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泰国的外语教学概况
泰国国家教育部在1960年推行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并调整了外语教学计划(大纲),使泰国外语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泰国外语教学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1963年将义务教育延长至7年。
一些私立学校从重视小学教育转向中学和大学教育。在1960—1997年期间,教育部推行1960年国家教育发展计划。泰国教育部将1960年教育发展计划作为泰国实施教育的母体,分别制定了第一个国家教学发展规划(1961—1966年)、第二个国家教育发展规划 (1967—1971年)和第三个国家教育发展规划 (1972—1976年)(梅塔维·育塔彭塔达,2006)。
第一个发展规划规定,泰国的小学开设汉语和英语两门外语,在初中开设英语,在高中阶段开设英语和第二外语,在大学本科开设英语、法语、日语、德语等外语语种。
197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提出,1960年的国家教育发展规划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泰国社会的需要,必须进一步修改该规划。因此,国家教育委员会推出了1977年国家教育发展规划,1977年的规划更好地适应了当时泰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之后,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前两个规划的基础上先后推出了第四个发展规划、第五个发展规划和第六个发展规划。第四个发展规划 (1977—1981年)将泰国的教育体制从原来的4∶3∶2改为6∶3∶3,对学制作了调整,延长了义务教育时限 (梅塔维·育塔彭塔达,2006)。第五个规划 (1982—1991年)期间,泰国经济不景气,发展不均衡,并出现了经济垄断等现象。泰国的失业、城乡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因此,第五个教育规划 (1987—1991年)以强调职业教育和扩大受教育为主,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农村教育及弱势人群教育的服务和质量。
为适应不断发展的泰国社会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实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国家教育委员会对国家教育规划也作了适时调整,并于1992年推行国家第七个教育发展规划。第七个教育发展规划规定,在学龄前教育阶段开设英语和汉语两个外语语种,在小学、初中、高中开设英语和第二外语,在大学专科和本科开设英语和其他外语语种。
目前,随着国内外局势的不断变化,泰国更加重视外语教学,泰国外语教学得到了空前发展。外语教学规模和办学层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多元化。除了公立学校,还有私立外语学校、外语培训机构等。在泰国,借助纸媒、电媒、网络等媒介进行外语教学的情况也非常盛行。
2.泰国外语教学发展的原因
(1)政治因素
1959—1964年期间,泰国在外交上亲美反共。这一时期泰国是美国在亚洲地区最亲密的伙伴。在美越战争中,泰国给美国很大的支持,泰国的乌汶、乌隆等地成为美国的军事基地,驻泰的美国士兵从1964年的7000人增加到1968年的45000人。泰国因此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受美国的大力保护。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泰国从1970年开始调整对外交往政策,疏远了与美国的关系,转向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并于1975年7月1日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泰国希望中国在扼制越南方面发挥作用从而保护泰国的安全,并从中国进口廉价石油,降低是由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给石油加价而造成的损失,同时希望中国成为泰国农产品和橡胶的出口市场。20世纪80年代,泰国与东南亚邻国的关系也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差猜·春哈旺执政期间,推行 “将印度支那战场变为贸易市场”的政策,以此来寻找迅速停战的途径及开展地区贸易的机会。差猜政府在外交方面强调发展与地区邻国的关系。这些政治因素对泰国的外语政策及外语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可以从泰国的汉语政策及汉语教学窥见一斑。1960—1978年期间,泰国在外交上奉行亲美反共的政策,泰国的汉语教学严格受控制。1971年中国成为联合国成员后,泰国积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汉语教学在泰国渐渐复苏了。
(2)经济因素
