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中非语言交际行为

教学中非语言交际行为

时间:2023-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非语言交际简述(一)非语言交际的含义关于非言语交际的定义颇多。由此可见非语言交际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解读非语言交际行为往往依靠综合分析周围情形才能确定。因此在交际中若交际者对对方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不能正确理解,往往导致交际失败或中断。

一、非语言交际简述

(一)非语言交际的含义

关于非言语交际的定义颇多。杨全良(1990)认为:所谓非言语交际,就是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过程,非言语交际的形式很多,不像言语交际那样只有口语和书面语之分,它包括除使用语言和文字以外的一切传递信息的方式,如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利用、触摸行为、声音暗示、穿着打扮和其他装饰等,甚至没有表情的表情、没有动作的动作,都是非语言交际的有效途径。Samovar(2000)等人将非言语交际定义为“在交际的环境中人为的和环境产生的对于传播者或受传者含有潜在信息的所有的刺激”,因此它包括了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为的或由环境所产生的刺激,如表情、手势、身势、触摸、界域、服饰、副语言、时间、场景等,同时,李杰群(2002)也认为,非语言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动作、语调、气温、颜色、气味、器物、服饰、时间、空间等多种手段,其中与人体有关的表情、动作等又称为人体语言或体态语。由此可见,非言语交际是一项涵盖范围极广、内容颇丰的跨学科学术研究,除言语交际之外有助于交流的任何利用行为举止、表情、外部环境的交际我们都可称为非言语交际。

(二)非语言交际行为的作用

非语言交际是人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语言一起构成人类交际的全部内容,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表现在非语言交际对语言有着重要的六种辅助作用,分别为补充、矛盾、强调、重复、调节和替换。

1.补充作用

补充作用是指当非语言信息与语言信息所表达的内容一致时,作为补充语言信息的非语言信息,会对语言所要表达意义起到强化、明确化、详细化、精细化、解释说明的作用。例如,在商务洽谈中迎接客户时,一边说:欢迎您的到来,一边热情的握手。这时,握手的动作即是对所说“欢迎您的到来”的一种补充。

2.矛盾作用

矛盾作用是指非语言信息与语言信息是彼此矛盾,有争议,或是对立的。例如,当你收到他人的请求去做某件事时,尽管嘴上会说“好的,我这就帮你去办”,可是脸上已经显露出不满的、厌烦的表情,也就是说,你的表情与你所说的话是互相矛盾的。再以被上司斥责的职员为例,当职员向上司表达“我再也不会犯此类错误”时,脸上却带有别扭的神情,或者一边冷笑一边说这句话,大多数人都不会认为职员的所想与所说是一致的。一般来说,当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在传达信息中存在矛盾时,人们往往更倾向于相信非语言信息所表达的意思。因为非语言信息更能表达出说话者的真实想法和意图。

3.强调作用

强调作用是指非语言信息对语言信息会起到有强调、夸张、极力主张的作用。例如,父亲在教训儿子时,会在怒斥的同时,瞪着眼睛拍桌子,就是强调自己非常生气的心情。在演讲时,人们常常会用手势来加强语气,强调某一个论点。

4.重复作用

重复作用是指非语言信息有时对语言信息起到重复和更正的作用,此时的非语言信息即使是在没有言语的情况下也可以单独使用。例如,我们有时一边说话,一边用手势表达同样的意思。你告诉某人办公楼在教学楼的西侧,同时用手指向西侧加以重复。也可以直接用手指向西侧回答对方的询问。再如,一边说要两杯咖啡,一边伸出两个手指来重复已经发出的信息。

5.调节作用

调节作用是指非语言信息可以起到调节语言信息流的作用。例如,交谈时,人们经常用手势、眼神、头部动作或声音的抑扬等来暗示自己要讲话、已讲完或不让人打断。

6.替换作用

替换作用是指非语言交际有时会代替语言交际进行信息的传递。例如在表达交流时瞪着对方,会传达出否定的态度,此时,没有言语也可以体会到正在生对方的气这样的意思。无法用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情况下,如交通警察指挥机动车辆,股票交易所的交易员在嘈杂的大厅里传递买卖信息和行情时,都是使用非语言交际手势来替换语言交际的。

