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韩翻译教学的原则
中韩翻译教学原则是依据大学生外语教育的主要任务及其客观规律,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实施外语教学必须遵循的重要准则。它是外语教学客观规律的反映,并贯穿于外语教学的全过程,是制定教育目标、安排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确立教育关系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正确掌握和科学运用这些基本原则,是科学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正确教育方法,提高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大学生外语教学目标的前提与保证。
(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开展外语教学活动时,应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实现外语教学目标的行为准则。一般来讲,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育者是教育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客体。但受教育者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影响,他们在接受教育影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教育,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外语教学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外语教学对受教育者的教育影响只有通过他们自身积极主动地接受并内化,才能真正起作用;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是影响外语教学效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坚持主体性原则,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学者的主导作用。强调主体性原则,并不是要否定和取消外语教学者的主导作用,相反,是要更好地发挥外语教学者的主导作用。实践证明,教学者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受教学者的主体能动性就越能得到充分调动。充分发挥教学者的主导作用,是贯彻主体性原则的内在要求。为了发挥教学者的主导作用,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外语教学者的培训,以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同时应提倡并督促外语教学者加强自我学习、自我修养,注意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而为其主导作用的发挥奠定牢固基础。
其次,要着力培养受教学者的自我教学能力。著名教学家陶行知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其意是说通过教学使受教学者具有主体意识和自我教学的能力后,他们就可以通过自我教学实现自我发展,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而这正是主体性原则的核心内涵。因此,教学者在引导受教学者时,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即要引发其自我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着力提高他们的自我教学能力。为此,要引导受教学者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外语的自我教育,科学地设计自我,合理地调节自我,自觉地规范自我。
最后,要注意将每个人的自我教学与集体成员间的互帮互教结合起来。外语教学的主体性原则,既强调每一个受教学者的自我教学,又提倡集体成员之间的相互教学、相互帮助。这是因为自我教学和相互教学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一个健康集体的自我教学实际上既包括集体成员个体的自我教学,又包括集体成员间的相互教学。外语教学者应善于通过集体力量去教育每一个人,着力提高整个集体的自我教学能力和水平,以此促成每个个体自我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是指教育者应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异,根据教育对象不同的思想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分层次进行教育。层次性原则的基本精神就是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从外语教学的实践来看,受教育者能力和素养所表现出来的层次性,决定了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必须坚持层次性原则。只有坚持层次性原则,对受教育者因材施教,使受教育者在达到基本目标的同时,个性、兴趣、爱好、才能也得到和谐发展,才能使各种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人才多方面的要求。
坚持主体性原则,首先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准确了解和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只有准确了解和把握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并将其放到一定时间、场合等特定条件下加以考察,才能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每一个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其次,整体规划,统筹安排,根据不同层次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选择不同的教育载体和方法,使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最后,要创造良好的条件,营造适宜的氛围,满足不同层次教育对象的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分清层次,区别对待,从根本上讲是为了培养大批创造性人才,使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为此,就必须创造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使其既能满足受教育者发展的共同要求,又能满足受教育者个体个性发展的特殊需要,从而使教育对象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
