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息展开部分及消息结尾的写作

消息展开部分及消息结尾的写作

时间:2023-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 消息写作(二):消息各部分的写作消息导语写作的课堂实训任务请认真阅读以下给出的材料,根据材料后面所提出的要求进行思考。人民海军的一艘艘驱逐舰在船队周围巡逻。火箭高速向预定海域飞来。1861年至1865年期间,正值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那时写的报道常常把重大军事消息夹在长篇叙述的中间或结尾。

第三章 消息写作(二):消息各部分的写作

消息导语写作的课堂实训任务

请认真阅读以下给出的材料,根据材料后面所提出的要求进行思考。在学习本章之后,按要求完成课堂实训任务。

材料来源

新华社1980年5月23日电讯稿。

材料内容

飞向太平洋

——我国运载火箭发射试验目击记

天刚黎明,火箭发射场区一片紧张的战斗气氛。人们盼望已久的发射运载火箭的试验就要开始了。

高大的发射塔架,环抱着乳白色的巨型运载火箭,耸立在发射场上。各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对火箭起飞前进行了最后的检查和操作,随即撤离现场,满怀激情地等待着发射时刻的到来。

在地下发射控制室里,指挥员凝视着电子钟的时间指示,听取各操作手报告的每一个字,作出决断,发出口令:“十分钟准备”……“五分钟准备”……“一分钟准备”……随着最后几秒钟的到来,场区上的各种跟踪测量设备开机,高速摄影机、磁带记录仪等记录设备启动起来。

“点火!”令下。发射控制台上年轻的操纵员沉着果断地按下了电钮。火箭发射场立即传来连绵不绝的巨大轰鸣声。这声音像山崩,像海啸,震颤大地。巨大的火箭拔地而起,冉冉上升,尾部喷着辉煌的火焰,直上云天。

“发射成功了!”人们欢呼着、目送着腾空而去的火龙,心潮像海浪一样翻滚。

多少个日日夜夜,无数战斗在国防科研阵地上的尖兵,为研制、发射大型运载火箭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劳动。

火箭在蓝天扶摇直上。几秒钟后,垂直上升的火箭开始拐弯,几十秒后,火箭排出的燃气在空中凝成烟雾,宛如一条白练在长空向东南方向延伸,最后在茫茫的天际里渐渐变成了一个小亮点,穿出了大气层,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然而,从我国本土到远洋测量船队,几百套我国设计制造的现代化测量通信设备,却紧紧“咬”住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小亮点,精确地测定、记录和报告着火箭在每瞬间的飞行速度、高度和姿态。每一秒钟都有大量的测量数据,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测控数据交换中心。测控中心通过各种精密设备和线路,把所有参试单位联结成一个紧张的战斗集体,及时地汇集、交换各参试单位之间的数据资料,不断地向各测量台站报告着火箭飞行数据,引导它们准确地跟踪火箭,并且把各台站所测信息和火箭飞行情况及时转送给发射场区的计控中心和指挥中心。喜讯不断传来:“跟踪良好!”“工作正常!”“飞行正常!”

在飞行控制中心,一排排电视屏幕上,频频交换着五颜六色的数码。自动记录仪在显示板上轻轻地描下了火箭飞行轨迹的曲线,这条曲线与事前标上去的理论弹道曲线紧密地吻合在一起,它形象地告诉人们:火箭内部仪器工作正常,火箭飞行正常!

火箭在太空飞行了一长段时间后,再次进入大气层,直向太平洋预定海域飞来,一切正常,胜利在望了。人们个个喜形于色。

太平洋上,波光粼粼。飘扬着五星红旗的一艘艘测量船、打捞船,宛如迎宾的仪仗队,整齐地排列在火箭预定落区的两侧。人民海军的一艘艘驱逐舰在船队周围巡逻。一架架遥测直升机飞上了蓝天,配合测量船上的各种测量设备,捕捉着它的踪迹。

火箭高速向预定海域飞来。

“发现目标”,人们纷纷拥上甲板,目不转睛地向船队西北上空望去。不一会,一个亮点钻出云层,拉出一道耀眼的白光,直向预定海域飞来。亮点越来越大,在距离海面还有几千米高度时,装有火箭飞行重要参数的仪器舱,自动从火箭头部弹射出来,打开降落伞,徐徐飘落洋面。火箭头部则“扑通”一声入海,激起冲天的水柱。仪器舱落水时荧光染色剂把蔚蓝色的海水染成翠绿色,像一条数百米长的锦带漂浮在洋面上,绚丽多彩,好看极了!

这时,早就在附近等待的一艘工作快艇如离弦之箭向落区开进。我打捞直升机迅速向落点飞去。直升机到达仪器舱上空,垂直悬停在离洋面30米的空中。潜水战士沿着悬梯,跳入海洋,仅用5分20秒就把仪器舱打捞上来。直升机载着仪器舱,安全飞回打捞船的飞行甲板。至此,我国从本土向太平洋海域发射的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获得了圆满成功。

“火箭落入预定海域!”“测量回收任务完成!”这胜利的消息,通过测量船上强大的通讯电波,迅速传到祖国各测控台站,传到发射场,传到首都北京。船队汽笛长鸣,彩旗飘舞,远离祖国的人们在甲板上欢呼、跳跃,争相握手庆祝。

“我们胜利了!”从陆地到海洋,各参加实验的单位,直到总指挥部的人们,顿时掌声雷动,欢庆胜利。

写作任务要求

请根据所给材料写3篇以上同一内容的消息。这些消息的写作要求事件相同,导语表现形式各异;每一篇消息体现文体规范,要素齐全,结构正确;用规范的消息报道语言;用两行标题;篇幅控制在600字以内。

第一节 消息导语的写作

前一章我们讲过,消息导语是引导读者阅读新闻的开头语。它是新闻特有的一个概念和组成部分,除正金字塔结构外,它能概括新闻内容、揭示新闻主题、提炼新闻精华,是消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由于导语在新闻中的地位和内容的重要性,历来的新闻工作者都很重视它。导语言简意赅,能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对一条新闻的优劣成败有极大关系。因此,有经验的记者无不在导语上绞尽脑汁。记者们甚至认为,写好了导语,新闻就成功一半。英国新闻学者赫伯特·里德在强调导语的重要性时说:“新闻导语,是新闻的生命。”

一、消息导语的产生与发展

消息导语产生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1861—1865)。当时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刚进入电子新闻时期。1844年,美国油漆匠出身的科学家赛缪尔·莫尔斯发明了莫尔斯电码,这是人类第一种表达信息的共同语言。

1851年,美国港口新闻联合社(即美联社前身),第一次用电报信号传送消息,揭开了电讯新闻的第一页。1861年至1865年期间,正值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那时写的报道常常把重大军事消息夹在长篇叙述的中间或结尾。由于当时电报刚刚发明,技术尚未完善,一篇新闻往往传了一半甚至刚开了一个头,就因技术原因中断了,于是记者采取这样的对策: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写在前头,略显次要的随后再介绍,这样即使电报中断,也有可能将新闻的核心内容传递出去。后来的消息报道中,纽约的一位报纸编辑在编稿时把文中所有关键内容都提到消息的开头,并称之为导语。到1880年,导语已经在新闻写作中普遍使用。

