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原汉语与古越语融合形成粤语

中原汉语与古越语融合形成粤语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原汉语最先对百越语产生影响的是楚语。从中原迁来的“谪徙民”,也在“与越杂处”中共同生活,在日常生活及公务交往中,中原汉语对百越语产生影响,逐渐形成一种能通用的语言——粤语。这是百越语受中原汉语影响,演变成粤语的最好说明和证据。魏晋到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频繁,汉族人大量南迁岭南,古汉语再次与粤语融合进一步发展,粤语基本稳定成型。

中原汉语最先对百越语产生影响的是楚语。楚国是一个经济和文化都很发达的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特别是楚国的语言,在当时各国语言中别具特色,其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

周安王十五年(前387年),楚南平百越,今蒙山地属楚。

吴起相悼王,南平蛮越,遂有洞庭、苍梧之胜。[1]

扬雄所著的《方言》中,关于楚语的记载特别详细,标有方言地名的地方,楚语约占一半。其中《方言》(卷十)所记载的地名,几乎全部属于楚语地名,共计三百多个。

春秋战国后期,起源于祭祀鬼神歌舞的楚国民歌,经过屈原、宋玉等文人、诗人收集整理,至西汉时由刘向编纂成《楚辞》。

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2]

当时,楚语和《楚辞》流传到南方百越地区,对百越语言的发展和变化起到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岭南原百越中的西瓯属于楚后,百越语受楚语影响,逐渐掺进楚语成分。其中今蒙山话中仍保留着不少古楚语字及语音,带有代表性的楚语字或词主要有:

嬃(θəi44),称姐或妇女。妣(pæi24),称母亲或已故的祖母及母亲。酾(ʃai52),滤酒、斟酒。渠(ki31),他。畀(pəi55),给予。媪(Øəu55),母亲、年老的妇女。牸(θi212),未成年的母牛、母狗、母猪等雌性牲畜。荡(tuɔŋ212),游玩。齐众(θæi31ʧoŋ44),大家。窦(tæu44),狗窝、鸡窝。讴(Øæu52),叫、喊、唱。

这些楚语字或楚语古音,大量见于古代楚国文献之中,成为楚语和楚语音残留在蒙山话中的活化石。

其中:“畀”见于《尚书》《诗经》《左传》;“媪”见于《战国策》《史记》;“牸”见于《汉书》《广雅》;“荡”见于《尚书》;“齐众”见于《礼记》;“窦”见于《礼记》;“讴”见于《孟子》《荀子》等。

这是蒙山话开始发生变化的阶段,也是蒙山话受楚语影响的证明。今蒙山话中受楚语影响而保留下来的楚语字或楚语古音,如“媭”“畀”“渠”“媪”等,也大量融进并残留在蒙山民歌中的山歌里流传至今,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首:

英雄盖过永安州

媭妙忧,哥去龙州当勇头。

哥当勇头打胜仗,英雄盖过永安州。

看牛难

看牛难,牛角弯弯山过山。

畀渠跳入深山去,眼泪有如水下滩。

垌中蚂叫连连

垌中蚂叫连连,想讨老婆又冇钱。

抽张板凳凑媪讲,媪冇做声年过年。

奠酒歌

初奠酒,酾一行,一笔写成一字装。

一世辛辛又苦苦,呜呼一命见阎王。[3]

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秦进军岭南统一中国,在岭南置桂林、南海、象三郡,今蒙山地属桂林郡,郡治在今桂平市西南,今蒙山地开始划入中国版图。

秦统一岭南后,部分军队留居当地,再从中原迁来大量移民,与南方百越人共处。

又谪徙民五十万戍五岭,与越杂处。[4]

秦进军岭南后留在当地的军人,有的娶当地百越女子为妻组成家庭。从中原迁来的“谪徙民”,也在“与越杂处”中共同生活,在日常生活及公务交往中,中原汉语对百越语产生影响,逐渐形成一种能通用的语言——粤语。

这种中原汉语与古越语融合而形成的粤语,既有中原汉语的成分,又有古越语的因素,也是粤语和蒙山话的雏形。

以今蒙山县文圩镇六夏村用百越语取名的毋碓垌为例,因古代百越人在这里居住时,在田垌旁边的竹叶岭脚安装水碓加工谷米而得名。百越语毋碓的原始读音为“mu31tæi44”,其中“碓”字读“tæi44”,至今当地人仍读此音。

