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传媒时代面向东盟的跨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研究

新传媒时代面向东盟的跨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研究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的深入发展,处于自贸区中心的广西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而影视传媒又成为不同国家多元化文化交流及传播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文化产业正成为广西加强与东盟国家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载体。

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的深入发展,处于自贸区中心的广西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而影视传媒又成为不同国家多元化文化交流及传播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文化产业正成为广西加强与东盟国家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载体。我国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发展目前已逐渐走向成熟,但以往的研究多局限于西方国家和中国的播音主持方面,对东盟国家的相关研究几乎没有。本课题试图通过对东盟国家播音主持及影视配音人才培养的研究,从中找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东盟各国及广西文化交流搭建良好的服务平台,同时以期为广西北部湾经济文化圈的构建与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参照,也为跨文化传播研究提供一种开放性的前瞻思考。

一、中国广播电视参与跨文化传播:走向东南亚势在必行

2009年10月,中国-东盟电视交流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论坛就中国和东盟各国电视业发展的政策与现状、电视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的竞争、中国与东盟国家电视领域国际合作展望等议题展开了讨论,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电视界的交流合作和发展提供支持。

2009年10月,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广西对外广播电台联合开办的中国首个区域性国际广播频率——《北部湾之声》在南宁正式开播。

2010年1月,广西电视台国际频道正式开播。该频道开设有《连线东盟》《大开眼界》《寻找金花》等栏目和电视剧场,并重点打造《中国-东盟新观察》等新闻资讯栏目,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供权威、及时的新鲜资讯。

据媒体报道,近几年来,柬埔寨的各大电视台都在播放中国的电视剧,尤其是古装剧,不过没有配音,只有字幕。据统计,在柬埔寨国家电视台播放的影视节目中,来自中国的剧目居然占到了六成左右。[1]广西电视台分别与老挝国家电视台、越南数字技术电视台签署了电视节目交流协议和合作意向书。根据协议,老挝国家电视台第三频道将从2010年1月1日起开设《今日广西》栏目,内容由广西卫视提供;越南数字技术电视台将接收并在越南全境播出广西卫视节目,实现部分电视节目在越南的全境落地。据不完全统计,在越南北部能收到的46个国内电视频道中就有33个频道播放中国的电视剧,北方电视频道以播放大陆电视剧为主,南方以播放中国台湾的电视剧为主,而电影主要以播放大陆的为主。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动画片也在越南电视台播出,同时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探索、科学、医学、农业和教育等节目也在越南电视台播出。在新闻方面,虽然越南电视台没有单独播放中国新闻的频道,但是它们使用的中国电视台新闻资源也比较多:它们使用CCTV1、CCTV4频道的新闻最多,有时候也会用CCTV2的经济新闻。另外,越南胡志明市电视台有一个综合频道完全用汉语播出。

东盟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日益加深,促使东盟广播电视事业走向市场化。为满足观众不同的口味和需求,与众多的竞争对手争夺收视率和广告,东盟各国媒体都在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和国内的公司或者国外的机构合作来拓宽收视的范围和渠道。竞争使得东盟各国逐渐放松了对国外节目的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广播电视产业的繁荣。中国与东盟各国山水相依,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有专家预测,今后中国与东盟国家将在影视、演艺、展览等传统领域,以及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兴领域都有广阔的合作前景。[2]尤其是东盟各国对地区间广播电视合作的迫切愿望使我们深深意识到,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广播电视的合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广西艺术学院有着和东盟各国文化交流的基础,越南、泰国、缅甸等国家都不断派留学生到这里进行文化和艺术学习交流。2011年广西艺术学院获批成立了“中国-东盟传媒艺术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以东南亚各国的传媒学习和合作为平台,以文化艺术交流、研究及公益性宣传推广为目的,立足目前广西的区域优势,率先进行与东盟各国的传媒艺术方面的研究。

二、文化的接近性使得广播电视在跨文化传播中得以顺利进行

众所周知,东盟各国和广西地理环境的接近,生活习惯都非常相似。中国的广播电视在东南亚各国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与当地广播电视可以契合的地方,从而实现了文化心理的接近性。这在跨文化传播中尤为重要,使人们能从中感受到似曾相识的东西,因此在心理上更乐于接受和认同广播电视的跨文化传播。

东盟各国与广西在生活习俗上接近。由于同处亚热带,双方在饮食习惯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广西和东盟人民都喜欢生冷酸辣的食品,两地都出产亚热带的水果,气候都比较炎热,服饰打扮上都有许多相同的地方。

在文化上,广西和东盟都处于儒家文化圈中,同时东南亚也是华人聚集的地区,文化、礼仪习俗也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这也正是电视剧《西游记》《水浒传》和其他一些古装剧等在东盟各国受到欢迎的原因。

广西和东盟在语言上也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比如越南和广西边境接壤的居民的语言是互通的,而泰语中很多的发音也和广西的壮语相近,日常生活中的米、饭、酒、菜等的发音基本相同。在东南亚国家有很多的华人华侨,他们也精通粤语和汉语。文莱广播电台每天都有5.5个小时的华语广播,所用语言包括客家话、福建话、广东粤语等,该广播电台从1994年开始还可接收中国香港的电视节目[3];印度尼西亚的美都电视台还使用华语播出新闻;马来西亚广播电视台的《马来西亚之声》对外播出中使用的10种语言就有普通话;而新加坡将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和英语4种语言并列为国家语言,这4种语言也成为电台电视台的播出用语;泰国广播电台也使用汉语播出;越南之声广播电台也使用汉语播出节目。以上种种社会文化及心理上的共同性让同一区域的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更为容易和有效,也使得中国的广播电视在东南亚各国的传播得以顺利进行。

