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外二语学术写作文献资源使用研究述评

国外二语学术写作文献资源使用研究述评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 蓉 曲阜师范大学秦晓晴 华中师范大学摘 要:近年来国外对二语学术写作的文献资源使用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在广度和深度上仍有待加强。相比而言,国内针对二语学术写作文献使用的研究数量甚少,仅有的研究集中在文献资源使用的特征和抄袭的认知与态度等方面。

马 蓉 曲阜师范大学

秦晓晴 华中师范大学

摘 要:近年来国外对二语学术写作的文献资源使用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在广度和深度上仍有待加强。同时,为促进国内相关研究,有必要了解国外学界的研究现状。为此,本文综述了30多年来国外二语学术写作领域在理论和实证方面所做的探讨,内容涵盖认知、文本和社会文化三个视角的文献资源使用的理论、模式及框架,以及文献资源使用的认知过程、文本特征和文献使用不当现象等方面的实证研究。本文最后还讨论了文献资源使用研究对学术写作教学的启示意义,并从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这一课题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学术写作;文献资源使用;文献阅读;文本借用;文献引用

1 引言

学术写作是一种基于文献资源的写作(Paltridge et al.,2009)。与通用写作不同的是,学术写作需要大量地运用外在知识资源,因此常称为融入式写作、互文写作、混合式写作、读写结合式写作或研究性写作(Mc Collum,2011)。文献资源对于学术写作的重要性体现在,写作者通过获得前人的理论观点和研究发现,以及文献引用等方式对自己的研究进行理论定位,以达到在自己的研究与前人的研究之间建立逻辑关联、最终构建学术语篇的目的。

然而,已有的研究表明,学习者在文献使用的能力发展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如阅读文献时,对资源的提炼概括能力和互文意识程度较低(Mc Culloch,2013);使用文献时,不善于将资源融入自己的学术文本、不会使用释义和概括等文本借用策略,甚至出现误解、误用文献资源或抄袭现象(Cumming et al.,2005)。研究还发现,学习者在学术作者的身份构建方面也遇到一些挑战,如引用文献时,不能通过实现多种修辞功能来增强文本与人际之间的交互(Mansourizadeh&Ahmad,2011),也不善基于前人观点表达自己的主张和发出自己的声音(Abasi et al.,2006)。针对以上学习者在文献使用方面的不足,研究者从语言、文化背景、写作态度以及道德等层面解释这一现象(Currie,1998;Deckert,1993;Pecorari&Shaw, 2012;Pennycook,1996)。

相比而言,国内针对二语学术写作文献使用的研究数量甚少,仅有的研究集中在文献资源使用的特征(马蓉、秦晓晴,2014a,b,c;徐昉、龚晶,2014)和抄袭的认知与态度(秦朝霞, 2013)等方面。国内的研究既存在数量不足,也存在方法和视角单一的问题。为了系统了解国外的研究进展,也为促进国内的相关研究,本文拟从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评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二语学术写作文献资源使用的相关探讨。

2 文献资源使用的理论基础

概括说来,文献资源使用的理论基础有认知视角、文本视角和社会文化视角之分,且各有其侧重点。认知视角旨在揭示学术写作文献使用的读写认知过程,文本视角揭示文献使用在学术语篇中的语言特征,而社会文化视角试图揭示文献使用不当现象的本质及其原因。

2.1 认知视角

认知视角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当属“文献使用认知模式”(Wang&White,1999)。该模式基于两次实证研究而提出,解释了文献使用中的读写认知过程,其主要观点为文献使用是一个决策制定过程,且贯穿于课题研究诸阶段,如文献选择、文献阅读和文献引用等;每一个阶段都有独立的具体决策标准和共享的决策规则。这一模式一方面呈现了写作者是如何识别那些与自己研究相关的文献,也让我们了解到写作者所选的文献并非都经过阅读,且未必都在学术文本中得以引用。另一方面,写作者在文献选择、阅读和引用的过程中,所做出的抉择是基于多种因素、多重标准和多种规则的。其中,话题性、导向性、学科性、时效性、权威性和相关性这6项标准共同影响文献选择、阅读和引用三个文献使用阶段的决策。

