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时间:2023-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交际与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学诞生于美国是顺理成章的事。最后,与跨文化交际学相邻的微观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在美国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他们的成果对跨文化交际学的产生起到了催生作用。20世纪30年代,各种有关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建构纷纷面世。起先人们认为,同一主流文化内的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存在本质上的差别。第二等级文化差异的交际中,使用的语言相同。

一、交际与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学诞生于美国是顺理成章的事。首先,因为美国具有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的研究传统和深厚底蕴。其次,萨丕尔和沃尔夫等人类语言学家在他们的研究中已为跨文化交际准备了语言与文化的相关理论。人类学家和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等提出的关于交际能力和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已为跨文化交际学的产生做好了理论上的铺垫和准备。最后,与跨文化交际学相邻的微观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在美国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他们的成果对跨文化交际学的产生起到了催生作用。

20世纪30年代,各种有关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建构纷纷面世。形成了见仁见智的局面。起先人们认为,同一主流文化内的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存在本质上的差别。Sarbaugh(1979) Gudyknust(1983)博采众长,综合各家意见,以普通的交际理论为核心,建立起一个影响较大的跨文化交际学。他们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跨文化交际与主流文化内的交际两者在过程、影响过程的变量等主要方面基本一致,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文化热”的大背景下,首先在外语教学界引进了这一学科,并成为热门课题。在研究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跨文化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大前提下,不同学术背景的人们,其研究方法、角度和重点并不一致。胡文仲在《试论跨文化交际》一文中归纳出六个不同的领域:(1)词汇研究:研究词汇中包含的文化内涵;(2)语用研究: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在交际中出现的文化问题;(3)非语言研究:不同文化的体态语、表情等差异;(4)交往习俗研究:称呼语、问候语的文化差异;(5)社会心理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中的心理差异;(6)价值观研究: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来的不同文化价值取向。翻译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种特殊形式,翻译中的文化问题这六个方面都有涉及。

首先,人类的交际活动的发生是出于共同的需要;其次,有需要还不行,还要有一个共有的交际工具,那就是语言。最初,原始人类在狩猎活动和共同生活中需要协调他们的行动,交流情况和经验,因此就产生了交际。在语言产生之前。交际可能利用非语言符号,如表情、手势、身姿、器物等进行。在语言产生以后,就主要用语言这个符号来进行。这样的交际首先是在一个族群里进行,他们有共同的母语,共享这个族群的文化。这是一种同语言同文化的交际。随着生产生活的发展,又有了不同族群间进行交际的需要。不同的族群间可能语言相同,文化也相同,他们的交际行为的性质仍然与族群内的一样。不同的族群后来可能形成了不同的民族,他们的母语言不相同,文化也有了差异,此时不同族群或不同民族之间的交际,可能一方使用的是母语,另一方就要使用对方的母语,这样就使交际产生了不同于同语言同文化交际的很大的变化。这时的交际已经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了。

到了现代社会,操不同语言、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各族人民间的交际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留学、经商、旅游、协商、谈判、双边及多边的国际会议几乎时时处处在进行。除了这些要面对面进行直接交际的活动外,还有各种图书,报纸杂志以及形式多样的其他媒体,如广播和电视,在帮助人们进行间接的交际。不管是直接交际还是间接交际,都需要语言这个工具。如果是同一主流文化圈内的直接交际,交际的双方有他们共同的母语。如果是不同的民族间的交际,则可能一方用母语,另一方用对方的母语,也就是外语;也可能双方都不用自己的母语,都用外语,即用一个第三语言,如西藏人与蒙古人交际,可能用汉语,朝鲜人与马来人交际可能用英语。在多边的国际会议上和国际机构内多数人用外语的情况更是常见。比如东盟加中、日、韩的会议用的就是英语。在间接交际的同一主流文化圈内的人阅读用母语写的书报、杂志,倾听和观看使用母语的广播电视,不会构成什么障碍,有时也会看不懂,那是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问题。而如果要阅读外文写的书报杂志,听、看、使用外语的广播电视,如果不懂外语,那将是不可能。而且即使懂得了某一国的语言,也未必都能看得懂,理解透彻。这里主要的障碍就是文化。

