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柴静在《新闻调查》栏目中的主持艺术

柴静在《新闻调查》栏目中的主持艺术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调查》以展示记者的调查行为为主要报道方式和栏目形态。[2]因此,下文将围绕主持艺术的内隐部分及外显形式等方面对柴静在《新闻调查》中的主持艺术进行深入探析。正是由于柴静把调查栏目的主持理念较好地融入到《新闻调查》栏目中,才使得她与栏目的关系更加水乳交融,在主持和采访中更加得心应手。

《新闻调查》以展示记者的调查行为为主要报道方式和栏目形态。它报道的不是一个事件,而是记者对这个事件进行调查的过程。它记录和展示的是记者如何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进入事件本身,一步步获得真相的过程,因此记者的表现尤为重要。因为“记者既是调查主体,同时也是一个节目的结构元素,他是调查行为的实施者、调查过程的表现者,所以,调查记者理所当然地成为这个栏目的外化标志和品牌形象”。[1]要想做好真正的调查栏目,记者的采访必须做到客观、平衡、冷静、质疑。而《新闻调查》对记者又有特别的要求——质疑的精神、平衡的意识、平等的视角和平和的心态。这些不仅仅是栏目的要求,更是栏目的特色。柴静在这些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主持人的风格应该与栏目的风格相协调,主持人的自身特点也应该和栏目的特点相吻合,这样主持人和栏目才能相得益彰,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而“主持人对节目构成中种种关系恰如其分的把握,如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位置和作用,主持人与节目的关系,主持人与嘉宾的关系,主持人与受众的关系,反映着主持艺术内在的根本规律,是决定主持艺术高下优劣的关键因素。——从主持艺术的创作主体看,主持人的学识与智慧是主持艺术的内隐部分。主持人的语言(含体态语及服饰化妆等)是实施主持的显性的核心的手段,是主持艺术的外显形式”。[2]因此,下文将围绕主持艺术的内隐部分及外显形式等方面对柴静在《新闻调查》中的主持艺术进行深入探析。

一、主持理念与栏目定位的融合

一直以来,《新闻调查》秉持“探寻事实真相”的创作理念,通过记者的调查揭示真相,挖掘内幕。柴静曾说:“记者不仅是我的职业身份,做新闻也是我生存的一种方式,记者的天职就是调查事实的真相。新闻就是揭示。新闻记者没有权力去做一件事情或者终止一件事情,那是政府的事,或者那是民众的事情。新闻记者应该忠实于社会或者现实本身,或者忠实于生活。哪怕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也不能毁灭掉你对生活的忠诚,这种忠诚其实本身保证了你的严谨和准确,还有平衡。”正是由于柴静把调查栏目的主持理念较好地融入到《新闻调查》栏目中,才使得她与栏目的关系更加水乳交融,在主持和采访中更加得心应手。

(一)质疑的精神,永远的好奇心

《新闻调查》有这样一句话:质疑是我们的生存方式。《新闻调查》在工作手册里对记者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质疑的精神。《新闻调查》的记者必须要有怀疑一切的介入态度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工作作风。[3]而柴静对新闻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欲望”是她探寻新闻真相的原动力。2003年,新疆地震的时候,柴静被派到前线,那时她觉得发现了什么是欲望。“就是当你面临的全是未知的时候,你的欲望就到了。没有任何人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和将要发生什么的时候,你的欲望就到了。这个时候需要你去寻找欲望。你的眼睛、耳朵里听到的全是新闻。你根本不用考虑该怎么去采访,你根本不用去考虑该怎样维护你的发型,你该怎样去化妆。因为你在那种风沙满地的时候根本考虑不了那么多,你无力控制你自己。”[4]

后来“非典”事件给了柴静更深的启示。从新疆采访回来后,她就直接到了“非典”采访的第一线。但在做第一期节目的时候他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时北京人民医院所有的救护车都在街上,车上全是“非典”病人。他们在整个大街上来来回回地游荡,就是为了逃避检查。柴静以她特有的新闻敏感嗅到了这就是新闻,而且还想到了新闻背后的无数种可能。柴静之所以把那期《“非典”突袭人民医院》放在自己的节目中,正是由于她认为那期节目是她自己真真正正地去实践“欲望”的一期节目。实际上,当她在做那期节目之前,王志已经采访了人民医院的院长吕后山,而吕后山也对人民医院的205人感染做出了解释,但是柴静的本能是吕后山说的是真的吗?他所说的事情经过验证了吗?他并不是当事人,他并没有被感染,他也并没有被救护,那么他怎么能够清楚当时发生的状况呢?于是,柴静一定要全身心地到现场去找当事人,哪怕掘地三尺都要把他找出来。所以她就去找人民医院急诊科的主任朱继红,当时朱继红已经不愿意再谈此事,认为提起这件事情对大家来说都是一种伤害。后来柴静指出,“是痛苦也是一种清洗,是对牺牲的人的一种告慰”。朱继红同意并接受了这句话,然后带着柴静去了一个叫“天井”的地方,柴静就在那一刻深深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新闻现场。那个现场自从隔离后从来没有人进去过,当他们打开锁推开门进去时,闻到里面满是旧仓库的味道,全是零乱的被褥、床、写着星期四的黑板、椅子,以及一张写有所有人都是肺炎的黑板。因为当时为了隐瞒真相,每一个“非典”患者都得写上肺炎。“从那个时候你就知道你在触摸和呼吸的是历史的空隙,除了你的双眼和摄像机之外,没有什么能够记录它,那个时候你可以特别感觉到做这个职业的庄严所在,而且你会觉得这个瞬间转瞬即逝。所以我觉得做这期节目对我来说就是寻找这种欲望的过程,我必须寻求我自己曾经可以解释的事情和当时探索事件的一种方式。”[5]