(三)开放性原则
开放是相对封闭而言的,开放性原则就是在开放的形势下,利用各种有利的条件、有利的时机,去研究和推动事物的发展。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开放性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特点,国家的发展和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必须考虑这个特点
外语教学的开放性原则,是指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必须与外界保持密切的、全方位的联系,要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方面地获取信息,把握信息,紧跟时代潮流,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进行外语教学。
面对开放的世界,应调整充实外语教学的内容,增强其开放性,把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起来。比如,对西方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以及民主政治制度,我们应该采取科学的态度进行比较与分析,在看到它消极性的同时,也看到它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历史的进步性,分离出它的合理“内核”,通过比较发现国外值得学习的方法,充分吸取其中有益的成分,借鉴和开拓外语教学的方法,增强教育方法的开放性。
(四)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是指外语教学者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对教学对象施加外在刺激,以引起他们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使其产生教师所期望的学习行为反应,从而实现外语教学目标的行为准则。
激励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激励的形式包括正激励和负激励。正激励是指奖励,即对人们良好行为及其后果的积极肯定,以促使人们保持和增强这种行为,从而强化人们的良好动机;负激励是指惩罚,即对人们不良或不正确行为及其后果的一种否定,以促使人们中止并转变不良行为,使其原有的行为动机消退,并警示他人,引导人们朝着社会要求的目标迈进。可见,坚持运用激励性原则对教学对象的行为及其动机进行调节,对做好外语教学工作,帮助教学对象形成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在外语教学中坚持激励原则,首先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对受教学者进行有效激励的基础工作,必须大力抓好。外语教学要配合各项管理工作,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制度和合理的激励机制。要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如目标激励、荣誉激励、职位激励、榜样激励、参与激励、关怀激励、物质激励等,从而形成多种激励手段并用、优势互补的外语教学激励体系。其次,激励手段的运用应与外语教学的目的相一致。在外语教学中,运用激励手段是为了通过外部刺激来强化教学对象接受外语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实现外语教学的目的。各种激励手段的运用都不能违背外语教学目标,而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有利于外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真实性原则
言语活动是交际双方理解和建构话语的过程。通过具有一定信息差的言语活动任务,可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更积极地进行话语理解和建构。认知心理学认为,如果输入到大脑的信息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实用性或与日常生活经验结合紧密,那么当它到达大脑这一中心加工器时,便会产生兴奋的情感,输出活跃的思想与行为[1]。真实、活泼、生动的学习情境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接收到的信息,并能激活思维,激发主动探索,建构传递信息的愿望。在言语活动中进行外语教学我们可以借助意义或语境帮助对语言形式认知和处理,而且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反复在不同的语境中凸现某一特定语言形式。设计交际任务和互动活动时要提出高标准的语言要求,激活学习者的语法能力,而不仅仅是词汇能力。
真实的活动意味着将外语学习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促进外语知识的学习。因此,在语外语教学中要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积极创造适宜的学习活动环境,对某一语法点,要不断变化其出现的上下文和实际生活场景。
(六)交际性原则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功能是交际。社会语言学家海曼斯 (1972)提出了著名的“交际能力”的概念。他认为,一个人要能够真正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除了必须具备Chomsky提出的能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的语言能力之外,他还必须具备在什么场合、对谁、用什么方式以及说什么的能力,也就是交际能力。这一理论明确了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关系,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语言知识,语言运用就成了无源之水。[2]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但事实上,学生往往难以把外语知识的掌握与实际言语使用相结合,难以从抽象自然走向具体,学与用产生严重脱节。为此,我们要变传统的外语知识体系为外语知识应用体系,应把外语的学习看成是积极的使用过程,要力求准确和熟练,要多进行言语实践,在实践中巩固,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语法知识、语言规则的掌握要与语言点的实际使用紧密结合。
