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辛迪加专栏与专栏作家

辛迪加专栏与专栏作家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辛迪加专栏与专栏作家本章第一节在介绍报纸言论版基本情况时,已择要介绍了辛迪加专栏的主要特点,以下再作些补充。辛迪加专栏及其专栏作家是美国新闻业的“特产”。

第五节 辛迪加专栏与专栏作家

本章第一节在介绍报纸言论版基本情况时,已择要介绍了辛迪加专栏的主要特点,以下再作些补充。

辛迪加专栏及其专栏作家是美国新闻业的“特产”。“专栏作家”这个词20世纪20年代起为人们普遍接受和使用,那时正逢辛迪加专栏迅速崛起,其影响很快压过了先有的报纸普通专栏(这一形式至今仍保存着,且有所发展),所以现在专栏作家一般专指写作辛迪加专栏的人。

一、观点独立于报纸立场

辛迪加专栏的最大特点是观点独立于报纸立场。这种个人独立发表言论的做法可以追溯到18世纪,开国之初的美国报纸中就有以散文形式评述国内问题的文章。19世纪,这类文章离现实渐远,偏重于展现作者的机智与幽默,这种风气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为最盛,虽然也有些文章讨论政治话题,但更多的是谈论个人私事、奇闻趣事或者纯然为显示小聪明。这时已初具专栏的雏形,即作者开始固定化、专业化,在此之前的同类文章是以读者(包括一些知名作家)自发的零星投稿为特色的。报纸普通专栏的形成是在20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由于李普曼等一批大手笔的加入,政治性专栏声名大振,深刻地影响了迅速发展中的辛迪加专栏的走向。今天美国的大小专栏超过400种,大部分是讨论公共事务的。1931年,有些专栏作家开始写作“揭丑”政治专栏,对美国政治的阴暗面及政治人物的丑闻予以不留情面的抨击,创立了专栏文章中咄咄逼人的新形式,标志着新闻媒介与政府之间客客气气关系的结束。不过,它们在政治专栏中一向不是主体,大多数还是对政策等的理智评判之作。

由于传统的延续和现实的需要,辛迪加专栏中也不乏幽默小品之类,有些还带着较浓厚的评论色彩,如议论家庭关系、婚恋以及对影剧、书籍、时装等的品评,有些就算不上评论了。这与言论版中随笔栏目(个人署名专栏)颇有相似之处。此外,时事漫画也可以作为“辛迪加”形式。

二、关于同一问题是否刊登不同观点的争议

专栏作家们就一个问题各抒己见,观点五花八门,因此自它问世以来,一直存在争论,报纸是否应该同时采用这些各执一词、观点互相矛盾的文章——它们对于读者的影响究竟是好是坏;对报纸言论版是利多还是弊多。这一争论至今还未有定论。

赞成同时采用不同观点专栏的一方认为:读者有权利要求在一份报纸上读到多种意见,因此报纸就有此义务,特别是发表与本报社论观点相左的文章——谁也不能自认为有能力正确解答任何问题。读者接触不同意见后得出的结论才是明智、可靠的。当然,报纸选登专栏时应当先研究一下作者是否“正直”,可以有所取舍。有人进一步指出:许多读者不能从当地报纸上读到对一个问题的两种或多种意见,令人担忧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是否会懂得尊重不同观点,是否干脆就以为世界只有一种声音。这事关民主意识。另外还有一些次要的赞成理由:一部分地方小报没有自己的社论,或由于视野的局限,无法对全国、国际大事作评,而专栏恰能填补这一莫大缺憾——除了观点,还包括他们对某事件详尽、深入的独家事实报道。