2003年新疆地震后柴静去采访,有一个细节给她很深印象。当时城建部门的人给柴静打了一个电话,说第二天来可以拍到一个很好的新闻,因为那儿的希望小学第二天就可以开学,而且要升旗。柴静去了,发现报社的、电视的新闻媒体都在,大家都拍这些小孩从废墟里把书包抽出来,然后背在肩膀上就去升旗的场面。然而柴静当时就觉得怎么都不对劲。后来,仪式结束了,柴静遇到了两个小女孩,是一对双胞胎,她们光着脚,背着书包。柴静跟着她们回到了家,发现一家人都睡在地上,地上铺了一床被子,柴静用手一摸,是那种又湿又硬的沙砾。后来小女孩拿了一个桶,到了一个雨水积下来的沟渠,把落叶挑开,舀一桶水回来,用两个石头架起一口锅煮水喝。这件事情给了柴静很深的启发,也让她在今后的调查采访中给自己定下了一条原则:只有做一件她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自去质疑和检验过的事情,她才保留相信它的权利,而且她要保留她自己认为一件事情永远是可能被伪造的这样一种合理的怀疑。

于是,柴静把她的这种怀疑一切的作风带到了自己的每一期节目中。

在做《网瘾少年》这期节目的时候,盛传有一位曹教授在与网瘾少年简单交谈后成功让其脱离网瘾。当时的曹教授已经受到各个媒体追捧,所有的人都请他到演播室里来做节目,也把他改造好的这些孩子请过来谈成功的经验。柴静看完节目之后就觉得自己需要进行新闻调查,因为她不相信一个人通过4个小时谈话就可以让一个家庭几乎崩溃的局面为之改观,可以改变一个小孩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她需要通过自己的调查来证实自己的怀疑。带着种种疑问和好奇,柴静出色地完成了《网瘾少年》的调查采访。在这一期节目中,柴静通过对一个倔强、固执、一意孤行的少年的翔实调查,给观众证实了一个新闻事实:这个网瘾少年最终被曹教授改变了,他已经把电脑拆了,而且到上海念书去了。

(二)平衡的意识,平和的心态

所谓“平衡”,《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在梅尔文·门彻的《新闻报道与写作》里给的定义是:尽可能给每一方,尤其是受到指证的一方说话的机会。对于一个调查栏目来说,“平衡”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让被调查者充分表达自己,节目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和公正。而节目不失衡,调查的真实意义才能出现,节目的可信度才能增强。如果由于不平衡而使节目缺失了一部分重要的信息,这种不平衡对节目的伤害和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如果调查结果不能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事实真相,那么,节目的公信力也就不存在了。因此,《新闻调查》栏目的工作手册对记者还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平衡的意识。《新闻调查》的记者让事件中的冲突双方、不同的利益集团有同等的发言机会。[6]在柴静看来,许多事并不是表面那么简单、那么善恶分明,不是义愤地指责就可以解决问题。因此她认为,对那些在开始排斥甚至有可能打击我们的人,也要给他说话的机会。[7]

在调查栏目里,能够让被采访者(无论是正方,还是被指证方)充分自由地表达,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柴静来说,这个表达的基础首先是要公正地、不带偏见地、不带倾向性地去采访;第二,要有足够的背景知识,去了解对方的处境,并且不把这种道德苛责施加于人;第三,要有足够的感受能够体会到一个人内心的情绪和冲突,并且能够表达出来。

平衡的意识意味着在采访中必须保持公正,这也正意味着形式上的均衡,也意味着耐心。对于柴静来说,当她面对谎言或者言不由衷的话,必须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要一样尊重被采访者讲话的权力,要等待谎言自己暴露出来。在《事故的背后》这期节目里,在浙江台州一家规模很大的医药化工企业的厂区里,一条普通的下水管道在十几个小时内连续造成3人死亡、8人受伤。意外是在下水管道里的墙被凿通之后发生的。那么,致人死亡的究竟是什么?下水管道里怎么会有墙?又为什么凿通它?人员怎么会出现连续的伤亡?柴静前往浙江台州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调查。经过防疫部门的检测,海正下水道中的硫化氢含量高达220ml,而通常安全的硫化氢含量不得高于10ml。这严重超标的硫化氢就是事故中导致民工受伤和死亡的罪魁祸首。然而,片子的结尾却耐人寻味。

柴 静:海正真的没有给附近的环境造成污染?

陈志明(药厂负责人):应该说基本做到了达标排放。

柴 静:你能在我们的镜头前面保证海正现在的排污是基本达标的?

陈志明:对。

柴 静:陈总,我们坐在这儿闻到的刺鼻味道是什么味道?

陈志明:我的嗅觉可能不像你们那样灵敏。

柴 静:您说您闻不到?

志明:没有你的灵敏度。

片子到这里就结束了,非常恰到好处。柴静并没有怒火中烧地质问:“你骗人!你明明闻到说闻不到。”柴静平和的心态给整个采访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新闻调查》栏目曾收到福建省三明市一位观众的来信。信中说他的母亲接受了三明市“复明工程”的救助,在当地一家医院做了白内障的复明手术,但是就在手术之后他母亲的眼睛却完全失明了。这位观众在信中说,根据他的了解,就在他母亲动手术前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已经连续发生了6名农村的白内障患者被治瞎的事情。那么,这位观众所说的究竟是不是事实?一向为农村老人提供福利的“复明工程”怎么会发生失明的事故?为了查明真相,柴静前往福建省三明市进行调查。在采访中,对于组织医生不当导致患者失明的残联主任这样一个负面的角色,柴静给了1个多小时的倾听,没有打断,没有鄙夷,听苦衷,听懊悔。采访结束,残联主任哭了起来,说从来没有哪个记者像这样听她说话。这恰恰体现了柴静对平衡意识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

在柴静的博客文章《话语权的另一半》里,她这样写道:

平衡是什么?