三、广播电视跨文化传播中的语言障碍

语言是人类社会在人际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交际符号,而跨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就是要打破语言的障碍和隔阂。英国著名传播学者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提出了关于电视话语的编码和解码学说,即著名的“霍尔模式”[4]:一是“支配-霸权立场”,即受众的解码立场与编码者的“专业制码”立场是一致的;二是“协商立场”,这是大多数受众的立场,部分的肯定和部分的否定使得传受双方处于充满矛盾的协商过程;三是“对抗立场”,受众能理解电视话语的“制码”,但选择的是自己的解码立场,由此往往使得解码的结果和编码者所要传达的原来意思背道而驰。霍尔模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准确的解码,跨文化传播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广播电视在跨文化传播中一定要解决语言障碍的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国家如越南在播放中国的电视剧或者专题片时,由于缺乏翻译人员和配音人员,往往采取的是由一个播音员从头到尾用越南语“解说”的方式,只简单地翻译,根本谈不上角色语言的塑造。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播出的效果,也会影响中国的电视剧和其他节目在东南亚国家的传播和普及。可见译制是影视跨文化传播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东盟国家的配音人才还很缺乏,播音主持和配音专业在这些国家中还是一项空白。因此,东盟国家播音主持和配音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中国有着较长时间的译制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在译制的过程中,优秀的配音员对原作进行了声音的二度创作,他们在声音的塑造上堪称经典,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不可否认,译制片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在影视跨文化传播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译制经验也给东盟国家播音主持和配音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理论依据和可以实际操作的经验。

四、播音主持和配音人才培养策略

首先,要扩大与东盟各国的文化和传媒业交流与合作。2011年广西艺术学院成立的“中国-东盟传媒艺术研究中心”主要宗旨在于,立足于广西少数民族的文化背景和特色,依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经济、文化、教育交流中的良好形势,利用21世纪广播、电视和网络等新媒体的传媒平台,带动相关艺术门类创作的传播与沟通。广西艺术学院将有计划地到东盟各国的传媒机构进行实地考察、交流和学习。2011年8月,广西艺术学院的“我眼中的泰国”师生文化交流团赴泰国清迈大学和泰国艺术大学等学校进行了友好交流和学习,并和清迈大学签订了合作备忘协议。此次交流学习对广西艺术学院进行国际合作,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广西艺术学院服务自治区经济文化建设的能力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为了配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化与东盟开放合作的战略,广西艺术学院大力开展民间外交、人文外交,积极向东盟国家宣传推介广西。2011年12月,为庆祝越南国家歌舞剧院建院60周年,应越南国家歌舞剧院阮光荣院长的邀请,广西艺术学院艺术团一行36人赴越南进行演出和访问,通过艺术架起沟通合作的桥梁。演出结束后艺术团还访问了越南高等舞蹈学校,并与该校阮文光校长、武洋勇副校长等就合作办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双方就合作办学的课程、学分互认、学分调整、学习课时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达成一定共识;同时双方还就广西艺术学院派出教师到越南进行教学、越南派出教师到广西艺术学院深造、教学进行了规划。

其次,要满足跨文化传播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研究。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以得出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策略和方法。笔者曾经对越南军队歌舞团的主持人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培训,从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方法。虽然双方存在语言上的差别,但我们在调研和教学的实践中发现,越南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因为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他们的吐字归音和用气用声还属于原始的状态,即吐字无力,用气浅,声调平淡,无抑扬顿挫,没有韵律美。根据他们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发声用气的共同规律,我们采取了播音发声学上的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喉部控制、共鸣控制和“情声气”结合的训练方法,使他们能达到吐字清晰持久、声音刚柔自如、所说的话能达到声情并茂的境地。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确实达到了不错的效果。

最后,要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实现“实战式”教学。播音主持和影视配音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了让学生把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将来的工作进行“无缝”对接,广西艺术学院还成立校园广播电视台,使其作为学院视频新闻宣传的主导媒体之一、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学院教育教学的重要阵地。它同时还为专业教师提供教学研究的实体平台,让老师带着学生“在练习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这个学习实践平台不仅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还能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广西艺术学院计划将“中国-东盟传媒艺术研究中心”建设成为人才培养与艺术实践的平台,培养不少于200名的专业留学生,这样广西艺术学院校园广播电视台就成了教学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广西艺术学院还与广西各地电视台建立合作关系,以“东盟”为契机,立足广西,面向东南亚。

五、结语

广西艺术学院是广西唯一的一所综合性艺术院校,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人文资源环境,拥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创作实力。广西艺术学院对于增强广西高校服务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增强广西与东盟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广西经济社会与文化事业的发展,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新传媒时代面向东盟的跨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的研究也将推动广西艺术学院办学向着国际化发展,为学院的国际化交流提供平台,同时增进广西与东盟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文化教育的交流,进而提升广西艺术学院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竞争能力,为广西新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发表于《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

[1] 夏林:《东盟“中文热”历久不衰 成日常沟通的工具之一》,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07-08/11/content_8664385_3.htm。

[2] 邓亚平、王立芳:《文化产业成为广西与东盟国家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载体》,新华社,http://www. gov.cn/jrzg/2006-10/31/content_428701.htm。

[3]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培训中心编著:《东盟广播电视发展概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

[4] 〔英〕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见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