该模式也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模型主要探讨文献选择、阅读和引用三个阶段的文献使用决策过程,未揭示文献阅读输入到文献引用输出过程中的文献使用能力发展模式;②文献选择、阅读和引用这三个阶段的关系不应只是单向发展,而是循环往复的、动态的,因为在文献使用过程中,写作者需要反复经历多次文献的选择、阅读和引用。

2.2 文本视角

文本视角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互文性理论(Kristeva,1986)及互文策略类型框架(Pecorari&Shaw,2012)。这两个理论关注文本与文献的互文关系。互文性理论主要解释文本与文献在理论层面的融合关系;互文策略类型框架主要解释文本与文献在语言层面的融合方式。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一词最早由法国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Kristeva,1986)提出。互文性理论强调每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镜子,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关联,彼此参照。就学术写作而言,互文性的表现更加显著,因为它在较大程度上借用和融合了各种文本形式,汇集了各种观点和声音,还显示了文本与文献资源之间求证、关联、比较和应用等各种互文关系(Pecorari&Shaw,2012;Polio&Shi,2012;Thompson&Tribble, 2001)。简单来说,学术写作中引用文献资源就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但这些资源是如何被吸收、改写及引用到学术文本当中,还需通过“互文的应用研究”来探索(毛浩然、徐赳赳,2015)。

在学术写作研究领域,学者们探讨了文本与文献的互文方式。Pecorari和Shaw(2012)基于半结构访谈结果,提出了互文策略类型框架,把互文类型分为四种:间接互文、规范的互文、不规范的互文和抄袭性质的互文。除了间接互文没有明确的参考文献来源,其他三种类型均明确标注文献出处,即直接互文。其中,规范的互文指文本借用时采用直接引用或释义策略;不规范的互文指文本借用时采用复制策略或不合格释义;抄袭性质的互文指写作者有意隐瞒文本与文献真正的互文关系。这个分类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学术文本对其他文献资源的吸收和转化方式,可以作为分析文献使用融入方式的理论框架。但不足之处是,对规范的互文和不规范的互文缺少更细致的分析,即哪些文本借用策略属于规范互文,哪些属于不规范互文。根据文本借用策略分析框架(马蓉、秦晓晴,2014),我们尝试对Pecorari和Shaw (2012)的互文类型框架进一步扩展(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规范的互文包括概括、完全释义和直接引用这三种文本借用策略;而不规范的互文包括复制、接近释义和直接翻译三种文本借用策略。扩展后的互文策略类型框架不但包含宏观的互文分类,也包含微观的具体策略,而且在内容上比原有框架更加充实,在结构上更具层次性。

图1 互文策略类型

2.3 社会文化视角

社会文化视角的理论探讨主要关注文献使用不当或抄袭现象的概念和原因。首先,学界对抄袭的定义和本质至今未能达成一致,因为抄袭不仅仅是主观复制他人的语言或观点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多方面的深层次涵义(Gu&Brooks,2008;Sutherland-Smith,2005)。例如,越来越多的学者建议从互文性的角度看待抄袭(Chandrasoma et al.,2004),还有的学者建议从作者身份建构的角度理解抄袭(Abasi et al.,2006)。其次,学界从道德和文化等方面对抄袭的原因展开了讨论。一些学者认为抄袭是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缺失的表现(Deckert,1993);另一些学者认为社会文化及观念态度是抄袭的主要原因(Pennycook, 1996)。

针对抄袭的定义,我们认为抄袭问题由来已久,且趋向复杂,因此建议使用多元的抄袭定义,即不同的读写语境应有不同的抄袭界定,如对二语学习者能力发展过程中的学术写作,其抄袭判断标准应不同于专家作者的期刊论文。关于抄袭或资源使用不当的原因,有些学者从二语习得视角对学习者的“无意抄袭”进行了解释,即学习者由于受语言水平所限和不善互文策略导致在学术写作中出现“拼凑”等现象,而“拼凑”现象是学术写作能力发展过程中的正常阶段(Li&Casanave,2012;Pecorari,2008;Pecorari&Shaw,2012)。我们认为对抄袭或资源使用不当的原因探讨不应只限定于社会文化因素,而更应从二语习得视角关注学习者本身在学术写作能力发展过程中的认知及其策略获得。

