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统一法宝”论

“统一法宝”论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期以来,在一部分知识分子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观点,就是认为,中国的领土面积与整个欧洲差不多,地域的广大造成方言众多,甚至达到互相无法交流的地步,但是并没有像欧洲那样分裂成众多小国,这是汉字之功劳。这样一些过于夸大汉字对于国家统一之功的观念,可以归结为“统一法宝”论。

长期以来,在一部分知识分子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观点,就是认为,中国的领土面积与整个欧洲差不多,地域的广大造成方言众多,甚至达到互相无法交流的地步,但是并没有像欧洲那样分裂成众多小国,这是汉字之功劳。具体来讲,由于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不同方言的人们虽然不能进行口头交流,但借助汉字仍然可以沟通,这样就维持了汉民族的向心力,从而也维持了国家的统一。由此推论,如果当初汉语采用的是拼音文字,将造成沟通障碍,也就无法维持国家的统一。

这个观点可以美籍华人唐德刚(2005)的一段相关论述为代表:

我们有了方块字,教育愈普及,则民族愈团结;民族愈团结,则政治统一便愈容易推动。政治、文字、教育有其一致性,它也就限制了方言的过分发展。如今世界,四个人之中,便有一个是“炎黄子孙”,岂偶然哉?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便适得其反。他们教育愈发达,则方言愈流行;方言愈流行,则政治愈分裂。这就是今日白鬼种族繁多之所以然也。这也就是两种不同文字“偶然”的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所发生不同的“必然”后果![1]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实行的“书同文”政策,对于维持国家的统一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样一些过于夸大汉字对于国家统一之功的观念,可以归结为“统一法宝”论。这种信念,既是基于汉字的神秘性做出的想象,也是出于对中国历史的无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只要简单回顾一下中国的统一史和分裂史,考察一下汉字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就可以得到比较清醒的认识。

我们可以把统一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民族内部的较低层次的统一,即同一个民族从属于同一个国家政权;一是不同民族之间的较高层次的统一,即若干不同民族从属于同一个多民族国家政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