中原人迁来后,百越语受中原汉语影响,“碓”字的读音改为“tui44”。无论粤语、汉语(普通话)、蒙山话,“碓”字都读此音,只是汉语读去音“duì(汉语拼音)”,粤语、蒙山话都读“tui44”。这是百越语受中原汉语影响,演变成粤语的最好说明和证据。

秦统一岭南后,南方百越中的苍梧(仓吾)有位女首领龙母。因“育五龙子”,故被尊为“龙母”。秦始皇自称“祖龙”,当他得知岭南有一位“龙母”时,马上派出使者,持璧召龙母进京。

(秦始皇)惊曰:“此龙子也,朕德之所致。”立即“遣中使赏黄金白璧聘母”。[5]

龙母乘舟从苍梧(今梧州一带)出发,溯漓江行至全义岭(今兴安县北),不幸染疾返回,后病逝。

龙母奉旨“乘舟沿桂江至全义岭(今兴安县地)因疾南归而卒”。[6]

秦汉时期,苍梧(仓吾)人受到中原“谪徙民五十万”的挤占,逐渐向广东及桂南等地迁移,粤语也随之传到所到之处。

苍梧(仓吾)人迁到之地,后裔大多在住地建龙母庙,以纪念女首领龙母。这也可以证明,龙母时期正是粤语的产生和形成时代。

另外,粤语分布的桂南、广府、四邑、高阳、罗广、吴化等地区,其源头可能与龙母部族的迁徙有关系。

蒙山话属粤语中的勾漏片,龙母部族的一支后裔迁来后,最早居住地是今县城河西的西街一带,迁来后在住地建龙母庙,以农历五月初八龙母诞日为庙会期。

五月一日为龙舟竞渡之戏。[7]

民国十二年(1923年),“倒神”运动中龙母神像被毁以前,还保留每年五月初一至初八在龙母庙前的河中赛龙舟的习惯。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平定南越国统一岭南,南方百越归汉。汉在南方重置南海郡、苍梧郡、郁林郡、合浦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朱崖郡、儋耳郡等九郡。

其中,苍梧郡(治今梧州市)辖广信(今梧州市、封开县一带)、冯乘(今富川县)、谢沐(今恭城县)、高要、临贺(原贺县)、端溪、富川(今钟山县)、荔浦、封阳(原贺县信都镇)等九县,今蒙山地属苍梧郡荔浦县地。

汉统一岭南后,重新置郡县,设官吏进行治理,并在中原迁移更多的居民到岭南以实其地。至东汉时期,百越称谓逐渐消失,百越人发展成为壮、瑶(主要是茶山瑶)等少数民族先民,中原迁来的汉族人成为汉族居民。

百越人在分化过程中,原来的百越语也随之进行分化。其中发展成为壮、瑶族(主要是茶山瑶)先民部分,原百越语逐渐发展成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汉族居民部分,原中原汉语与古越语融合形成的粤语受汉语的影响开始发展。

魏晋到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频繁,汉族人大量南迁岭南,古汉语再次与粤语融合进一步发展,粤语基本稳定成型。

这个时期保留在蒙山话中,至今仍在使用的古语,与古汉语有关的字与词汇比较丰富,如:喃(nam52)、蔃(kiaŋ55)、湴(pam212)、汶(mæn44)、枒(ŋa52)、厣(jim44)、镬(vok212)、铛(ʧ‘iaŋ52)、畀(pəi55)、掹(mit44)、捋(lut212)、滗(pi44)、搣(mit44)、攋(lai44)、燫(liæm212)、罱(nam24)、幼(jau44)、企(ki24)、乸(na55)、哏(kən212)、濑(lai44)、执(ʧap5)、拗(ŋau55)、绹(təu31)、滚(kuæn55)、跳(‘t iu44)、行(xiaŋ31)、拎(neŋ44)、讴(Øæu52)、恁(nuɔŋ55)、捏(niæp5)、樃槺(loŋ212koŋ212)、谭突(tam31tət5)、打攋(ta55lai44)、沕水(fət5ʃui55)、乜斜(me212 θie212)等。