发展至今100多年,导语产生了三种不同类型,即要素齐全型导语、要素突出型导语和丰富型导语。

(一)要素齐全型导语(第一代导语)

早期的导语对五要素的要求很严。一般都不省略,称为要素齐全型导语、全型导语、全要素导语,又称第一代导语。那时导语往往写得很长,容易与标题和正文重复。但是在用电报发消息时,即使电讯中断,只要导语发出,也能把最主要的信息传布开去。伴随着这种写作格式出现的还有倒金字塔式结构。导语和倒金字塔式结构的产生,标志着新闻传播文体的独立和走向成熟。到了1898年,美联社总经理维尔·斯通明确提出,美联社记者所发出的每一条新闻报道,必须具备“5个W”。从此,五要素俱全的导语被世界各国的新闻界奉为金科玉律,大约持续了近半个世纪。

“5个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因(why)。后来,又加了“如何”(how),成为新闻的六要素。

【案例】 (美联社记者约翰·唐宁于1889年发的一条消息)

萨莫亚·阿庇亚3月30日电 南太平洋沿岸有史以来最猛烈、破坏性最大的风暴,于3月16日、17日横扫萨莫亚群岛,结果有6条战舰和10条其他船只要么被掀到港口附近的珊瑚礁上摔得粉身碎骨,要么被掀到阿庇亚小城的海滩上搁了浅。与此同时,美国和德国的143名海军官兵有的葬身珊瑚礁上,有的则在远离家乡万里之外的无名墓地上为自己找到了永远安息的场所。

上述这条导语被西方新闻学者奉为第一代导语的楷模。

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种新闻“五要素”甚或“六要素”俱全的导语写法,普遍被奉为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

(二)要素突出型导语(第二代导语)

随着电讯技术的发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要素齐全型导语的缺点逐渐显露出来。一是导语易与后面的内容重复,二是导语冗长、繁杂、重点不突出,有人讥笑为“晾衣绳式”导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加快了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节奏,人们对这种导语发起猛烈的攻击。不少记者对导语写作进行了改进,不仅文字简练,还常常把有些要素省略掉,或分散在正文内阐述,称为要素突出型导语、部分要素导语,又称第二代导语。这种导语,从事实要素中挑选出一两个最重要的、最能激发读者兴趣的要素,突出地写进导语,其他的要素放到后面各个段落分别叙述。这样既可以突出新闻事实中最重要的内容,又可以避免要素齐全型导语的缺点。

1954年美国《纽约时报》总编辑在采访部里贴出了一个布告,说:“我们认为没有必要,也许永远没有必要,把传统的‘5个W’都写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段落里了。”杰克·海敦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也写道:“把各种情况都塞进导语里去,这种做法在新闻写作中已经过时了。”

根据“要素突出”的需要,现在记者往往把导语写成“一句话导语”。

(三)丰富型导语(第三代导语)

20世纪中叶,随着广播电视的异军突起,传播媒介的竞争更为激烈,受众的需求呈多元化趋势。为了更好地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很多记者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写导语,于是产生了丰富型导语,又称当代导语、第三代导语。这种导语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报纸上曾出现过,但真正的活跃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丰富型导语的写作没有固定的格式,要求根据消息内容和读者兴趣精心设计。要用最精练的语言,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用最吸引读者的方式来撰写。

【案例】

新华社北京1982年7月16日电 鲜花、翠柏丛中,安放着中国共产党党员金山同志的遗像。千余名群众今天默默走进首都剧场,悼念这位人民的艺术家。

这条导语有三个特点,一是用最吸引读者的方式来撰写,二是用最精练的语言进行表达,三是导语内容是最重要的新闻事实。

二、消息导语的作用

消息导语的出现是消息体裁趋于成熟的象征,也是消息写作的一大难点,中外新闻界都讲究如何把导语写好。我国新闻工作者起初用“冒头”、“开句”称谓导语,并强调导语的重要性。

20世纪30年代,燕京大学新闻系出版的《新闻学研究》发表苏良克《特别作品》一文,其中写道:“开句极属重要,苟开句不佳,无论该文内容如何富丽,亦难望多人读毕全文。盖文章即不能发言,其所恃以引人读阅者,则只开句之吸力也。”

美国新闻学家麦尔文·曼切尔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说:“写作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那便是写作导语了。”他甚至说:“写好导语相当于写好消息。”

三、消息导语的写作形式

(一)消息导语的特点

合格的导语至少应该体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将消息重点内容展现在导语里。一是展现人们最感兴趣的内容,二是展现记者最需要告诉人们的内容,三是选取消息中的要点事实进行展现。

第二,交代新闻源。一是交代新闻的来源,二是交代新闻的根据。

第三,语言简洁明了。文字精练,语言明快,内容醒目。

(二)导语的分类

导语千姿百态,为了易于把握,可以划分为直接导语和间接导语两大类。

1.直接性消息导语,即开门见山地突出最为新鲜、重要或有个性特色的事实,也就是最具新闻价值的内容,可分为陈述式、总结式、评述式等。

(1)陈述式导语也称叙述式导语,是一种以简约凝练的文句直截了当陈述新闻事实要点或特点的导语形式。事件性新闻,其导语多用陈述式。陈述式导语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单一式陈述导语,二是复合式陈述导语。

①单一式陈述导语是由一个自然段来表现,由于导语的内容所需要的语言少,层次单一,读来一目了然,不需要分段,这种表现形式比较常见。

【案例】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

日本投降了!

【分析】 这条短而有力的导语“抢耳”、“抢眼”,开门见山、一语破的,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②复合式陈述导语由消息开端的两个自然段组成,这种导语内容含量不单一,所需的表达语言含量较多,为了使读者看了更清晰,便将不同内容进行分段表达。

【案例】

我国已经与外国签订了许多引渡条约,及时制定引渡法有利于促进我国在打击犯罪上与外国开展的合作。

这是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乔晓阳在今天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中所说的。

(2)总结式导语也称概括式导语,即在导语中扼要地概述新闻主要内容。这种导语的基本特征是把主要内容加以总结概括,简要介绍新闻内容的梗概,具有提示内容重点及其意义的作用。

【案例一】 (《六金铸就“中国日”》开头的一段便是直接性总结式导语)

射击、举重、柔道、乒乓球、羽毛球……6枚光灿灿的金牌,使悉尼奥运会第七天成了“中国日”。

【案例二】

新华社北京2006年3月5日电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次会议将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今年和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推动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继续前进。

(3)评述式导语也称解释性导语,是着重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论的一种导语。评述式导语的基本特征是,把叙述和议论交织在一起,用虚实结合、夹叙夹议的方式,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进行分析或解释,从而揭示出新闻事实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导语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先述后评式,一种是先评后述式。

①先述后评式导语是先叙述事实,然后进行评论。

【案例】 (《新乡七里营“视察田”调茬后又获好收成》导语如下)

当年毛泽东同志视察过的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大队的350亩棉花地,改茬种小麦和水稻后,今年又获得和将获得好收成。小麦亩产高达700多斤,水稻碧绿茁壮,丰收在望。这是这个大队的干部和群众在真理标准讨论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科学精神办事所得到的又一丰硕成果。