在梅尔文·门彻的《新闻报道与写作》里给的定义是:尽可能给每一方,尤其是受到指证的一方说话的机会。

非常简单。

新闻的口号是“探寻事实真相”。真相来自探寻,来自我们自身对世界的认识。而这个过程中,平衡是我们的道德责任。我们也许没有机会采访被指证方,但是我们有没有对自己获知的一方信息尤其是核心事实存疑?我们能不能站在对方立场上向爆料人发问?有没有穷尽各种技术要素,体现出尽可能去寻找对对方有利证据的倾向。

“做不到”,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不必做”,却是一个以暴制暴的思维模式。

事实总是未知的,而且通常总是被隐藏起来,这个时候,“尽可能”就是一种调查方式。在《张润栓的年关》这期节目里,“尽可能给每一方,尤其是受指控方说话的机会”体现得很充分。这是一期反映农民工讨薪问题的节目,一笔200万的欠款8年未还,涉及原公司、改制后的公司、交通局、法院。一家家地调查下来,问题出在法院已经判决,却不强制执行。于是柴静到法院找到了法官,但法官表示采访他必须经过新闻中心的同意。柴静只好去了新闻中心,然而等到快下班的时候,新闻中心的主任告诉她法官出差了。

柴静:可一个小时前他还在,我们还见了面。

新闻中心主任:执行任务就是这样,说走就得走。

柴静:张润栓的案子8年都没执行,这个有那么急吗?

新闻中心主任掉头就走。

柴静:那你能不能安排其他负责人接受采访?

新闻中心主任(用手挡住镜头):你们这是干什么?

柴静:我们是有诚意的,我们希望听到法院的声音。

新闻中心主任头也不回,穿过一家洗衣店,消失了。柴静于是拨通了法院院长的电话,说:“我们希望能够采访相关的人。”院长听到这儿,挂断了电话。

对于一个新闻节目来说,这样的信息已经传达出了法院的某些态度,然而对于一个调查节目来说,这种态度仍然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柴静没有就此罢休,她继续艰难地寻找知情的人。终于在她临上飞机前,一位法院的工作人员愿意以真实的身份出镜接受采访,证明他曾亲眼见到有关领导的批示,要求将已强制执行的款项返还交通局。柴静认为,对于这些拒绝采访的人,必须把他们的态度在节目中呈现出来,因为这些人的观点对于节目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做才能体现平衡的意识。

柴静曾做过一期关于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类春季招生黑幕的节目《命运的琴弦》,举报人是评审之一民乐界名家宋飞,但这只是一方的声音,没有另一方——招生办的声音,没有除了宋飞之外的其他评委的声音,也没有院方的声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体现平衡呢?柴静选择了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替对方来向宋飞提出质疑,以便找出更多的证据。

柴静:艺术类招生是很弹性的标准,你的标准不等于别人的标准。

柴静:这几个落榜生你曾经教过,是不是你有偏好?

柴静要求宋飞提供证据。宋飞出示了考试的录像,并根据录像提出了她的专业判断。然而柴静必须要寻找与事件没有利害关系的证人,最终接受采访的是中央音乐学院的赵教授,他在不知道事件背景的情况下得出了与考试结果不同的结论。但是对于这样一个严重的高考舞弊案,仅有一个证人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柴静又到了上海音乐学院,在那里得到了同样的判断。在片子的最后,中国音乐学院对考试的结果重新认定:3名落榜的学生都收到了文化考试的通知书。这个结果包含了两个信息:一是院方重新认定,考试结果是错误的;二是这3个学生的成绩是得到认可的。这两个信息对于整个片子至关重要,柴静把它们放到片尾也是为了强调节目真正的平衡。

在柴静的平衡意识里,她还强调了一点:平衡是我们的道德责任。这一点在《钟祥投毒案再调查》节目里体现得很充分。

2001年,湖北钟祥市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投毒案,一所中学里的135名师生在吃过早饭后集体中毒。警方在经过12天的侦察后宣布破案,犯罪嫌疑人就是以副校长为首的4名教师,随后该案在全国媒体广泛报道,几名犯罪嫌疑人被称为“虎狼教师”。但是在4个月之后的庭审中,4名被告却全部当庭翻供,他们称先前所做有罪供述是在警方的刑讯逼供之下做出的。不久之后,案件撤诉,继续侦查。但是到现在为止,两年半已经过去了,案件却一直没有得出结论,4位老师一直以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生活。由于事隔3年,很多东西已无法查证。柴静在调查中想尽一切办法对双方的说法进行验证,同时也对双方的说法保持怀疑。在节目中柴静调查出其中的1名老师曾受过刑讯逼供,但她同时也强调了无法证明其他3名老师也曾受到过逼供。案件中一个重要的物证是投毒的药品,警方称他们已查出卖药人,但是一直以来从未让他和买药人进行指认,警方的理由是卖药人已经搬走了。然而当柴静按照警方的笔录地址找到卖药人时,得知他3年来从未离开过。

柴 静:老人家,您是王广有吗?