只有通过对一门语言的使用才能掌握这门语言。语言是在使用中获得的,不宜将语言的使用和语言的学习完全割裂开来,因为正是在使用中学习才发生了。语言学习者必须得多练,在不同的情境中反复使用。
二、中韩翻译教学评价的意义
中韩翻译教学评价测量是翻译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它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起着调节、控制翻译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翻译教学活动向预定目标前进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具体说来,中韩翻译教学评价测量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检验翻译教学效果
测量并判定翻译教学效果,是中韩翻译教学评价测量最重要的一项职能。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预定的知识技能,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是否得以实现,都要通过中韩翻译教学评价测量加以验证。检验和判定教学效果,是掌握教学状况、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诊断翻译教学问题
诊断是中韩翻译教学评价测量的又一重要功能,通过教事评价测量,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教学目标是否适当,教学方法、手段运用是否合理,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否明确,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三)提供翻译教学反馈信息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评价测量的结果不仅为教师判断自己的教学状况提供了大量反馈信息,而且为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供了直接的反馈信息。通过评价测量,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翻译学习的长处短处。通常情况看,肯定的评价测量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否定的评价测量也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差距,找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在教师帮助下及时矫正。另外,有关心理实验表明,否定的评价测量常会引起学生的焦虑,而适度的焦虑和紧张可以成为推进学生学习的动因。当然,过度紧张和焦虑,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四)引导翻译教学方向
在实践中中韩翻译教学评价测量的导向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学生学习的方向、学习的重点及学习时间的分配,会受到评价测量的影响。教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也会受到评价测量的制约。
(五)调控翻译教学进程
中韩翻译教学评价测量对教学活动、教学进度的调控也是显而易见的,具体表现为对教学方向、目标、进度等的调整,对教学方法、策略、环境的调整等。实际上,客观地判定教学的效果,合理地调节、控制教学过程,使教学向着预定的教学目标前进,也正是中韩翻译教学评价测量追求的基本目的。
三、中韩翻译教学评价的作用
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某个学生在特定学科的特定阶段,其知识、技能、能力已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从而确定施教措施。肯定的评价一般会对学生的学习起鼓励作用,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工作结果,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地改进教学工作。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往往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标准,为学生努力的方向、学习的重点和时间以及精力的分配等起到作用。评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复习、巩固,而且也可以通过测验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如自觉性、责任感以及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等。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翻译教育的教育评价功能效益非常薄弱。要更新翻译教育教育观念包括中小学翻译教育评价观念,要通过制度规范,建立科学的翻译教育评价规则体系。教育评价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规范教育评价活动,为评价活动指明方向,提供工具和手段,更能实现评价的科学功能,使翻译教育评价对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探讨翻译教育评价的功能和作用,不仅能使我们认识教育评价的意义,而且还有助于正确地利用教育评价,充分发挥对教育实践和改革的指导作用。
翻译教育评价的作用表现在鉴定与导向、改进与激励、管理与教改、促进发展与调节等四个方面:
(一)鉴定与导向作用
教育评价具有引导方向的作用。教育评价是根据教育目标进行的,它通过对现状与目标之间的距离的判断,能有效地促进被评对象不断接近预定的目标,因而具有鉴定与导向功能。
通过翻译教育评价既可以引导教师教学,又可以引导管理活动趋向管理的目标,还可以校正被评对象偏离目标的行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力有效的教育评价就是一根教育管理的指挥棒。
翻译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指标、标准和权重)是由翻译教育和管理目标共同构建的,其内涵集中体现了评价者和管理者的教育价值取向及管理目标的要求。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必然对被评对象产生目标导向作用。
教育管理者和被评对象都可以根据有关信息资料,调治目标的行为。通过评价结果的强化来实现导向功能。