【分析】 这就是先概述新闻事实,然后进行评论的评述式导语。七里营大队的“视察田”连续20年种棉花,地力减退,产量逐年下降;“视察田”改种小麦和水稻却获得好收成。这些事实的含义深刻,如果不点明一些道理,受众难以一下子领会和把握。

②先评后述式导语是先作评论,然后再写出评论的根据即事实。

【案例】

新华社北京1983年2月22日电(记者 柳梆 马成广)我国十亿人口有八亿农民搞饭吃的旧局面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目前全国大约有一亿左右的农民已经从插秧种粮中转移出来。他们从事养殖业、加工业、经济作物种植业和农副产品运销业等商业生产,在农村这块广阔土地上绘出了“种田能手包农田,能工巧匠搞专业”的生机勃勃的新画卷。

【分析】 这则导语,记者先作评论,然后再叙述作出这一论断的客观事实依据。近几年来,农村“种田能手包农田,能工巧匠搞专业”的景象是许多人都能感受到的。但它意味着什么呢?记者一开头便通过评论表明见解,即“我国十亿人口有八亿农民搞饭吃的旧局面已经发生变化”。

2.间接性消息导语又称延缓性导语,它不是直接而是间接地表述新闻事实要点,是相对于直接性导语的写作形式。

间接性消息导语尤其适用于时效要求较为宽松的非事件性新闻,可分为描写式、引语式、对比式、提问式等。

(1)描写式导语是运用文学描写手法再现生动事实或现场气氛、情景的一种导语。描写式导语的基本特征是:记者根据目击的事实,运用白描手法,作简洁质朴的描绘,使之富有现场感和形象性。描写式导语多种多样,我们从见闻式、特写式两个方面去把握。

①见闻式描写,主要用于记叙、描绘比较大的场面,以叙事为主,并穿插形象进行描写。这种表现形式,主要从新闻所处的特定环境着笔,即从现场、气氛写起,或选取某一形象侧面,作简洁朴素而有特点的描写。特别是从记者目击的情况具体写来,一开始就给人一种具体的强烈气氛和印象,增强新闻的生动和现实感。

【案例一】 (《纽约时报》1944年4月29日)

墨索里尼昨晚回到了他的法西斯主义诞生的那个城市。他是被一辆大篷货车载到这里来的——他的尸体躺在一堆尸体上,躺在同他一道被枪毙的他的情妇和12个男人的尸体上。这一伙都是在昨天被意大利游击队员击毙的。墨索里尼的垮台、逃跑、被捕和处决构成了一出丑剧。今天上午,在洛莱特市场,这出丑剧的最后一幕,终于结束了。

【案例二】 (《钱塘江源头生态保护工程初露风采》的导语运用了白描写法)

沿钱塘江溯流而上,行至开化境内,只见清澈的江水中鱼儿嬉戏,葱郁的青山间鸟儿啁啾。然而就在两年前,这里流淌的还是泛着泡沫的浊流。喜人的变化,是开化县大力实施钱塘江源头生态保护工程的结果。

【案例三】 (《河南日报》1986年7月14日《中州平原绿正染》的导语用泼墨式描写法)

树!树!还是树!我省平原地区正在绿化。

【分析】 作者仅用15个字就把中州大地的概貌作了宏观描写,形象地展现了河南绿化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使读者如临其境,仿佛置身于树的海洋中。

②特写式描写,抓住人物的表情或一些事物的局部进行描绘,给人留下特写镜头般的印象,使人身临其境、如见其人。

【案例一】 (载于《人民日报》2010年8月5日)

8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吉林省永吉县考察指导防汛抗洪工作时,穿着雨鞋,踩着泥泞的道路,沿着县城主要街道察看灾情。

描写型导语的注意事项:明确描写的目的,不是为描写而描写。描写要简洁而传神,避免陈词滥调和过分矫饰。

【案例二】 (《湖北日报》1981年发表了一篇歌颂老师的消息,由于导语中用了一个“老师为学生送棉大衣”的特写,很感人)

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发动了。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乘客们以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2)引语式导语是引用文件、公报或新闻人物的谈话,或引用诗词、格言、警句等,准确、鲜明地突出主题。

【案例一】 (美联社)

一位以色列动物学家说,骆驼的生命力顽强,其秘密不仅仅在于驼峰,更重要的在于其鼻子。希科尔尼克教授声称,他已发现了“沙漠之舟”能在炎热干燥气候中长期生存的秘密。

【案例二】 (消息《我省旅游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导语颇具文采,载于《湖南日报》1987年1月9日)

“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武陵风光,已经撩开面纱,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旅游者。

【分析】 古诗名句,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案例三】 (《邓副委员长一行在京都等地游览》就是以邓颖超同志的一句话作为导语的)

邓颖超副委员长今天在欣赏日本名胜琵琶湖春色的时候,对当地记者说:“中日两国的友谊就像琵琶湖的波浪一样,一浪一浪地流传下去。”

【分析】 这则导语引用邓颖超同志游览日本琵琶湖时,由湖光春色托景“起兴”所说的话,映衬事实的新闻价值,引出消息报道的主题——中日人民的友谊世代相传,这对受众显得更具有感染力。

(3)对比式导语指使用今昔、正反、彼此等对比方式写成的导语。可作纵的对比,也可以作横的对比,通过强烈的反差,以显现新闻事实的个性特征及其意义。

对比式导语实际上是在导语里运用背景材料的一种形式,用来与新闻事实作对比的背景材料,要有的放矢,能够衬托和突出新闻事实的新意,或有利于解释、回答有关问题。

①个别与普通的对比。新闻往往在普遍之中出现个别现象,我们将这种个别放在普遍之中形成对比,加以表现,就会令人耳目一新。

【案例】 (《合肥晚报》2006年2月11日)

就在相声正走下坡路时,近来北京突然掀起了一种文化现象——“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和他的传统相声火爆京城。

②常态与意外的对比。该手法在导语中表现出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的效果,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案例一】 (美联社1979年3月28日发了一条关于我国河北任丘油田的稿子,导语如下)

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案例二】 (汉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的意外受挫成了国内外舆论的焦点,法新社的消息导语如下)

统治世界乒坛数十年的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今天在这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失败,这一严重挫折使中国人感到十分沮丧。今天,乒乓球赛新闻层出不穷,倒霉的不仅限于中国人。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天将作为黑色的星期四而永远留在记忆中。

③愿望与现实的对比。在社会生活之中,现实有时与人们的愿望大相径庭,表现在导语写作中,有一张一弛的效果。

【案例】 (《解放军报》1988年6月26日的这条消息导语,从妈妈的美好愿望,到“痛心疾首”,反差极大,深具人情味)

天下做女人的,谁不想当个健康孩子的母亲!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目前在我国,每出生1000名婴孩中,就有13个是缺陷儿,使得不知有多少这种孩子的妈妈为此泪水涟涟,痛心疾首。

④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这属于历史发展性对比,通过前后对比,使事件的新闻价值与新闻意义更加突出。

【案例一】 (中新社2001年4月11日)