这些古语字音与词汇,常见于《尚书》《汉书》《广雅》《后汉书》《礼记》《孟子》《荀子》《方言》《史记》等史籍文献。

唐宋时期,南方居民已经全部汉化,粤语在中古汉语的影响下,发展成为既有对应汉语发音,又有独立词汇的地方语言,其中部分保留在蒙山话中。为方便查对,部分字及词汇在读音中增加汉语拼音(拼)或蒙山话读音(蒙)。

古汉语字音

古语 字音 读音 表达内容

喃 nam52 蒙南去音 念

蔃 kiaŋ55 蒙梗 植物的茎

湴 pam212 蒙犯上音 烂泥

汶 mæn44 拼mān近似音 泉水

枒 ŋa52 蒙牙去声 岐、枝桠

厣 jim44 蒙厌 螺类的甲盖

镬 vok212 锅

铛 ʧ‘iaŋ52 拼qiànɡ 锅

畀 pəi55 拼bei近似音 给

掹 mit44 拼mànɡ 拔

捋 lut212 用手握东西捋取

滗 pi44 拼bī 挡住渣倒水

搣 mit44 扳开

攋 lai44 拼lāi 遗漏

燫 liæm212 用火燎烧

罱 nam24 蒙腩 舀

幼 jau44 拼yāo 细小

冒 mau52 拼mào近似音 蓬松

企 ki24 拼ɡí 站立

乸 na55 拼nɑ近似音 雌性动物

哏 kən212 拼ɡěn 吞咽

濑 lai44 拼lāi 热、烫

执 ʧap5 蒙急 拾、摘

拗 ŋau55 蒙鳌变音 折

绹 təu31 蒙陶 拴、捆绑

滚 kuæn55 拼ɡuɑn近似音 水开

跳 t‘iu44 拼tīu 跑

行 xiaŋ31 拼hiɑnɡ近似音 走

拎 neŋ44 蒙宁阴上 拿

讴 Øæu52 蒙欧 喊、叫

恁 nuɔŋ55 拼nɑnɡ近似音 这样、那样

咁 kvm24 蒙甘阳上 这样、那样

捏 niæp5 夹取

朝 ʧiu52 蒙招 早晨

度 tuɔk212 蒙铎 量长短

饮 ȵæm55 喝

细 θai44 蒙祭 小

绩 t ‘ap5 捻麻线、连接

牸 θi212 蒙字 未成年的雌性动物

荡 tuɔŋ212 拼duǎnɡ 游玩

窦 tæu44 蒙斗 鸡狗等动物的窝

缗 mæn52 蒙蚊 一元钱

谂 næm55 想、思考

冇 mau24 拼máo 没有

睇 t‘æi55 蒙体 看

嘢 ȵe24 蒙惹 东西

凑 t‘æu44 拼tāo 和

禁 ʧæm44 跺脚

崩 pæŋ52 拼bànɡ 倒塌

痕 xæn31 蒙闲切音 痒

擙 ŋəu31 蒙奥上音 摇

杜 tu44 拼dǔ 续、接

乜 mæt5 什么

古汉语词汇

词汇 读音 表达内容

樃槺 loŋ212koŋ212 笨重,大

谭突 tam31tət5 唐突,突然

打攋 ta55lai44 捡取遗漏的东西

沕水 fət5ʃui55 洒水

乜斜 me212θie212 酒醉

飞鼠 fi52ʃi55 蝙蝠

新妇 θan52pu24 儿媳妇

齐众 θæi31ʧoŋ44 大家

老豆 lən24tæn212 父亲

大老 tai212lən24 哥哥

细佬 θai44lən55 弟弟

阿嫂 a31θən55 嫂嫂

第日 tæi212ȵət5 改天、第二天

颈渴 keŋ55xnat5 口渴

唔使 Øŋ31ʃæi55 不用

激气 kek5xi44 生气

得闲 tæk5xan31 有空

讲笑 knɔŋ55θiu44 开玩笑

[1]《后汉书·南蛮列传》。

[2]〔宋〕黄伯恩:《新校楚辞序》。

[3]刁光全主编:《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蒙山县歌谣集》,1987年编印。

[4]〔汉〕司马迁:《史记·始皇本纪》。

[5]〔晋〕沈怀远:《南越志》。

[6]〔唐〕刘恂:《岭表录异》。

[7]《永安州志·风土部》,卷四,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