卖药人:对。

柴 静:我们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我想找您了解一下情况行吗?3年前贺集有一个投毒案您知道吗?

卖药人:知道。

柴 静:他们来问没问过您毒药是谁在您这买的?

卖药人:问过。

柴 静:您怎么说的?

卖药人:我说这药到处都有卖的。

柴 静:您说这药到处都有卖是吧?有没有带您到公安局去指认一下说认不认识那个投毒的人?

卖药人:不认识,不认识。他们没让我去过。

柴 静:您认不认识这个人?

卖药人:不认识。

柴 静:您印象里头这个人3年前有没有在你这买过鼠药?

卖药人:没有,没有,没有。

柴 静:你能确定吗?

卖药人:我能确定。

柴 静:你会不会是因为时间长了记不清楚了?

卖药人:我记得清。

这样的调查很容易让人认为警方在伪造事实,于是在解说中柴静强调了这只是媒体的调查,并不能证明那个老师没在那儿买过药,只是证明了警方一直应该做而没有做的指认工作并不困难。在片子的结尾,柴静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第三款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指控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疑罪从无”。发生在湖北省钟祥市这起投毒案因为证据不足,至今没有定案,4名老师一直以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生活。他们在写给我们的信中说,他们的家庭无法再忍受这样的煎熬,假如司法机关能够认定他们有罪,请作出有罪的判决,如果不能,请法律还以他们公正和清白。

柴静说:“我是一个记者,《新闻调查》的口号是‘探索事实真相’。对我这个职业来说,乐趣在于探索的过程本身。而这个过程,平衡是我们的道德原则。”

在克林顿绯闻事件当中,当莱温斯基被问到为什么接受芭芭拉的采访时说,因为她相信芭芭拉会给她一个自由表达自己的机会。与芭芭拉相同,柴静也在寻找均衡的尺度,也希望尊重基本的事理人情。在调查节目中,平衡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它的出发点不是激起义愤、控诉或指责,而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柴静的每一期节目里,我们都能看到她用尽可能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她的采访对象,让每一个采访对象都有说话的权力。

(三)平等的视角,平民的主持

在《新闻调查》工作手册里,对记者还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平等的视角。在《新闻调查》记者面前,只有被调查者这一相同的身份,没有尊卑贵贱之别。[8]

一个记者要想获得成功的采访,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不能忽略,那就是对采访对象的态度问题。对于每一个被采访者,不论其地位尊卑,记者的态度都应当平等。面对所有采访对象不能够俯视或仰视,要平视,这样会容易获得别人的信任,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在《双城的创伤》节目中,柴静在采访服毒自杀的小学生苗苗的同学小蔡时,虽然小蔡只是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但柴静在面对这位小学生时却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她微微向前倾的姿态,充满理解的眼神,轻声细语的询问,都体现了她和被采访者之间平等的关系。

平民的主持在柴静身上首先体现为对采访对象的平等意识和平和心态,能和采访对象进行平等的交流,淡化媒体的色彩,以一个普通人、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节目,用平等真诚的交流进入调查对象的内心世界,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在节目和观众中真正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另一方面,柴静平民的主持还体现在她平实、本色和娓娓道来的亲切话语中。

在《以生命的名义》这期节目里,柴静采访艾滋病患者时有这样一段对话:

柴静:你认为自己的性取向是一种疾病?

冀飞:对。我记得我在高中的时候,我就把我家里拿给我学钢琴的钱找心理医生。

柴静:找心理医生?

冀飞:曾经强迫自己。

柴静:怎么强迫?

冀飞:就是不去接触任何一个男孩子,尽量疏远他们,尽量去找女孩子。

柴静:这种情况下你能快乐吗?

冀飞:不快乐,真的不快乐。只要我不是这种人,我宁愿一无所有,我当时真的这样想。

在采访中,柴静并没有因为对方是一个艾滋病患者而歧视他。相反,她把对方当成一个正常的普通人,以客观、包容、平等、科学的态度直面这样一个特殊的采访对象。一句“这种情况下你快乐吗?”真正体现了柴静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用一种和风细雨般的交谈进入采访对象的内心。

柴静在采访一些普通老百姓尤其是一些社会底层的人时,非常注意话题进入的方式,这个时候她往往会避免单刀直入,为了消除对方的紧张和压力,她通常会寒暄几句,这也充分体现了她的随和以及亲和力。

在《救助站的困惑》中,面对一位流浪的大娘,柴静和她的对话如下:

柴静:大娘还没忙完呢您,一天能挣多少钱啊?

大娘:一天挣个二十,三十。

柴静:二十,三十,您去过救助站吗?

大娘:不去啊。

柴静:它那儿还有免费的车票送您回去呢。

大娘:不去呀。

柴静:救助站有地方住您怎么不去?

大娘:我不想去。

柴静:为什么呀?

