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翻译教学与跨文化意识

翻译教学与跨文化意识

时间:2023-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我国翻译教学的现状(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科学制定是进行教学的指导和前提,对翻译教学的效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四)翻译教学方法由于中韩文两种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我国翻译课的教材和课题教学大多遵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把重点放在语言的讲解上。

一、我国翻译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科学制定是进行教学的指导和前提,对翻译教学的效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有种错觉,认为翻译课就是要教会学生翻译,培养译员,甚至翻译家。我们不排除课堂走出翻译家,但应该清楚的是翻译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翻译,认识翻译,具备基本的翻译理论,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学实践证明,翻译学习者切不可期望通过一两年左右的翻译课就成为一名好的译者。可目前由于目的不明确,培养方式就发生了错位,学生则把翻译课当成了培训班,希望通过大量的翻译练习,从而掌握翻译技巧,就可以应用到以后的翻译实践工作。而对老师讲授的翻译基本理论则毫无兴趣,这显然是不能学好翻译的,也不可能成为地地道道的译者。

(二)课程设置

我国高校大部分外语院系只能开设普通翻译课程,讲授中韩互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且素材多以文学翻译为主。对于时代性极强的应用翻译,由于课时和其他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外语院系都没有开设这门课程,存在课程单一的问题。尤其是非翻译专业的韩语教育,翻译教学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我国高校韩语专业本科独立的翻译课一般在三、四年级开设,每周开课两节,总课时往往不足70学时。由于翻译需要较为均衡的中韩文水平,并涉及许多其他门类的知识,因此,要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对这门学科有个全面的认识,了解一定的翻译理论知识,并接受系统、正规的训练,在实际翻译能力上获得显著的提高是不现实的。更不用说将双语对比研究的范围扩大到文化因素的对比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此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了。

(三)翻译教材

我国很多高校仍然在用旧版本的教材,但由于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书中的很多供教师和学生翻译学习和参考的译例有些过时了。缺乏系统性。个别译例生硬、欠准确。另一方面,翻译教材研究依然停留在单纯批评或是赞扬他人教材的层面,提出改进并设计出可行编著教材方案者并不多见。翻译教材单纯讲理论或单纯谈技巧的比比皆是,但真正做到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讲评中融入理论的很少。这也造成很多学生和老师形成做翻译不需要翻译理论,教翻译也不需要教翻译理论的错误观念。

(四)翻译教学方法

由于中韩文两种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我国翻译课的教材和课题教学大多遵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把重点放在语言的讲解上。从理解的角度讲,教师会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结构等;从翻译技巧的角度讲,教师会着眼于句子结构和篇章逻辑的分析与转换。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具体的翻译技巧,但是没有将翻译活动提升到跨文化交流以及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相结合的高度,难免有“一叶障目”之感,忽略了翻译的精髓。在韩语翻译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更注重的是韩语与汉语两种语言的转换,忽略其所在国家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

(五)跨文化意识的阻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对其他文化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其跨文化交际行为。由于难以摆脱母语文化的约束,文化态度中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是,人们深受母语文化观念的羁绊,在处理问题时习惯于自觉不自觉地从母语文化的角度去观察和对待其他文化,最突出的心理干扰因素是“文化中心论”,或称“文化优越感”、“文化模式化”和“文化偏见”。

1.文化偏见

文化偏见论者采取的是一种处于固有的成见所持有的不公平、带偏见的,甚至使顽固不化的歧视态度对待与己不同的文化,喜欢专门搜集可以证实自己偏见的“证据”,对与之矛盾的其他事物和现象则置若罔闻。持有文化偏见的人总是以所谓的“自我参照标准”,即以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为标准,来评价或衡量处于不同文化中的人的行为或事物。

2.文化优越感

文化优越感,或称文化中心论,是阻碍跨文化意识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受文化优越感毒害的人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母语文化的风俗习惯、交际规则、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作为唯一的标准,衡量和判断世界一切文化的行为,与之一致者才是正确的,其他则都是错误的和不好的,都必须加以反对。文化优越感患者处处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认为自己文化的行为标准必须是所有文化的标准。

