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翻译认知过程与翻译偏差

翻译认知过程与翻译偏差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个体对某一事物的认知过程相当复杂,包括形成认知意向、进行选择性感知、对感知的信息进行理解、分析新老知识的联系、将新知识在事例中具体体现等五个认知阶段。写作和翻译都是人类高级的语言认知活动,翻译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写作,因此翻译过程的研究离不开写作过程的研究。

人类个体对某一事物的认知过程相当复杂,包括形成认知意向、进行选择性感知、对感知的信息进行理解、分析新老知识的联系、将新知识在事例中具体体现等五个认知阶段(陈智,皮秀云,1999)。人类个体从特定角度出发,选取了某些特定概念进行感知,进而形成“意象(mental images)世界”,最终通过语言表征为言语世界。意象世界是人类个体感知事物的结果,是大脑中对所感知事物的诸多概念的综合,它可以是一些纯粹的感觉运动,也可以是对某个认知概念、情景,甚至某个事件活动所激发的心理印象即意象,还可以直接表现为某些语言单位。意象世界是李恒威、黄华新(2006)所说的三种水平的认知能力——感觉运动认知、意象认知、语言认知的共同作用的结果。意象世界是粗糙的、未经加工的感知信息的集合,需要作者或译者结合特定目的、特殊写作手法、时代历史背景等,经过一系列的认知加工过程,反复推敲检验之后,通过语言表征为原文或译文文本。因而言语世界的文本是精制的、深思熟虑的、特定感知信息的专业性表达和系统化体现。

写作和翻译都是人类高级的语言认知活动,翻译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写作,因此翻译过程的研究离不开写作过程的研究。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对客观世界进行了选择性感知,按照其自身认知意向构成了一定的意象世界,最终运用A语言将其表现为言语世界中的A文本。从译者选定了言语世界中的A文本(即原文)拟对其进行翻译时,翻译认知过程就开始了。译者形成了特定的认知意向,并对原文进行选择性的感知,所获得的感知信息在译者大脑中形成了针对原文的“意象世界B”;译者运用其自身语言文化认知水平,借助B语言将这个“意象世界”表达为B文本。

因此,整个写作翻译过程可以描述如图5.3.1:

图5.3.1 写作翻译认知过程

图中实线部分代表的是作者的写作过程,虚线部分代表的是译者的翻译过程。箭头1表示作者对其所处的客观世界A的体会与感知,箭头2表示作者对其大脑中的意象世界A的加工处理,箭头3表示译者对A文本的认知理解,箭头4表示译者对作者所处的客观世界A的理解与把握,箭头5表示译者对自身所处的客观世界B的体会与感知,箭头6表示译者对其所获得的意象世界B进行加工处理。箭头1、3、4、5属于对相关信息的选择性感知,也就是彭发胜所说的“融、通”理解阶段;其中箭头1产生了意象世界A,而箭头3、4、5的共同作用下才产生了意象世界B。箭头2、6同属于运用语言表征感知信息的过程,也就是彭发胜所说的“化、生”阶段,即信息加工和语言产出阶段;其中箭头2生成了A文本,而箭头6生成了B文本。翻译过程和写作过程具有同一的认知本质,都包括了信息感知、信息加工和新信息产出等阶段,但不可否认,翻译过程比写作过程更为复杂,涉及的因素也越多。

在图5.3.1中,我们还看到,虚线椭圆与实线椭圆并没有完全重合,表明译者生成的意象世界B与作者生成的意象世界A是不一样的,两者的差异最终导致了言语世界中的B文本与作者原文的A文本之间出现了偏差。这个偏差首先表现在语言层面上,比如措辞、句式结构、修辞手法、文风等;同时还表现在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上,译者可能会按照特定的翻译目的进行文化价值观念上的改动,导致译文“失忠”,即我们说的翻译偏差(translation tolerance)现象。这个翻译偏差还包含了另外一个现象:由于译者翻译能力各异,不可能完全理解原文,或者不能完全运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他的意象世界,结果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误读误译现象。因此从认知上看,译者不可能完全理解和诠释原文,他只能以原文为终极目标进行不懈努力,不断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但最终只能无限接近。翻译偏差是客观存在的,翻译零偏差在认知上是不可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