当今世界由于媒体发达交通便捷,人们的广泛接触越来越频繁。“地球村”这个由加拿大交际媒体专家M. Meluhan提出的说法,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在这个地球村内存在着形式多样的层次各异的交际。Richard E. Porter和Larry A. Samovar为了说明这种交际的多样性,说明跨语言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的程度,把其分为一个由小到大的连续体并适当改动将其分为一个等级标志:第一等级,跨民族语言跨民族文化交际;第二等级,同语言跨民族文化交际;第三等级,同母语跨文化交际;第四等级,同母语同主流文化跨不同群体文化交际。

在第一等级文化差异的跨民族语言跨民族文化交际中,至少有一方使用的不是母语,甚至双方都不用母语而使用第三种语言,交际的双方不是同一民族,有的甚至在地域上相距甚远。各自有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化背景,比如中国人与韩国人之间的交际。第二等级文化差异的交际中,使用的语言相同。语言虽同,可是他们是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历史,各自的文化背景,在美国这个大的主流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地位。有的人可能是自幼习得的母语,有的人可能是习得的第二语言,也就是他可能是个双语者。语言相同,但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他们在交流中由文化差异造成的困难。第三等级的交际双方,有相似的民族心理、价值观、世界观和审美情趣。所以这种交际是两种同母语跨亚文化的交际。第四等级差异,也就是文化差异最小的一种交际。交际双方母语相同,同属一个民族,同属一个主流文化,只是在社会生活中由于不同的原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群体文化。这种交际我们称之为同母语、同主流文化跨群体文化交际。

由于跨文化交际的情况显现多样性,所以对什么样的交际算是跨文化交际,它们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以及如何界定,也存在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第一等级文化差异的交际,即跨民族语言和跨民族文化的交际才是真正的跨文化交际(这应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因为翻译多属这种性质的交际)。这第一等级的交际与第二等级文化差异,第三、第四等级文化差异的交际应该有质的差别,这个质的差别最显著的表现就是跨民族语言。由于语言的不同引起的交际障碍、交际过程中,的可变因素及交际失败的几率都要比其余三个等级的交际来得大且来得多。有些学者持第二种看法,认为交际只要是跨文化那就是跨文化交际,不管所跨的文化是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亚文化,还是不同的群体文化,就这个意义来说,所有这四个等级的跨文化交际没有质的区别,只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可变因素,在数量上有区别。20世纪80年代Sarbaugh,Gudykunst和Davey等推出的理论就是这种观点。

二、跨文化交际理论

(一)跨文化交际的必需条件和根本条件

交际只要跨文化,不管是跨民族文化,跨亚文化,还是跨群体文化,它们在质上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在M上有差异。那么究竟有哪些因素,或者说变量,会影响交际或造成交际的失败呢?或者反过来说,有哪些因素可能保证交际的成功呢?

要保证交际的成功,特别是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成功,最最本质的东西还是一个词common,就是“共享”。交际的双方或多方必须共用一种语言,共享一种文化。共用语言是交际,特别是跨语言跨文化交际得以进行并保证成功的必需条件。而共享文化是交际得以成功的根本要素,也就是根本条件。

1.必需条件——共用语言

在同一主流文化内跨亚文化或跨群体文化的交际,大家使用的都是相同的母语。这首先在语言上就不会造成障碍。而在跨民族语言的交际中,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在使用的语言方面,可能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A方使用母语,B方使用A方的母语,或者反过来;第二种情况是A方和B方都不使用母语,而使用第三种语言;第三种情况是A方B方之间没有共用语言,没有了必需条件,交际不能进行,此时可借助一个懂得A语言或B语言,或第三语言的口译者进行交际。无论在哪种情况下,至少有一方或双方都不能使用自己的母语,而要使用习得的第二语言或学得的外语。第二语言和外语当然不及母语来得自然和得心应手,可能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方面存在某些缺陷。这些都会随时影响交际的进行,甚至一导致交际的失败。在交际过程中,信息的交流是个编码和译码的心理活动。编码是交际的一方把自己要进行交流的信息或意义编成语码,即编成语言符号的过程。译码是交流的另一方把接收到的符号赋予意义的过程。有成效的交际活动只有在发出信息的人和接受信息的人共享统一的语码系统时才能完成,所以说共用的语言。也就是共享的一套语码系统是跨语言交际的必需条件,也是先决条件。

