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情感互动

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情感互动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情感互动“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一种情感交换。”它属于二者之间心理互动的第二个阶段。有研究者认为,在劝服或者态度变化的过程中,传播内容中的感情和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大于理性的和客观的因素。在采访活动中,记者和采访对象都需要以适度的情感来激发自己的认知活动。记者与采访对象情感互动的程度有一个量的要求,即所谓倒U形。

二、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情感互动

“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一种情感交换。”[9]情感交换即情感互动。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情感互动是建立在认知互动基础之上的。它属于二者之间心理互动的第二个阶段。认知互动为求共识,情感互动为求共鸣。

(一)情感因素在采访中的作用

1.激活动机、启动认知。

有研究者认为,在劝服或者态度变化的过程中,传播内容中的感情和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大于理性的和客观的因素。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的情绪情感具有两极性,表现在对人的智力活动起到增力或减力的作用。所谓增力是指适量的情感因素可以起到激活动机、启动认知的作用;反之则会干扰记忆、迷乱思维,不能自已。在采访活动中,记者和采访对象都需要以适度的情感来激发自己的认知活动。

意大利著名的记者法拉奇是一位谙熟“情感因素”内蕴的高手。她能熟练地使用“情感手段”攻破一个个叱咤风云的政界人物的防线,激活他们接受采访的欲望并启动他们的智力活动。现剖析一例予以说明。

20世纪80年代初,法拉奇曾对邓小平进行过一次成功的采访。据说性格内向、从不愿宣扬自己的邓小平先生,起初并不愿意接受这次采访。但法拉奇精心设计了一个极富人情味的开头。这次采访是这样开始的:

法拉奇一见邓小平就说:“明天是您的生日!”(引起对方回忆)

小平同志有些惊讶:“我的生日,我的生日是明天吗?”

法拉奇肯定地答道:“不错,邓小平先生,我是从您的传记中知道的。”

小平同志接着说:“既然你这样说,就算是罢!我从来不记得什么时候是我的生日,就算明天是我的生日,你也不应祝贺我啊。我已76岁了,76岁是衰退的年龄啦!”

法拉奇立即把话接过来:“邓小平先生,我父亲也是76岁,如果我对他说那是一个衰退的年龄,他会给我一个耳光呢。”(把邓小平与自己的父亲联系起来,给人以父女相称的温情)

小平同志笑了笑:“他做得对。你也不会这样对你父亲说话的,是吗?”(共识,以父辈口吻交谈。)

对话不多,但人情味浓浓的。交谈时间不长,仅几分钟,却已激起小平同志谈话的愿望,并启动了记忆的闸门。下边,试用情绪的激活模式来分析情绪情感在采访中的功能。

img31

图7—5 情绪的激活模式[10]

刺激:法拉奇关于邓小平生日的话题。

信息加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其一,认知评估,即对刺激的评价。这种评价来自个体经验。虽然邓小平记不起自己生日的确切日期,但是根据已有经验、回忆、评估法拉奇的话,表示认同。又因他与法拉奇父亲同龄,所以父辈面对儿女的要求很难拒绝,更何况她的口气又那么真挚、由衷。

其二,非认知信息加工,它来自遗传因素,包括神经系统各种水平的活动状况及与神经系统相联系的内脏器官、内外分泌腺体的活动和机体内的生物、化学电的变化。

认知评估和遗传因素同时起作用,导致生理激活和情感体验(如小平同志的“惊讶”、“笑了笑”以及谈话的话调、表情等)。这些“感于外而动于内”的情感体验引出了小平同志愿意接受采访的动机,以及因这种动机而激起的认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的出现,于是双方同时进入了一种愉快的采访情境之中。