文化中心论造成的恶果必然是对其他文化和其他社会的严重偏见,无法客观地认识和对待与自己不同的文化。文化中心论会使人们失去获取跨文化意识的意愿与要求,一切以我为中心。持这种态度的人认为只有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城市、自己的州或省和自己的民族才最为道德,自己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唯一合理的,其他人只能了解“我”、认同“我”和适应“我”。

3.文化模式化

受文化模式化毒害的人本着固有的成见和先入为主的态度,事先设计好一种模式,将其硬套在其他文化头上,采用过于简化、过于概括,甚至加以夸大的手法将其他文化进行硬性分类,将别的文化的一切现象都强行塞进自己设计的模式之中。

二、翻译教学中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翻译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由于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特殊关系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对翻译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认识已成为一个不容争议的论题。因此,争议的焦点并不是翻译教学中要不要教文化,而是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了。目前,人们对翻译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所达成的共识包括:

(1)文化知识和文化适应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曼斯提出的交际能力的四个重要参数——合语法性、适合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其中适合性和得体性的实质就是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能力。很难想象一个不具备某语言社团文化背景知识的人能与该社团的人顺利进行语言交际。

(2)语言交际能力实际上是获得进一步的文化知识的必要前提和手段。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进一步学习外族文化的能力。因此,外语学习初级阶段,除去与所学语言内容密切相关的文化项目外,适当导入其他所学外语社团的一些文化内容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满足学习者调整自身知识结构的需要,为今后进一步的文化学习和专题研究打下基础。

(3)部分有明确职业选择方向的外语学习者为了适应学习结束后职业岗位的要求,如翻译、外事旅游接待、宾馆服务等,需要把某些外族文化项目作为专门的学习内容,如饮食习惯、风俗礼仪等。

(二)外语基础教学阶段中文化导入的内容

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以吕必松、赵贤洲、张占一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主张将翻译教学过程中的文化教学内容分为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两类。所谓交际文化,指的是那种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准确传递(即引起偏误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所谓知识文化,指的是那种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这一划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使师生侧重影响准确交际的交际文化因素的教学。赵贤洲在《文化差异和文化导入论略》一文中,还将交际文化概括成12个方面:(1)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无法对译的词语;(2)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某些层面意义有差别的词语;(3)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词语使用场合的特异性;(4)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词语褒贬不同;(5)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潜在观念差异;(6)语言信息因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差异;(7)含有民族特殊文化传统信息的词语;(8)成语典故、名言名句等;(9)词语中反映的习俗文化信息;(10)有特定文化背景意义的词语;(11)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语言结构差异;(12)其他因价值观念、心理因素、社会习俗等造成的文化差异。

交际文化与知识文化的区分虽然在理论上缺乏足够的依据,有交叉性太大、忽略文化项目之间相互关系的缺点,但对翻译教学过程中选择关键的文化教学项目的决定有着很大的实际意义:

陈光磊将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内容概括为三种:(1)语构文化;(2)语义文化;(3)语用文化。其中语构文化指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语言结构差异;语义文化指语义系统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和所体现的文化精神。

陈光磊的分类揭示了文化内容中的层级关系,对我们认识文化的内涵、在具体的语言教学中用不同方法处理不同的文化因素有一定的帮助,但缺点是不同层次之间的交叉关系仍然很大,教学实践中难以始终贯彻三种不同文化内容的区别等。

魏春木、卞觉非将基础外语阶段文化导入的内容划分为文化行为项目和文化心理项目两大类。他们认为、文化行为作为动作系统,是外显的、受文化心理支配的。处于文化的表层;文化心理是文化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念系统,是内隐的、支配文化行为的,处在文化的底层。在文化行为项目和文化心理项目下面又可逐层细分出不同的文化项目,如购物、住宿、称呼等114项。