昔日被中国农业作为学习榜样的山西昔阳大寨村,如今正大力发展旅游业,并逐步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地方。

【案例二】

新华社合肥1980年11月17日电 历史上以讨饭出名,两年前还要吃国家供应粮的安徽省凤阳县,今年成了全省最早完成全年粮食征购、超购任务的一个县。

【分析】 凤阳县历史上以讨饭出名,两年前还吃国家供应粮,而如今有了完全变样的另一番情景。导语用纵向的对比法,凸显了消息的新闻价值,读来令人振奋。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才短短两年,原先那么穷的地方就取得如此了不起的成绩,富有说服力地表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农村政策具有何等巨大的威力。

(4)提问式导语也叫设问式导语,是在消息开头设置问题,引起受众的“新闻欲”。这一提问形式导语通常也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已知问题提问,一种是未知问题提问。

①已知问题提问,是在导语中提出本来并无疑问的问题,目的在于诱发受众的注意和兴趣。

【案例】

你想现场目睹第45届世乒赛冠军的精彩绝技吗?这一愿望即将成为现实。笔者昨日获悉,我国乒乓球健儿刘国梁、王楠、马琳、张莹莹、李菊、孔令辉,将由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蔡振华率领,来杭参加8月29日在省体育馆举行的“农夫山泉世界乒乓球冠军挑战对抗赛”。

②未知问题提问,是先提出公众欲解而未解的问题,使得新闻更加引人注目,并对新闻事实留下深刻的印象。

【案例一】 (《北京日报》)

这几天,北京满街筒子闹腾扑棱蛾子。人们纳闷:这些黄褐色小东西是什么?它们打哪儿来?

【案例二】 (新华社1987年6月15日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

【分析】 该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省。

(5)解释式导语。有的报道,需要作些解释方能显示其特有的意义,吸引读者。有些技术性、专业性强的术语,一般人看不懂,更要作必要的解释。

【案例一】 (新华社)

人们乘沪宁铁路火车旅行的时候,感到有一段行车特别平稳,车厢很少震动,这是上海铁路局铺设的无缝铁路。它由苏州附近的百洋湾到望亭,全长5公里。

【案例二】 (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的导语)

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6)假设式导语。有些事情的意义或严重性一时还看不出来,就把它放在某种假设的条件下,让读者能透过现象看实质,清楚地了解作者的意图。

【案例】 (路透社)

在西欧的塞纳河,你也许会捉到一条鱼。但这条鱼可能因河水污染而变成盲眼,而且身上没有鱼鳞。在莱茵河,你什么也捉不到。鱼群的健康状况,相当准确地显示了西方世界大河流的污染程度。

(7)谈心式导语,采用促膝谈心的方式,写出读者急欲知道或感兴趣的事,以诱发读者阅读新闻的欲望。导语里一般都出现第二人称,直接称读者为您或你,同时又用读者容易接受的语气来表达。这种导语亲切、自然,如同拉家常,能体现与读者切身利益的接近性,能诱发读者好奇心,促使读者非往下看个明白不可。

【案例】 (《北京日报》)

如果你愿意花两元钱购买一张信用卡,那么在购买商品时,将得到以下方便:俏货优先,电话预约,送货上门,商品保质、保量、保修、保退。

(8)悬念式导语,指的是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人们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案例】 (载于《人民日报》1978年6月25日)

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

【分析】 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读者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9)比拟式导语。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比拟表现手法去写,将静态变成动态,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案例一】

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分析】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直接用拟人手法表现,起到了夺人耳目的效果。

【案例二】

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嗨,下午好!”我国第一张下午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

【分析】 1993年11月1日,《杭州日报》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下午版报纸。当天,新民晚报发了一则消息,导语也是用拟人手法表现,不仅写出了声音,而且写出了感情。

(10)重复式导语。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报道一些特殊的事件,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 (新华社华盛顿1989年7月21日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

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

【分析】 导语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四、导语的写作要求

(一)要突出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

事实有主有次,有先有后,有新有旧,放在导语里的事实材料一定要是最主要的、最新鲜的、离报道时间最近的,对所选用的材料在表述上要明确、具体,不能抽象笼统、含糊其辞。要突出新鲜点、着重点、特殊点和受众兴趣点。美国新闻学教授威廉·梅茨说得好:“把太多的事实塞进导语里,是造成文章不明晰的最常见的原因。应该在导语中传达新闻的精髓或本质的东西,不要把你手头所有的每一件事都写进去。”[1]

【案例一】 (载于《文汇报》)

市纪委筹备组昨天就长宁区粮食局原副局长、常委委员董耀祖利用职权,伙同他人非法取得20余套公房的支配权,进行私分和私自处理,从中接受贿赂,并将公房交换到的私房出售,与他人共同侵吞售得的赃款,以及盗卖公家建筑材料,贪污公款的典型案件发出通报。

【分析】 这条导语写董耀祖的错误有四:(1)他“利用职权,伙同他人非法取得20余套公房的支配权,进行私分和私自处理,从中接受贿赂”;(2)他“将公房交换到的私房出售,与他人共同侵吞售得的赃款”;(3)他“盗卖公家建筑材料”;(4)他“贪污公款”。

有人对这条导语作了改写,缩短了一半:

长宁区粮食局原副局长董耀祖,利用职权,伙同他人私分公房20余套,从中贪污受贿,得到了可耻下场。

改写的导语突出了董的主要错误:私分公房20余套。对其他三条错误按其性质概括为“贪污受贿”4个字,前面冠以“从中”,说明它与错误的关系。改写后的导语和原导语相比,减少了73个字,给人的印象却更明确。

【案例二】 (一则关于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骨科肿瘤的消息)

一是新华社记者写的导语:

中国外科大夫采用新的接骨方法来治疗良性和恶性的骨肿瘤。

二是法新社转发这条消息时,作了这样的改写:

新华社今天宣布,中国外科大夫采用新方法,从死尸那里把骨组织移植到活着的病人身上,来治疗良性和恶性的骨肿瘤。

【分析】 法新社这样一改,就把原来含糊、笼统的导语改得明确具体了,效果当然比原来好得多了。

(二)要有实质性内容

导语里单纯突出事实还不够,还要具体实在,突出实质性内容,给读者以新的启示。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训练有素的分析能力,在叙述事实时不要空泛虚夸,不要就事论事,而要深刻揭示其内在的含义,鲜明地体现消息的主题。

以下是关于报道天津引滦工程的两条导语。

【案例一】 (新华社1983年9月11日)

今天清晨,当天津千家万户拧开水龙头,从200多公里外引来的滦河水源源流淌的时候,海河两岸的群众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奔走欢呼:“滦河水真甜呀!”饮水思源,到处响起了《献花歌》的嘹亮歌声:“金色的秋天飞彩霞,彩霞化作鲜艳的花,鲜花献给解放军呀,它把我们的敬意来表达……”

【案例二】 (路透社1983年9月18日)

滦河引清水,人民品香茶,天津230万户人家每户免费供应50克龙井茶。

【分析】 很明显,路透社的这条导语突出了实质性内容。它抓住千家万户用滦河甜水品龙井香茶这一典型事实说话,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三)要简洁明了