用心体验百姓生活,真诚倾听百姓呼声,以良知对待本职工作,这就是柴静所理解的“平民化主持”。

二、富有个性化的主持艺术

在当今这个个性化、多元化的时代,有没有个性,能否在众多的主持人当中脱颖而出并被观众认可已经成了众多主持人面临的问题,因为个性可以说是区分同质化主持人的标志,是优秀节目主持人生命力的象征,也是观众对主持人的期待。个性化是主持人节目传播的特色之一,主持人的个性化让电视与观众之间的亲切感得以保留,主持人的个性特点也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节目。我们强调的主持人的“个性化”绝非感官层面的浮浅的背离节目宗旨的所谓“与众不同”,而是在思想深度、传达方式等方面能吸引人、说服人的“与众不同”。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对主持人的个性化色彩和人格魅力的要求就更高了。柴静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好评和喜欢,和她鲜明的个性化主持是分不开的。在调查过程中,柴静独特的视角大量地体现在她对选题的把握和对问题的阐述中,她鲜明的个性还体现在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上。由于柴静对新闻调查的含义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才有了她赢得大家赞赏的个性化主持。

(一)面对真相,孜孜以求

在柴静看来,她最感兴趣的是新闻当中的人,她认为假如没有对人真正的关切就不能成为记者,而假如仅仅停留在对人的关切上,而不是对问题的求解上,就不会成为一个好记者。在采访中,柴静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遇到过百般的阻挠,但探索真相的欲望让她内心充满了执着和顽强。

一次在湖北某地,当地的一位市长拒绝采访,于是柴静和同事扛着摄像机跑到市委家属楼,从一楼敲到五楼,每敲开一扇门就说,我们是中央电视台的,我们找谁,有什么什么事情,您是否知道他在哪。然后他们抱着摄像机坐在楼下,向每个经过的人打招呼。10分钟之后,市委宣传部的人出现了,答应安排市长接受采访。

在一次去采访孤独症儿童时,柴静跟着一个领着孩子的母亲回到家,可这位母亲根本不搭理她。她就一直跟着,到了晚上六七点钟,这位母亲开始吃饭,她只好到门外等。后来孩子出来了,大概五六岁,柴静就与孩子在院子里玩,但是这位母亲还是不理她。最后这位母亲终于被柴静感动了,跟她说了一句:“你明天来吧。”就这样,这位母亲终于接受了柴静的采访。

2003年2月26日,一位网友在网上贴出了一组图片,内容是一位女子踩死一只猫的全过程。图片一贴出,立刻引起了网民的强烈震动。然而两个月过去了,当事人始终没有在媒体上公开露过面,为了查清虐猫事件的真相,柴静前往虐猫事件的发生地试图采访当事人。在柴静去之前已经有媒体采访过那个虐猫的女人和拍录像的男人,由于那些媒体采访时用的是非正当的手段,使得两个当事人已经对媒体深恶痛绝。虐猫女子因而通过中间人对编导说:“你们记者要再找我,我就跳楼。”正好当天晚上有柴静做的一期节目,于是柴静就让她先看一看节目,看完节目后如果愿意见一面,再谈。看完节目后,她们最终约在宾馆见了面。一看到是柴静,虐猫女子态度缓和了许多,正当柴静想说服她接受采访时,电视里正播“虐猫”这件事,而且言辞很难听,虐猫女子转身就进了洗手间,然后就听到她在哭。大概10分钟左右,她出来了,脸洗得干干净净,拿起包就说:“就这样吧,我走了。”一点儿余地都没有。这时中间人出来调和了一下,希望她们能一起吃个饭,然后柴静她们4个人就去了。当时,东北下着大雪,下午3点多钟,她们找了一个饭馆。虐猫女子要了一瓶白酒,给柴静也倒上了一盅。就这样,从来不喝酒的柴静陪着那个虐猫女子1个小时就把酒喝完了。柴静的真诚打动了虐猫女子,她告诉柴静那是她1个多月来过得最快乐的一天,并希望柴静晚上能留下来陪她。喝完酒她们又去唱卡拉OK,当迪士高的舞曲响起的时候,虐猫女子蹭地一下站起来,开始蹦的,特别狂热,她的头发一直甩,就那样蹦了半个小时。柴静觉得虐猫女子有某种难以释放的东西,而且非常尖锐、非常痛苦,她觉得就算不能够采访,作为一个人来说,能尽自己所能帮她疏解也是很好的。唱完歌已经12点了,她们一起回到宾馆,柴静对虐猫女子说不愿意接受采访没关系,那就作为女人和女人之间的一次聊天吧。于是虐猫女子向柴静谈起了她20年的婚姻。她说了很多很多,突然间问柴静有没有录音,柴静告诉她自己不会的,如果要采访的话,一定会尊重她的意见,会事先告诉她。那天晚上的谈话就这样结束了。第二天7点多钟的时候,虐猫女子同意接受柴静的采访。

柴静就是这样用自己的执着和真诚,打开了一个个被采访者的心扉。

(二)面对强权,从未退缩

《新闻调查》栏目里的许多揭露、批评性的节目往往需要记者经历一番曲折的采访,有时甚至需要深入危险的环境,克服重重困难,与各种各样的强权斗智斗勇。面对种种强权,文静柔弱的柴静表现出了让人钦佩的顽强。

2004年,有人向《新闻调查》举报深圳的一些外贸公司跟外商签订的合同是假的,前者承诺给生产企业的预付款也是假的,这些公司用各种手段收取了企业的费用之后就消失了。柴静和摄制组立即赶往深圳进行调查。然而,在采访的过程中,忽然来了一伙人,对柴静的拍摄小组进行百般恐吓和威胁,而面对打手的威胁,柴静想得更多的是节目,因为之前在采访时,有人称骗子公司有黑社会背景,他们曾对受骗者进行恐吓和威胁。这样一来,一方的说辞得到了证实。当问及柴静遇到这种恐吓和威胁是否害怕时,柴静却说:“人都会有恐惧,但也会有比恐惧更强烈的感情。人的生命都很短暂,但还是有一些可以称作‘永恒’的东西。在看自己的节目时,你会问自己为什么要从事这个职业。”这就是一个记者应有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柴静已把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自身的职业以及日常工作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在拍摄《注射隆胸》这期节目时,柴静和同事去医院采访的时候就知道危险很大,因为中央电视台第二套《生活》栏目曾经报道过,但是节目播出之后,他们不仅遇到了一些麻烦,而且还被要求重新在节目中进行一些正面的宣传报道。另外柴静和同事还得知医院与高层之间有过深层的沟通,那么柴静他们面临的选择是到底碰还是不碰。当时《新闻调查》栏目策划专业委员会的很多成员认为:“不要碰这个事情,而且你可以不采访它,同时也不要把国家药监局官员受贿的事情牵扯进来,因为你要冒一个双重风险,那么我宁可不做那个节目。”然而柴静觉得值得冒风险,她一定要去采访。这个片子播出之后,被指控方的律师曾表示要与柴静他们打官司,但最后还是放弃了,因为前者觉得节目当中没有太多失衡的成分。在柴静揭示真相的调查节目播出后,2006年4月30日,国家药监总局终于发出了停用“奥美定”的通知。