2.根本条件——共享文化

在跨语言跨文化交际中,有了共用的语言。也就是共享了一套语码系统后交际就可以进行了。但是,有了这一套语码系统还不能保证交际一定能顺利进行并获得成功。原因是在编码和译码时,可能A方所赋予的意义和B方所理解的意义并不相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这还得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上找原因。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模具。现在我们分别来看一看这三个方面与交际的关系,先看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个社会是个语义系统,是个符号规则系统,语言是这个系统中的一部分,所以也是符号系统,所不同的是语言同时又是社会语义系统的编码系统,由于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是某个群体或民族约定俗成的,因而受制于一定的社会文化。但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交际双方来说,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关系又不是任意的,因为A方只参与了A社会符号规则系统内的约定俗成,没有参与B方的约定俗成,反过来,B方也没有参与A方的约定俗成,所以他们面对的语义编码系统中的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早已在他们的母文化中成了型,而且由于民族间的符号规则系统不同而不完全一样,因而A方与B方在能指和所指方面就会有差异。

现在来看第二层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交际的影响。A语言自然是A文化的天然载体,B语言是B文化的天然载体。如果要让A语言来承载B文化或反过来让B语言来承载A文化,都势必会发生不能承载或不完全能承载的情况。

第三层关系“语言是文化的模具”对交际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语言是文化的模具,这实际上讲的是语言对文化的反作用,在这方面我们也认为Sapir和Whorf的语言相对论有其合理的地方。人类认识客观现实的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模式由语言来表达后逐渐由语言凝化为一种模具,这个模具的反作用就是会迫使人按照语言所建立起来的模式观察世界。实际上,真实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该民族语言习惯的基础上不知不觉建立起来的……没有任何两种语言完全相似到能被看成代表同一社会现实。我们还是以不同社会的亲属称谓词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由于中国的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宗法制度,国有国君,族有族长,家有家长,形成了以男权为基础的社会。有一套称谓词及表达法记载了这种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这一套称谓词和表达法形成以后又像模具般影响制约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行为,直至现代社会这个模具还不时地在起作用,比如在计划生育方面,由于一个家庭一个孩子的政策,许多人宁愿要男孩不要女孩,特别是农村,男孩的比例已大大超过女孩,不久的将来将成为很大的社会问题。这几个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别,许多学者都已注意到,而且有了许多研究成果。这种差异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其中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语言文字的模具起了一种不可忽视的凝化固定的作用。语言是文化的模具时,以中国人的对偶排比思维方式为例说明了语言文字的这一作用。现在我们再就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的形成与语言文字的模具作用作一个分析。综合思维是指在思想上将对象的各个部分联合为整体,将它的各种属性、方面、联系等结合起来,分析思维是指在思想上将一个完整的对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或者将它的各种属性、方面、联系等区分开来,分析与综合是相互对立的,不是统一的。只综合,不分析,只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无法通过分解事物而把握其本质;如果只分析,不综合,就无法从整体上把握一个事物,其结果也是片面的。所以说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综合与分析是相辅相成的。

(二)跨文化交际的差异

1.言语交际

在一般交往过程中,信息主要是通过言语交际的。但任何言语都是一定文化中的言语,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而造成交往中的误解或失败的情况非常普遍。例如,品牌翻译本身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任何品牌译者都应熟悉目的语国家的文化,避免因文化冲突对企业造成不良影响。David Crystal在其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中说,翻译人名、商品名时,可能会因不了解其隐含意义而出现不良结果。

