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缅甸的外语政策及外语教育

缅甸的外语政策及外语教育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语言的多样性。在缅甸,除了缅语以及众多方言外,其外语主要是英语和华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缅甸的外语政策都呈现出不同的态势。缅甸的外语政策与时代紧密相关,缅语与英语的关系以及缅语与汉语的关系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缅甸教育体制内所开设的外语中,英语是唯一一种在学校各个阶段作为必修课程而教授的语言。

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语言的多样性。缅族人口最多,是主体民族。从语言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缅甸的语言主要包括缅语即占缅甸67%的缅族人的母语以及不同民族所操持的众多语言。在缅甸,除了缅语以及众多方言外,其外语主要是英语和华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缅甸的外语政策都呈现出不同的态势。缅甸的外语政策与时代紧密相关,缅语与英语的关系以及缅语与汉语的关系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缅甸的英语教育经历了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吴努政府时期、奈温政府时期和军政府时期 (钟智翔,2004)及现联邦政府时期。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缅语的地位受到英语的威胁,英语成为了全国通用语和官方语言;缅甸独立后,吴努政府以宪法形式确立缅语为官方语言,英语降为第二语言。但英语在缅甸的使用范围仍很广泛,20世纪50年代英语是仅次于缅语的重要语言。奈温政府时期,缅语作为代表国家和权力的语言,其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巩固。为摆脱殖民统治的影响,降低英语的使用率,政府对缅语进行了适度的改造。军政府时期一方面继续开展对缅语的净化、标准化和审查工作,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的不断展开,缅甸开始再次重视英语。

同样,缅甸华文的发展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英国殖民时期,大批华侨华人移居缅甸,缅甸的华文教育开始兴起。由于英国殖民政府对缅甸的华文教育没有特殊的限制,华文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吴努政府时期,尤其是缅甸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后,华文教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而到了奈温时期,尤其是1967年 “6·26”排华事件后,缅甸的华文教育走入低谷。缅甸的华文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受中缅边贸发展的带动,缅北地区的华文教育发展较快,缅甸国内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

1.缅甸各个时期的英语状况及英语教育

缅语是缅甸的民族语言、官方语言以及管理和教育所用的语言。在缅甸教育体制内所开设的外语中,英语是唯一一种在学校各个阶段作为必修课程而教授的语言。英语通过英国在缅甸的殖民统治进入缅甸,从被确立为官方语言,到使用受限降为第二语言,再到变为外语并逐渐受到重视,英语在缅甸的命运跌宕起伏。与其他国家的情况一样,政治、社会经济因素对教育体制的总体发展影响很大,缅语和英语的作用及地位都对教育体制产生了影响。

(1)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英语状况及英语教育

1824年3月5日,英国正式向缅甸宣战,挑起第一次英缅战争。缅王政府被迫接受英国提出的条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杨达波条约》。《杨达波条约》是缅甸同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成为了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的第一步。1852年4月1日,英属印度当局不宣而战,发动了第二次英缅战争,并占领缅甸南部。第二次英缅战争后,缅甸的半壁江山沦为英国殖民地,全部出海口丧失殆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1885年11月13日,英国借口“柚木案”,挑起第三次英缅战争。锡袍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向英军投降。缅甸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雍籍牙王朝结束。从此,缅甸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英语被确定为官方语言,在缅甸国内通用。为培养具有西方思想、充当统治者和当地人之间桥梁的黑皮肤 “精英”,满足殖民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殖民当局分别于1835年在毛淡棉、1837年在皎漂、1844年在实兑开办了用英、缅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学校。1852年英国侵占缅甸后,又在仰光、勃固、东吁、卑谬等地开设了用英语或英、缅双语进行教学的学校。殖民当局规定从幼儿园到大学都要用英语教学。

在殖民时代,缅甸的地位和教育水平低下。如同其他在英国统治之下的东南亚国家一样,英国殖民者认为 “英语教育带来了极大的社会和经济优势”(Allot,1985:138),英语作为殖民者的强势语言,以牺牲缅语为代价,最终成为了最重要的语言。