澳大利亚记者杰维斯说:“简洁确实是导语的灵魂,每个字都必须值得写,每个字都必须准确得当。”要使导语简洁明了,最重要的就是要突出新闻诸要素中最有价值的要素,而把其他要素放在后面,或根据需要予以省略。例如,对一场战争的报道,一般是强调战果的,但有时又根据不同情况强调不同的要素。如果敌方特别强大,我们的力量特别弱小,就要突出这场战争的对象。如果战争发生在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或当前的战略要地,就要突出战地。如果是半夜奇袭,或者在一个很有意义的时刻获胜就要强调时间。如果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读者很想知道,就要在导语中突出原因。可见,在导语中突出哪个要素,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读者的需要和兴趣。

下面是一条新闻的两种写法,通过对比说明力求从读者角度去选择要素,是一个成功的经验。

【案例一】 (新华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7日召开座谈会,畅谈对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的感想,积极建议与台湾邮电部门通邮通电。

【案例二】 (路透社)

北京已建议就恢复台湾与大陆之间的通邮通电的业务问题进行商谈。

【分析】 很显然,路透社转播稿所选择的要素,最能反映这篇新闻的价值。

【案例三】 (载于《人民日报》2001年10月16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今天上午在巴黎总部正式开幕。教科文组织188个成员国的约3000名代表将参加从10月15日至11月3日的会议,多位国家元首、200位部长参加本届大会。本次大会有32项主要内容:通过一个文化多样性宣言、举行一个约有50位部长参加的题为“生物伦理学:国际挑战”的圆桌会议,评估2000年4月达喀尔国际教育论坛会议以来在全球普及基础教育的情况。此外,会议还将审议并通过教科文组织2000—2007年中期战略,改选执行局等。

【分析】 这则导语罗列的材料太多,没有突出重点,自然显得冗长臃肿。

(四)要力求生动有趣

记者要认真研究读者心理,针对读者欲知未知的急迫心理,选择新鲜而又重要的事实或问题切入,吸引读者阅读全篇。

【案例一】 (新华社)

我国政府最近颁布了一项计划生育政策,即一对夫妇只准生两个孩子,最好只生一个。

【案例二】 (路透社)

生两个好、生一个更好——这就是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生娃娃的新政策。

【分析】 以上两则导语,后一则导语只是在文字上稍作变动,就显得生动、亲切了。

要用上述要求写好导语,一个最好的办法是多拟几条,反复比较,精益求精。下面以一篇报道出口活梭子蟹的消息为例,记者设计了12则导语进行比较,以便从中选出最佳的导语。现摘录几则如下。

【案例一】

最近两个多月来,一批批活梭子蟹由福州运往日本和香港地区,从而结束了我国内地只能出口冷梭子蟹的历史。

【案例二】

奇迹!从福州运到日本的梭子蟹,成活率竟达90%,成活期在6天以上,连经营有道的日本商人也不禁啧啧称赞。

【案例三】

中国的梭子蟹不再是冰冷僵硬而是神气活现地出现在日本市场上。日本商人称赞经过长途运输的福建梭子蟹十有九活,是个奇迹。

【案例四】

在福建平潭县外贸公司储养仓库里,一筐筐八足乱舞、吱吱叫唤的梭子蟹浸入冰水之后立即安静下来,进入冬眠状态。当它们一觉醒来时,却发现已是“身在异乡为异客”,置身于东京超级市场的货架上了。

【案例五】

我国福建出产的梭子蟹,如今已能活着运销日本和香港地区了。而过去,即使在沿海城市也没有供应活梭子蟹的。

【分析】 事情不仅新鲜,它还显示出中国出口海产品的新途径。

【案例六】

历史上被称作“隔夜愁”的只能冷冻出口的福建梭子蟹,现在却八足挥舞、神气十足地出现在国际市场上。近两个月来,由福州出口的28万斤梭子蟹,成活率高达90%,日本商人称之为奇迹。

【案例七】

一变为五。中国梭子蟹活着从福州外销日本和香港地区,身价猛增,每吨价值与过去出口的5吨冻蟹相当。

【分析】 以上案例中,一件事情,记者写了多条导语,通过比较,选择其中一条使用。这种认真的新闻写作态度令人称赞。

第二节 消息背景的写作

写消息之所以注重背景,是因为世间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来龙去脉,都有它存在的客观环境,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背景。任何消息都在一定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中产生,把背景交代清楚,就能更好地道出新闻的由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李尔文·曼切尔说过:“不使用背景材料,几乎没有什么报道是全面的。”

一、消息背景写作的分类

新闻背景写作可概括为历史背景、地理背景、人物背景、事物背景和社会背景五个方面。

(一)消息的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是通过引用介绍久远历史所发生过的事实,来表明消息中事件的重要价值。

【案例】 (消息《中国开始人口普查》)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数字调查的国家之一。据《后汉书》载:公元前2200年,中国有1355万人。《周礼》载:“民数自生齿以上,登于天府。”

(二)消息的地理背景

地理背景是通过介绍消息相关的地理环境,进行必要的特点铺垫,使消息写作更易于主体内容展开。

【案例】 (消息《上海加快建设松江大学城》)

松江大学城位于上海松江新城区,北临佘山国家风景旅游度假区,南靠松江历史文化名镇。

(三)消息的人物背景

人物背景是通过介绍人物的历史成就、某方面的造诣,或某些特点来暗示新闻事件的意义。

【案例】 (消息《徐悲鸿纪念馆建成》)

徐悲鸿先生在国画、油画、素描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尤以画奔马、雄狮和晨鸡著名。

(四)消息的事物背景

事物背景是通过介绍事物特点,来阐释消息事件突出的特点,起到引人重视的报道效果。

【案例】 (消息《太平洋牡蛎育苗成功》)

太平洋牡蛎原产于日本沿海,其肉色美味鲜,蛋白含量高,被誉为“海中牛奶”。乐清湾早在1979年就引进太平洋牡蛎养殖,但以前种苗渠道一直依赖于港湾内的自然繁殖。

(五)消息的社会背景

社会背景范围广泛,消息写作经常被运用,通过介绍消息相关的社会背景,阐明新闻事件的特殊情况,得到人们的关注。

【案例】 (消息《我国加强野骆驼研究》)

我国政府很早就把野骆驼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从1959年起多次进行考察。1986年在新疆阿尔金山北麓建立野骆驼保护区。前不久,全球环境基金、英国野骆驼基金会等国际组织无偿资助72.5万美元,计划在新疆的沙漠边缘设立5个检查站,严禁捕杀野骆驼。

二、消息背景写作的注意事项

(一)不要把背景材料当主体来写

消息背景是消息的从属部分,背景材料应该和主体事实直接有关,运用背景材料是为了更好地说明和衬托主题,不能滥用,不能为交代背景而交代背景。两者的关系是宾与主的关系,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作为起映衬作用的“绿叶”,一定不能压倒“红花”。

(二)不要将背景材料写得繁琐杂乱

写消息不需要也不可能多处交代背景,一定要在重要问题上简单扼要地交代背景,有时只要用一两句话甚至几个字,画龙点睛把背景点一下就足够了。不能事无巨细地写上许许多多背景材料,冗长累赘,令人生厌。因此,写背景要简洁凝练、通俗易懂。