魏、卞的分类项目有点像Wilkins分出的一些功能意念。这种分类具有层次分明的优点,但缺点是按照这种分类方式,文化可以无穷尽地细分下去,但又永远不可能将所有文化项目列举出来。

我们认为,如果我们将文化导入项目简单地分为词语文化和话语文化两大类,无论从语言文化的关系的角度还是从翻译教学的角度都是比较合适的。我们知道,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词语的意义结构的影响,二是对话语的组织结构的影响。词语包括两类,一类是单个的词,另一类是词组,其中包括习语和成语等。词语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各种文化特征都将在该语言的词汇里留下它们的印记。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宗教等对语言的意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词的附加意义和感情色彩上。另外,像比喻、委婉语、专有名词等里面的文化的因素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概括来说,词语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可以包括:(1)一个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与概念在词汇及语义上的呈现;(2)不同语言中指称意义或语面意义相同的词语在文化上可能有不同的内涵意义;(3)词语在文化含义上的不等值性;(4)不同文化对相同的现象所作的观念划分的差别在词语及语义上的显示(如亲属称谓等);(5)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定型的习用语。如熟语、成语等。话语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话题的选择、谈天气、问候健康、年龄、收入、个人隐私等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社会含义;(2)语码的选择,用什么方言、什么风格来谈论某个话题也是受文化因素影响的;(3)话语的组织,如话轮、连贯、叙述方式、顺序等各种文化都有一定的模式。从翻译教学的角度,把主要的文化教学项目分作词语和话语两大类既简明扼要,又方便可行,具有实际可操作性,教师容易准备材料,学生也容易理解和接受。

当然,词语文化一与话语文化之间有着一种十分复杂的相互关系,做这样的划分,主要是为了实际教学的需要。另外,在词语文化和话语文化的下面再对具体的内容进行细分。也可能遇到一些困难。这就要求外语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环境等适当选择有关的文化细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文化导入的几个重要原则

在外语基础教学阶段,对文化内容的导入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实用性原则;(2)阶段性原则;(3)适合性原则。

(1)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要求所导入的文化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同时也考虑到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性质等因素,这一方面不至于使学生认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过于抽象、空洞和捉摸不定,另一方面文化教学紧密结合语言交际实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两者的兴趣,产生较好的良性循环效应。

(2)阶段性原则

阶段性原则实际上就是要求文化内容的导入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和领悟能力,确定文化教学的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同时在贯彻阶段性原则时,还必须注意文化内容本身的内部层次性和一致性,不至于使教学内容显得过于零碎。词语文化与话语文化相比,话语文化所涉及的因素往往要比词语文化复杂,但词语文化内部也有非常复杂的情况,涉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作出合适的选择。

(3)适合性原则

所谓适合,主要指在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方法上的适度。教学内容的适度除了以上提到的实用和阶段两个原则外,还应该考虑到该文化项目的代表性问题。属于主流文化的内容,有广泛代表性的内容,就应该详细讲解,反复操练,举一反三。同时还应该正确处理好文化内容的历时性和共时性之间的关系。重点应在共时文化上(主要是当代文化上),适当引入一些历时的内容,以利于学生了解某些文化习俗和传统的来龙去脉等。教学方法上的适度,就是要正确协调好教师讲解和学生自学的关系。文化内容广泛而又复杂,教师的讲解毕竟是有选择的、有限的,因此,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实践,增加文化知识积累。教师应该成为学生课外文化内容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四)文化导入的主要方法

1.注解法

这是目前大多数外语教材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教材编写者将教学材料中容易引起学生理解上困难的词语或表达法在课文后用专门篇幅加以注解。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灵活、简便,适用于各种语言材料各个阶段对某一语言现象的突出,缺点是零散,缺乏系统性。

2.融合法

融合法指的是将文化内容与语言材料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如语言材料本身就是介绍目的语文化习俗、词语掌故、历史事实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材料本身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的学习可以有潜移默化的效果,缺点是材料的选择和编排有一定的困难,尤其语言结构上的困难往往要通过简化或改写才能解决,容易影响材料的真实性。