随着英语在缅甸的逐步推广,缅语的地位逐步下降。而这种语言状况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发生变化。语言问题终于引发了政治问题。1918年殖民政府设立专门机构为即将成立的仰光大学进行课程设置,1920年 《仰光大学条例》要求入学者需具备很高的英语水平。怨愤的缅甸学生奋起抗议,爱国人士呼吁建立缅甸人自己的国民学校。与此同时,要求在各级学校使用缅语教学的呼声也日渐高涨。20世纪30年代中期,爱国知识分子成立了 “我缅人协会”(Do Bama Asiayone,DBA即We Burmese Organization),寻求从上至下对缅甸社会进行缅甸化,以消除英国殖民者的影响。他们把提升缅甸语的地位放到了这次革新的核心位置,他们在第一个政治出版物中就写道:

Burma is our country 缅甸是我们的家园

Burmese literature is our literature 缅甸文学是我们的文学

Burmese language is our language 缅语是我们的语言

Love our country 让我们热爱自己的国家

Respect our language 尊重我们的语言

这些话语后来写进了缅甸国歌中 (Watkins,2007:271)。

当时大学罢课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缅语作为教育语言的国立学校的创立为缅语恢复为民族教育语言铺平了道路。20世纪30年代仰光大学和曼德勒(Mandalay)学院开始设置缅语学习课程,人们呼吁缅语作为教育语言应该推行到所有的学校。民族主义和反殖民统治的情绪导致了 “反对英语的浪潮”(Allot,1985:140)。

(2)吴努政府时期的英语状况及英语教育

1948年1月缅甸宣告独立,成立缅甸联邦,实行议会制,由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 (AFPFL,下文简称 “同盟”)掌权,吴努出任总理。缅甸联邦成立以后,国内矛盾主要集中在各种政治力量争权夺利、种族冲突不断、武装叛乱加剧继而引发新的民族矛盾等上,因而巩固新生政权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吴努政权开展了提升缅语的一系列活动。第一,以宪法形式确立缅语为官方语言,把缅语作为各级公立学校的教学语言。第二,在全国推广缅语,提高其普及率和使用率。缅语在民族地区的使用便于民族交流,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商贸往来,降低了全国的文盲率。第三,在全国出版缅语书籍,使其成为知识传播的载体。独立前成立的缅甸翻译协会 (又称文学宫,现为官方机构)在此期间出版了大量缅语译著,宣传科学、艺术、历史、缅甸文化和教育知识,培养国民用缅文阅读的习惯。翻译协会从1948年开始编纂 《缅甸百科全书》,从1949年起举办年度文学作品评奖活动。此外,词汇委员会领导下的40个术语小组翻译了16个专业领域的650000个技术词汇,并在词库中用标准缅语为其命名 (Callahan,2003)。

随着缅语被定为官方语言,英语下降为第二语言。但英语在缅甸的使用范围仍很广泛,20世纪50年代英语是仅次于缅语的重要语言。受殖民地时期教育的影响,“同盟”中大多数领导人的英语都比较流利。基督教会学校继续用英语开展教学活动,不少富裕的佛教徒家庭,甚至包括提倡推行缅语的家庭,仍把孩子送到教会学校学习英语。大学也可以自由选择用缅语或英语开设课程。

(3)奈温政府时期的英语状况及英语教育

1962年3月,奈温将军发动政变,成立了革命委员会接管政权。1962至1988年期间,执政的 “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奉行 “缅甸式社会主义”路线,极力消除外国对缅甸的影响。在语言政策上,缅语作为代表国家和权力的语言,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巩固。一方面,为摆脱殖民时代的影响,降低英语的使用率,政府对缅语进行了适度的改造,缅语向英语借词的情况大为减少。

1964年根据新的教育体制,所有学校成为单一而统一体制下的国立学校,缅语是不同教育层次的唯一教育语言。英语教育只从5年级开始。随着缅语作为教育语言,英语从主要的科目已下降为一个语言工具。英语的地位和水平都在下降,缅语已经达到了 “可以在任何领域取代英语的地步”(AUott, 1985:143)。在提升缅语的无数措施中,最为突出的是把重要的外文著作译为缅语以及在1948年和1964年发起的识字运动。此外,缅甸政府还开展缅语正规化运动,语言调查小组下基层统计缅语词汇的用法,由30名专家组成的文学翻译委员会在1978年至1980年间编纂出版了缅甸第一本单语字典,共5册。为促进缅甸式社会主义建设,1964年起缅甸政府开始在缅族居住的地区开展缅语扫盲活动,20世纪70年代末活动扩展至少数民族居住地区。