(三)不要将背景材料格式化

背景材料没有固定格式,应该在读者最需要的地方出现,可以写在新闻的最后、中间或导语中,可以专设背景段,也可以穿插在几个地方。背景材料多的话,最好不要集中在一起作一次性交代,可化整为零,灵活穿插,或作对比,或作陪衬,或用于画龙点睛,或用于描花添叶,要尽量把背景材料和新闻融合在一起,和新闻事实巧妙地穿插在一起。什么地方需要写背景材料,什么地方不必用背景材料,要根据新闻事实本身的逻辑和读者的需要而定。它的出现在逻辑上应当是顺理成章,在文体上应当是一气呵成,而不应该由于硬插入背景材料而打乱新闻的节奏。

(四)不要用背景材料贴标签

背景材料同新闻事实一样,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用真实可靠的材料反映背景与新闻之间的本质联系,力戒空洞抽象的议论和牵强附会地贴标签。

对背景材料要从各个角度去观察,了解它与周围事物、周围环境的纵横关系,从而把它放在整体的背景之下加以分析。要把背景材料用在消息的三个关节上,即新闻中需要解释的关键问题,需要回答的读者关心的问题,需要阐明的新闻事实之间的关联问题。

【案例】

健康的生活需要口腔卫生 卫生部召开世界卫生日座谈会

本报北京4月7日讯(记者 陈光曼)今天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口腔卫生”。卫生部今天在京组织有领导、专家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代表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围绕“健康的生活需要口腔卫生”这个口号进行了座谈。

据介绍,龋齿被WHO认定为除恶性肿瘤、心脏病以外的第三大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我国口腔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自然人群口腔疾病患龋率为60%—80%,其中城市儿童患龋率超过80%,农村为50%左右。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在座谈中说,搞好口腔卫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把口腔卫生纳入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之中,把牙防工作提到防病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分析】 该消息的第二段,提供的就是说明性背景材料。如果没有这段背景材料,受众就不能深刻理解围绕“健康的生活需要口腔卫生”这个口号进行座谈的意义,更不能理解在陈慕华座谈会上所说的“要把口腔卫生纳入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之中,把牙防工作提到防病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的原因。这条消息也就成了一条非常简单,没有多大意义,不会引起公众关注的一般化的动态消息。

第三节 消息展开部分及消息结尾的写作

一、消息展开部分的写作

(一)消息展开部分的含义和功能

展开部分又称新闻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要承接导语,用足够的、典型的、有说服力的材料,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思想。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和展开部分的具体内容一般要一致,不能“走调”。

展开部分有两个功能:一为阐述和深化导语。对于导语中所涉及的内容,加以解释、补充和叙述。二为提供新的事实,深化主题。展开部分能提供导语中未涉及的新闻内容,使消息更为充实饱满,更为生色。

能提供新的思想、观点,使主题的表达得到加强、深化。能提供有关的背景材料,使读者对消息的来龙去脉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消息展开部分的叙述方式

1.按时间顺序写。根据事物发展的先后,按时间顺序排列事实。可以是顺序,也可以是倒序,能清楚地反映新闻事件,有头有尾,层次分明。

2.按逻辑顺序写。作者从所采写的新闻事件中,提炼出各个有内在联系的因素,并按其逻辑关系来安排材料,或者是因果关系,或者是并列关系,或者是主次关系,或者是点面关系。在组织材料时,一般先写主要的、具有特点的事实,而后安排较次要的、一般的材料。要注意逻辑性,不能把互不相干的许多问题,形式主义地罗列在一起,不要把不相干的或游离主题的材料扯在一起。

3.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有些新闻事实既有事件的发展,又有很严密的逻辑关系,在写展开部分时就需要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写。这种写作形式比前两种难度要大一些,处理得好,扣紧主题,说清问题;处理得不好,眉目不清,支离破碎。因此,用这一形式表现的新闻,在层次与层次之间,问题与问题之间,要特别注意逻辑上的严密性、连贯性。

4.不拘一格。消息的展开部分也可不遵循某一固定格式,应在表现形式上不断创新。可根据新闻内容的需要和读者口味,使展开部分的形式向轻松、活泼的形式发展;也可不紧扣导语,而别开生面,另辟新途,这样可以避免和导语重复,不断给读者新鲜感,吸引他们饶有兴趣地读完全篇。这一类的展开部分,在写作时段落的排列不能机械地按重要性依次递减,而是分段选择其中精彩的事实,作为有机的组成部分,渐次展开。

(三)展开部分的写作要求

1.承应导语,说清事由。展开部分要承应导语的内容,说清新闻事实发生的根由,交代消息的来源。注明消息的来源,可以采用明示的方法,也可采用暗示的方法;可以用直接引语,也可用间接引语。根据美国《全能的记者》一书的概括,常用的方法如下。

第一,注明消息的来源。如“汤姆斯市长说罢工将于星期四中午告终”。

第二,暗示新闻的来源。如“囚犯10名于今天清晨越狱潜逃”暗示的新闻出处是郡长或狱长。

第三,不涉及出处。为了保护某些人或者加强新闻的可信性,记者可以有目的地不涉及出处。如“据记者昨晚向权威方面探悉,尽管总督辟谣,立法机构的特别会议将在30天内召开”。

第四,交代出处。记者对所有议论性的材料务必交代出处。如“市议员哈克莱宣称:汤姆斯市长不能胜任他的职务”。

2.紧扣主题,阐明事理。展开部分不能写得杂乱无章,一定要紧扣主题。要合乎逻辑地展开,以更好地阐明事理,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与意义。从消息的特性来看,作为叙事性传播,在展开部分一定要按事实的逻辑来安排事实。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特点和规律,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说明事物,阐明事物的意义。要按照科学思维的原则和方法来说明事理,有根据、有条件、有层次、有分析,有因有果,合乎科学。

【案例】 (《日本出现大量畸形鱼》这则消息在导语后的展开部分是这样写的)

这种畸形鱼被日本水产学者暂定为“弯骨鱼”。根据学者们分析,有三种情况可以造成大量畸形鱼的产生:一、在海底工程中,使用炸药进行爆炸,鱼受到水中的突然压力,而使背骨弯曲;二、寄生虫进入鱼体内部;三、农药和稀有金属等积存于鱼体内,引起鱼神经异常,筋肉萎缩,背骨逐渐弯曲。这三种情况产生的“弯骨鱼”对人体有害的可能性很大。

【分析】 这里,对大量畸形鱼作了三种可能性的解释,并引用“据学者们分析”,就使展开部分有很强的说服力。若能对这三种情况作进一步分析,指出哪一种可能性更大些,就能对事由说得更清楚。

3.条理清晰,段落短小。展开部分要做到条理清晰,首先要讲究结构和层次。结构是运用自然段表述消息内容的技巧,层次是运用剪裁衔接的手法组合消息的技巧。要运用消息的结构和层次,巧妙地将信息传播给读者。

