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摄入是等级凸显推理过程

摄入是等级凸显推理过程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今语用学理论都认同话语理解是一个推理过程,分歧只是在于对推理步骤的划分。本书提出的凸显推理,在很大程度上与合成推理是相似的,突出的一点是两者都强调推理过程的无意识状态,并且都是基于语言形式解码的大脑思维的直接的反应过程。当然这两者还是有差异的,主要有两点: 一是凸显推理具有等级性; 二是凸显推理支持自我中心观。

当今语用学理论都认同话语理解是一个推理过程,分歧只是在于对推理步骤的划分。这里主张的“话语摄入”同样也包含一个推理过程,不同的是其推理机制是“等级凸显”(hierarchical salience)。上面我们已经讨论了“摄入”是一个自我中心化的过程,这里我们进一步提出其运行机制是“等级凸显”,并以此作为传统推理体系的一个补充。

推理是语用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一般说来,传统语用学有三种推理方式,即演绎推理(deductive inference)、合成推理(elaborative inference)和会话推理(conversational inference)。在语用学中“合成推理”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是因为一方面该推理方式涉及太多的心理学内容,另外一方面语用学家还没有很好地意识到该推理在话语理解中的作用。“合成推理”存在于潜意识的语言处理中,主要是通过对解码得到的语义表征进行补充,即补充语言表征中没有但却是推理所必须的知识(Cummings 2005)。本书提出的凸显推理,在很大程度上与合成推理是相似的,突出的一点是两者都强调推理过程的无意识状态,并且都是基于语言形式解码的大脑思维的直接的反应过程。我们认为,合成推理其实也是本书所归纳的缺省推理(Jaszcolt2005)和前提推理(Levinson2002)。本书业已在第4章中充分讨论了凸显机制和缺省机制的关系,因此这里提出的凸显推理是有一定的理据的。当然这两者还是有差异的,主要有两点: 一是凸显推理具有等级性; 二是凸显推理支持自我中心观。

话语理解的等级推理是建立在听话者对话语理解所付出的努力程度上的。总而言之,格赖斯的等级模式是识别真值条件语义的语言形式(所说的)和语用推理(所隐含的)的划分,即识别和推理之分。前者是涉及语言形式层面的识别和最基本的推理,而后者则涉及语境。新格赖斯理论将第一层面的推理进行了扩张并使其包括了部分基本的语用因素,而关联理论则将大量的说话者因素归入第一层面推理,即“外显义”的推断,而其他需要特殊语境的推理则属于第二层面,即“隐含义”的获取。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个层面的推理设想外,其他的学者甚至提出了“三步推理”模式,即在格赖斯两个层面之间插入一个中间层面。Bach(1994, 2001)将该中间层面称之为impliciture,这是一个除了真值条件语义的语言形式和需要特殊语境的“隐含义”之外的自动和缺省性语用推理步骤。主张这种划分的还有Levinson(1995,2000)提出的“先设意义”(presumptive meaning)推导,即“一种由于人们对于某种场景或者世界知识反复使用并通过人类一般性推理机制而产生的先设性、缺省性的推理结果”。对于缺省推理关注较多的是Jazczcolt,她(2005)在《缺省语义》(Default Semantics)一书中将缺省推理定义为“一种较少心理负担的,更加经常的、凸显的并通过潜意识而形成的捷径式推理,这种意义诠释通常是独立于语境的,但是能作为最小语境下的意义解释。”

以上推理模式的一个共同点是: 第一层面的推理都是基于最小语境的、自动的、缺省的和潜意识的推理,是基于格赖斯意义上的真值条件语义上通过必要的语用侵入而形成命题的过程。该过程对于“话语摄入”的“等级凸显”而言也是适应的。书内多次提到的“自动”、“缺省”等概念其实也是“凸显”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凸显机制是人大脑的一种工作机制,由语言形式所触发的概念凸显是以一种自动的、缺省的方式进行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似乎不应该将凸显视为推理机制。但另一方面,不同等级的词汇和话语意义的凸显无疑是人们在有意识状态下结合语境等因素选择适切意义的前提和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讲,凸显又是推理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再者,学界所达成共识的推理过程本身就包括诸如“缺省推理”、“前提意义推理”、“预设推理”等很多体现为无意识思维状态的推理,因此本书将等级凸显机制也视为一种推理机制。

这里将传统语用学的“二分”和“三分”以及认知心理学派的自我中心和凸显结合到“等级凸显”中来,一方面克服了语用学只关注基本推理而忽略自我中心现象的缺陷,另一方面也将自我中心现象纳入到统一解释中来。周红辉(2010)提出: “当听话者接触说话者所提供的话语的时候,大脑会自动地、无意识地对于话语的语言形式做出基本的缺省推理,这一步是在最小的语境下完成的,也就是说并不需要特殊的语境,同时由于频率和使用习惯等原因,这种凸显大都是无意识的。”如下例:

例(4) He splintered the bat and runout of the cave.

例(4)是词汇标记在听话者那里引起凸显意义的典型例子。句中的bat一词在没有获知语境cave之前,大多数人对bat意义的反馈是“球拍”而不是“蝙蝠”,这是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球拍”比“蝙蝠”更凸显,而语境cave的出现使受试者发现由亚凸显状态转变为该意义与语境不符合的时候,亚凸显义“蝙蝠”则成为最适切的词义选择。另外,本书对于词汇的表达如SBU及话语层面都做了类似的分析,其结果也支持凸显推理机制,详情请参见第4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