同年,民族发展学院 (Academ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Groups)在Sagaing Division成立,其作用是把缅语教育扩大到不讲缅语的少数民族,使其具有扎实的缅语基础,这一措施也是保持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一种手段。

为了消除英国殖民统治对缅甸的影响,英语的地位从 “同盟”执政时的第二语言变为了外语。20世纪70年代末,英语的重要性再次受到关注,一些人士认识到一个人有必要掌握缅语和英语,这促成了由教育部组织来探讨缅甸英语教育的高层研讨会的召开。通过这些研讨会学者们达成共识:到1984年缅甸的研究生教育,除了缅语及历史学科外,所有系都要用英语授课。1981年,为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英语再次被确定为一门必修课,并且从幼儿园学起。英语还是高中的教学语言之一,主要用于教授自然类和经济类课程 (李佳,2009)。

(4)军政府时期的英语状况及英语教育

1988年上台的军政府成立 “国家法律秩序恢复委员会”(后改名为 “国家和平与发展改革委员会”),继续开展对缅语的净化、标准化和审查工作,其中一项重要活动就是 “名称标准化运动”。1989年6月缅甸政府通过了《更名法》(The Adaptation of Expression Law),对英国殖民统治期间确立的地名进行更正,以彻底消除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巩固缅语作为全国通用语的地位,提高缅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缅甸政府将缅甸的国名,一些州、区、城镇的名称进行更改,以消除英语的影响。国名 “缅甸”由 “Burma”改为“Myanmar”,“缅甸人”由 “Burmese”改为 “Myanmar”。在更改名称时,一些原用英语拼写的地名现已更换为读音相近的缅语拼写形式,如 “Rangoon”改为 “Yangon”。《更名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英国殖民统治在缅甸语言使用中留下的殖民主义烙印。表1体现出这样的变化:

表1 缅甸主要名称的变化

续表

(Watkins,2007:275)

更改名称彰显了军政府对语言使用的重视,同时也具有政治意义,即向全世界树立了军政府的形象,同时显示出军政府重视民族语言和缅甸的民族身份 (Watkins,2007)。

从1965年到1985年,在学校的各个年级引入了包含多种教学法的新课本和新课程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引入的新课程如 “特殊用途英语”,同时地方机构编写教材用于支撑教学。在这方面,仰光大学英语系在编写高等教育的英语教材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缅甸自从1981年引进提升国家教育整体水平的 《新教育计划》(New Ed-ucation Programme,NEP)以来,英语已作为必修课程开始在幼儿园起教授,而且英语成为高中阶段科学课和经济课的教育语言。这些措施已经对英语教育和缅甸当时的教育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

随着英语全球化的进程以及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英语再次受到重视,缅甸政府强调英语应该从小抓起。公立学校的基础教育阶段把英语和缅语都作为必修课。高中阶段,用英语来教授化学、物理、生物等科学课程。缅甸政府推行教育改革,在全国38所中学开设 “优等生培训项目”(Talented Students Training Program),受训学生每天课外多学两节由大学教授开的课程,这些课程包括信息通讯技术与英语、数学和科学。其目的是提高优秀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英语也是大学的教学语言,英文教材的选用强化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英语报刊和英语电视节目提供了接触英语的环境,人们在生活、工作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Wong,2005)。

缅甸越来越多的私立语言学校提供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英语课程以及与英语有关的职业培训,如仰光就有大约40所私立学校或培训中心把英语作为第二教学语言。此类学校遵循新加坡的课程设置,或聘请以英语为母语者担任教师。加入东盟后,缅甸政府的高级官员也开始接受英语培训,有的还参加了外国 (如新加坡)的培训项目,以便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东盟工作语言。

