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偏离是语言世界与非语言世界矛盾的必然

偏离是语言世界与非语言世界矛盾的必然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常常会遭遇词不达意、言犹未尽的无奈。为了进一步说明语言的无奈,我们再看几个例子。上述对话中至少包含有三个人的认知语境,甲的认知语境、乙的认知语境和丙的认知语境。当下网上流传的一则笑话说明了语言的无奈性。这个一方面说明了语言在很多方面的无能为力,同时也说明语言的理解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实时变化,时时偏离原有的理解。

我们常常会遭遇词不达意、言犹未尽的无奈。陶渊明有诗“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刘禹锡诗曰“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高尔基(Maksim Gorky)引用俄国著名诗人纳德松(Nadson)的话“世上没有比语言的痛苦更强烈的痛苦”。母语写作如是,更不用说二语写作了。贾岛的“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道出了写作的艰辛。比如当我们心里有了某种确定的想法或感受时,却一下子难以找到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当触景生情,想直抒胸怀时,却不知如何把高度复杂的头脑里瞬间中产生的诗情画面用以文字的形式来表达出来;中学生做立体几何证明题,不借助公式符号和视觉的记号来思维则难以解答。为了进一步说明语言的无奈,我们再看几个例子。

图4.1 “啥”字念啥?

图4.1反映了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矛盾,即便是同一个词在同一个语境之下,由于个人的立场不一样,对语言的熟悉程度不一样,知识背景不一样,听到同一个字的声音所产生的理解就不一样。此外,书面形式和口语形式也存在一个对应关系,如果只知道语音的意义,没有看到书面形式,就无法获知书面符号的意义;只知道书面形式的意义,听到口语形式,也无法知道知道单词的意义,也就无法通过听觉获得语言的意义。上图中,不知道“啥”字如何念的人,能够说出“啥”的听觉形式,也知道“啥”字听觉形式的意义,但是不知道书面形式和口语形式之间的联系,因此看到书面形式,不知道这个字的口语形式就是想知道并且已经知道的且已经说出来的语音形式,正因为如此,才在特定的语境之下闹出笑话,达到一种幽默效果。可见要想真正掌握一个单词的所有形式和意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偏离的,时刻变化的,只是知道形式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还不够,还得知道各种关系在具体语境中是如何发生偏离的。

图4.2 死也不说

图4.2生动地说明了听话人和说话人的认知语境不一样,对同一句话的理解也不一样。上述对话中至少包含有三个人的认知语境,甲的认知语境、乙的认知语境和丙的认知语境。当甲告诉“我死也不说”的时候,乙的认知语境发生了变化,他知道了甲所说的话就是“我死也不说”,但是丙不知道。当乙告诉丙“我死也不说”的时候,丙没有获得乙的认知语境,因此按照常理去理解乙的话,而乙的话加上刚获得的认知语境,就可以理解为“甲说我死也不说”,但是丙不知道这个认知语境,因此无法理解乙说话的真正所指。也就是说,甲对乙说的话丙不知道,丙听到的是乙说出来的话,而乙说出来的话,在第二个语境中,在丙听来就是乙说的话,且乙说的话,按照常理有可以完全回答丙的问题,这个回答的理解就是:乙绝对不愿意说出甲所说的话,而事实上乙已经把甲说的话说出来。

当下网上流传的一则笑话说明了语言的无奈性。

Mother:儿子,I know这句话什么意思?

Son:我知道。

Mother:你知道就告诉我……

Mother:儿子,I don't know又是什么意思?

Son:我不知道。

Mother:读书学习了也不知道。

Mother:儿子,那这句I know but I don't want to tell you呢?

Son:……我知道但我不想告诉你。

Mother is awfully angry

图4.3 Iknow

可见个人的认知语境不一样,对同一句话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一方面说明了语言在很多方面的无能为力,同时也说明语言的理解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实时变化,时时偏离原有的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