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剧生产场域中的资本角力

电视剧生产场域中的资本角力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电视剧生产场域中的资本角力电视剧成为当下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文化产品,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了一个非同寻常的角色,电视剧因此就成为社会力量争夺的焦点,电视剧生产本身也积聚了多种权力资本。在这里我们借用布尔迪厄的概念,对电视剧生产这个场域进行分析考察。在中国当代社会语境下,政治资本凭借其强势地位,始终处在控制的位置。

第二节 电视剧生产场域中的资本角力

电视剧成为当下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文化产品,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了一个非同寻常的角色,电视剧因此就成为社会力量争夺的焦点,电视剧生产本身也积聚了多种权力资本。电视剧生产是一个极具张力的场域。场域这个概念是由布尔迪厄创立的。他认为,场域可以被定义为“不同的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构成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造。由这些位置所产生的决定性力量已经强加到占据这些位置的占有者、行动者或体制之上,而这些位置是由占据者在权力(或资本)的分布结构中目前的或潜在的境遇所界定的;对这些权力(或资本)的占有,也意味着对这个场的特殊利润的控制”[4]。布尔迪厄认为,在一个高度分化的社会中,社会的和谐统一体是由一些相对自主的社会的微观世界组成的,社会的微观世界就是客观关系的空间,比如说文学场、宗教场,或经济场[5]。布氏理论具有鲜明的结构主义色彩,按照他的说法,社会存在着一定的结构,造成这种结构的原因是社会系统中的资本结构。在社会系统中,被分割成各自为政的场域中,交织着复杂的权力(或资本),存在着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与较量,形成了盘根错节的权力关系。对这些权力或资本进行解剖分析,是认识这些具体场域结构和关系的必要途径。在这里我们借用布尔迪厄的概念,对电视剧生产这个场域进行分析考察。电视剧生产这个场域既不是纯粹的文学场,也不是地道的经济场,它是两者的“交集”,既有文学场的特征,也有经济场的特点,还有政治场的影子,这就决定了电视剧生产充满了复杂的权力纠葛。在此,笔者从政治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三种资本力量来简析电视剧生产中的关系结构。

在中国当代社会语境下,政治资本凭借其强势地位,始终处在控制的位置。但是在不同时期,政治资本的内涵及表现形式是不同的。比如说,在20世纪80年代,政治资本就是中国改革的推动力量,它与文化资本合谋,准确地说,是与文化资本中的精英文化资本达成共识,形成巨大的改革动力,推动社会转型,使原先的“总体性社会”进入一个面向现代化的开放社会。表现在电视剧生产场域中,政治资本成为精英文化背后的强大推手,它给精英文化以更多的表现机遇,让精英文化成为改革前台的活跃主角。但是到了90年代以后,精英文化资本渐渐退场,经济资本成为社会的主角,政治资本就与经济资本共谋,主宰了社会系统,成为社会结构中的轴心力量。政治资本通过或显或隐的形式,将其意志落实到电视剧生产过程中。

政治资本进入电视剧生产,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在前期,政治资本采取的是强行进入的方式,不管电视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实际要求,硬性地把政治要求强加给电视剧,硬性地把政治理念灌输给电视观众,于是出现很多主题大于形象、教条挤压故事、说教多于情趣的电视剧,但却能够获得话语权。此外,政治资本还通过政策、指令、奖励、税收优惠等方式,让此类电视剧获得更多的利益。除了强制介入电视剧之外,政治资本还通过媒体宣传等方式,对电视剧生产者进行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教育,使其在不知不觉间接受主流意识形态所设置的议程。更为复杂的一点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主流意识形态渐渐接纳了市场意识形态,市场意识形态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获得了合法性,这就造成传统意识形态与新意识形态之间的既合作又对立的关系。市场意识形态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产物,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观强调了人的物质欲望,把人的物欲、私欲合法化。一旦把人们的意识观念导入市场意识层面,就有利于社会意识摆脱精英文化的控制,于是主流意识形态就可以将社会意识控制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但市场意识形态又是一把双刃剑,它有自己的意识逻辑。市场意识形态张扬人的物欲和私欲,生产、消费、买卖和占有成为市场活动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人们在应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必须要考虑“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准确地说是利益关系。在市场意识形态的笼罩之下,人们容易强化自己的利益,把私欲放在压倒一切的位置上。市场意识形态一旦膨胀起来,就会对主流意识形态以及精英文化构成巨大的冲击。表现在电视剧市场上,商战剧、反腐剧、清宫戏一度非常兴盛,就是因为这些电视剧充斥了物欲、权力崇拜以及经过包装的色欲。如果任由这些欲望蔓延,它们就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合法性构成威胁。

经济资本其实在90年代以前,还处在蛰伏状态。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化改革方向的明确,市场迅速释放出强大的魔力,其影响波及社会的各个角落。而且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扩张,商业化、市场化的合法性被牢固地建立起来,经济资本蔓延成为无处不在的强大力量。表现在电视剧生产领域,它已经渗透到电视剧生产、制作、流通、经营等多个环节,市场效益成为推动电视剧发展的强劲动力。在这一力量的驱动之下,电视剧成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电视品种。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电视剧市场刚刚起步的时期,投资电视剧的利润十分丰厚,于是吸引了大量经济资本进入这一领域,电视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文化资本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流意识形态,二是大众文化,三是知识精英思想文化,三者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总体而言,知识精英思想文化处于边缘角色。90年代,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其势力压倒了精英文化,精英文化渐渐被边缘化,在电视剧生产场域中也失去了话语权。从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中可以明显地发现这一点,该电视剧对知识精英的文化理念作了无情打击和尖锐嘲讽。从目前的电视剧文化发展态势看,当今制约电视剧生产、流通和管理的两支最主要的力量就是主流意识形态和市场意识形态,而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力量相比之下就变得比较弱势。其实,知识精英文化的缺席对于电视剧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知识精英文化在面对甚嚣尘上的商业文化以及政治文化的傲慢与偏见的时候,失去了应有的批评勇气和诊断能力,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在任何社会及文化语境中,思想文化之间没有冲突是不现实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缓解或者化解这些冲突?笔者认为还得回到场域的概念上来。文化资本作为电视剧生产场域中的一个主要子项,其本身又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自主性的语境,在这一语境中,多种力量交织在一起,合作或者对抗,形成博弈局面。每一力量都有它的效用边际,即有它的长项和短项,它们交织在一起,如果能形成某种均势,获得动态平衡,就可能会有利于这个场域的正常发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