2.缅甸的华文教育

1872年仰光就已有华侨开设私塾、蒙馆,传道授业。1904年,缅甸华侨在仰光创办了第一所华校 “中华义学”。此后,缅甸华侨及缅甸华文教育经历英属殖民地时期 (1904—1942年、1945—1947年)、缅甸独立后的吴努政府时期 (1948—1962年)、奈温政府初期 (1962—1966年)、军政府时期和现政府时期。缅甸华文教育自1966年进入 “冬眠”期,后经过二十余年沉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慢慢复苏。总体上来看,自1904年缅甸第一所华校建立到1962年奈温军人政变掌权,缅甸华侨的华文教育在师资、学校规模、学生人数等方面,均呈不断发展趋势 (范宏伟,2006)。

(1)英国殖民时期的华文教育

殖民时期,随着大批华侨华人移居缅甸,缅甸的华文教育也开始兴起。19世纪末,由华人华侨兴办的华文学校开始在缅甸出现。缅甸华人华侨中祖籍为闽籍人士最多,滇籍次之,粤籍居第三。其中闽、粤华侨华人主要聚居在首都仰光以及中南部地区,滇籍人士主要生活在北部曼德勒等地区。身居海外的华人华侨非常重视中华语言文字的传承,1872年华侨华人在仰光的广东观音庙开设了第一间教授华文的私塾,以 《三字经》《千字文》作为教学内容。由于英国殖民政府对缅甸的华文教育没有特殊的限制,华文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04年华人华侨创办了第一间正规的学校中华义学。到20世纪初,已开办了数量不少的华校或华文教育班。不过,大部分华文学校属于各帮 (闽帮、滇帮、粤帮),采用各帮的方言教学,各帮之间不互聘语言教师,学生所学、所用的是汉语的方言。二战结束后,这种方言群教学的状况才有所改观,华校开始把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从而打破了语言教学的帮派禁锢,加强了各帮派华人华侨之间的团结。

(2)吴努政府时期的华文教育

吴努政府时期也是华文教育抉择、尝试和融入缅甸社会的阶段。1950年6月8日缅甸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华文教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20世纪50年代初,缅甸华校分为亲新中国和亲台湾两派。据统计,1960年缅甸的205所华校中,60所华校采用新华课本,103所采用台湾正中书局编印的课本,42所采用新加坡出版的课本 (林锡星,2003)。缅甸政府对于华校的控制不是很严格,只要求华校登记注册,并不过问其他事宜,因此华校发展迅速。部分华校如缅甸南洋中学,探索性地实行一校两制,一方面实施华文教育,另一方面开设英语班,实行华、缅、英三语教学。这为华裔学生更好地融入缅甸社会创造了条件。

(3)奈温时期的华文教育

1962—1988年奈温军政府时期,缅甸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极力消除外国在缅甸的影响;对内严格控制公民和外侨的集会、结社、言论以及同外界接触的机会,实行封闭排外的 “缅甸式社会主义”路线。1988年9月,以苏貌为首的新军人政府上台后,放弃奈温时期的 “缅甸式社会主义”政策,进行市场经济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缅甸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范宏伟, 2006)。与吴努时期相比,奈温时期对华文教育的控制要严格得多。1965年4月,缅甸政府颁布 《私立学校国有化条例》,民间华校被收归国有。1967年“6·26”排华事件后,华文补习班也被禁止。缅甸的华文教育从此走入低谷。华裔小孩只能穿纱笼、学缅文、说缅语,这也是如今40岁左右的缅甸华人华侨不会说华语的主要原因。1981年,缅甸华侨西汀穆老先生将新加坡佛教总会捐赠给缅华僧伽会的 《佛学教科书》编撰成中缅文对照本,并经缅甸宗教部批准,公开发行和教授,从此之后,华人华侨才可以讲授佛经的名义开办华文补习班,谨慎地开展华文教育。奈温时期还出现了官办汉语教育。1964年成立的仰光外国语学院于1965年创建了汉语系,标志着官办汉语教学的开始。汉语系每年只招收一个学制4年的业余班,招收20多学生,对象是已经获得大学其他专业本科文凭且在政府机关工作的公务员,利用下班以后的时间学习,毕业时颁发汉语专业大专文凭。1986年开始招全日制班,授课时间为上午10点至下午2点半,学制两年,也颁发大专文凭 (熊琦、张小克, 2006)。

