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言语交际中,错误或失误往往是客观存在的,其内在原因是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人们(尤其是成人)所具有的强大监控和调整机制能使交际者及时纠错,从而达到传递适切意义的目的。在曹禺的《雷雨》中,鲁侍萍看到自己的儿子鲁大海被周家仆人打得头破血流,走到周萍面前说: “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鲁侍萍很想认儿子周萍,并几乎说出“萍儿”。这种言语显然是一种自动、自发的行为,也就是说本书所说的“在话语起初阶段交际者是趋向于自我中心的”。然而,鲁侍萍对话语和语境的监控使她意识到该言语行为的不妥,因而采用“萍/凭”的谐音双关来巧妙地进行调整。另外一方面,听话者也必须根据对方所提供的话语对凸显义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避免不必要的自我中心的理解。举例而言,留学生汤姆和他的汉语老师一起下楼梯的时候一派英国绅士的作风,口中说道: “请小心裸体(楼梯),下流,一起下流(下楼)吧。”可见,外国留学生往往由于语音、用词、语法等问题而说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话语,这时听话者就十分有必要(汉语为母语者)根据语境和经验来理解。
虽然共有知识和自我中心思维看起来是矛盾的,但语言使用者的自我中心思维并不必然导致一个糟糕的言语交际过程,相反我们认为在一个正常的交际过程中两者是可以调节并适应的。一方面,计算共有知识的任务并不是语言使用者独立进行的,而是一个交际双方在话语交际过程中依赖语境互动共建的过程(Keysar2008)。另一方面,交际主体有意识的调整也是达到话语合作和减少自我中心表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想象,那些言语和行为极为“自我中心”者(如儿童、自闭症患者、记忆力和注意力低下人群)经常会出现话语不合作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或者丧失了正常人的自我监控和调整能力。Keysar(2005)认为,在话语起初阶段,交际者是趋向于自我中心的,而语境和共有知识等因素起到一种后发的纠错作用。我们基本认同keysar的观点,但同时认为交际主体也应有一个主动调整过程,因为相同经验会促使交际者在下一次类似的交际场合更加主动地采取某些措施,从而更早、更有效地防止自我中心表象的出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