3.实践法

实践法指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如听、说、读、写等学习和了解目的语社团文化知识,包括观察、看录像和电影、举办专题讲座等。目的语文学作品的阅读也是一种学习外国文化知识的重要方法。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品是该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是传统文化的积累。

4.比较法

比较法是跨文化语言交际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学生母语和目的语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教师在课堂的语言材料的讲解中。学生在阅读目的语作品中,均可通过比较法了解外族文化的特殊性。

5.专门讲解法

专门讲解法指在对比学生的语言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差异的基础上,选出目的语文化中较为突出的文化特征,尤其是容易引起交际上困难的文化特征编成教材,开设目的语语言文化课程。

讨论翻译教学中文化导入有一点往往会被忽视,即大多数讨论主要是针对外族文化导入中的重要性及意义。我们认为,本族文化在翻译教学中至少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作为与外族文化进行对比的工具,更深刻地揭示外族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从而也加深对本民族文化本质特征的更深入的了解;二是通过对学生本民族文化心理的调节,培养了学生对外族文化和外语学习的积极的态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外语和外族文化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很难想象,对外族文化和外语学习抱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的学生可以学好外语和外族文化。

6.文化教学的课堂活动

对于目的文化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理论堆砌,这样的学习方式无疑只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目的语及其文化的兴趣,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事实上,学习目的文化除了通过丰富学生理论知识的方法之外,我们还要从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人手,通过生动的跨文化交际课堂活动,让学生去真正地了解和体会目的文化以及目的文化当中人们的行为模式,这样,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在韩语翻译教学课堂中,文化教学活动具有不同的实施方式,具体如下:

(1)教师的讲解与展示

一般来讲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与展示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文化教学绝不是只限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讲解活动。学生从彼此之间或者从目的文化成员身上学习到的文化知识要远远多于其从教师本身处所学习到的文化知识。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应该是滔滔不绝的演示者,而是要成为一系列不同的文化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

(2)课堂讨论活动

组织课堂文化讨论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交流加深对某种主题的了解,而不是劝说别人或与人争辩。在讨论中,教师是讨论的组织者和主持人,不应占用太多发言时间,学生应是主体,教师只在提示和纠正偏题现象时发言。课堂讨论活动对学生培养文化意识具有显著的效果,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文化教学模式,并且这一活动的进行离不开一些刺激方法和输入方法的配合。例如,文化作品阅读、文化影像欣赏以及各种类型的文化模拟活动都可以用作课堂讨论活动的输入方法。

(3)文化模拟

任何形式的文化模拟活动都可以帮助学习第二语言的学生认识并了解目的文化。这样的活动同样也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产生的误解与隔膜。在文化模拟活动中,可以运用角色扮演的文化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呈现出并及时发现文化和语言上的错误,并指导学生注意两种文化和两种语言在同一语境中的相同之处及其差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4)实物与绘画

教师可以在跨文化交际课堂中,布置一些反映目的文化的实物、图画和照片。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之中,就能够时刻感受到目的文化中的象征物。这一课堂活动的优点在于能够激发学生就其母语文化和目的文化中的同类实物和场景进行跨文化的对比与比较。让学生观察反映某些文化群体的实物与图画并且猜测某些物品的用途等方法都可以在这一类的文化教学活动中实施。

(5)文学作品欣赏

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最生动最丰富的材料,以加深对不同文化内涵的理解。此外还可利用外教资源,鼓励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通过与外教接触,学生们可以直接地感受到中韩文化的差异,学生可以从中习得第一手资料,这样既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加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学习文化知识并不是简单的理论堆砌,需要结合具体的跨文化教学实践来进行。事实上,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跨文化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工,这需要韩语教师和学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在跨文化交际课堂中,教师的角色不仅要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应该是目的文化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应该具有引导学生了解并分析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能力,进而才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并相应地培养其跨文化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