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韩翻译中的常见偏误

中韩翻译中的常见偏误

时间:2023-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搭配和语序不当韩汉翻译中,搭配不当是最常见的偏误之一,具体表现为“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坛著名的翻译家林纾,就是通过这种再创作的方式翻译了无数的外国小说。

一、搭配和语序不当

韩汉翻译中,搭配不当是最常见的偏误之一,具体表现为“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等。究其原因,基于语法结构问题出现的“动宾”“主谓”搭配不当是因为韩国语和汉语句式不同造成的。韩国语属于阿尔泰语系,呈现“主宾谓”结构,而汉语是汉藏语系,呈现“主谓宾”结构,这种语法结构上的不同,对于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造成了不少的障碍。原文结构略微复杂或译者稍有不慎,都会使译者误解原文各语法成分之间的关系,造成误译。此外,受韩国语表达的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没有反复体会译文的语感,也会造成“动宾搭配不当”或“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出现一些不符合汉语习惯的表达方式。

在韩国语中,主语和宾语中心词的前面常常会出现定语,在汉语中,定语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果忽视了汉语中定语的排列规律,一味遵从韩国语原文的排列顺序,那么汉语译文则有可能出现语序不当的问题。此外,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固有的结构和表达方式,这些都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灵活处理,否则,完全忠实原文的结构就会不符合目的语语序。

二、汉语表达残缺和冗杂

韩汉翻译中,有时会出现“表达残缺”的偏误。无论是韩国语还是汉语,第一人称作主语出现时,主语通常可以省略,但当第一人称主语作为宾语主语出现时,却不可以被省略,否则会出现指代不清的问题。其次,在汉语中前文提到的事情,下文再次对此进行详细介绍或谈论时,要将这件事情做主语,这样句子才会更加完整。

成功的翻译,最见于文字的简练。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言贵简约”。这就告诉译者,在翻译中要精心炼字。[1]汉语在表达时讲究语言的浓缩和凝练,通常避免同一个词语在同一个句子中反复出现,如果要表达相同的意思,往往要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代替。

三、受韩国语汉字词标记影响

由于中韩两国彼此相似的文化和友好交流的历史,韩国语中混杂着大量的汉字词,为韩国语和汉语之间的互译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但同时韩国语词语的汉字词标记也会对译者进行韩汉翻译造成很大的困扰。

四、译文不符合语境

语境是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理解某一特定的交际话语或与文本有关的一切主客观因素的总合,大致可以分为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大类。语境不仅可以决定词义、消除歧义,还可以展示词语的具体用法以及它们的搭配,使我们看到词汇的实际运用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在翻译时,不能仅靠查阅字典,要掌握词义的变化特点,根据语境,寻求两种语言对等表达的规律。

五、原文理解不当

英国学者纽马克认为,如果原文内容涉及本国特有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文化习俗,目标文本在意思上必然会有所走失。纽马克谈到的这些造成“意义走失”的内容恰恰也是译者在理解原文时的难点,译者往往会因为对原文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缺乏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或者因为原文语言表达过于复杂,夹杂许多俚语、方言等,影响对原文意义的理解,在翻译中出现误译。

很多情况下,译文读起来十分通顺,意思也足够明确,但如果对照原文就会发现,译文所表达的意思与原文的意思相距甚远。这种情况下的译文其实并非真正的译文,而是译者过度的再创作,脱离原意。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坛著名的翻译家林纾,就是通过这种再创作的方式翻译了无数的外国小说。虽然林纾的译作在当时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对于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从译者的伦理角度来说,在21世纪这样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作为译者,需要的是忠实原文意义的创造性叛逆。

六、中文词义混淆以及用词不当

翻译过程中,词语的选择十分重要。一篇译作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词语选择是否精当、得体。尤其是汉语中有很多近义词,每个近义词之间有很多细小、微妙的差别,译者如果弄不清这些词在词义和用法上的区别,往往会导致表达不当。

译者在使用汉语词汇的过程中,要有选择地使用,要注意词义的大小、词语的感情色彩以及词性等多种因素。

同时,在翻译中遇到专业术语、专有名词等不能想当然,要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遇到自己不熟悉的内容还需要向专家请教,韩汉翻译中,切忌不要受韩国语汉字词标记的误导。

七、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早在17世纪,英国著名翻译家德莱顿就将翻译分为三类,词译、释译、拟译。其中词译,即逐词对译,强调与原文逐词相对,局限于原文的韵律,使译者成为韵脚的奴隶。[2]在韩汉翻译中,逐词对译便指的是过于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每一个词汇,将原文的每一个单词都翻译成汉语,但所得到的整个句子严重违背汉语的表达习惯。

有人说,“翻译很难脱离原文的影子”。笔者认为,这句话要从翻译策略和翻译效果两方面来看待,从翻译策略上,传统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策略分“直译”和“意译”,现代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策略可以分为“异化”和“归化”。在前文笔者就已经论述过,无论“直译”还是“意译”,无论“异化”还是“归化”,都是一对辩证统一的整体。在一篇译文中,两种相互矛盾的翻译策略同时存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译文达到良好的翻译效果。从翻译效果来看,“翻译很难脱离原文的影子”这句话可谓一针见血地指出翻译偏误的问题所在。韩国语在表达上经常会使用一些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性的表达在翻译成汉语时,译者常常会受韩国语原文的影响,过度直译,从而制造出翻译腔,使得译文表达严重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八、过度死译、增量、口语化

纽马克认为,在死译中,源文本所有词语的基本意义得到了翻译,但目标文本既不考虑用词的语境因素,句法结构也不符合目标语要求,连词序都是按照源文本排列的,[3]因此应当避免。

在翻译中,为了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有时会添加词,但过度的增量翻译往往会重蹈“美而不忠”的覆辙,使得译文意思脱离原文。

笔译不同于口译,笔译的译者不仅仅是一个信息的传递者,同时也是一个创造者。我们所熟知的国外名言警句,都是因为译者的妙笔生花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因此,作为书面作品的一种形式,笔译需要正式的语言和修辞,其表达不能过于口语化。

九、译文表达不够流畅和神韵不足

翻译工作要分几个步骤,一要阅读原文,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提笔翻译。但这时的翻译只不过是初译,即使能够准确地传达原文意思,做到“信”和“达”,但在“雅”上还欠工夫。因此最后还要重新校译,做到“信、达、雅”的和谐统一。

要使译文通顺流畅,译文的节奏感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汉语中,说话、写文章都要节拍匀称。一般来说,单音节与单音节搭配,双音节与双音节搭配。我们不说“报杂志”,而说“报纸杂志”,不说“看书报”而说“阅读书报”或“看书”“看报”。韩汉翻译也是一样,为了将中文呈现在读者面前,不能不考虑译文的节奏感问题。

同时,“神韵”原本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观点之一,后来被茅盾引入翻译理论中来。“神韵”与郭沫若提出的“风韵”和“气韵”,傅雷提出的“形似”同出一辙,是在告诫所有的译者,将外国作品翻译成汉语时,不仅要做到“达意”,同时还要再现原文的“神韵”,这才能达到翻译的最佳境界。

[1] 李明编著:《英汉互动翻译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99。

[2] 谭载喜编著:《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2009,123。

[3] 谭载喜编著:《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2009,2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