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自我实现理论

关于自我实现理论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关于自我实现理论自我实现理论因其集中体现出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思想的精华,所以在其动机理论中占据最高层次并显示出其特殊的地位。[3]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从客观上讲,正如我国心理学界的老前辈潘菽先生所言,该学说虽也有可取之处,“但从整体看是有原则性的缺陷的”,它违背了马克思关于“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思想。另外,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的特征作了研究和归纳。

二、关于自我实现理论

自我实现理论因其集中体现出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思想的精华,所以在其动机理论中占据最高层次并显示出其特殊的地位。

img15

图5—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与不同阶段发展时期[2]

马斯洛在其《人的动机理论》一文中对“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了这样的解释:自我实现……就是指促使人的“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这种趋势可以说成是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3]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从客观上讲,正如我国心理学界的老前辈潘菽先生所言,该学说虽也有可取之处,“但从整体看是有原则性的缺陷的”,它违背了马克思关于“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思想。“用个人实现的需要取代或忽视了社会实现的需要,将个人利益和自我实现高于社会利益和社会需要”[4]。这不仅不符合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而且从根本上说自我实现论使人热衷于个人发展、自我成长、追求自我利益和生活质量,这种“小我”的观念会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但是“自我实现”的提出,从微观上看,对个体还是有积极意义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并不排除合理的个人利益和自我实现的价值,而是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应以社会利益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为前提,并力求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求得自我实现的完满体现。

另外,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的特征作了研究和归纳。他认为自我实现者应当是:能面对现实并适应社会;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力求扬长避短;对人有强烈的同情心,有伟大的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独立性,能欣赏生活并有持续的新鲜感和高峰体验;富于哲理,善于创造;对生活乐观、称职、富有幽默感等等,这些特征对于现代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文明程度的衡量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鉴于“自我发现”一词已汇入我国当代人的语言中,所以我们也可以像对弗洛伊德的“潜意识”那样,摒弃其否定人的社会性的唯心主义内核,取其作为人类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动机之精华,将扬弃之后的“自我实现”运用于传媒中的认识主体。

人本主义强调以人为本。用句很直白的话讲就是“把人当人看”。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认识主体主要有传者、受者和采访对象等。尽管他们的社会角色不同,尽管在传播活动中传者居于操纵媒体的主导地位,但是从“人”的角度看,他们都是平等的,他们都有自己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他们都希望表达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因而不同的认识主体都应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这种承认和尊重实质上是一种态度体现,它渗透于传受者相互作用的方方面面。对传者而言,它是媒介性质和服务宗旨的外化;对受者而言它是自己人格的表露。在传受者的相互影响中,体现态度比较充分、影响面也比较大的有:传者之于参与者和传者之于受者。所以本章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探讨大众传播中的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一是传者对参与者应以人为本,二是传者对受者应以人为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