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英国的廉价报纸
1712年5月英国国会曾通过法案,对所有报刊征收印花税,由此束缚英国报业发展达一个世纪之久。进入19世纪以后,有些报纸为了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而逃避纳税,不贴印花,至1836年2月,逃税报刊的发行量已超过纳税报刊。有鉴于此,一些政界人士提出废除知识税(印花税、纸张税、广告税的统称)的倡议,报界予以声援。在各方面的压力下,政府不得不逐步降低知识税。1836年印花税从每份报纸4便士降为1便士,经过一系列的斗争,议会终于在1853年决定取消广告税,1855年取消印花税,1861年取消纸张税。
英国成功的廉价报纸出现于19世纪50年代。早在19世纪初期(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英国就出现过通俗而廉价的报刊,其中既有非政治性的,也有政治性的。由于知识税的重压,这些报刊大多处境艰难。50年代知识税取消后,原有的廉价报纸继续出版,新的报纸纷纷涌现,到1857年共有报纸108种,其中伦敦20种,地方88种。英国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是《每日电讯报》。
《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创办于1855年6月29日,即在印花税废除的前一天。该报原名《每日电讯邮报》,由于经营不善,销路未能打开,不久即陷入财政困境。该报的承印者、《星期日泰晤士报》业主约瑟夫·摩西·莱维(Joseph Moses Levy)将该报买下加以重组,改用现名,降价1个便士出售,同时力求价廉质优,全面提高社论、新闻报道和专栏文章的水平,几个月后发行量就达到2.7万份,约为当时销量最大的《泰晤士报》的一半。
《每日电讯报》真正发展为英国报界举足轻重的力量,则是在莱维之子爱德华·莱维·劳森(Edward Levy Lawson)经营时期。为了使报纸更加适合大众的需要,劳森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扩大新闻报道面,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将平铺直叙的记录变为文情并茂的报道,以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该报重视社会新闻,曾经详细揭露伦敦的卖淫活动等阴暗面,引起很大反响;同时重视独家新闻,曾派遣一些干练的记者分赴国内外“热点”地区进行采访。1873年曾与纽约《先驱报》组成中非探险队,探险队发回的非洲通讯吸引了许多读者。其次,改革版面编排,率先借鉴美国报纸的做法,对重大消息采用大字多行标题,使之更加醒目。如1865年美国总统林肯被刺,该报用了四行题;1870年普法之战,路易·拿破仑兵败被俘,该报用了十行题,占了全栏的四分之一位置。再次,劳森十分重视延揽人才,加强编辑和记者队伍。该报拥有当时英国许多一流的记者、作家、评论家,其中埃米尔·约瑟夫·狄龙(Dr.Emile Joseph Dillon)的表现最为出色。狄龙精通欧洲各国文字,还是东方语言的专家。他曾担任过《每日电讯报》驻俄特派员,1894年化装成僧侣前往土耳其采访,1900年报道过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的行动。作为当时著名的记者,他经常受到各国国王的款待,并得到许多独家新闻。上述措施使得报纸的影响不断扩大,发行量持续上升,1871年每期发行20万份,1888年为30万份,直至19世纪末,一直是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劳森于1892年被封为男爵,1903年被封为伯纳姆勋爵,并被新闻界尊为“英国报业之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