(三)非语言与语言交际的区别与联系

1.非语言与语言交际的区别

非语言交际涉及的范围极广,深入到交际的方方面面,它通常都伴随语言现象同时发生。Ross(1974)声称:语言交际所传达的信息仅占35%,而非语言交际所传达的信息高达65%,Mehrabian(1968)则认为,约93%的信息效应源自非语言因素。由此可见非语言交际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在许多方面存在区别,Malandro和Baker总结为五点:

第一,语言交际遵守语法规则,具有严谨的结构,而非语言交际却没有正式的规则和模式,没有固定的结构,因地而异,变通性大。解读非语言交际行为往往依靠综合分析周围情形才能确定。

第二,语言交际使用特定的符号,而非语言交际却没有一套具有明确意义的符号。许多语言都有一套规范的符号来表达明确的意思,如英语有26个字母拼成的符号系统,汉语有方块字来表意,具有明确的意义。而许多非语言行为虽类似表意的符号,但并不是都有明确固定的意义。如“叩太阳穴”这一手势即可表示“坏脑袋”,也可表示“好脑袋”,因此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含义“愚蠢”和“聪明”。

第三,语言交际是非连续性的。它与讲话行为同步,讲话行为停止,语言交际中断。而非语言行为在交际过程中是连续不断的,不论有意或是无意,交际者都在传达着某种信息。

第四,语言是后天习得的,不是先天就会的。非语言交际的手段中一部分是人的本能,如哭和笑以及某些表情愤怒、悲伤、惧怕、生气等,有些手段也是后天可以习得的,具有社会性。

第五,从事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时使用的大脑半球不同。有关空间、图像和整体的非语言信息由大脑右半球处理,而语言则由大脑左半球处理。

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往往同时进行。非语言交际对语言交际往往起到补充、否定、重复、调节、替代或强调的作用。因此在交际中若交际者对对方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不能正确理解,往往导致交际失败或中断。因此,它是人类交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同语言交际共同完成交际的整个过程。

2.非语言与语言交际的联系

博德惠斯特尔曾对处在同一文化圈内的人进行了一项研究,调查发现这些人在对话中所使用的非语言交际占到全部交际行为的70%左右。对于西方学者所做的这些调查和统计数字,我们不去探讨其可信度和准确度,但唯有一点是可以确信的,那就是人类交际是由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共同组成的。中国人常讲的“言谈、举止、仪态”中,后两者都属于非语言范畴。一个人由仪态和举止来提供的信息量往往超过其言谈所提供的信息量。更何况在言谈中还含有大量的非语言行为,例如体态语中的面部表情、视线、手势动作等;又如在副语言中存在的非语言声音、沉默和话轮的转接等。所以,对非语言交际行为在交际中的作用及其与语言行为之间的关系应该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既要看到,如果脱离了非语言的配合,而只是一味地孤立地使用语言行为,是难以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的;同时也要认识到,由于非语言行为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在一定的语境下才能明确的表达出信息的含义,所以一种非语言行为必须与语言行为或其他非语言行为相互配合使用。无论是脱离语言行为还是脱离非语言行为,孤立地理解或研究某一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常常是难以奏效的。

二、中日体态语言的文化对比

体态语属于人类交际活动中非语言交际的一种,即以人体本身及其活动(包括全身活动和局部活动)作为交际媒介进行表情达意的那一部分内容。戴维·艾伯克龙比称:“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说明用身体说话是一种表情达意的艺术。

(一)中日界域的对比

不同的民族、不同性别的人对交谈时应保持什么样的距离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个问题同民族文化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交际距离的远近同交际双方的亲疏关系、社会地位、性别、年龄、个性、交际环境都有一定的关系。中国人常用“亲密无间”和“敬而远之”来描写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同亲朋好友谈话时,会靠得很近,以表示亲热;同陌生人交谈时,喜欢保持不近不远的距离,这样双方都会感到自然。而对自己讨厌的人才会不客气地说:“你给我站远点!”“你一边待着去!”对领导,喜欢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以免被误解为拍领导的马屁。一般来讲,社会地位高的人同下属谈话,喜欢保持一定的距离,很难做到“促膝谈心”。少女在一起喜欢勾肩搭背,或轻声耳语,或无所顾忌地嬉笑。性格粗犷的人讲话时喜欢抬手动脚,因此需要较大的空间距离。