综上所述,认知、文本和社会文化这三个视角丰富了学术写作文献使用研究的理论探讨,使我们了解了文献使用在心理层面、语篇层面和社会层面的能力发展特征。然而,从二语习得视角对文献使用的理论探讨却受到了忽视。研究表明,二语学术写作初学者的文献引用能力较难获得(Chatterjee,2007),因此,对于文献引用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以及文献引用能力的习得过程等方面的探讨应该是学术写作文献使用的理论研究发展方向。

3 文献资源使用的实证研究

近年来,基于以上三个视角的理论探讨,文献使用的实证研究日益增多,主要涉及认知过程、文本特征和文献使用不当/抄袭现象。

3.1 文献使用的认知过程

研究者主要从认知视角探讨学术写作文献使用的认知过程,内容包括文献的选择、文献的阅读和文献的使用。

关于文献的选择,个案历时研究居多,主要探讨课程环境下学习者对文献资源的选择标准。研究发现学习者的资源选择标准多种多样,主要有文献的权威性、易读性、相关性、代表性及重要性(Dong,1996;Thompson et al.,2013)。以上研究结果支持了Wang和White (1999)提出的文献使用认知模式,表明学习者在选择文献时更多关注文献本身的质量以及与自己研究话题的关联性。文献的质量取决于阅读者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的了解以及批判性学术思维的运用。文献的关联性一方面取决于文献是否满足了阅读者所发现的信息需要,另一方面取决于文献与阅读者的研究是否属于同一话题(Swanson, 1977)。以上研究还存在不足,如学习者放弃选择某些文献资源的原因尚未探讨。

关于文献的阅读,研究者主要采用有声思维和访谈形式的个案分析方法,研究学习者为完成读写结合或学位论文等学术写作任务而进行的文献阅读行为,包括阅读策略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与语言水平的关系。阅读策略方面,研究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首先表现为“理解监控”,然后采用阅读策略增强对文献的理解,如多遍阅读、概括阅读的内容、时而将其翻译为母语以及根据文献的篇章结构找到所需信息等(Plakans&Gebril,2012)。阅读策略的影响因素方面,研究发现文献的阅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研究领域发生的偶然性和社会因素的调节性是主要影响因素(Kwan,2009)。阅读策略与语言水平的关系方面,研究发现不同语言水平的二语研究生使用的阅读策略不同,对文献资源的回应和解释不同,对文献之间互文关系(关联性)的意识程度更是不同(Mc Culloch,2013;Plakans,2009)。上述研究使我们了解了学习者在学术写作中的文献阅读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文献阅读的特征与规律。然而,研究还有待深入,例如,对文献阅读策略的影响因素探讨不应只关注研究领域发生的偶然性和社会因素的调节性,更应该关注那些可控影响因素,如阅读焦虑等,这样,研究结果才能真正为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于文献资源的使用,相关研究既有访谈和有声思维等定性分析,也有基于读写结合的任务测试和问卷调查的定量分析。研究者探讨了学习者使用文献的目的及与写作水平的关系,研究发现有两类文献使用目的:一是获取话题知识、形成观点并支持观点;二是获取文献的学术语言和模仿文献的篇章结构;且资源使用目的与写作水平没有联系(Plakans&Gebril,2012)。此外,研究者还探讨了文献资源使用的影响因素,即个人对相关话题的知识深度,以及对研究内容与语言形式的阐释和转换的深度,决定了资源使用的方式(Young&Leinhardt,1998)。换言之,个人的认知水平和语言水平能够影响文献使用。

以上针对文献使用认知过程的实证研究在一定层面上验证并推进了文献使用的相关理论探讨,使我们了解了文献的选择、阅读和使用中的认知特点,然而,文献的使用还与一些社会文化因素有关,所以我们应该扩大研究视角,运用情境分析方法,即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对文献的使用过程进行整体和动态的呈现。