当下国家间关系受政治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少,经济因素在国家制定对外政策及外语政策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战结束后,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大经济强国,成为泰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日本还是泰国的第一大投资国,日本的投资占泰国海外投资总量的50%。因此,大量泰国人开始学习日语,各种政府学校及私立学校相继开设日语课程。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泰双边贸易与投资也进一步加强,泰国汉语教学因此得到进一步推广和普及,泰国人民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涨。
(3)世界一体化及国际竞争因素
20世纪以来,世界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一时期,大量信息以英文的形式传入泰国。要读懂并利用好这些来自世界的信息数据,必须掌握相当的英语技能。因此,英语教学显得特别重要。在这一阶段泰国外语教育政策强调提高泰国国民的英语水平,国家制订了将英语作为泰国第二语言的发展目标。
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泰国必须全方位发展自己以增强自身在国际舞台上与其他国家竞争与合作的能力。泰国一度想将自己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经济、金融、交通与教育中心。只有对世界一体化的内涵有较深刻的理解,才能适时调整自己以适应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变化的经济和社会。
语言是信息时代了解各种信息及与外界联系必备的工具。因此,在世界一体化背景下,泰国的外语政策鼓励泰国各种教育机构开设包括英语、汉语、日语及其他邻国语言在内的各种外语语种。
3.泰国外语政策的制定
由于英语在世界各国广泛使用,而且泰语中也有诸多的英语借词,英语与泰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泰国教育部意识到了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1960年首次在小学教学大纲中规定,英语作为小学5~7年级的必修课程。具体规定如下:
(1)小学1~4年级各门课程的周学时为25学时,没有外语课程。但学校可以根据实际,申请开设不超过5个课时的外语课程。在私立学校,小学1~4年级阶段一般开设5~10节汉语课、5节英语课。
(2)小学5~7年级各门课程的周学时为30学时,其中外语课占3~5个学时 (梅塔维·育塔彭塔达,2006)。
1975年10月28日,内阁决议对泰国的外语政策作了新的修改,修改后的内容如下:
(1)在小学1~4年级只开设泰语课程,5年级以上可以开设外语课作为选修课;
(2)英语是泰国的第二语言,其他语言均为第三语言;
(3)同意教育部关于不允许任何机构或个人新建汉语私立学校的规定。已有的汉语私立学校可以申请在4年级以上增设汉语教学班级。同时,要求在4年级以下每个年级减少一个汉语教学班级。决议规定,在5~7年级开设有汉语教学的学校可根据情况增设汉语教学班级。
内阁根据社会发展形势,在1977年2月对泰国外语教学的政策做了又一次调整:为了使泰国青年更好地学习本国语,增强民族认同感,取消小学阶段的外语教学。泰国的民办学校也因此取消了汉语教学。内阁的上述政策公布于众之后,遭到了媒体及民众的强烈反对。尤其是不允许在小学阶段开设英语教学的规定遭到了民众的强烈反对,迫使当时的教育部长宣布允许有条件的学校可计划外开设英语,这件事才得以平息。
1978年5月9日内阁决议,同意教育部关于开设外语教学的提议,即考虑到国家安全、国际关系、人民需求及国内经济形势等各方面的因素,教育部出台了规定在小学阶段的课程设置中,强调学生应以学习泰语及基础知识为主,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在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每周25个课时中不包括外语课程。允许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设外语课程。
由于英语是世界性的语言,英语与泰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教育部规定可在小学5年级和初中1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 (丹隆·拉查努怕,1991)。学校还可以参照1960年的教学大纲规定,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设外语课。具体规定如下:
(1)允许有需求、有条件的民办学校在小学1~4年级计划外开设不超过5个课时的英语课。小学5~6年级的周教学时数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5个学时,以保障此前没有开设英语的小学因地制宜地开设英语教学。
(2)允许学生在初中阶段选修一门外语,高中阶段选修两门外语,选学的外语语种应在教育部规定的语种范围内。