(三)面对弱者,关切体贴

在《双城的创伤》中有一段画面让人十分感动。柴静采访服毒自杀女孩苗苗的表弟时,地点安排在一个青翠的庭院里,背景是天空,柴静和被采访者呈现在画面上的都是剪影。男孩拘谨地坐着,剪影中紧张的肢体透露出他内心的痛苦和不安。柴静身体前倾,轻声地提问:

柴静:你自己心里有疑问吗?

男孩:有。

柴静:那你去问谁呢?

男孩:问自己。

柴静:没法去问大人吗?

男孩:是。

柴静:你觉得这件事他们不能给你解释吗?

男孩:不相信他们的解释。

柴静:那你自己能回答得了自己吗?

男孩:回答不了。

柴静:你回答不了自己的时候心里会觉得难受吗?

男孩:难受。

柴静:难受怎么办?

此时男孩已经泪流满面,哽咽着说不下去了。只见柴静从椅子上起身,上前蹲了下来,用手替男孩擦去脸上的泪水,并怜爱地说:“别哭了,去洗把脸吧。”然后握着男孩的手安慰他,试图让他平静下来。从柴静温柔的眼神和她那情不自禁的安抚动作中,我们不难看出她发自内心的对弱者的关切和体贴。

三、独特视角的个性点评

“主持人独特的视角,来自主持人对生活的关注,对生命的感悟,来自主持人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来自主持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在相当程度上也与主持人的知识结构及生活积累有关。主持人独特的视角大量体现在主持人节目的选题中,体现在主持人所关注的问题阐述里,受众由此知觉到主持人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9]在柴静的每一期节目里,都有开头、结尾的串场,而柴静有强烈的说话欲望的时候,才会去串场。串场就是描述一些节目中无法表现的信息,串场的评论不能是简单的叙事性解说。因而每一次串场柴静都尽可能做到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思考问题,以独有的感受去理解事物,以独创的构思去组织语言,进而阐述自己独到的观点和看法。柴静的个性点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联想丰富,语言生动

柴静的语言非常注重形象性和生动性,这不仅仅是主持人职业角色当中“朋友”特色的要求,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主持人节目传播方式的“灌输”和“说教”,从而让观众在立体、丰富的语言当中感受到她充满真诚、富有生气的语言风格,而这些语言特色更能优化传播的效果。

在《长大未成人》这一期节目的中间,柴静设计了一个意味深长的串场,串场的拍摄地点是上海东方明珠塔的透明大玻璃观光电梯。镜头从柴静按下电梯的按钮键开始,电梯门迅速关闭,柴静随着电梯快速上升,两旁是商场悬挂的五彩气球和楼层的迅速更迭,随着电梯的上升,柴静完成了这期节目的串场:

一个人进入青春期,就像是打开了这样一个旋钮,你会看到童年的大门就会在你身后永远的关闭,而飞速的变化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开始,可是你既不可能停下来,更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身体,只能够听由它的牵引,带你去往未知之处,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就被困在这样让人眩晕的变化当中,孤独地成长。

柴静由飞速上升的电梯联想到青春期的成长过程,把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巧妙地联系在一起,通过这样的类比,把抽象的事物既形象又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拉近了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调动了受众的情绪。正如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所说:“把一个人的语言保持在听众能够适应的抽象程度上的能力,以及在抽象范围改变抽象程度的能力,以便在具体的基础上讨论比较抽象的内容,使读者和听众能够不感困难地从简单熟悉的形象转到抽象的主体或概括上来,并在必要时能够再回到原来的形象上去,是有效传播的一个秘密。”[10]柴静的独到之处就是善于把抽象的概念通过自己的理解转换为具象的语言,用形象生动的叙述来打动受众的心。

(二)简单明了,言之有物

吴郁教授曾指出:“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是一种沟通方式,它是一种态度,同时也是一种能力。”柴静非常善于从观众熟悉的事物或者直观的形象入手,用生活化的语言,把深奥的概念和复杂的问题通俗化、简单化,使之容易理解。

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节目的开场,柴静对健康进行了如下诠释:

关于健康有人做过这么一个比喻:他把健康比作是数字1,把情感、财富、成功等等都比作跟从在1后面的0。那么如果健康不存在了,所有其他的东西也都会变得毫无意义的。听上去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是在今天我们的时代,却听到越来越多关于现代人的新名词,像压力、亚健康、过劳死,有很多人就是因此而失去了健康甚至生命,而他们当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是中青年人。他们处在本来是人的生命中最黄金时间的年华,是对这个社会本应该最有所贡献有所创造的年纪,那么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我们该怎样面对这些无法躲避的压力?今天,新闻调查将和您一起探讨: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把抽象的概念简单化,既形象又生动,既贴近生活又贴近百姓,使得自己的语言非常生活化和口语化,简单明了,让人很容易接受的同时,又避免了“大话”和“空话”。柴静的表达就是这样拿捏得当。