其次,交际距离的远近也同文化传统、民族习俗有关。阿拉伯人认为,交谈时站得近是友好的表示。拉丁美洲人同别人交谈时,不仅贴得很近,而且还不时地触摸对方。意大利人也有靠近人说话的习惯。英美人刚好相反,同别人交谈时喜欢保持一定的距离,更不愿触碰对方,而对对方触碰自己更是反感。日本人性格比较矜持,交谈时相距较远,同时见面时相互鞠躬问好,也不宜靠得太近。

1.身体接触

体触即身体接触,是体距的最小极限。其含义是:个人身体各部位之间或人与人之间通过体触性动作来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的一种行为语言。例如朋友相见时的握手,拒绝别人意见时的捂耳朵,都是具有“语义”功能的体触,而在街上人与人之间的无意碰撞则不属于这个范畴。

体触分为自我接触和相互接触,虽然接触的部位、时间长短、方式不同,但都以皮肤相抵为其共同特点,并且又以手作为最方便的“触角”。

自我接触构成个体姿势或动作的一部分,例如思考时用手抵太阳穴,失言时捂嘴即为此。相互接触又可以分为职业性(如医生)、礼节性(如握手)、情爱性(如伴侣)、冲撞性(如拉、操、踢、打等)和伤害性(如侮辱)等五种。有人根据民族的身体接触的多少,把文化划分为“接触文化”和“低接触文化”,日本属于后者。日本人对身体接触十分敏感,竭力避免与别人产生体触。一旦不慎碰到别人的身体或物品,都会立刻道歉。排队时不像中国人那样挤在一起,而是相互隔开一段距离。

日本人很少握手,而且握得很浅、很轻、时间很短。常常是握手伴随着鞠躬,因此体距也较大。在中国,较亲密的朋友之间或长辈对晚辈习惯轻拍一下对方的肩、背、臀等部位,以示亲切、关心或鼓励等,日本人没有这样的习惯。但是相反,日本人表示责备、关爱或开玩笑时却习惯用手用力拍打晚辈或下级的头部。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的电车上时常发生对女性的体触伤害,而导致一些城市不得不专设女性车厢;在公司,又由于女职员时常受到上司等的非礼的触摸,而不得不辞职或以性骚扰上诉。这可能是男性性心理压抑或恋母情结造成的特殊现象。

2.身体距离

体距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相互之间所需或保持的空间距离。从理论上讲,体距也称为“人际距离”或“界域”,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感情的空间语言、交际工具。

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相互保持的距离远近,反映人际关系的亲疏,而在跨文化交际过程当中,体距的远近也体现出背景文化的差异。从人际关系角度来看,美国文化人类学者霍尔博士将体距归为四种基本类型:(1)亲密的距离(即亲昵圈);(2)私人的距离(即亲近圈);(3)礼貌的距离(即社交圈);(4)一般的距离(即公共圈)。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人际距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来说,感情的亲疏、关系的远近、场合和谈话内容的不同都会对体矩产生影响。在社会交际中,我们一方面要注意私人空间服从于公共空间,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同文化的差异。合理的人际距离可以促进人际交往,不合理的人际距离会阻碍交往的正常进行,甚至会产生误解或不利的后果。

与西方人相比,东方人的人际距离要小,尤其是农村人。但是同为东方人,目本人的人际距离似乎又比中国人大一些。例如,日本人的家庭成员在传统上都有属于个人的房间,而大学宿舍也多为真正的“单身宿舍”,一个人一个独立的房间。这样的空间意识决定了人际距离,日本人很少到个人房间去打扰,即使父母找年龄尚小的子女有事也是敲门叫出来。有非亲密朋友来访时在房子的正门处谈话,而不轻易引入属于自己的房间。

在中国,有的家庭兄妹几个与父母挤在一铺炕上,学生宿舍一间房内要住4~8人不等。这种现象的形成可能有经济原因,但从结果上看,日本人较中国人难于产生感情上的亲密型距离关系恐怕与此不无关系。事实上,经常听到中国留学生抱怨说:“日本人开始接触时很热情、周到,但是无论相处多久,总是有一种不可逾越的距离感。”日本的家庭或学校宿舍都有一间供交流用的房间,供所有成员使用。在这里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体距充其量是私人的距离,一般不会发生体触行为。中国人的女性之间,无论年龄大小都喜欢手拉手地“促膝”交谈或走路,有时甚至搭肩搂腰,这种现象在日本人看来是十分不可思议而绝不会去做的。日本人夫妻在一起走路时也往往是一前一后,很少并排行走,当然是不可能手拉手的(除非担心人多被挤散)!