(3)高中以上阶段,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按需选修外语课程。
(4)允许现有的外语培训学校和外语大学继续教授外语,鼓励各社会组织和个人新办外语培训学校。这些学校的教学必须严格遵守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教育部派专人对这些机构和学校的外语教学进行监管。
(5)教育部鼓励政府的教育机构因地制宜地按需求开设外语,教育部将对这些学校进行监管,并给予学术与硬件设施方面的支持。
1988年2月23日内阁会议在对1978年5月9日的内阁会议决议做出修改的基础上就扩建、新建外语学校提出新的决议。允许已开设外语教学的民办学校增设英语、法语、德语、日语四种外语(帕娜·韩那肯,1994),允许新办一些学校,专门教授英语、法语、德语、日语四种外语。内阁委托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研究增设除了上述四种外语之外的其他外语语种的相关事宜,并拟定相应的监管措施。内阁及教育部在同年提出使用1992年国家制定的教学大纲作为泰国实施外语教学的依据。外语政策突出的重点是为了国家的全面发展,鼓励开设多种外语教学,方便泰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学术交流、文化交流、贸易往来和国际关系的全面发展。同时,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建立中文学校、开设汉语教学的相关政策。
随着国际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泰国对其外语教育政策也做出适时调整。1995年教育部出台的新外语教育政策,鼓励大规模开设外语课程,并要求已开设有英语教学的学校将英语作为第一外语。鼓励学生选学其他外语语种,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生可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增选一门外语,高中阶段的学生除了学习英语外,可以任意选学其他语种外语。政府要求教育部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尽快修改小学阶段的教学计划,为使教学计划更好地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服务,政府鼓励地方参与到教学计划的修改中,并对教学计划进行评估,以便在今后开展相关的工作。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可以与企业和社会机构进行合作办学。该政策规定,任何教学机构如果有超出教育部制定的教学计划要求的教学需求必须报教育部批准。
2001年,教育部将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分成八个模块,其中外语教学为第八个模块,属于非主修模块,规定每个教育阶段都可以开设英语课。至于法语、德语、汉语、日语及老挝语、柬埔寨语、缅甸语、马来语等邻国语言,可以由高校根据需求有选择地开设,并作为学生的选修课。外语课主要分三门课程进行教学,即口语、语言文化、外事外语。泰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在1992年至2005年的国家外语教育政策中规定,外语教学的目标是让高校的学生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大学外语教学的目标是让本科学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备较强的口语技能,能用外语进行熟练地交流 (丹隆·拉查努怕,1992)。
在十多年中,泰国高校招收的英语专业学生人数增加了两倍。汉语、韩语、日语及老挝语、柬埔寨语、缅甸语、马来语等邻国语言学生的招生数量也不断增加,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俄语及其他西方国家语种招生数也随着社会需求的扩大而增加。全日制高校外语专业的学生与教师的比例为12∶1。全日制高校外语教师具备博士、硕士、学士的比例为3.5∶6∶0.5 (帕娜·韩那肯,1994)。开设有全日制外语教学的高校一般都设有语言中心,以便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
泰国高教司还出台了诸多关于外语教学、师资培养、现代教学技术应用、引进外国专家等系列外语教育政策。此外,高教司在2001年5月对高校的英语教学做出了如下具体的要求:(1)可以自主招生的高校在招生的时候将高教司对学生英语考核的成绩作为录取的考核指标之一。(2)高校应该按高教司对学生进行的外语水平测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班教学。按英语成绩将学生分为四级进行教学,一级教学的对象为英语未达标的学生,二级教学的对象为英语成绩达到I级的学生,三级教学的对象为英语成绩达到Ⅱ级的学生,四级教学的对象为英语成绩达到Ⅲ级的学生。(3)学生在校应完成12个学分的英语课程学习。其中6个学分为基础课的学分,强调学生学习技能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另外6个学分为专业课程的学分。(4)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参加英语水平考试,但水平测试的成绩不与学位挂钩 (丹隆·拉查努怕, 1991)。