展开部分要做到条理清晰,还要讲究提行分段。提行分段属于消息写作的意念表述和组织结构的方法技巧问题。消息写作要善于运用简洁明了的行文传播信息,在提行分段上宜短不宜长。当前,长段落的展开部分较多,有的消息把许多内容塞在一个长段落里,致使段落过长,内容过多,层次不清,给读者阅读带来很多不便。还有的消息把结构段落与自然段落混而为一,将提行自然段误解为结构段,导语、背景、展开部分和结尾各为一段,致使段落冗长,意念不清,重点不突出。我们提倡短小的新闻段落,一段一层意思,用许多紧密相连的小段区分内容。杰克·海敦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说:“好的新闻写作是干脆而明快的。简短的句子和段落是它的特征……为了便于阅读并在报纸版面上多留一点空白,有意把段落弄得很短。”可见,提倡分段多、文句短至少有这样三个好处:一是消息内容层次清楚,二是版面编排清晰美观,三是读者阅读节奏明快。当然,也不能认为段落越小越好,那样使消息给人一种支离破碎的感觉。

要做到条理清晰,段落短小,首先要分清层次,把各层意思划分清楚,作合理安排。其次要讲究提行分段的技巧。段落和层次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层次是内容上的含义,段落是结构上的含义。层次没有外在标记,段落有换行的明显标志,层次可以是一个段落,也可以是几个段落。要使段落短小,最好的办法是词语凝练,尽量用一两句话表达一个独立完整的意思,让其形成一个短小的段落。

4.内容充实,手法多样。展开部分的内容要丰富充实,不仅要有面上的概括材料,还要有点上的具体的典型事例。展开部分除了要补充和完善导语中所涉及的内容外,还可提供与之有关的新的事实材料。

展开部分的写作手法要多种多样,波澜起伏。要用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叙事时可以顺叙、倒叙、插叙,有时也可以描写、抒情,要围绕主题选材,多变换几个角度提出和解答问题,每篇消息都要写出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在写作手法上要尽量灵活多样,生动有趣。

【案例】 (新华社的消息《〈象棋〉月刊创刊》,导语很简要,展开部分却写得非常生动)

这是一本风格别致和内容有趣的杂志。创刊号封面的一边印有一张双马单相紧缠单炮双士的残局棋图。这盘残局从来被人认为是无法取胜的和局,连最老的古谱和最好的名手都这样看法。但是在这一期《象棋》创刊号内,却揭示了这盘残局的奥秘,披露了双马可以战胜单炮双士的看法。

展开部分的写作还要善于运用细节。美国两位名记者约翰·钱塞勒和沃尔特-米尔斯在《记者生涯》中非常强调细节的重要,认为“记者的工作就是要把这些生活细节精心编织到报道中去,以使新闻有血肉,富有生气和特色”。他们举例说,一篇报道中有这样一句话:“两个少年在一起车祸中丧生。”后来加了这样一个细节:“其中一个身穿短袖T恤衫”,汗衫上印着“我在人世并不求长寿,而要过得快乐”,这样一加就形象多了。

二、消息结尾的写作

结尾在消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结尾,能使消息在结局达到高潮,或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

好的记者非常讲究结尾的构思,总是想方设法用别致的结局吸引读者读完整篇报道。美国名记者威尔·格里姆斯利说:“一篇好的报道是具有对称美的。它必须有一个好的开头。然后,它应该平稳流畅地过渡到文章的高潮;如果可能的话,要用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尾使之达到高潮。”

消息结尾的写法很多。或总结全篇,揭示主旨;或展示未来,鼓舞斗志;或抒发情怀,增强感染;或词语含蓄,使读者遐思不已。总之,应能够深化主题,并简短有力。就一般消息而言,写结尾还提倡这样两种手法:一是没有结尾的结尾,二是新开篇的结尾。

(一)没有结尾的结尾

没有结尾的结尾,是指写消息时不要故意设计结尾或结尾句,而是顺着消息的发展,自然地把必要的消息内容、事件、新闻诸要素交代完毕,水到渠成,自然结尾。像《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上海最后两辆人力车进了博物馆》等,都没有专门的结尾段、结尾句,而是用具体的事实或细节作结尾的,是典型的没有结尾的结尾。这种方法干脆利落,毫无拖泥带水之感,却能余味无穷,含蓄不尽,能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二)新开篇的结尾

新开篇的结尾,指消息写到结尾时,用另一个新的信息来做结尾。看来像是另一消息的开端,却毫无游离之感,反而让读者感到还有新的消息在等待自己去看。

【案例】 (《欧战结束!德国无条件投降!》写的是德国的投降仪式,结尾却是仪式之外的新信息)

盟国的官方通告将于星期二上午九时颁布,届时杜鲁门总统将在广播电台宣读一项声明,丘吉尔首相将发表“欧洲胜利日”公告,查尔士·戴高乐将军也将同时对法国人民发表讲话。

新闻的结尾特别要注意防止画蛇添足,用空泛的政治口号拖在尾巴上,给人以拉杂累赘之感。还有,不当结束而结束,使人感到似乎未完,或含义不清,也是要防止出现的。

第四节 消息标题的写作

消息标题是消息精华的集中体现,是对消息内容的提示和评价,是吸引读者的重复手段。它能帮助读者选择新闻信息,帮助读者加深对新闻信息的理解,能满足读者扩大新闻信息的需求。

一、消息标题的种类

消息标题由主题、辅题组成。辅题有引题、副题、插题、提要题等。也就是说,除主题外,均属辅题。排版上,辅题字号较小。

主题是标题中最主要部分,说明最主要的事实和思想,也是标题中最受人注意的部分。

引题又称眉题、肩题、上辅题。它是主题的先行官,从属于主题,为主题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阐明观点,或以鼓动、揭示、含蓄、抒情、讽刺等手法,表示记者的观点和态度。引题的位置在主题前,可以是明确的完整句子,也可以是有意表达含蓄语义的词组,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副题也叫子题、下辅题。它排在主题之后,用以补充说明主题,交代新闻的次重要事实,起着印证、注释、补充作用。副题一般从实处着手,内容较多,比较具体,文字一般长于肩题和主题,有时副题可以多行。

插题又称分题、小题。它穿插在消息中,是某一段段意的概括,有分段分类的作用。既便利读者,又能美化版面。插题亦可点出某段中最精彩的地方,或把某段开头一部分突显出来。

提要题又称提示题、纲要题,一般在新闻的前边。它集中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做法、经验或问题等,对读者作概括介绍。有时在总标题前,有时在题后文前,近似副题或编者按的作用。

栏题又称大标题、总标题,居于一个版或一个专栏最显要的位置,字号大而醒目,统率所属的各篇稿件。栏题所提出的是一个时期带有普遍性的大问题,用语要正确全面。

【案例一】 (载于《人民日报》1997年3月3日)

一条消息三个标题:

与大海同在 与祖国同在 与人民同在(引)

邓小平同志骨灰撒入大海(主)

受中央委托,胡锦涛同志和邓小平夫人卓琳等亲属护送骨灰撒放(副)

【案例二】 (载于《江淮晨报》2004年2月11日)

一条消息两个标题:

“霸王别姬成绝唱 人间不见程蝶衣”(引)

张国荣跳楼自杀(主)