3.2 文献使用的文本特征

学习者经过对文献的选择和阅读后,是如何将文献融入自己的文本,这一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关注。他们主要从文本视角探讨文献使用的文本特征,内容涉及文本借用特征和文献引用特征及与写作水平的关系。

3.2.1 文本借用

文本借用指在学术文本中借用文献资源的语言和观点,既包括标明文献来源也包括未标明文献来源的资源使用,它也是互文性在文本层面的体现方式之一(Chandrasomaetal., 2004)。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采用访谈、问卷调查、文本分析和任务测试等数据收集方法,对比不同的语言背景、学习阶段和任务类型之间的文本复制量、资源使用量和文本借用策略,研究结果未能达成一致。研究发现:相对于一语学生,二语学生更倾向使用复制和接近释义,较少使用完全释义和直接引用,且使用最多的是复制策略(Shi,2004;Keck,2006);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文本复制量和文本借用策略方面差异微弱(Weigle&Parker,2012);概述写作任务的文本复制量多于观点表达任务(Shi,2004)。此外,研究者还运用课堂读写结合任务,探讨了文本借用与写作水平的关系。例如,Gebril和Plakans(2009)发现文献使用量、概括和释义策略在高、中、低三个写作水平组的使用存在显著性差异;Plakans和Gebril(2013)发现文献观点的运用和文本复制量解释了读写结合任务成绩55%的方差,即文献使用的文本借用特征对写作成绩有较强的预测力。

以上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Pecorari和Shaw(2012)提出的文本与文献的互文关系,使我们了解了学习者文本借用的使用和发展特征,同时支持了Jakobs(2003)的学术文本产出模式,即学术文本的发展首先需要经历对文献资源的吸收和复制过程。但研究尚存不足:①多数研究都是基于课堂读写结合测试任务,基于真实读写任务的学位论文的文本借用研究极少(Mc Culloch,2013);②针对不同写作水平的文本借用差异研究需要深入,通过确认高分组使用的策略特征,归纳出学术写作成功者的文献使用特征。

3.2.2 文献引用

这里的文献引用指明确标注了文献来源的资源使用,也可称为显性引用(Pecorari, 2006)。它是学术写作的典型特征之一,既能展示写作者对相关领域知识的了解程度,又能帮助写作者阐述立题意义并构建学术语篇(Mansourizadeh&Ahmad,2011)。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基于文本分析,探讨不同写作水平、不同任务要求和不同学科领域的引用类型和引用功能特征。

关于引用类型的分类,学界意见比较一致。目前普遍接受的是Swales(1990)的分类,即非融入式和融入式[2]两大类。一般来说,非融入式引用“凸显信息”,而融入式引用“凸显作者”(Weissberg&Buker,1990)。随着研究的深入,Thompson和Tribble(2001)又把融入式引用细分为动词支配型与作者名称型[3]。前者强调被引作者的权威,后者强调被引作者的身份地位。基于以上对引用类型的分类,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专家作者比新手作者使用更多的非融入式引用类型(Mansourizadeh&Ahmad,2011;Samraj, 2013);自然科学领域比社会科学领域使用更多的非融入式引用类型(Hyland,1999;Thompson&Tribble,2001)。此外,Mansourizadeh和Ahmad(2011)还发现专家使用动词支配型和名称融入型这两种引用类型的频率基本相等,而新手较多使用动词支配融入型,较少使用作者名称融入型。

关于引用功能,学界对其的分类各不相同。Thompson和Tribble(2001)将引用功能分为四种:命题溯源、信息识别、参考例证和概念溯源。这个分类的不足之处是有些引用功能未包含在内。(2007)将其分为归属、例证、参考、使用、应用、评价、链接、比较和其他共九个功能。这个分类的不足之处是“链接”和“评价”的功能与其他功能重合,因为使用其他功能时,写作者一般会在各个引用之间建立链接,同时体现评价功能(徐昉,2012)。还有其他学者也尝试了分类,这里不再赘述。尽管这些分类不够全面或部分重叠,研究者还是进行了很多专家作者和新手作者的对比研究。结果归纳为两点:一是新手的引用功能单一,主要为独立归属(attribution),专家的引用功能不但多样,且彰显了高层次的篇章修辞能力(Mansourizadeh&Ahmad,2011;,2007);二是不同学科领域和任务要求的学术写作呈现各自明确的引用功能特征(&Harwood,2013;Thompson&Tribble,2001)。