与泰国外语教育政策相关的另一个机构是国家安全委员会。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入,国家安全委员会意识到了学习地区邻国语言在发展与邻国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并掌握邻国语言有利于解决与邻国交往中的语言障碍。国家安全委员会于1994年召开相关部门会议,商讨增设外语学校和翻译学院的事宜,并决定委托朱拉隆功大学文学院拟定邻国语言人才培养计划。计划分为1995年短期计划、1996年中期计划和1997—1999年长期计划 (科瑞·奉格塞,1998)。
军队和警察方面的学者一起制定了国家2007年语言目标,提出将英语作为泰国的第二大语言 (科瑞·奉格塞,1998)。他们认为,人类已进入世界一体化时代和信息时代,英语是世界各国进行交流时使用的语言,英语对于泰国来说非常重要。所以,泰国必须进一步加大英语教学的力度,使之尽快成为泰国的第二大语言。并像以色列、新加坡、南非等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国家那样,将英语广泛应用于交际、学习研究、贸易、服务业和官方交往。有关学者预计,该计划将在1997—2027年的30年内见效。届时泰国将成为地区及东盟国家的金融、教育、商务、国际机构中心。到那时,泰国将可以向世界宣布,英语是泰国的官方语言。学者们认为英语是开启信息世界的钥匙,英语是联合国的语言,也是全世界性的语言。因此,将英语作为泰国的第二语言不会有损泰国的尊严,英语的使用不会破坏泰国本土的语言和文化。泰语作为泰国人民的母语,仍然是泰国人民重要的语言,掌握英语会提高泰国国民的素质。
从上述种种政策可以看出,英语始终是泰国最重视的外语。泰国的许多国际教育机构在教学中以英语作为媒介,甚至很多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都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现代科学技术如计算机、互联网、通讯卫星、语音实验室等在英语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高质量、高水平师资的缺乏仍然是泰国英语教学的主要制约因素。高质量外语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将英语发展成泰国的第二语言仍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泰国将重视多种外语的教学。目前泰国的外语教学已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阶段。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中泰两国各个领域交往的不断深入,泰国汉语教学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4.泰国高等教育中的汉语教学
(1)泰国高等教育汉语教学发展状况
早在20世纪30年代,泰国就有了自己的华语学校,且多达300多所。后来,泰国政府为了同化外来移民,对华语学校进行了限制,1939年泰国政府下令封禁所有的华语学校和华语报社;1952年又下了一道禁令,禁止教师用华语授课。由于政治原因,中泰两国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有一段紧张关系,华语学校因此被迫停止,华语师资力量也随之大大减弱。到80年代中期才有一批大学汉语教师去美国和台湾等地区留学,也有些是从华语学校毕业,前往中国大陆或台湾进修后回来任教,泰国的华语教学才真正得到发展。
在中泰建交之前,由于政治原因,汉语在泰国高校是被禁的课程。建交之后,汉语教学才堂堂正正地走进了大学。1978年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在其北大年校区开始招收中文专业本科生,该校成为泰国第一所设立中文专业学士学位的高校。目前,泰国已有20多所高校开设有中文本科专业,具体为:朱拉隆功大学、博仁大学 (第一所开设中文专业的私立大学)、法政大学、艺术大学、农业大学、诗纳卡琳大学、兰甘亨大学、拉查帕宣素南他大学、拉查谟空理工大学、易三仓大学、华侨崇圣大学、商会大学、兰实大学、国科大学、东方大学、玛哈萨拉甘大学、清迈大学、纳莱萱大学、拉查帕清迈大学、宋卡王子大学、娃莱拉大学、南方大学、乌汶大学等 (黄汉坤,2005)。大部分开办汉语专业的高校是公办学校。开办中文专业的高校,还把中文作为辅修课及选修课,如朱拉隆功大学给政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开设汉语课程,作为其外语选修课,为不同学院的学生开设汉语课程,作为其自选课程,为商业管理系 (国际学制)、商业系、会计系、艺术系、金融专业 (国际学制)、金融学院的学生开设汉语课程。另有一些高校开设了辅修与选修的中文课程,如皇太后大学 (公立)、孔敬大学 (公立)、如诺学院 (民办)、东亚大学 (民办)等。
1981年,朱拉隆功大学语言文学学院开设了第一个中文专业硕士学位,学制为两年半。为解决泰国汉语教师缺乏的问题,2009年3月,朱拉隆功大学语言文学学院通过与北京大学的合作办学,开设了第一个汉语专业博士学位,来培养汉语方面的博士,以满足泰国各高等教育机构的需要。
