药文化资料约占全部医药文献的四分之一,内容涉及医家传记、饮食文化、涉医杂记、美容卫生、医药官职、涉医诗词等。

医家传记类有宋代医家陈景东、元代医家楼国祯等的医事;饮食文化类载录了包括蔬果、谷类、鱼肉、药酒、药粥等丰富的饮食之法及食疗之方,如卷2810、2811“梅”字条下,记载了藏梅法、盐梅、乌梅、白梅、韵梅、对金梅、十香梅、紫苏梅、荔枝梅、蜜煎梅、蜜渍梅花、替核酿梅、糖松梅、糖脆梅、糖椒梅、解酒楚梅、造化梅、糟藏梅、腌姜梅、汤绽梅、椒梅等21种有关梅的性味功效及储存、腌制的方法;美容卫生类“花”“妆”“油”等字条记载了20余首美容方等。这些记载为今人了解明初以前的医学文化、风俗提供了难得的资料。(图4-11)

图4-11 《永乐大典》载吴莱《渊颖集》等

综上所述,《永乐大典》辑录的医药文献资料,内容涵盖中医各科,来源涉及各种文史古籍,不局限于医药书籍,比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及稍后的《普济方》等大型方书更为广泛,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