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译者文化翻译效果实证研究

译者文化翻译效果实证研究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考察《牡丹亭》两个译本的翻译效果,本研究展开了对读者的问卷调查。许渊冲的翻译风格给文化翻译的启示是:文化翻译应注重交际。当前,有不少译者认为,文化信息应该直译或异化,让外国读者了解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但结果只导致译文是字面意思的堆砌,译文质量下降,外国读者很难接受。

为了考察《牡丹亭》两个译本的翻译效果,本研究展开了对读者的问卷调查。通过列举三个场景的许译本和白之译本对比,让读者选出自己喜欢的译文。调查的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国读者主要是国内留学生。问卷一共发出40份,收回35份,问卷结果表明:28个读者都认为许渊冲的译本容易接受,能够读懂。收回的问卷中,7个读者选择白之译本。本研究中读者涉及的面较小,而且留学生中英美背景的并不多,但这至少能证明许渊冲的文化翻译原则和模式在一定的范围内能起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效果。

许渊冲的翻译风格给文化翻译的启示是:文化翻译应注重交际。白之译本过于注重语义对等的翻译,导致译文亦步亦趋,大量的文化信息生搬硬译,使得译文艰涩难懂,将读者拒之门外。由此可见,这种过于异化的翻译模式不适合文化之间的交流。当前,有不少译者认为,文化信息应该直译或异化,让外国读者了解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但结果只导致译文是字面意思的堆砌,译文质量下降,外国读者很难接受。我们必须认识到,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很有限,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也有一个过程,如果一开始接触就难懂,那么中国文化即使“走出去”也不能顺畅地被人接受和理解。许渊冲以意向为本,以审美为纲的原则,对于当前中国文化的翻译很有借鉴意义。

第二类调查是给中国学生的调查,学生是英语专业三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对翻译理论与实践有一定的了解。调查人数为72人,结果显示42人选择了许译文,30人选择了白之的译文。在采访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人选择许译本的原因是因为简洁易懂,而白译本相对结构复杂,比较难懂。此外,笔者考察了亚马逊网站上对白之译文的评论:

“This play was written the same year (1598) Shakespeare wrote ‘Henry Ⅳ, Part Ⅱ’ & ‘Much Ado About Nothing.’ IMHO it's comparable—so it's very, very good indeed. It combines a highly poetic love story with the drama of war & considerable comedy. The translation & footnotes make it more accessible than most of Shakespeare, while providing considerable insight into medieval Chinese literature, legend, poetry & customs. I thoroughly enjoyed reading it & would love to see it performed. Of course, it's not for everyone, but if you like Shakespeare, Marlowe, et al, give this one a try. You might like it even better.”[1]

“I am not familiar with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his was a wonderful introduction. As just a ‘read’, this had all the action, love and suspense that one could want. It is a very readable translation, and once into the story it became very difficult to set it down. I would recommend it to anyone that likes a delightful story well told.”[2]

从以上英文读者的评论可以看出白之译文在英文读者当中起到了很好的文化交流作用,使读者能了解到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戏曲文化。

读者调查的目的不是为了评判译文的优劣,而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各译本不同的风格以及相对适应的读者群体。许译本,简洁易懂,上口性强,适合普通大众读者了解剧情,从故事情节中了解源语文化,是普及古典戏剧文化的较好译本。白之译本注重文化因素和译文。句子结构相对复杂,适合学者、文学、文化爱好者的阅读,是学术型译本。因此,对经典的翻译也应该允许有多个译本,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目的的阅读需要。

注释

[1]译文:这部戏剧创作于1598年,同时期莎士比亚创作了“亨利四世”和“无事生非”,我个人认为,这部剧是可以与莎氏作品比较的。剧本非常不错!该剧将诗意般的爱情故事与战争联系在一起,充满喜剧效果。剧本的翻译和译文注解读起来比莎士比亚作品容易多了,可以了解中国16世纪文学、传说、诗词和风俗习惯。我非常喜欢读这部作品,并且希望能看到这部剧的演出。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不过如果你喜欢莎士比亚,或者喜欢克里斯托弗·马洛,不妨读读这本书,也许你会更喜欢这本。

[2]译文:我对中国文学并不了解,但是这本书介绍得很棒,作为一本读物,充满动作,爱情和悬念。译文可读性很强,一旦开始读了,就放不下来,推荐给有爱读故事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