日本人是鞠躬的民族,而鞠躬的民族要比接吻、握手的民族需要较大的人际距离空间。中国人见面时握手,相互之间习惯站得距离较近,这往往使日本人感到很不适应。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较适应的是礼貌的距离,即社交或商务距离。当然,在拥挤的电车上、地铁上,已经不存在私人和公共空间的区别,这使他们常常是低下头把视线转移到别的地方,决不四目相对,从而达到自己心理上自我意识的空间。

(二)中日动作的对比

手、眼等局部的动作称为“点动”,严格地说不能算作完整的动作。一般来说,体态语做到表情达意往往需要一连串的“点动”的协调配合,构成身体动作。无论是有意识的动作还是无意识的动作,可以说人的一切举动都与生理和心理有关。在跨文化交际时,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和产生的影响,而且还要学会观察对方手势、身势、动作包含的信息。

1.手势的文化差异

人们说:“手是行为语言的嘴巴。”由于手势可以传达比较复杂的意思,可以独立交流思想,因此在不便使用语言的情况下,往往借助手势。即使在使用有声语言的情况下,手势也能起帮助说话的作用,不仅能够吸引听话人的注意力,而且能够把话说得有声有色,使人获得特别深刻的印象。

2.身势的文化差异

我们知道,最具日本特色的姿势、动作是鞠躬和点头。

日本人之间问候时,基本上是施鞠躬礼。站着问候时,双脚合拢、直立,弯腰低头。从一般的点头到上身弯至90度的鞠躬,根据恭敬的程度不同,低头的角度也各不相同。如果是在“榻榻米”房间里,必须坐着行礼。以端坐的姿势上身弯下,两手触地伏体。

日本人行礼致意时互不接触身体,传统上也没有握手的习惯。如果说有,那也只是在日本人和外国人、竞选人和选民、明星和追星族等特殊关系的场合。握手与否,视地位和性别而定,一般是长者和女性先伸手。

在学校、公司一般都是坐在椅子上。但在家庭里,日本人传统上一直都是坐在“榻榻米”上的。坐在“榻榻米”上的正确座法叫“端坐”(正座),把双膝并拢,双腿弯曲,臀部放在脚后跟上。“端坐”很累人,坐久了脚会发麻。轻松的做法有“盘腿坐”和“横坐”。“盘腿坐”即是把双腿交叉在前面,臀部着地,主要是男性的做法。女性主要是采取将双脚向侧面伸出的“横坐”姿势。

一般来说,无论是站立还是坐在椅子上,双腿交叉或岔开都显得不礼貌,尤其是女性更要避开这两种姿势。中国人坐着时常常无意识的抖动小腿或脚后跟,这是日本人忌讳的动作,给人以烦躁不安、压抑冲动、枯燥乏味等不好的印象。

在两个日本人交谈时,习惯相互点头表示在认真地听对方讲话,是有礼貌的表示。相比之下,女性点头的动作比较小,但频率较高,男性的点头则是“收下颚”的方式,且频率低,年轻的女孩子点头相反,她们是轻轻地向前伸出下颚,这样的点头很有魅力。

对于直立行走的人类来说,胸腹部暴露在外,是较容易受到攻击的部位。因此,当人们尤其是女性遭到正面冲击或受到恐吓时,常常本能地抱住胸腹部,这种动作是一种保护性措施。相反,直背挺胸则是成熟和自信的象征。凡有挺胸凹腹习惯的人都具有精神上的优势,对向对方暴露要害有不惧怕攻击的勇气。不过,日本人喜欢弯腰低头不是出于个人生理和心理的原因,而是出于谦逊和服从这样的社会原因。因为昂首挺胸也可被视为“旁若无人”,在日本社会给人这样的印象是与己不利的。

