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历史中对“新”赋予更多的伦理色彩

中国历史中对“新”赋予更多的伦理色彩

时间:2023-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中国历史中对“新”赋予更多的伦理色彩“四”书之一《大学》中有一段话:“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至明明德,穷至事物之理焉。”这是中国“文以载道”的传统。这里的“新闻”是新近听闻、了解的意思。这说明,民间对新闻的理解与新闻专业对新闻的理解是比较接近的。唐代已将“新闻”一词用于指社会新闻,宋代则特指非官方的消息。

四、中国历史中对“新”赋予更多的伦理色彩

“四”书之一《大学》中有一段话:“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至明明德,穷至事物之理焉。”(公元前17世纪)。这句话的意思是每天都要接受、传播新事物,新事物里面要含有“德”——“德”是一种道德要求,通过“德”,达到“穷至事物之理焉”的目的。这是中国“文以载道”的传统。我们现在上课的中国人民大学的这个楼叫“明德楼”,这个楼名就来自汤之盘铭上“至明明德”这句话。三千多年过去了,我们还要“明德”,仍然继承这种传统,可见这个传统是非常牢固的。

再看孔子(公元前6世纪)对新的要求: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篇》)“多闻”就是我们要知道很多新东西,这和新闻差不多,但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就有道德的理念在里面了,要学好不要学坏,大体就是这个意思。

“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篇》)。我马上就想到典型报道,告诉你一个具体的好人好事,要求大家都变成“一”的样子,闻一,从而转变成十。“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篇》)中“新”的内容,是从“故”里来的,是从过去的资料中来的“新”,而不是现实发生的“新”。这也是我们的传统。

有一个小小的统计,《论语》492章中有关传播的字的情况:“言”,有69章共出现了115次,频率非常高;“学”也是一种传播现象,有43章共出现了61次;“闻”、“见”,有76章分别出现57、71次;“知”,知道,也是一种传播现象,有72章共出现111次。

这么多与传播现象有关的概念,最后要归结为什么呢?需要“知”什么呢?一共18项,其中最重要的是两项,一是“知礼”,与道德层面有关,也就是你知道这么多东西,尤其是新鲜的东西,最后要达到的目的是要懂得“礼”。然后,孔子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都是纯粹的道德要求。第二项是“知天命”,这里可以理解为更深的哲理,当然太玄了,恐怕又与迷信关联。从孔子的文化传统中,他强调要多知道东西,要多闻,但最后把它归结到道德层面。这些要求如果落实到传播中,恐怕就有很多清规戒律,这个不能说,那个不能讲。有些人可能对这个传统没有在意,但实际上这个传统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无形中你经常会告诫自己“非礼勿视”、“非礼勿言”。这种传统很难说好还是不好,我们生活在这个圈儿里的,不可能跳出这个传统。

正统的文化圈儿是这么要求的,而民间关于新闻的概念其实不是这样的,但是它没有在中国的文化上占据主流。根据新的考证,“新闻”一词最早出现在南朝前期宋朝朱昭之著作《弘明集》(梁朝时释僧佑编辑)卷七“难欣道士夷夏论(并书)”中,距今约1 500多年。其文是:“仁众生民,黩所先习,欣所新闻”。这里的“所”字,相当于古文中的“其”,是人称代词兼指示代词。这里的“新闻”是新近听闻、了解的意思。

如果我们查辞源,就能看到,中国古籍中最早出现“新闻”一词是在唐代末期。唐代中期有一本书《南楚新闻》,尉迟枢写的,从书名看,这本书讲得可能是南方的一些奇闻逸事,但是现在只保留了这本书的名字。现在能够查到的是晚唐诗人李咸用的诗《春日喜逢乡人刘松》中涉及“新闻”(距今大约1100年):

故人不见五春风,异地相逢岳影中。

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

生民有恨将谁诉,花木无情只自红。

莫把少年愁过日,一尊须对夕阳空。[4]

这首诗讲的是两个人很久没有见面了,而且两小无猜,见面以后说的是什么呢?是打仗。可能那个时候是战乱时期。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情况,互相传递信息。李咸用把这样的信息称作“新闻”。

这说明,民间对新闻的理解与新闻专业对新闻的理解是比较接近的。与商汤王、孔子说的“新”,差距是比较远的。

唐代已将“新闻”一词用于指社会新闻,宋代则特指非官方的消息。南宋赵升的《朝野类要》中说了这样一段话:“朝报日出事宜也。每日门下后省编定,请给事判报,方行下都进奏院报行天下。其有所谓内探、省探、衙探之类,皆私衷小报,率有泄漏之禁,故隐而号之曰新闻。”这个“新闻”显然是指从中央直属机关和各个衙门透露出来的消息,带有小道消息的意味,有些像现在的社会新闻,但这不是当时的主流话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