以上文献引用的实证研究确认了引用类型和引用功能的分类,并探讨了专家作者和新手作者在这两个方面的特征差异。但研究还需向纵深发展,如引用类型与引用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总的说来,文献使用的文本特征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数研究孤立地关注某个或某些文本特征,没有将其综合地、系统地形成一个整体概念(Hu&Wang,2014)。因此,基于一个整体概念构建文本特征分析框架将有助于我们从更高层次全面地了解学习者的文献使用特征。

3.3 文献使用不当/抄袭现象

文献使用不当属于抄袭性质的互文类型(Pecorari&Shaw,2012),主要表现为有意或无意隐瞒文本与文献的真正关系,包括标注和未标注使用文献的两种形式。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多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和文本分析的方法,从认知和社会文化两个视角进行探讨(Currie,1998;Pennycook,1996;Stapleton,2012)。探讨的内容涉及对抄袭的认知理解、抄袭的产生原因和反抄袭的策略。

关于对抄袭的认知理解,研究发现:二语学习者对抄袭的概念等知识较为匮乏(Polio&Shi,2012),而且学习者和教师对抄袭的理解存在着认知差异(Pecorari&Shaw,2012;Sutherland-Smith,2005)。关于抄袭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不了解引用知识、语言水平低、文化差异、作者身份意识缺失和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值等都会导致抄袭的发生(Abasiet al.,2006;Shi,2004;Shi,2012;Sowden,2005;Wheeler,2009)。关于反抄袭的策略,研究发现:对于学习者而言,通过了解西方学术引用规范、学习引用技能和提高语言技能等方法可避免抄袭(Chatterjee,2007);对于教师来说,构建有效的课程环境和设计难度适中的学术写作任务可防止抄袭(Currie,1998);对于学校来说,使用抄袭检测软件,如Turnitin,对于抄袭行为具有一定的威慑力(Stapleton,2012)。

以上研究证实了抄袭是个复杂的概念,人们很难对其达成一致的界定标准,且抄袭的原因主要受语言水平、认知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此外,学校、教师和学生这三方都在探索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避免抄袭现象的发生。

4 总结与启示

综上所述,二语学术写作的文献资源使用理论发展已经从认知、文本和社会文化三个视角提出了一些模式、框架或看法。虽然这些理论建立在一定的实证研究基础上,但因为文献资源的使用是一个复杂、动态和循环的过程,还需更多的实证支持。因此未来的探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展开:一是增加二语习得视角,提出文献资源使用能力发展模型,或综合多个视角提出一个更具普适性的文献资源使用模式;二是针对文献资源使用的文献选择、文献阅读和文献引用这三个子过程分别提出更具解释力的具体理论模型,以更好地指导学术写作教学实践。

在实证研究方面,已有成果有助于了解文献资源使用的认知过程和文本特征,也促进了理论的发展,但更重要的是对学术写作教学的启示。首先,有关文献使用的认知过程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二语学术写作者在选择文献时需要更多关注文献本身的质量以及与自己研究话题的关联性;在阅读文献时需要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和阅读目的综合采用多种学术阅读策略;在使用文献时需要获取文献的学术语言和模仿文献的篇章结构,并加深对相关学术话题的了解程度。而且,以上三个认知过程均离不开写作者的批判性思维。其次,文献使用的文本特征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二语写作者不仅需要使用规范的文本借用策略,而且在引用文献时要尽量实现多种引用功能,并注意在引用与引用之间建立“联系和架构”(徐昉, 2012)。第三,文献使用不当研究的意义在于,学术写作者的抄袭现象很多情况下不是学术道德问题,也不是社会文化问题,而更多的是“由于写作者不善于使用互文处理策略所致”(毕劲等,2014)。因此,教师在学术写作课堂需要加强学习者对抄袭的认知理解,并重视对规范的文本借用策略进行培训。