(三)中日表情的对比

在反映思想情感、传递信息方面,最直接、最丰富的是面部表情,因为一个人的内心情感变化首先是从他的面部表情显现出来的。面部表情包括眼、脸、嘴、眉等传递的信息,以及起伴随语言作用的动作和面部神态,通称“面语”。眼睛是传情表意的重要器官,“眼语”不仅包括眼睛的表情功能,也包括传递信息的眼光。人的内心情感:快乐与悲哀、爱慕与憎恨、渴求与希望,都能透过眼光表露出来。皱眉表示不满、厌恶;撇嘴表示轻视、鄙夷;咬牙切齿表示愤恨、气愤。

1.微笑的文化差异

目光往往是与面部表情互动的,而微笑又是利用面部表情表达情感的基本方式。善于交际的人往往使用微笑来表达高兴的心情,并有效地感染别人,促进关系和谐甚至增进友情。

日本的男人多为“无表情”型,而女性多为“微笑”型。微笑与大声打招呼、鞠躬一样,是家庭子女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日本人来说,微笑是社会交往的义务,不管自己愉快与否,对双亲、对上司、对老师、对朋友、对同事以及面对一切对自己有好感或无敌意的人都要以微笑相迎,至于服务行业的“笑脸服务”更是容不得丝毫的感情用事。

日本人善于微笑,但不能容忍哄然人笑(现在的年轻人除外),即使是笑出声时,也尽量放低声音,并用手作掩口状以示失礼。中国人微笑常常是情感所致或是为了强调谈话中的一些要点,特点是时现时消的。然而,日本人则往往是从见面时、从开始谈话时就一直保持着微笑的表情,并不因为谈话的内容而发生变化。

有外国人认为,日本人的微笑在开始时是非常令人产生好感和有魅力的,但是不停地微笑又令人困惑不解。事实上,日本人的微笑与日本社会的群体主义特征以及“以和为贵”的文化特征密切相关,它是克制自我,寻求和谐的心理体现。

2.目光接触的文化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目光的接触和眼神的运用显得十分必要,因为聚精会神的目光和睡眼惺忪的目光是不同的,咄咄逼人的目光和温柔含情的目光也是不同的。无论是自然的还是有意的,目光都会传达出交际者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中日语言中都有“眉目传情”、“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样的说法,说明中国人和日本人对眼睛具有的交际作用的认识是趋同的。但是,文化对目光接触和眼神运用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属于运用目光接触不多的民族,而日本人较中国人运用得更少。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在与人交往时,日本人总是努力做到不与对方的目光相遇。例如,在两个人面对面交谈时,相互之间往往是将视线放在对方以鼻尖为中心的部分,而不是眼睛看眼睛;在开会时,日本人往往抱着肩朝下看或干脆闭着眼睛。这样的表现并不是不尊重对方或反感或不认真听,而恰恰相反,他们是在回避与对方目光的接触。

我们知道,日本公共汽车上的座位几乎没有面对面的摆置,电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座位大多是可以随意调转方向的。我们也注意到,日本人在公共汽车、电车、候车室等公共场所大多是阅读书刊或垂头假寐,这也许是为避免与陌生人目光相遇而形成的习惯。面对面就容易目光相遇,因而我们也注意到,两个日本人在交谈时,他们往往并排而坐或形成直角而坐。有时日本人在握手或碰杯时,甚至也不直视对方的眼睛。

对于日本人来说,回避对方的视线或目光并不是不友好的表现,也不因为心中有鬼,或做了错事而难为情或没有自信的反应,而是因为文化的不同而致。然而,日本人确实惧怕直视或凝视,尤其在“上下”等级分明的社会传统中,“直视的目光是权威的外在表现”。日本人认为,在谈话时,凝视较自己地位高、年纪长的人是不礼貌的,因此本能地避免长时间看对方或窥视对方。这样的表现也可以理解为回避攻击性。因为目不转睛的直视日光具有一种攻击性和挑衅性,使人感到紧张。

眼睛的表意动作是复杂的。在一股情况下,瞪眼表示愤怒,斜眼表示鄙视,挤眼表示顽皮,转眼表示心神不定,闭眼表示不屑一顾等等。在中国有一句话叫“遭白眼”,“白眼”指眼睛向上看或向旁边看,显出白眼球,表示轻视、憎恶或不高兴。相反,“青眼”即眼睛正视,黑眼球在中间,表示对人的尊重和喜爱,故有“青睐”一说。在跨文化交际中,善于观察和了解眼神的人,才能够从不同的眼神中看到别人不易察觉的问题,才能避免一些不愉快和误解。