在泰国教授汉语的学校,除了国立和私立大学外,还有政府开办及私立的职业学校、华语中小学和各种华语培训班。职业学校在泰国一共有30多所,大部分的汉语课程是选修课。其中有一所国立母披匹莫技术职业商业学校以中文专业为主修课。最能说明泰国 “汉语热”现象的是各种汉语培训班。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很多泰国人为了给自己增加外语条件,提高竞争力,积极报名参加汉语学习。这种培训班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学开办的夜校、暑期班等;一种是专门开办培训班的学校。参加培训班学习的人非常多,如专门开办汉语培训班的学校O.C.A(东方文化书院),学员一年就多达2000多人。近几年开办培训班的学校还有I.C.I、OKLS等。
据一份调查统计显示,2004年10月—2005年3月,泰国高等学院中把汉语作为第一专业、第二专业和选修专业的学院共计73所,其中学士学生有16221人,硕士学生23人。到2008年7月,开设汉语为第一专业、第二专业和选修专业的高校有79所,占泰国高校的48%;学习汉语专业的学生大概有20800人 (朱拉隆功大学文学院东语系汉语专业,2010)。
(2)泰国高等教育汉语教学政策
泰国18种外语教学包括了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葡萄牙语、汉语、日语、韩语、越语、柬语、缅语、老挝语、马来语、阿拉伯语、印度语、巴利语和希腊语。在各级各地区都进行教学的外语有:英语和汉语。但汉语教学的由来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从1972年中泰两国还未建立邦交关系时就开始有汉语教学了,当时泰国政府只允许在小学进行汉语教学,中学没有汉语教学。但朱拉隆功大学政治学院外交系 (现为国际关系系)教授坎提·拉维博士,通过判断当时全球和各地区的局势变化,认为泰国应该做好积极的准备,通过培养具有汉语知识的人才,促进泰国对外交往,使泰国与全球变化接轨。汉语教学第一次成为泰国大学外交系学生的第二外语。另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是当时朱拉隆功大学语言文学学院院长萨亚·马诺教授,他认为学习汉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是泰国第一个汉语博士研究生、朱拉隆功大学语言学院中文专业的创始人,曾是朱拉隆功大学语言文学院院长、第一届泰国汉语教师协会主席,之后负责全国高等教育汉语学制开设的商议工作。
泰国汉语教学还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国内外各种政治因素使泰国经历了40年的风云变幻后,泰国的汉语教学上升到了一种新的战略高度。政治因素的介入曾使泰国汉语教学经历了一系列的 “历史障碍”,这导致了一些问题,例如,各级汉语教学工作不连续等。国家安全委员会根据泰中两国关系,并考虑到国家的安全稳定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适时调整其汉语教育政策。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泰国的汉语教育政策也随之变化,造成各级汉语教学的 “断断续续”。
除此之外,泰国政府对学校汉语教学进行严格监管。1949年,泰国汉语教学仅限于小学教育,1953年泰国仅有一所开设汉语的学校。直到1992,为增强国家在国际全球化中的竞争力,泰国全力促进汉语教学,汉语教学被提高到了国家战略高度。1992年至2010年,泰国大学发展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将汉语作为大学本科教学中的第一或第二外语,并进一步扩大汉语招生。目前,泰国教育部开始实施第三阶段战略计划,即建立起依靠汉语作为传播工具的经济基础型社会,并规定20%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汉语水平并达到相应的考核标准。为实现上述战略计划,政府部门还制定了相应的保证措施和经费预算规定。
当前,政治对泰国汉语教学的影响已逐渐减弱。中泰两国开始了更多意义上的教育、学术合作与交流。中泰两国起初是中泰大学之间的学术合作。从1996年起,中泰教育部之间在教育方面制定了3项为期2年的执行计划(那帕婉·坤拉丹,2005)。从1998年到2003年,重点强调学生交流、老师交流和教育展的举办。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合作包括在中泰两国教育部间的学术合作中。泰国教育部希望中国在兴办教育上制定相互认同的备忘录,两国在教育协议的制定上有所统一,使其成为教育部之间的协议。中泰教育部之间的高等教育合作产生了3份重要的合作备忘录:(1)中泰教育部在高等教育方面合作认同备忘录;(2)2006年汉办与泰国教育部有关汉语教学合作备忘录;(3)2007年中泰有关完善教育协议备忘录 (朱拉隆功大学文学院东语系汉语专业,2010)。2008年1月8日,泰国教育部部长魏真·司德安在内阁会议上,提出了三条改革意见,其中一条为设立 “中国政府汉语奖学金”,旨在提高汉语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部长认为,泰国致力于促进汉语教学的发展,使开设中文课程的小学数量从2003年的大约300所增至2007年的900所,学习中文的学生数量增至250000人,但是师资短缺问题也开始突出 (朱拉隆功大学文学院东语系汉语专业,2010)。泰国教育部请求中国派遣汉语老师到泰国支持泰国的汉语教学。此后,中国已先后派出了600多名汉语教师赴泰国进行汉语教学。同时泰国选派教师到中国进行培训或深造,人数大约有1000人,包括中国每年资助20名泰国学生到中国攻读本科学士学位,负责他们的学费和住宿费,今后受资助人数将增至每年100名。