(4)军政府时期的华文教育

1988年以后,新的军政府虽然对民众的控制仍较为严格,但同奈温时期相比已经有了一定改观。缅甸从盲目排外、自我封闭向开放引资、确立市场经济改革的转变,为华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制度和政策空间。民众同国外的往来、对外界信息的接收已有了相当的空间。1988年缅甸实行开放,进行市场经济改革后,华人重新活跃在缅甸经济发展建设中。缅甸大部分的零售业、批发业,包括边境贸易的进口贸易和大饭店等,都是由华人或中缅后裔经营的,华人再度居于缅甸经济的前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缅甸的华文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90年代以来华人经济的成长和发展,是目前华文教育能得以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受中缅边贸发展的带动,缅北地区的华文教育发展较快。在果敢特区,华文教育得到了政府的特许。在曼德勒,福建同乡会1993开办的福庆语言计算机学校,不仅规模大,而且办学层次多,开设了汉语水平考试辅导课。在其他地区,华文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仰光地区的华文教育本来就有一定的基础,在新形势下,华文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2002年,缅甸福建同乡总会创办了福星语言与计算机学苑,这是目前仰光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所汉语培训学校。

随着缅甸华人同大陆、港澳台、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华人社会在文化、经贸方面的交往逐渐增多,对汉语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华语为第二语言的新兴华文学校在缅甸出现得越来越多。这类学校采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编写的汉语教材,学习宗旨由 “中国人必学中文”转变为 “人人学华语”。除了华裔学习汉语外,不少缅甸人包括高官子弟也开始学习汉语。此外,一些民办学校也使用缅语和汉语教学,如东方语言与商业中心开办的双语教学幼儿园就以汉语为主要教学语言。使用中国语言文化学校所编教材的华校开展的汉语言教学是第二语言教育,教学媒介除缅语外,还使用缅汉双语教学,教授汉语语言和文化。从2001年起,中缅两国教育部联合在缅甸举办中国汉语水平考试 (HSK),中国向缅甸派遣汉语教师。2008年2月,中国国家汉语言办公室与缅甸曼德勒福庆语言计算机学校和仰光福星语言与计算机学苑签订了建立 “孔子课堂”的协议,这都将有助于中缅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促进缅甸汉语教学的发展。

(5)华文教育面临的困难

虽然缅甸的华侨华文教育在师资、学校规模、学生人数等方面均呈现出不断发展趋势,但是缅甸华文教育也面临着不少的困难。

首先,缅甸华文教育尚未取得合法地位,一度在军政府 “睁只眼,闭只眼”的默认态度下存在和发展。华人兴办华文学校缺乏法律和政策的保障,所以缅甸华文教育的兴衰、起伏存在很大的人为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缅甸华文教育的发展。

其次,华文学校的生源不稳定,影响了学校的发展。由于缅甸华校没有被纳入当地国民教育体系,都是私立、补习性质,因此虽然华校授课时间选择在政府学校的课前、课后时间,但也有课时 (政府学校有的上午上课,有的下午上课,有的全天上课)冲突的问题,造成一部分学生流失。虽然近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中缅经贸关系不断发展,中文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但其仍然无法与英语的价值和作用相比。在一些地区中文缺乏足够的语言使用环境,学习中文的经济价值不明显。

再次,华文教学师资参差不齐,亟待提高。缅甸华文教育的多年断层,造成了华校普遍缺乏师资。教师队伍老化、后继乏人成为华文教育发展的瓶颈。教师缺乏必要的培训,采用语言教学的教材,却沿用语文教学的方法,缺少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此外,大部分教师是兼职和半义务性的,教师工资只是象征性的。教师收入的微薄和非职业化,难以鼓励和吸引年轻人从教。从中国国内请教师,不仅数量上难以满足需求,而且费用较高。派教师到中国国内培训,也存在同样问题 (范宏伟,2006)。尽快培训本地老师,提高教学水平,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