2.营造相互感染的氛围。

人的行为是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相结合的产物。环境因素有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采访环境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是主体予以规定和把握的环境,是认识主体眼里的世界。这个“世界”,常常表现出某种氛围:轻松愉快的、激动人心的、严肃沉重的等等。这种氛围的形成与当事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分不开。情绪情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它会使处于其中的所有人都不自觉地产生与这种氛围相协调的行为。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情感互动,会创造出某种理想的气氛,并推动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孟晓云在这方面深有体会。她在《追逐长远的魅力》一文中讲述了自己是怎样被革命老前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感染、所激动,并写出了荣获1991年全国第二届现场新闻一等奖的作品《半个世纪后的聚会》。文中有这样一段:

“……52年前,为了共同的追求,集合在宝塔山下女子大学的一群十七八岁的少女,如今已成为年逾古稀的老人,又欢聚一堂,追忆他们所走过的征程。这本是一个会议新闻,也许一二百字就可以打发。但是,当我走进会场,看见的却是这样一种场面:她们有的坐着轮椅,有的拄着拐杖,白发、皱纹、泪花都激起我无限感慨,人生有几个50年!她们辉煌的岁月已经过去,在她们投奔延安的时候,我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那种如火如荼的年代,对我来说,只是一种理智的叙述,对她们来讲却是激荡的生命。她们的笑声、掌声、歌声无不感染着我,她们的眼泪和沉思无不引起我内心深处的共鸣。她们今昔的故事给人们许多人生的启示。我用女儿的情怀,朋友的真诚,记者的责任去理解和感知她们。我很快进入了角色,进入了她们的心灵世界。随着她们一起兴奋、激动、流泪。于是我记录下这一宝贵的历史瞬间”。[11]

(二)记者的情商对采访对象的影响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是与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IQ)相对的一个心理学概念,是1990年由美国心理学家首先提出来的。所谓情商是一种驾驭自己的能力,包括驾驭自己的情绪、思想、意志等和控制、协调自己的心理活动,以便实现自己的愿望;经大量实验证明,在人的成功的要素中,智商约占20%—40%,而情商则为60%—80%。

在采访活动中,记者的情商主要表现在记者善于控制采访对象的情绪情感和驾驭自己。

情感的激发虽然对采访活动十分有益,但是前者被激活的程度与后者的效果并非完全呈现正相关。记者与采访对象情感互动的程度有一个量的要求,即所谓倒U形。意思是情绪强度在一定水平之内,随着情绪强度的增强,活动效率会提高,而当超过这个水平时,情绪强度增强反而会降低活动效率。这说明,就一般情况而言,在中等强度的情绪情感状态里,工作效率最高。在采访活动中,情绪情感的“度”,主要是由记者把握的。记者对这个“度”把握的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出记者情商的水准。比如:当采访对象没有谈话的欲望时,记者应不急不躁,耐心引导;当采访对象情绪激动时,记者要冷静,帮助对方平静下来;而当采访对象无理取闹,发脾气时,记者能克制住自己。总之,无论采访对象处于何种情绪状态,记者都能真诚、热情、冷静地对待,并运用自己的智慧,把对方的情绪引入正常的轨道。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记者、主持人敬一丹有一次在洪水过后的灾区采访一位烈士遗孀。当烈士遗孀声泪俱下的时候,她也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声泪俱下。后来编片子的时候,几乎找不到敬一丹平静的神态和不流泪的镜头。摄像以半开玩笑的方式说:“我拍摄敬大组采访一位烈士遗孀,两个人一块哭,我都分不清谁是烈士遗孀了。”[12]作为记者的敬一丹,由于在现场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角色,从而使采访有些失控。可见,作为一个理智的、有职业感的记者,不管在任何现场、任何复杂的场景下,都应该有把握情绪情感的能力。

在采访活动中,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认知互动和情感互动不能截然分开。根据“认知——感情相符理论”,“人们总是试图使其认知与其感情相符……。”[13]倘若出现不相符的情况则会产生不平衡感,产生改变现状的压力。认识主体通过改变认知因素或者情感因素就可以消除紧张感,恢复平衡。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应注意调节自己和采访对象在认知与情感上的不平衡。特别应消除认知偏见和情感定势。记者的认知偏见容易引起采访对象的反感,而情感定势又容易遮住事实真相,导致采访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