本研究从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对文献资源使用研究进行了述评,研究结果对致力于这一课题的国内外学者均有启示。后续研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①研究视角可以扩大。例如,从二语习得视角构建文献使用能力的发展模型,这样对二语学术写作教学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会更大。②研究内容可以扩展。例如,基于实证研究探讨文献选择、阅读与引用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三个过程的可控影响因素等,这样有助于教师抓住学术写作教学的重点内容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习者的文献使用能力。③研究方法可以结合。现有的研究多采用单一方法,要么定性设计,要么定量设计,未来研究可多使用混合设计方法,结合问卷、访谈、有声思维及文本分析等进行文献资源使用的综合实证研究,这样研究结果可以相互映证,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

参考文献

[1]Abasi A,NAkbari,Graves B.Discourse appropriation,construction of identities,and the complex issue of plagiarism:ESL students writing in graduate school[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06(2):102117.

[2]Barks D,Watts P.Textual borrowing strategies for graduate-level ESLwriters[A].In D.Belcher&A.Hirvela(Eds.)Linking Literacies:Perspectiveson L2Reading-Writing Connections[C].Ann Arbor,MI: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1:246270.

[3]Chandrasoma R,Thompson C,Pennycook A.Beyondplagiarism:Transgressive and nontransgressive intertextuality[J].Journal of Language,Identity&Education,2004(3):171193.

[4]Chatterjee M.Learning to avoid plagiaris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rning,2007(10):8794.

[5]Cumming Aetal..Differences in written discourse in independent and integrated prototype tasks for next generation TOEFL[J].Assessing Writing,2005(1):543.

[6]Currie P.Stayingout of trouble:apparent plagiarism and academic survival[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998(1):118.

[7]Deckert GD.Perspectives on plagiarism from ESL students in Hong Kong[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993(2):131148.

[8]Dong YR.Learning how to use citations for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non-native doctoral students' dissertation writing in science[J].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1996(4):428457.

[9]Gebril A,Plakans L.Investigating source use,discourse features,and process in integrated writing tests[A].Spaan Fellow Working Papersin Secondor Foreign Language Assessment[C].2009(7):4784.

[10]Gu Q,Brooks J.Beyond the accusation of plagiarism[J].System,2008(3):337352.

[11]Hyland K.Academic attribution:Cit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ary knowledge[J].Applied Linguistics,1999(3):341367.

[12]Keck C.Theuse of paraphrase in summary writing:Acomparison of L1and L2 writers[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06(4):261278.

[13]Kristeva J.Word,Dialogue and Novel[M].In Toril Moi(Ed.),The Kristeva Reader,1986.

[14]Kwan BSC.Reading in preparation for writinga Ph Dthesis:Case studies of experiences[J].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2009(3):180191.

[15]Li Y,Casanave CP.Twofirst-year students'strategies for writing from sources:Patchwriting or plagiarism?[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12(2):165180.

[16]Mansourizadeh K,Ahmad UK.Citation practices among non-Native expert and novice scientific writers[J].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2011(3):152161.

[17]Mc Collum RM.Writing from Sources and Learners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Insi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Applied Linguistics Researcher,the Program Administrator,and the Classroom Teacher[D].Provo:Brigham Young University,2011.

[18]Mc Culloch S.Investigating the reading-to-write processes and sourceuse of L2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real-life academic tasks:An exploratory study[J].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013(2):136147.

[19]Paltridge B,Harbon L,etal..Teaching Academic Writing:An Introduction for Teachers of Second Language Writers[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9.

[20]Pecorari D.Visible and occluded citation features in postgraduate second-Language writing[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6(1):429.

[21]Pecorari D.Academic Writing and Plagiarism:A Linguistic Analysis [M].London:Continuum,2008.

[22]Pecorari D,Shaw P.Types of student intertextuality and faculty attitudes[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12(2):149164.

[23]Pennycook A.Borrowing others'words:Text,ownership,memory,and plagiarism[J].TESOL Quarterly,1996(2):201230.

[24] B.Rhetorical functions of citations in high-and low-rated master'stheses[J].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2007(3):238253.

[25] B,Harwood N.Taskrequirements,task representation,and self-reported citation functions: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 successful L2 student's writing[J].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2013(2):110124.