(三)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柴静在点评中善用连续发问的句式,将一个个问题、一件件事情和盘托出,环环相扣,在表达上强化感情色彩,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谁为爆炸负责》节目的开篇,柴静就是这样进入了主题:

从今年的4月到7月,在山西忻州连续发生了三起因为非法自制炸药而引起的爆炸事故,一共造成91人死亡。这些非法自制炸药跟当地一些小煤矿的私采滥挖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非法自制炸药是怎么流进市场的?在我们国家对于民用爆破器材的生产和流通有着怎样的监管的程序?在这三起爆炸事件背后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在这样的一个时候又应该由谁站出来对这91条逝去的生命负责呢?

这些连续发问的句式逻辑性和气势都很强,柴静用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加强语气,表达自己强烈的感情,另一方面又能引起观众的深思和共鸣。而且层层递进的表达方式也增加了语言的美感,在效果上还增加了听觉的冲击力。同时,这也体现了柴静缜密的逻辑思维和对语言近乎完美的控制力。

在《红色“警戒”》节目的开头,柴静采用了同样的方式:

苏丹红,这个一个月前我们大家都还陌生的名字,现在变得几乎家喻户晓,被它污染的食品曾经被很多人吃过,而大家都明白“病从口入”的道理。在这次事件中,让人担心的不只是自身的健康,还有对著名品牌信誉度的质疑,因为,这次牵扯到事件中的已经不仅仅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还有世界知名的大企业。那么,这些大企业的苏丹红是哪里来的?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国食品监管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会显出无奈?消费者怎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在今天的节目中,《新闻调查》将跟您一道探讨这些一直困扰着我们的问题。

(四)循循善诱,蕴意其中

在柴静的节目中,我们很少看到惊涛骇浪或者义愤填膺的情绪,相反她总是不显山、不露水,但她的平静和冷峻留给人们更多思考。柴静对某件事情的报道通常不会就事论事,而是引导人们思索症结所在和事实背后的原因,循循善诱,蕴意其中,点到为止。在《一只猫的非常死亡》的结尾,柴静这样评述:

这里是萝北的名山岛,一只猫在这里死去,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当事人受到强烈的谴责,他们甚至被称为恶魔,并且为此失去了原有的生活。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其实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在虐猫事件中,他们所透露出来的对仇恨的宣泄,利益的驱动或者内心深处某种隐秘的欲望,也许在很多人的心里也都存在。猫死去了,但人的生活还要继续,该怎么样去化解仇恨,怎么样权衡利益,欲望满足的界限究竟在哪儿,这可能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去面对的问题。

因此,在对待那位虐猫致死的“凶手”时,她并没有像通常人们反应的那样去谴责和痛斥,而是引导人们举一反三,联想类似的现象,深挖背后的原因,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用平实的叙述方式,把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蕴含在娓娓道来的话语中,既避免了说教,又给观众留下了并非就事论事的、更为深刻和宽广的思考余地,耐人寻味。

在《谁为爆炸负责》的片尾,柴静如此串场:

这是一片资源丰富的土地,它原本应该带给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幸福和富足,但是只要对于煤的非法开采和相应的管理失序仍然存在,人们的伤痛和恐惧就难以避免。爆炸案已经结束了,但是对于爆炸案的思考却不应该停止,这既是对逝去者的告慰,也是对继续生活下去的人们的责任,我们祝愿这片土地平安。

柴静的这段结尾,含蓄中见真情,平淡中有寓意,让人们从情境中去领略,从情感上起共鸣。柴静的点评不张扬,却非常有力度。她常常在议论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激情藏于看似平淡的话语中,将内心情感的抒发和理性的议论相结合,从而激起受众的共鸣。

四、富有人情味的语言特色

“个性是主持人魅力的核心,语言又是主持人个性展露的重要窗口。语言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表现,语言并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事情,它首先关系到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还关系着他的文化心理、知识结构、情感表达、审美情趣等,而后才是话语的形成。”[11]柴静的语言特色体现在她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富有人情味的话语中。

柴静要做的新闻是一种平衡的新闻,不回避让人尴尬尖锐的问题,同时也有柔软的部分,这一部分会使人有一种对人感同身受的理解和同情,这种悲悯的东西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情感和新闻并不是对立的。硬新闻下的柔情,让柴静显得与众不同。

(一)温婉细腻,真情投入

在做《注射隆胸》这期节目时,一天晚上,柴静与一名叫小草的采访对象打电话,一直打了两个多小时,因为小草从来没有可以倾诉的人,她一直不停地在说,而柴静几乎没说话,凌晨3点多小草给柴静发了一条短信,“谢谢你的善良,我听到你哽咽的声音,希望你不要受到伤害”。柴静从这位采访对象的身上受到了启发,因为对小草来说,在生活中仅仅是需要一个像柴静这样倾听她说话的人,对这些人她都会心怀感谢,甚至希望别人不要受到任何伤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此后,柴静重新回到原来的道路上,她认为自己在做节目时无论如何不能够失去内心当中最柔软的那一个部分。于是在采访的过程中,柴静的温婉细腻和真情投入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解说:在小草怀孕期间,曾经注射隆胸过的乳房就开始剧烈地胀痛。

记者:最痛的时候能挺得住吗?