(3)泰国汉语教学管理体制
泰国汉语教学管理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指的是影响学生(汉语专业学生)培养的管理体制。1998年以来,泰国教育部批准汉语成为大学入学考试的一门外语课程。凡是报考大学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学生,可以选择报考汉语代替其他外语如法语、德语等。高等教育学院选拔考试的汉语考试有两种,1998—2005年的汉语知识检测考试,用于报考高等学校。2006年3月第15次考试以后,考试制度有所改变,改为录取考试。第一次汉语专业考试在1998年的10月,考试人数达4647人。泰国高等教育选拔考试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①社会科学中的各学院,如政治学院、法学学院、传媒学院和社会学院,在选拔考试中几乎全部参考汉语考试 (分数A-NET)。②汉语第一专业学制和与汉语相关的各学院,在选拔考试中有23种学制不需要汉语考试 (分数A-NET);③学院中学其他语言的第一专业学制,在选拔考试中有11种学制仅需要汉语考试 (分数A-NET)。汉语考试的难度标准与其他外语相当。中方认为朱拉隆功大学语言文学学院在解决泰国中文人才匮乏问题上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每年都会派遣2位汉语专家到语言文学院教学。
汉语水平考试 (HSK)在泰国的作用不断提升。起初学生前去考试是为了准备到中国继续深造,或是为了得到中国政府的奖学金。现今泰国许多高校开始在学士选拔考试中采用汉语水平考试 (HSK)的成绩。汉语水平考试(HSK)有望成为检测泰国学生汉语知识水平能力的标尺。
微观层面指的是在高等教育学院中的汉语教学管理。公立大学选择开设汉语学制为第一专业,采用以学术能力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而在私立学校采用市场需求和学生需求为主,开设汉语为第二专业和选修专业。无论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开设。
(4)泰国高等教育汉语教学体制
①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
泰国教育部2005年教学计划规定,四年制中文专业本科学分不少于120个,五年制本科学分不少于150个,研究生课程学分不少于36个,博士生课程学分不少于48个。不同学制下所开设的汉语课程特点各不相同。至于开设汉语夜校或业余培训课程的大学,据调查只有5所,但也受到了社会的欢迎。
泰国开设中文专业的高校中,所开设的汉语课程除了基础课程如语音、听力、阅读、写作等外,还有商业、翻译、语法及中国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等课程。各个学校侧重点不一,但都在泰国国家高等教育司的监管下。朱拉隆功大学汉语本科必修课程有汉语会话、汉语语法、汉语阅读、古代汉语、汉泰翻译、汉字演变、汉语写作、中国文学史等;面向汉语研究生的必修课则侧重语言学理论与文学,如目录学、汉语句法学与语义学、中国古代语言学、汉语言学讨论、中国文学史专题、当代文学、中国文学讨论等。兰实大学开设了服务业汉语、办公汉语用语、中国投资之入门、书法艺术、汉语计算机处理等特色课程;华侨崇圣大学开设了医生和护士专业汉语、公关汉语、旅游管理汉语、白话文学及潮汕方言会话等特色课程;东方大学开设了工业汉语、中国民间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现代中国及对外汉语教学等特色课程。这些特色课程大多是专业选修课。
开设汉语博士课程、研究生课程、本科生课程的各所大学,其课程标准区别很大,课程安排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以听说课为例,大部分高校没有将口语课和听力课分开,而把它们结合在一起,这在时间上就减少了一半的训练机会。课堂上由于口语部分所占比例较大,听力训练时间不足,再加上缺乏语言环境,很多学生中文专业毕业后,读、写、译能力很好,但说的能力不强。
泰国的很多大学对学生汉语能力的培养都差不多,不特别重视某一种能力。至于曾经学过汉语的人,学校通常会要求他们跟没有学过汉语的人一起注册,只有少部分的人经过知识考核并被安排到合适的级别学习或者让学生选择更高年级的课程。总之,大学生在选课方面有比较大的自由。
在汉语教材方面,目前泰国尚没有一套自己的、从初级到高级的完整的汉语教材。各校选用的教材有大陆的、台湾的、香港的和自编的。总体上缺乏统一性。高等学校在教材选择上给予教师很大的自主权,只规定所选教材内容要充实并符合学制课程要求即可。根据调查,国立大学使用自己整理的基础教材要多于出版的教科书。自己整理选择教材的标准取决于教师的决定。目前泰国汉语教学教材编写较为成功的主要有以下3部:Prapin Manomaiyavi-bool博士编写、泰国朱拉隆功出版社出版的 《基础汉语》(1、2);谭国安助教授编写、泰国朱拉隆功出版社出版的 《泰国中部与东部导游》;符珍珠老师编写、泰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现代汉语语法》。大部分的泰国汉语教师认为,应该让泰国人汉语专家在中国人汉语专家的帮助下,参与到教学教材编写中来。
