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相对论与文化通约性

文化相对论与文化通约性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第三章,本书探讨了影响译者文化翻译风格的因素,其中文化心理因素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第四章对《牡丹亭》文本的详细分析和研究,两个译本体现了两位译者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白译本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相对论,而许译本体现的是文化的通约性。“陌生化”是通过采用某些语言策略引起我们对相应语言形式的注意。

在第三章,本书探讨了影响译者文化翻译风格的因素,其中文化心理因素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第四章对《牡丹亭》文本的详细分析和研究,两个译本体现了两位译者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白译本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相对论,而许译本体现的是文化的通约性。

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观念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文化观念,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是不去批判甚至摧毁那些与自己原有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在翻译实践中的体现就是尽可能地保留原文文化,使目的语文化的读者有机会了解并尊重他者文化。这与东方主义不同,西方对东方的“构想”,在西方人面前,东方以他者形象出现,通过建构“东方学”的话语系统,对东方进行言说。此处的东方,不同于地理上的存在意义,而是西方人为了便于主宰、控制东方而对其进行的构想。西方通过替“失语”的东方言说,强化自己的价值观、对外政策和世界观。在翻译策略上文化相对主义既体现在对源语文化进行深度地描写上,也体现在对源语文化的陌生化手段上。“陌生化”是通过采用某些语言策略引起我们对相应语言形式的注意。随着作为语言符号的语言形式和通常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被打破,听众就会花更多心思考量使用该语言形式背后的意义(朱纯深、张峻峰,2011:70)。例如,白之在对原文关于性描写的词语时把“云雨”直译为“cloud and rain”,保留了汉语对于性描写的隐晦表达,也能给译文读者带来陌生化的审美感受。

许渊冲以文化的通约性或普遍性看待文化,认为文化之间都是相通的,人类的普遍情感都是类似的,因而在他的译文中尽可能使译文的读者能同样感受戏剧文学带来的审美体验,忽略由于地理、历史、社会不同带来的差异性,强调的是戏剧文学所要表达的文学思想的同一性和通约性上。翻译策略上体现为关注文本的可读性。为了行文的流畅和减少读者的阅读障碍,许渊冲在翻译原著中大量的文化信息时,最大限度地淡化译文中的异质性。没有选择插入注释,而是将其文化融入故事中,使用适当的变通或地道的英文说法来替换原作中的文化表达,以增强译作的可读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