3.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表情

人们常说“察言观色”,“看脸色行事”,主要都是指观察人的面部表情而言。面部表情是人体中最能传情达意,最能表现出复杂思想感情的。表情存在性别差异、个性差异,也有文化差异。在交际中,我们尤其关注的是文化差异。

表情的交际作用往往是通过眼睛、鼻子、眉毛、嘴、面颊甚至头的摆放姿势及面部来参与表现的。我们说的面红耳赤、眉飞色舞、怒目而视、左顾右盼等成语就是形容表情的。通过表情,我们可以推断人的性格、心态,也可以判断真伪。

作为东方人,中国人和日本人的面部表情都不像西方人那么富于变化,而是显得陌生和不易理解。

日本文化的特征之一“本音”(本意)和“建前”(场面话)也表现在表情上。“本音”指心声,是个人的逻辑。“建前”是表面的方针和集体的逻辑,日本人的表情不是用来表不自我的,在他人面前不表现属于个人的喜怒哀乐,更不表现否定意义的情感,而只有温和的微笑和为对方的言行所感动时的赞叹表情。武士社会曾经要求男子甚至女性和孩子都设法掩饰痛苦和悲伤,始终保持高仓健那样的一副冷峻面孔。但是对于他人,尤其是寒暄时却是一副十分自然的令人愉快的笑容。

日本著名人类学家祖父江孝男认为,中国人的感情比日本人外露,这是正确的。但是,在刚到中国的日本人看来,中国人都面无表情,让人望而生畏。有日本留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到了上海以后,对上海的第一个印象是中国人的脸有点可怕,看上去没有人很开心。”这是由于不了解中国人所造成的。中国人不善于掩饰和造作,喜怒哀乐形于表,对于陌生人很少做出友好的表示。其实熟悉了以后,就会发现中国人就像东北严冬的户外和户内一样,外面冷冰冰,里面却是热乎乎的。可以说,日本人的控制情感和中国人的不控制情感,都是容易给对方带来误解的表情因素。

综上所述,体态语言的中日文化对比主要从手势、姿势动作、面部表情与视线接触这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照研究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在手势的运用上大体可以分为三类:手势相同,所传达的信息也相同;手势相同,所传达的信息不同;所传达的信息相同,手势却不同。因此,在与日本人交际时,一定要充分了解日本人的手势动作以及所包含的意义,切忌使用容易让人费解和产生误解的手势。在姿势上,日本人明显的倾向于封闭型姿势和低姿势,这与日本论资排辈的社会现象分不开。而在动作上,中国人与日本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情绪的控制以及一致的程度,而动作所传达的信息并没有太多的差异。但在面部表情与视线接触上,由于日本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又加之长期生活在孤岛之中,导致了日本人习惯了控制面部表情,避免情绪的直接外露。中国人和日本人对于眼睛所具有的交际作用认识是趋同的,但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属于运用目光接触不多的民族,日本人则运用得更少。

三、教学中非语言交际行为的特点

(一)连续性

非语言交际行为的连续性特点提醒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要在教学中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精神面貌,以避免无意中流露出消极的非语言信息,影响教学效果。

(二)伴随性

教师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不是代替语言交际行为,而是伴随着教学内容的表达同时出现的,是对语言交际信息的重要补充。

(三)表情性

在教学过程中,非语言交际行为既有表义性,又有表情性,而且与语言交际行为相比,表情的内容更多。它能更真实可信地反映教师情感世界的微妙变化。当教师情绪饱满时,他的话语充满激情,这种情绪会很快地感染学生,使他们也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学习。当教师不自信时,学生也能很快从他的话语中感受出来。所以,非语言交际所表达的表情特点,要求教师一定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教室。

(四)差异性

不同文化背景下,教师的非语言交际行为是不同的。处于同一文化中的不同个人,由于其生理、年龄、经历、气质、性格、性别、地位等不同,在非语言交际表达上也会有或明显或细微的差别。非语言交际表达的个性差异,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非语言表达的个性差异,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以达到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理解和沟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