二、消息标题的写作要求

(一)一语中的

消息标题的写作要做到一字千金,用最凝练的语言表明最想告诉人们的内容,标题要“点睛”。

1982年初,团中央致全国一、二年级小朋友的信中宣布,年满7岁的少年儿童都可以戴红领巾。由此产生的消息标题有以下情况。

【案例一】

共青团中央在致全国一二年级小朋友的信中宣布(引)

年满七岁的少年儿童都可以戴上红领巾(主)

【案例二】

共青团中央作出决定(引)

让适龄少年儿童全部戴上红领巾(主)

【分析】 第一条标题,“都可以戴上红领巾”,含有条件性。第二条标题,“全部戴上红领巾”,表明不考虑任何条件。两条标题对比,显然第一条标题在写作中,记者理解文件更到位。

(二)简短易读

消息标题应该用最精确、最简短的语言,将新闻的主要内容告诉人们,让人一看就懂。

【案例】 (毛泽东撰写或修改过的三个消息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宣告灭亡

北平解放

(三)旗帜鲜明

消息标题要表明立场,是非有别,以旗帜鲜明的态度呈现给人们,达到引导舆论的目的。

【案例】

来的都是客 全凭嘴一张(引)

风口镇被吃穷了(主)

(四)生动活泼

根据消息相关内容需要,标题写得生动活泼会起到感染人、影响人的艺术效果。

【案例】

上面来一斗决不给农民九升九(主)

海堰乡化肥供应实行“三公开”、“一证管”(副)

三、消息标题的构成形式

(一)完全式

引题、主题、副题齐全,表明内容比较重要,使用时要注意相互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案例】 (载于《文汇报》2005年10月17日)

一条消息,四个标题:

4时33分航天员报告:安全着陆,身体状况良好(引)

神六飞船今晨凯旋(主)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祝贺(副)

吴邦国贾庆林黄菊吴官正观看飞船返回实况 吴邦国宣读贺电(副)

(二)主标题式

只有主标题,没有辅标题,可以是单主题,也可以是多主题。单主题以一行居多,若字数多也可并列地排成两行。多主题以两行居多,没有特殊需要不宜增加行数,行数太多会影响中心的突出。

【案例】 (载于《新安晚报》1999年12月21日)

双行主题:

失学娃越来越少

女干部越来越多

(三)主引式

由主题和引题组成。

【案例】 (载于《中国青年报》2006年1月27日)

中国选手首次在大满贯赛事中夺冠(引)

郑洁晏紫澳网女双折桂(主)

(四)主副式

【案例】 (载于《江淮晨报》2006年2月4日)

埃及一客轮红海沉没(主)

载有1400多人,已有100余名幸存者获救(副)

四、消息标题的制作程序

(一)紧扣内容,构思立意

标题产生在构思与动笔之前,最终完成是文成之后。紧扣内容是精心制作标题的前提,只有把消息的内容搞清,抓住实质,才能反映深刻,做到言近旨远。标题制作不能就事论事,要立意高,要贴近实际需要,从中确立富有时代精神的新意。在构思时要做到内容具体、概括准确、题文一致、突出精华,还要避免歧义。

(二)先搭框架,反复比较

制作标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时灵感到了大笔一挥,一则好标题跃然纸上,有时却苦思冥想,不见踪影。因而不要希图一口吃成个胖子,要下工夫反复琢磨。可根据立意,先搭架子,然后再作加工,反复比较,到满意为止。

(三)先讲准确,后求生动

准确是标题的生命,这是毫不含糊的。标题的准确既不能夸大事实,亦不能缩小事实,反映主次要得当,概括事实要无差错。消息标题要讲究准确,还要力求生动。只有生动活泼才能打动读者,生动的标题就像磁铁石一般,能把读者这块铁紧紧吸住。

(四)细心斟酌,力求简洁

标题要力求“一言理尽,两字穷形”,以至于“增一字则太长,减一字则太短”。用最少量的字词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这就是简练的内涵。标题不简洁,拖泥带水,就会使人觉得不快意,激起不了阅读的兴趣。

五、消息标题的制作技法

标题讲究词以达意,崇尚准确、生动、鲜明,要求标出特色,标出精神,标出意境,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具体技法如下。

(一)精心提炼

消息标题要求文字简练,一定要在词语的提炼上下工夫。可以多提炼出一些词或字,反复比较、推敲、选择,找出最佳词语,制作出最佳的标题。

【案例】 (载于《光明日报》1979年7月26日)

为马寅初平反的报道,当时绝大多数报纸都做了类似公告式的标题,最吸引人的是下列标题:

错批一人 误增三亿(主)

党组织为马寅初彻底平反,恢复名誉(副)

(二)开拓延伸

标题的字数有限,要在很少的文字中展示更多的内容,揭示更深的内涵,就要善于开拓延伸。

【案例】

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投降,在制作标题时开拓延伸至整个法西斯阵营的必然灭亡,拟了下列标题:

一叶知秋(引)

意大利投降(主)

(三)纵横对比

对事物之间的异同点或者同一事物的不同处加以对比,形成鲜明的落差,使事物的差异、特点及变化等性质得到强调和突出,引起读者的关注。

【案例】 (《经济日报》2000年4月5日)

一边是用水短缺,一边是雨水白流(引)

北京尝试截留雨水扩大水源(主)

(四)借助修辞

修辞是指对标题遣词用字的斟酌和推敲,是修饰标题使语词更形象生动的一种技巧。汉语的修辞方式非常丰富,在消息标题的制作中被广泛引用。

【案例一】 (运用拟人法)

珠穆朗玛峰边走边长(主)

从1966年到1992年的27年间长396厘米(副)

【案例二】 (载于《羊城晚报》2001年2月18日,运用双关法)

中山图书馆“钱途”尴尬(主)

藏书量曾居全国前列,目前却对这三年出版的书都无力购买(引)

【案例三】 (运用对偶法)

踢两场输两场攻无力守无方(引)

球迷说:“国安今年要降级”(主)

【案例四】 (运用问答法)

有吐痰恶习者知多少?三亿

(五)巧用诗词

很多优秀诗词不论内容还是形式都非常精美,在拟制标题时,恰当地运用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使语言表达更精练、更形象、更鲜明,意境丰富,引人联想。

【案例】 (载于《文汇报》1982年12月10日)

由宋代诗人林升《题临安邸》一诗中的“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衍化而成的标题:

春风熏得远客醉 直把店家当自家(主)

镇江饮食店热情待客真个名不虚传(引)

(六)叙议结合

为了达到新闻导向的作用,消息的标题写作,要用叙述加议论的表达方式,将明确的观点、主张体现在标题中。

【案例一】

车辚辚马萧萧 凯歌贯云霄(引)

最可爱的人回来了(主)

安东市举行盛大欢迎大会和欢迎宴会(副)

【案例二】

生“财”要找才(主)

徐州市从外地请进老工人、技术员和企业管理干部,轻纺产品质量提高(副)

实训练习题

1.根据身边新发生的事件,完成10篇消息稿件的写作练习。

2.要求于报刊上发表3篇以上消息作品。

【注释】

[1][美]威廉·梅茨:《怎样写新闻——从导语到结尾》,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