[26]Plakans L.The role of reading strategies in integrated L2 writing tasks[J].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2009(4):252266.

[27]Plakans L,Gebril A.A close investigation into source use in integrated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tasks [J].Assessing Writing,2012(1):1834.

[28]Plakans L,Gebril A.Using multiple texts in an integrated writing assessment:Source text use as a predictor of score[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13(3):217230.

[29]Polio C,Shi L.Perceptions and beliefs about textual appropriation and source use in second language writing[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12(2):95101.

[30]Samraj B.Form and function of citations in discussion sections of master's theses and research articles [J].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2013(4):299310.

[31]Shi L.Textual borrowing in second-language writing[J].Written Communication,2004(2):171200.

[32]Shi L.Rewriting and paraphrasing sourcetexts in second language writing[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12(2):134148.

[33]Sowden C.Plagiarism and the culture of multilingual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abroad[J].ELT Journal,2005(3):226233.

[34]Stapleton P.Gaug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nti-plagiarism software:An empirical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graduate writers[J].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2012(2):125133.

[35]Sutherl and-Smith W.Pandora'sbox:academic perceptions of student plagiarism in writing[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2005(1):8395.

[36]Swales J.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37]Swanson DR.Information retrieval as atrial-and-error process[J].Library Quarterly,1977(47):128148.

[38]Thompson P,Tribble C.Looking at citations:Using corpora in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J].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chnology,2001(3):91105.

[39]Thompson C,Morton J,etal..Where from,who,why and how?A study of the use of sources by first year L2 university students[J].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2013(2):99109.

[40]Wang P,Soergel D.ACognitive Model of Document Use during a Research Project.Study I. Document Selectio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98(2):115133.

[41]Wang P,White MD.A cognitive model of document use during a research project.Study II.Decisions at the reading and citing stage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99 (2):98114.

[42]Weigle SC,Parker K.Source text borrowing in an integrated reading/writing assessment[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12(2):118133.

[43]Weissberg R,Buker S.Writingup Research:Experimental Research Report Writing for Students of English[M].Englewoods Cliff,NJ:Prentice Hall Regents,1990.

[44]Wheeler G.Plagiarism in the Japanese universities:Truly a cultural matter?[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09(1):1729.

[45]Young K M,Leinhardt G.Writing from primary documents:A way of knowing in history[J]. Written Communication,1998(1):2568.

[46]毕劲,秦晓晴,宋德伟.国外二语学术写作研究趋势及其启示[J].外语教学,2014(2):4549.

[47]贾永芳.论“剽窃”和中国ESL/EFL英语学习者:在西方环境中掌握和提高学术写作能力[J].中国英语教学,2008(3):78109.

[48]马蓉,秦晓晴.学术写作中文本借用与写作质量之间的关系[J].现代外语,a2014(4):537547.

[49]马蓉,秦晓晴.二语学术写作中的引用特征及与写作质量的关系[J].外语电化教学,b2014(5):5762.

[50]马蓉,秦晓晴.二语学术写作引用话语的文本借用策略特征:以英语专业硕士论文为例[J].外语教学, c2014(6):5054.

[51]毛浩然,徐赳赳.互文的应用研究[J].当代语言学,2015(1):4755.

[52]徐昉.实证类英语学术研究话语中的文献引用特征[J].外国语,2012(6):6068.

[53]徐昉,龚晶.二语学术写作言据性资源使用的实证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4):1222.

[54]秦朝霞.中国学习者对“抄袭、剽窃”的认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2):2630.

[1] 较早版本发表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本文略作修改。

[2] 非融入式引用是指用括号把被引作者姓名、发表或出版的年代及页码等信息括在其内并置于句末;融入式引用是指用括号把被引作者姓名和发表或出版的年代及页码等全部或部分信息(如年代)括在其内,并置于句中。

[3]动词支配融入型举例:Dong(1996)explored the evolving nature of source texts in four Ph.D.students'doctoral dissertations...;作者名称融入型举例:Shi's(2004)study of the use of source texts by L1 and L2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English revealed differences in source use...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