2.非言语交际

人类交际中,还有一类是非言语交际,它包括眼神、手势、身势、微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的接触、讲话人之间的距离、讲话的音量、时间观念、对空间的使用、颜色、光亮、音乐等,它们在不同的文化中是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不仅仅依赖于语言,还大量地依赖于非言语符号。有的学者认为人们的直接交际活动中,30%的信息通过语言传送,70%的信息依靠非语言手段,也有的认为90%的信息来自非言语交际。不论这些统计数字是否准确,都可以看出非语言交际的重要作用。

非言语交际可用于伴随言语信息,也可独立于言语使用。它们可以确认、强调或反对语言所表达的信息。由于他们是一些习惯性的和常规性的行为,非言语交际行为常常被无意识地使用。例如,在美国经常使用的大拇指和食指交叉成圈、其他手指伸展的“OK”的手势,在日本人和朝鲜人的眼中看到的却是“钱”,而阿拉伯人辅之以咬牙的动作则表示深恶痛绝,在墨西哥和德国则含有猥亵之意,在突尼斯则传递的是恐怖的信息——“我宰了你!”又如,美国人常常弯曲摇动自己的食指以招呼别人到自己的面前,中国人使用这个手势不是叫人而是呼唤狗等动物。所以,当美国人向中国人打上这个手势的时候,后者会感到受辱而不快。

非言语交际,有其自有的特征和特点。第一,非言语交际的规则和模式没有固定的结构,较为模糊,因此往往需要综合分析才能正确地理解。如哭泣,有表达悲伤的哭泣和与之相反的喜极而泣。第二,非言语交际自身的意义不是非常明确。第三,非言语交际信息传递的过程是不间断的、持续的。第四,一部分非言语交际的表达是通过先天遗传的,另一部分是后天习得的。

3.宗教

宗教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嵌入信徒身体和灵魂的东西,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发挥它潜在的作用,所以它是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且位于文化的深层。宗教有不同的文化倾向和戒律,它们影响人们的认知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也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

4.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的、固定的、世代相袭而成的一种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包括礼节、习俗、惯例、行为规范和人们的禁忌、避讳、偏好等,主要体现在人们的饮食、服饰、居住、婚丧、道德伦理、敬祖、年节、民族吉祥物、娱乐等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等方面。风俗习惯不具有强制效力,但仍在很大范围内制约着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与消费行为。无视风俗习惯的跨文化广告肯定不会成功。

5.时间

时间是人为的概念,它是相对的。根据霍尔的分析,对时间的态度可分为单色时间观和多色时间观,前者指做事严格按日程安排,在规定的时间里只做日程安排上的事,而不安排其他事;后者指在做日程安排上的事的同时又可做其他事。

(三)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

文化的异同性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关键。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感知、成见、种族中心主义、缺乏共感等。

1.感知

感知是对感觉到的事物的解释和再认识,它包括物理的、生理的、神经的、感官的、认知的和感情的成分。感知既受文化影响,又反映文化特点。文化是造成感知差异的一个原因。而选择什么内容感知、如何解释、认识评价等,又都反映着不同文化。

萨姆瓦等人认为,存在五种主要的社会——文化因素对感知的意义起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即信仰、价值观、心态系统、世界观和社会组织[1]。信仰分为经验性的信仰、信息性的信仰和推理性信仰三种,其中信息性的信仰由于是由我们所信赖的某种外部信息源提供的信息所形成的,所受得文化影响较大。价值观的不同,是跨文化管理所遇到的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造成文化冲突的根源之一。心态是建立在可得的信仰和价值观基础上的,深受文化环境的影响。世界观是指一种文化对于诸如上帝、人、自然、宇宙以及其他与存在概念有关的哲学问题的取向。世界观对文化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它以各种微妙而常常并不显然的方式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强大的影响。社会组织中与跨文化交际密切联系的有地理性文化和角色文化两种,前者指有地理界域所限定的国家、部落、种姓和宗教派别;后者指人们在交际中根据其社会地位所特有的特定行为举止的具体规范。

2.成见

成见涉及对不同个人组成的群体的信仰,这些信仰基于先前形成的看法、观念和态度。成见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中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成见作为头脑中的图像,常常是僵化的、难以改变的,对于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是无益的。