教材的字体方面,泰国华人一直使用繁体字,而中国大陆的教材使用的是简体字。这影响到各学校的教材选用。若只选用大陆教材,学生与泰国华人交流、看华文报纸就相当困难;若只学繁体字,又不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如果繁简兼顾,又出现先简后繁还是先繁后简、繁简不混用的难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华语教学界。
一项调查显示,使用汉语简体字教学的学校占所调查学校的51.5%,使用繁体字的仅占1.6%;使用简体字教学同时教授繁体字的学校与使用繁体字教学但同时教授简体字的学校差不多,各占12.5%;对汉语简体字与繁体字重视程度一样的学校占21.9%。至于汉语朗读,大学主要使用拼音教学。
就汉语教学媒介来说,各大学主要使用磁带、光盘 (DVD、VCD)来配合教学,也使用卫星多媒体/有线电视、词卡、图片、数据库 (SKQS)和E-learning等相近的媒介。
泰国大学对外语教学的教室大小没有任何相关政策的规定,大多根据学生的人数来开设。不管怎样,高等教育学院大都有自己的学习场所,语言活动室、语言所、各类传媒以及计算机,还包括群体活动。
②师 资
泰籍汉语教师是泰国高校汉语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主导力量。在教师方面,不论国立还是私立学校,在教师选拔上,以报名和选拔考试为主,报名者应具备汉语硕士学位。地方大学的老师通常是汉语学士毕业后被送去进修。但据统计,开设汉语专业的21所泰国高校中,仅华侨崇圣大学一所拥有10人以上的泰籍汉语教师队伍,这主要是因为华侨崇圣大学把汉语作为全校必修的外语课。而朱拉隆功大学是泰国高校中拥有获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教师最多的学校。泰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制度较为严格,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教授职称的汉语教师。
2008年,泰人血统的汉语教师中,常任教师大概有244人,临时聘用的教师有73人;中国血统的汉语教师中,常任教师大概有238人,临时聘用的有76人。从调查可看出,教授汉语的泰国教师教学工作量多少不一,平均每星期教授2.8个专业,平均每星期教学11.9个小时,教师用于备课和批改作业的时间平均占工作时间的51%。此外,教师还要兼任管理工作、系上和学院上的学术讨论会、对学生的指导等工作,这使得有些教师没有时间做研究。大部分学生认为泰国老师和中国老师的汉语教学能力相近,对于泰国教师汉语教学的质量,泰国大学有教学效果评估机制,并且给泰国老师提供进一步学习汉语的机会。在小学和中学教授汉语的老师以中国汉办派遣的教师为主,但在高等教育中,通过汉办前来教授汉语的教师很少,大多是受邀而来或是直接从大学里聘请而来,或者是通过大学间合作来解决师资问题,还有来自台湾的援助。中国教师大多数获得了学士学位,大部分中国老师在刚开始教汉语时都不会说泰语,所教授的课程也有很大的区别。由于中国老师不需要参与行政管理,不需要做学生的辅导老师,因此在教学事务、教课学时及作业批改等方面的工作要少于泰国的老师,但收入却与泰国老师相同。
③学生的学习成效
泰国外语教学大多在教室内进行,这使得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所学外语。加之课外活动较少,没有机会练习所学的语言,这让学习者缺乏自学的机会。除此之外,如果要开展真正的学习活动,学校的学习资源也不够。学生存在着在室内学习做练习的惯性行为,在课外进行语言练习的积极性不高,自信不足,所以学生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泰国作为东盟国家中唯一一个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全球化进程的影响,同时为了不断增强其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泰国的外语政策突显了英语的地位,泰国国家教育部在1960年就推行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并调整了外语教学计划,强调要提高泰国国民的英语水平,并制定了将英语作为泰国第二语言的发展目标。1967年泰国作为东盟的5个发起国之一,积极地参与东盟事务,这对英语的推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汉语作为泰国各级各地区学校都进行教学的外语之一,在泰国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虽然泰国的汉语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中泰两国在各个领域交往的不断深入,泰国汉语教学的规模也会再不断扩大,教学质量也会不断提高。可以肯定,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泰国不仅重视英语和汉语的教学,也将会重视多种外语的教学,以便更好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