翻译教育要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必须严格按照教育规律与翻译教育目标的要求来评价教育过程、教育行为以及教育结果,引导落实教育目标;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
鉴定功能主要指对教育活动的优劣进行甄别,具有选拔、分等级的功能。对比较同类评价对象之间的优劣高下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鉴定功能的发挥,可以增强被评对象的责任感、公平感和成就感,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从教育评价的性质上看,价值判断是教育评价的本质特征。也就是说,教育评价就是要做出价值判断,要对评价客体的状态和结果进行判断。价值判断必须以事实判断为基础,如当前翻译教育是否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翻译教育目标的完成,办学条件等做出评价判断。发挥教育评价的鉴定功能,要特别注意解决判断的标准问题。其次注重对被评对象做出正确的比较。教育评价主体只有根据特定的价值标准,进行比较,方才具有评价的意义。
鉴定是教育评价的功能之一,但却不是翻译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因此,在翻译教育评价实践中,切不可将评价与评优完全等同。虽然鉴定具有选拔、分等、判断之效能,但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正确的导向,在于引导规范、改进和提高翻译教育质量。
(二)改进与激励作用
教育评价的目的是改进教育工作。教育活动在许多情况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教育评价改进功能的发挥建立在全面、准确、真实地了解被评对象的状况的基础上将被评对象的真实情况展现出来,据此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形成原因,以便激励人的行为,激发人们向更高的目标发展。
翻译教育评价的功能就是为了改进教育工作,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教育评价的改进功能,主要是指教育评价具有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诊断归因,不断改进工作,改善行为的作用。因此,翻译教育评价的改进功能是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教育评价改进功能的发挥,通过真实情况的呈现,找出现状与目标的偏离程度,找到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并及时地将处理后的信息反馈给管理层和被评对象,发挥管理调控和自主调控的作用。教育评价的改进功能,并不只是意味着对教师教学工作具有积极作用,对管理者同样具有改进作用。
激励功能是指教育评价具有激发被评对象行为的动机,调动被评对象积极性的作用。教育评价的激励功能是教育评价刺激被评对象积极的心理反应的结果。
翻译教育评价要充分发挥激励功能,调动被评对象积极性的作用,必须注意四点:一是评价要力争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实事求是;二是要尊重被评对象,积极鼓励、吸引他们主动参与评价过程,做好自我评价;三是尽可能看到被评对象的长处和业绩;四是评价目的要明确,努力着眼于改进工作,以评促改、以评促建。
(三)管理与教改作用
根据教育科学管理的要求,翻译教育评价已成为各级教育行政机构以及学校自身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评价目标、指标体系等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目标管理手段,每一所学校都会自觉地向这些目标努力,因而少了许多简单的行政干预。因为教育评价所具有管理功能的发挥是建立在一系列严密操作程序的基础之上的,非一般的行政命令和狭隘的经验能比,教育评价的管理功能比一般行政性、经验性的教育管理功能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教育机构是教育评价活动的运作载体,主要承担教育评价活动的准备、实施、反馈与咨询范围,它可以是一种行政机构,也可以是一种民间组织。教育评价规章制度的建立,使教育评价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教育评价的再评价是教育评价的调整机制,即对教育评价过程和结果的检讨与调整。
教育评价制度具有的管理性不单是指教育评价的管理制度的管理功能,而更主要的是指教育评价制度对教育管理、学校管理乃至社会公共行政管理所具有的价值属性。翻译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能约束调整监督与管理阶层,有为调控管理服务的功能。
教育管理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妥善处理教育内部以及教育与社会的各种关系,保证和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而要完成这一任务除了通过政策、法规、制度来行使管理范围外,必须通过教育评价的手段来调控、激励管理者。因此,通过教育评价能够达到协调各种关系,发挥管理的积极性和正确性。教育评价通过信息收集和反馈实现为决策和调控服务的管理范围。管理的核心是决策,而决策的正确性来自于信息的丰富与真实。管理的另一个范围是调控,而调控的依据来自于被管理对象活动的信息。评价中获得的信息和价值判断,就为教育管理的决策和调控奠定了信息基础。教育评价通过指标和标准体系,实现细化和强化管理要求的作用。教育评价的指标和标准体系就是管理,即工作目标的细分化、具体化、可操作化,甚至量化。因而,按照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有助于强化管理要求,指挥、督导和控制被管理对象的活动,有助于加强管理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同时也使被管理对象方向明确,目标端正,思路清晰,措施得力,从而提高工作和管理效率。[3]
管理研究功能。教学评价具有教育研究上的价值,有利于开展教育人文艺术教学研究活动。由于翻译教育课程与人文艺术教学评价具有诊断、调节、反思、研究等功能,能够很好地促进教育人文艺术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1] 冯莉主编:《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理论与实践》,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153。
[2] 冯莉主编:《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理论与实践》,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154。
[3] 张道森著:《美术教育学》,三联书店,2012,1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