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 (简称印尼),全称为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位于亚洲东南部,陆地面积为190.44万平方千米,北部的加里曼丹岛与马来西亚接壤,新几内亚岛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相连。东北部面临菲律宾,西南部是印度洋,东南与澳大利亚相望。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较大的岛屿有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婆罗洲 (岛上部分地区属马来西亚及文莱)、新几内亚岛 (岛上部分地区属巴布亚新几内亚)及苏拉威西岛,一般将爪哇岛和马都拉岛以外的岛屿称为外岛。首都雅加达位于爪哇岛上,为印度尼西亚最大城市。
印度尼西亚历史悠久,先后分为印度教王国和伊斯兰教王国两个时期。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进入印度宗教文化影响时期,建立了印度化的封建王国。13世纪末,印度尼西亚历史上最强大的麻喏巴歇王国崛起,统一了印度尼西亚。14世纪初,伊斯兰教传入印度尼西亚。16世纪,爪哇建立第一个伊斯兰教王国——淡目王国。
15世纪后,印度尼西亚经历了多个欧洲国家的侵略和占领,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1596年荷兰入侵,于1602年建立了具有政府职能的 “东印度公司”。1799年,荷属东印度公司宣布破产,殖民政府取而代之,通称 “荷印政府”。1811至1816年英国取代荷兰进行统治。1816年后荷兰逐渐恢复对印度尼西亚的殖民统治并完全占领了印度尼西亚,史称 “荷属东印度”。1942年至1945年间,印度尼西亚遭到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
1945年日本投降后,印度尼西亚爆发了 “八月革命”,1945年8月17日宣布独立,苏加诺担任总统。1946年英军退出印度尼西亚后,荷兰再次入侵,占领了部分地区,称为联邦区。1949年11月双方签订了 《圆桌会议协议》,印度尼西亚成为联邦共和国,加入荷印联邦。1950年8月印度尼西亚建立统一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颁布了临时宪法,并于1963年收复荷兰殖民者占据的西伊里安。
1965年印度尼西亚发生军方高层意图推翻苏加诺政权的 “九三〇”事件,苏哈托为首的军人趁机夺权,于1968年出任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第2任总统,建立 “新秩序”政府,实行反共反华和寻求西方援助的政策,与东南亚邻国修好并共同组建东盟。1997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1998年5月雅加达等地发生几十年来最严重的排华事件,印度尼西亚出现了政局的全面动荡和政治、经济、社会的空前危机。5月20日苏哈托在人民示威和众叛亲离中放弃政权,副总统哈比比出任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第3任总统。印度尼西亚开始进入民主改革的过渡期。1999年6月印度尼西亚举行三十多年来第一次自由、民主的全国大选,瓦希德当选总统,2001年被人民协商会议通过特别会议罢免。梅加瓦蒂出任印度尼西亚第5任总统。2004年举行第二轮总统直选,尤多约诺就任印度尼西亚出任总统,2009年竞选连任成功,继续担任印度尼西亚总统至今。
印度尼西亚实行总统内阁制。人民协商会议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国会是国家立法机构,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行政首脑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直接领导内阁,自2004年起由全民直选。总统任命内阁,但需征得国会同意。
作为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印度尼西亚矿产资源丰富,农业和油气产业是其传统支柱产业,经济以农林矿的原产品生产与出口为主,服务业和制造业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4/5,但全国59%的人口从事包括林业和渔业在内的农业生产。
印度尼西亚是个多民族、多种语言和多元文化并存的国家。全国人口有2亿3760万人口(2010年资料),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58%的人口居于爪哇岛。印度尼西亚有1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占45%、巽他族占14%、马都拉族7.5%、马来族7.5%,其他民族占26%;印度尼西亚华人约占总人口的3%~4%。印度尼西亚没有国教,但规定一定要信仰宗教,不然将被视为共产党 (在印度尼西亚,共产主义及相关行为是非法的)。约80%以上的人民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6.1%的人民信奉基督教新教,3.6%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儒教、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印度尼西亚独立后借鉴美国式的教育制度,学校学制是:学前教育2年;初等教育6年;中等教育分为初中及初中中技和高中及高中中技,学制均为3年;高等教育学制5年。学校分为国立和私立两类。国民学校由政府主办,私立学校主要由政党、社团、私营企业和基金会创办,接受政府文教部和创办单位的双重领导。
印度尼西亚的官方语言为印度尼西亚语,民族语言和方言有300多种,人口最多的民族语言是爪哇语,民族语言同官方语言在书写上并不相通。由于印度尼西亚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又经历了多个国家的殖民统治,语言状况较为复杂。荷兰统治印度尼西亚以前,印度尼西亚各地以民族语言和方言为主,针对印度尼西亚普通子弟的基础教育还未形成,有很少的由西方传教士开办的外国语学习班。荷兰统治印度尼西亚之后,首先建立了荷兰语学校,主要招收荷兰籍学生,然后开办了荷印学校和荷华学校,招收印度尼西亚和华人贵族子弟。全国范围的初级教育也逐渐形成,以各地方言为教学语言,不同地区间主要的交流工具是马来语,某些地方也存在教会主办的英语学校和华人社团兴办的华校,总体来说是荷兰语与马来语并重。日本占领印度尼西亚期间大力推行日语,但由于实际需要,马来语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到印度尼西亚独立后更名为印度尼西亚语,成为印度尼西亚的唯一官方语言。印度尼西亚独立后,为了国家统一的需要,印度尼西亚语确立为国语,荷兰语很快退出历史舞台,英语成为第一外语在学校进行推广,而华语教育则在印度尼西亚政府一元化的政策中艰难前行,甚至在苏哈托统治的一段时间内完全消亡,至最近二十年才重新获得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