3.种族中心主义

种族中心主义将从自身文化发展出来的价值和理论应用于其他团体和人群;种族中心主义意味着偏见或曲解。其以意识判定群体优劣,再以群体优劣意识判定个人特性。由于种族中心主义通常是无意可得的,并且总是在有意识的层面反映出来,它使跨文化交际的过程遭受到破坏。

4.缺乏共感

共感是设身处地地体味别人的苦乐和遭遇,从而产生情感上共鸣的能力。交际过程中缺乏共感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经常站在自己的立场而不是他人的立场上去理解、认识和评价事物。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了解他国的文化,就很容易误解他人的行为,造成沟通障碍。

二、文化因素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因素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社会所处于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等。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在交往时产生心理距离是很自然的,因而文化碰撞、交际失误、人际冲突总是难以避免的,而这样产生的后果往往也十分严重。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言行举止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各自社会的习俗规范,都是特定社会群体价值观的真实写照。

交际离不开赖以生存的文化,赖以生存的文化必然在交际中产生制约作用。从跨文化交际的现实情况来看,影响交际的制约因素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价值观念,这是文化特质的深层结构;二是民族性格,这是文化特质的外化表现;三是自然环境,这是文化特质的历史缘由。

(一)价值观念

价值观是指人们心目中对于万事万物的相对比较固定的、成套的评价、看法或价值评估体系。价值观是一切文化特别是交际文化的核心内容,几乎涉及社会生活领域。既然价值观是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那我们可以说它与交际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能够发现价值观。例如,日本人说话委婉,他们不愿意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反映出他们的人际关系中讲究“和”的价值取向;中国人对别人的当面称赞往往用否定的言辞加以拒绝,这体现出我们传统的谦虚美德。又如,中国社会崇尚群体取向,就是提倡凡事以家庭、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利益在必要时可以忽略,可以牺牲。在处理个人与集体或环境的关系方面,人们被要求做到“循规蹈矩”,“安分守己”,与集体或领导保持一致,甘当“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人们习惯于忍让,力求个人身心与整个环境相适应;人们习惯于避免“锋芒毕露”,因为“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

(二)民族性格

何谓民族性格?具体来说,民族性格就是指一个民族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一种总体的价值取向。性格的表现是心理特征,性格的根由来自态度取向。

以价值观念为基础的民族性格,是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和行为的重要方面。如果说价值观念是文化特质的深层结构,那么民族性格就是文化特质的外化表现。因此民族性格是可感知的行为特征,对交际行为有着直接的支配作用。

民族性格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的民族性格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如下一些特征:中庸恭谦,内敛含蓄;情感本位,和平宽厚;聪慧灵巧,机动权变;勤俭耐劳,安贫乐道;家庭至上,崇拜权威;具象思维,整体把握。概括来说,中国的民族性格体现了以人生为核心的人文特质,即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三)自然环境

地理环境包括一个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多数人类学家、社会学家都认为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经济欠发达的古代社会尤其如此。文化和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进而决定人们的行为模式、社会规范。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西边是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东边是茫茫大海,南边在古代是尚未开发的不毛之地,北边虽然开阔,又被秦始皇修了万里长城,筑起了一道人为的屏障。中华民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包围圈”里,完全被自然环境所封闭。但同时,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属温带,适合农耕。这样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中华民族发展了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并养成了与其相应的生活习惯,尚农轻商,靠土为生,自给自足,形成了经济小农化,国家家庭化,社会等级化,礼仪规范化等传统的价值观念。

韩国国土面积小,人口众多,许多地区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开发,很难再开辟出能保持自然面貌的大面积国家公园。两国国家公园中重点保护区平均占地面积比例略大于或等于20%,但在限制利用的区域,韩国的自然环境区要求不改变原有土地类型,因此韩国的国家公园中需要完整保护的区域仍占较大的比例。我国国土面积大、自然资源丰富的特征,又有韩国人口众多、经济快速发展的特点。韩国文化及民族性格、与其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及制约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由此诞生。

由此可见,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文化因素对其的影响,才能保证交际的有效进行。

[1] 萨姆瓦著:《跨文化传通》,三联书店,1988,48~6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