小草:痛到自己跑到厕所去流眼泪,好像有一个石头往下坠的胀痛,我每天用手托着它,就好像要爆炸了一样。

记者:你当时有没有想到,是可能跟你所注射的东西是有关系的?

小草:我知道一定是有关系的。

记者:你怎么能作出这个判断?

小草:不像正常的胸一样,里面是一块一块的。

记者:一块一块的?

小草:对,有硬块。

记者:多吗?

小草:多,特别多,而且它会流动,会跑的。我当时明明是让他给我注射的胸部,可是我的胸大肌里面,包括我这样的地方,还有这里全都有了。

记者:你是说就是腋下,还有这个胸肌的这个部位?

小草:对,全都有。

记者:你介意我摸一下吗?

小草:不介意。

记者:这个位置?怎么会这么硬呢?

小草:一块一块像小石头一样的,一直到这里,全部都有。

记者:这正面都是?

小草:对。

柴静在节目中的柔声细语和用手触摸被采访者胸部这些肢体语言,以及她关切的眼神和动情的话语无不体现了作为女性采访者细腻的感情和真情的投入,整个画面和声音都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情味。

(二)关注细节,可亲可信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细节往往能够表现和传达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情感,同时细节传情还是增强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激起观众的情感,引起大家的共鸣。这些细节虽小,却能“以细微处见精神”,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柴静在采访和节目中非常关注细节,这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体现了她的为人和态度。

在《女子监区调查》节目中,柴静采访了因杀死自己丈夫被判重刑的安瑞花的大儿子。安瑞花的大儿子在家里出事之后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他极度抑郁,经常在外流浪,也不愿见任何人。柴静和安瑞花的大儿子坐在门外的台阶上,呼呼的北风迎面吹来。

柴静:你穿毛衣了吗?

安的大儿子:穿了。

柴静:你晚上过夜就穿的这件衣服啊?

安的大儿子:是。

柴静:你经常这么不回家啊?

安的大儿子:回去我想俺妈。你叫俺妈早点回来吧。

面对这样一个精神备受打击的“杀人犯”的儿子,柴静从内心深处给予了真切的关心,看似极其平淡的一句“穿毛衣了吗?”,却平添了几分温暖。从这一细节我们可以看出,柴静能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能体会对方的内心情感,让人觉得可亲可信。

在《谁为爆炸负责》的采访现场,柴静站在一堆废墟上,进行了如下的串场:

在这场爆炸案当中,有一些没清理的遗物就是放在这间屋子里面,有家具、床褥,还有很多衣服,还有些杂物;这应该是一个证件,是一个退休证,一个叫王双全的老人,他今年66岁;这有一件衣服,应该是小孩子的,从大小上看应该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穿的衣服;这应该是一个影集,这是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这里面应该是他和他的女朋友或者爱人的合影。这些生命就是在4月10号凌晨2点这场爆炸结束的,而在爆炸当中死亡的大多数人甚至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任何物品。

柴静的这段话,看似平常,她没有过多地渲染事故后留下的悲凉,而我们却能从她描述的老年人、年轻人和小孩离去的现实中深深地感受到她的悲悯,也让我们从她细腻真挚的内心世界里领略到了她对人生更深层次的感悟。

(三)质朴真诚,用心沟通

对于作为公众人物的主持人来说,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节目里,尤其需要强调的是真诚,因为真诚不仅仅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美德,只有以诚相待,才能赢得观众的心。柴静的真诚在节目和生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追索十六年的名誉》开头,柴静见到被采访者时的第一句话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打扰了,我们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这是李校长吗?你好,你好。我叫柴静。我们来看看您,身体还好吧?

在拍摄《张润栓的年关》时,张润栓的儿子张胜勇是聋哑人,柴静并没有请翻译帮忙,而是花了20分钟学了简单的哑语,用哑语对被采访者进行采访。当问及柴静为什么想到要用哑语来采访时,柴静说:“我跟他交流,应该是对他更尊重,以后需要突破常规、更大胆的表现方式,只要我觉得遵守了我所理解的新闻原则,我还是会那么做的。”

在柴静看来,所谓的采访只不过是一种交流,因此在采访中要尽可能地营造一种“场”,要努力赢得对方的信任,因为只是一个记者的话并不能完全取得对方的信任,况且记者的采访并不是从面对面的时候开始的。于是,在每一次采访中,柴静都尽可能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给对方足够的理解和关怀。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高潮迭起、突飞猛进的年代,在此期间,我国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稳定,百姓安康,人们在文化、信息等各个方面的单一需求模式被多元化的个性化追求取代。伴随着中国电视的飞速发展,主持人的地位和作用日渐提升,富有个性的主持人越来越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因此,挖掘和培养风格各异、富有个性化的主持人对提升栏目的品牌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期待着不仅在新闻节目里,而且在所有的节目类型中,主持人的风格会更加多元化,主持人这支队伍会随着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更加壮大。

(本文发表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9期)

[1] 张洁、吴征编著:《调查〈新闻调查〉》,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2] 吴郁:《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3] 张洁、吴征编著:《调查〈新闻调查〉》,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4] 根据柴静在中国传媒大学的讲座录音整理。

[5] 根据柴静在中国传媒大学的讲座录音整理。

[6] 张洁、吴征编著:《调查〈新闻调查〉》,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7] 根据对柴静的采访录音整理。

[8] 张洁、吴征编著:《调查〈新闻调查〉》,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9] 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43页。

[10] 〔美〕威尔伯·施拉姆、〔美〕威廉·波特著,陈亮、周立方、李启译:《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98-99页。

[11] 吴郁:《节目主持艺术探》,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20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