反对一方针锋相对,《时代》周刊的创始人卢斯就认为:“一家报纸,如果它对自己刊登的每个字都持严肃负责的态度,就不应该发表作者的正直性受到怀疑的专栏文章,以及任何根本观念与己相悖的文章。那种时髦的教条认为,为了取悦读者或者‘提供给他们多种见解’,报纸有权力,甚至有责任发表它为之痛惜(因其幼稚),或为之痛恨(因其荒谬)的东西。以我之见,这简直是孩子气的胡闹,毫无成年人的责任感。它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美国生活的核心,甚至更坏。”反对者的理由是:从理论上讲,读者能够因听取各种见解而发现真理;但就实际情形而言,他们在找到真理之前早被弄糊涂了。报纸言论驳杂,只会弄得读者先不明白你在想什么,继而不清楚自己该想什么,最后只好怀疑思想究竟有什么用处。

好辩者尽管争论,可是在实际的报纸工作中答案却已分明。统计显示,约5/6的报纸只选用与己方立场、观点相仿的辛迪加专栏文章,仅1/6的报纸兼容不同声音;此外,仅1/5的报纸在采用几种专栏时注意不同观点的平衡——指保守、自由派与中间观点的出现次数大致相当。不过也有研究者报告,这种一边倒的情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渐有改观。

三、专栏文章利大于弊

辛迪加专栏对本报言论版影响的利弊得失,是评论员们十分关心、时常讨论的问题。有人列举出几种不利影响,诸如:采用辛迪加专栏后,有的报纸的评论员开始松懈,不再认真地去阐释国内外新闻了,甚至干脆歇工。特别是,有些言论版连对当地事务的评述也放弃了,转而议论女装之类的趣味话题。不少评论员抱怨读者让专栏作家抢走了,事实也确实如此。

然而更多人认为辛迪加专栏利大于弊,像美国专栏作家之王李普曼指出,如果对专栏文章有个正确的估价,就是它不会造成什么坏影响:“报纸言论版可以继续在当地事务中发挥影响,应当日复一日地向所在的社区发表言论。而专栏文章毕竟是个人署名、代表个人见解的文字,有时对问题的探究不无启迪,有时却会让人更加迷茫,而且它更多地是在讨论全国性与国际性的新闻事件。”另一位研究者补充说,专栏对全国、国际大事的评论不可能站在当地居民特殊的利益和兴趣之上,而是面对更大范围内的各色人等。所以,地方报纸对同一问题的评论仍可大有作为,而且也必须有所作为。想要赢得读者,关键是要精心选择角度,把评论写得更好。

归根到底,专栏文章对报纸言论版的影响是有益的:如果它能把各种观点带进版面。它使试图探究真理的读者有了思考的基础;它冲破报业老板对言论观点的独断和控制;它还教育了编辑们,应当尊重读者的知晓权,明白如下真理:在民主社会里,没有什么见解是危险可怕的,真正危险的是封闭公众论坛。

总起来看,西方评论界是主张言论版兼容多种声音的,但他们的理想原则实践起来并不容易。除了来自各方的实际阻挠之外,怎样评价读者——他们是否真的具有接受不同观点而不致无所适从的能力,也是个相当复杂的理论难题。事实上,这个难题肯定有两种并存的答案:一部分读者这样、一部分读者那样,于是开放还是控制言论的主张将会一直对立下去。如果说判断不同观点的能力是需要创造条件去培养的,那么似乎应当支持开放。可是这些眼前事怎么办呢?迫切的现实问题催促人们迅速决断,评论员能不管那部分无所适从者吗?他们恰恰是最需要帮助的。有时候,评论界自身也会在此难题上陷入无所适从困境。

对专栏文章的评论标准的探讨近似于前面介绍的评论界对评论员工作准则的研究,答案也相同:多数专栏作家认为,专栏不应仅仅是夸夸其谈,满纸空言,而需较多地报告事实以及分析其外表之下的内核。对事件的深入调查才是文章观点之权威性的基础。思想本身苍白无力,唯有借助对事实的分析评判才能获得生命力。所以,专栏文章的重点在于阐释和分析新闻事件。这一观点也已为新闻界接受,许多报纸把它作为对专栏文章的主要取舍标准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