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我中心性

自我中心性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在青少年时期处于高峰,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的成熟,这种现象将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自我中心言语是幼儿言语发展必经的阶段,与幼儿认知发展相关联。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状态是儿童认识活动的一个典型特点,自我中心言语是幼儿认识上自我中心状态的一种表现,归根到底是由自我中心思维决定的。自我中心言语是自我中心思维的直接表现,是极端的自我思维转向社会化言语和逻辑推理思维的中间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听到许多含有“自我中心”词语的话语,如“××太不讲理,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这孩子有自我中心行为,是不是有自闭趋向呀?”,“现在的孩子太有个性,自我中心,自以为是”等。类似话语中的“自我中心”指的是一种行为倾向,这种倾向比较稳定,有一贯性,成为一种性格。这种性格主要体现为: 以“我”为中心,我行我素; 以“我”画线,一切以“我”的好恶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自我封闭,不合群; 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侵害别人和集体。这种有关人格和性格上的“自我中心”显然不是本书所关注的。但国内绝大多数有关“自我中心”研究的期刊文章都是关于个性发展研究的[1],属于发展心理学范畴。因此有必要理清“自我中心性”概念。

在皮亚杰(Piaget)看来,自我中心主义或自我中心化(ego-centrism)这一概念本来是用于描述儿童认知发展的状态或特点的,是儿童精神的一种基本特质。皮亚杰将“自我中心”定义为:个体不能区分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不能区别自己的活动和对象的变化,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对象。其直观表现就是: 儿童以他自己的感知动作、情绪情感、主观意愿等为中心,从自己的视角或立场看待周围世界中的一切。皮亚杰曾问几个6岁的儿童: “为什么会有两座萨莱韦士山,为什么一座是大的,一座是小的?”他们的回答是,“大山是给大人爬的,而小山是为儿童存在的”或者“大的一座是为了长途旅行,小的一座是为了短途旅行”(皮亚杰1980)。儿童因自我中心化的精神特质把客观现实的存在和原因归结为自我的、主观的、人为的存在和原因,而当他们面对属于主观世界里的虚拟事物时,却又倾向于把它们看成是现实的、物理的、实体的事物(丁海东2006)。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在青少年时期处于高峰,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的成熟,这种现象将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可见,皮亚杰认知发展的整个理论是建立在生物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对于由主客不分所表现出的自我中心主义的无意识,皮亚杰也有着充分的认识,他说: “儿童最早的活动既显示出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完全没有分化,也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我中心化,可是这种自我中心化又由于同缺乏分化相联系,因而基本上是无意识的。”

自我中心言语也是心理语言学关注的话题之一,且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探讨,不过主要还是针对幼儿言语发展研究而言的。自我中心言语是幼儿言语发展必经的阶段,与幼儿认知发展相关联。认知心理学从前额叶发展、执行功能发展和幼儿思维发展特点三方面的研究来解释幼儿自我中心言语产生的原因[2]。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状态是儿童认识活动的一个典型特点,自我中心言语是幼儿认识上自我中心状态的一种表现,归根到底是由自我中心思维决定的。自我中心言语是自我中心思维的直接表现,是极端的自我思维转向社会化言语和逻辑推理思维的中间过程。我们赞同维果斯基有的观点,即“思维发展的真正方向不是从个人思维向社会思维发展,而是从社会思维向个人思维发展”。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如计划、有意注意等,不是从个体内部自发产生的,而是起源于社会,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中。

与发展心理学相同,以Keysar等人为代表的心理语言学派,即本书中所说的认知派,也继承了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儿童自我中心观点,不同的是他们没有将研究视野局限于个性发展上,而是拓展到语言和交际的思维层面上,并开拓性提出成人其实与儿童一样,在言语交际的思维过程中也存在着自我中心现象。

认知派自我中心观是基于对合作原则的批判上的。如上所述,语用派将合作和共同背景作为交际者预先的思维状态,而认知派则通过一些试验证明在交际的思维表征过程中,交际双方都存在自我中心性,并认为共同背景具有偶然性和即时性。Barr和Keysar(2005)认为,在交际中说听双方都会违背共同知识,这种行为被称之为自我中心行为,源于交际者个人的知识而不是共同知识。其他研究(如Keysar and Bly1995; Giora2003; Keysar 2007)也表明交际的自我中心性其实达到一种令人吃惊的程度,尤其是在交际的起始阶段。他们认为,交际者对于交际对象所持有的知识的估量是十分有限的,人们很难知道对方到底知道什么或者在想些什么,因此总是偏向于低估语言的模糊性而高估其语言的有效性(Keysarand Henly2002)。其次,认知派也对Sperber和Wilson以及Fodor等人的模型论提出挑战。模型论认为人的大脑存在一个能够解读交际对象大脑思维的机制,认知派认为该模型并不存在。确实,直接经验告诉我们,人们在日常的正常言语交际中并没有像传统语用学所设想的考虑对方的思维状态,说话者不会基于对方的信仰和知识而来设计话语的输出,而听话者也不会考虑说话者的知识和信仰状态来进行话语理解。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人们在某些时候确实会考虑会话方的思维状态,但这不是一个系统地运作方式。Keysar等进一步提出,人们在交际过程当中人们能够实现交际的成功并不一定是他们遵循了合作原则。为什么人们在话语交际中并不一定遵循所谓的“共有知识”? 为什么人们不会系统地考虑对方的思维状态呢? 认知派的答案是:自己的视角、知识和信仰总是优先于他人视角、知识和信仰的(Epleyetal.2004),因为从他人的视角来考虑必然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另外,认知派(Keysar&Barr2005)还提出语言使用者通常会遇到怎样使言语产生意义的问题。一般理解是,对于说者来说必须要设计话语使得听者能够理解,而对于听者来说就必须按说者所意图的那样来理解话语。而言语本身具有模糊性,因此语用学家设想交际是建立在共同背景之上的。对此,认知派提出: 语言使用者并不是那样“确切”地在履行语用学提倡的“产生意义”观点。Birch和Bloom(2005)在研究“信念”(beliefs)时也提出了相似观点。如面对比较复杂的“信念”时,甚至成人也会出现“自我中心”现象。如“藏糖果”案例: 当一个五岁大的儿童被问及他相信Sally将会到哪里找糖果,其回答是他相信Sally会到她相信的地方找,也就是原来的地方,但当被问到Sally是否可能到其他任何地方找糖果的时候,就连成人也相信Sally有可能到正确的地点找,其原因在于他们自己知道这个地方。可见,人们在思考他人信仰和理解他人所说的话语时具有一种自我中心的趋势。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无论是发展心理学还是心理语言学都将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和语言自我中心作为理论基石。诚然,就一般生活经验而言,在日常活动中儿童的自我中心言语和行为比比皆是。本书赞同皮亚杰的观点,但并不研究儿童思维和言语的自我中心现象,也不涉及个性人格的自我中心性,而趋向于认知派的研究视野,即成人言语交际中思维的自我中心本质。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认知派的自我中心观偏重于单一的实验研究,忽视了探讨语言形式和交际中的自我中心表现及其内在动因。基于此,本书有关自我中心性的研究议题主要有二: (1)作为语言和交际具象的自我中心性; (2)作为思维本质特征的自我中心性。

[1] 作者在CNKI的期刊查询中,以文史哲和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为主要范围,以“自我中心”为精确匹配,时间从2000到2010搜索的出版文章为100篇,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个性发展的.

[2] 转引自王晓芬: 《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看幼儿的自我中心言语》,《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9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