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盐的结局

无盐的结局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日本福岛地震期间,国人被“抢盐”风波折腾得惶惶不可终日。中国的“抢盐”风波,因日本地震产生的次生灾害核危机而起是一个现代版的谣言故事。因无知而引发的恐惧,是谣言的心理土壤。“抢盐”行为,是核辐射谣言的后果。在这次的“抢盐”风波中,大众传媒的角色定位,总体上看,还是正面、积极的。从“抢盐”风波来看,此言不虚。

在日本福岛地震期间,国人被“抢盐”风波折腾得惶惶不可终日。“抢盐”风波的发生,因谣言而起。

谣言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运动。美国社会学家特·希布塔尼认为,谣言总是起源于一桩重要而扑朔迷离的事件。它是在一群人议论过程中产生的即兴新闻,是一种集体行动,目的是为了给无法解释的事件寻求一种答案。让诺埃尔·卡普费雷曾对希布塔尼的谣言观点作了这样的概括: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这是一个乘法关系:假如重要性等于零,或者事件本身并非含糊不清,谣言就不会产生了。这一概括,强调了信息(事件)本身的性质,却忽视了信息(事件)的传播过程。谣言是一种信息扩散的过程,也是一种解释和评论的过程。谣言之所以成为谣言,在于信息的运动。在这运动过程中,群体成员之间的信息接力,将谣言的信息雪球越滚越大,形成巨大的舆论气旋,将数以千计的人卷入其中,鬼使神差地被信以为真的谣言捕获。等到谣言破灭,局中人才如梦初醒,重新回到理性的阳光之下。

中国的“抢盐”风波,因日本地震产生的次生灾害核危机而起是一个现代版的谣言故事。日本福岛核扩散给人们带来的强烈心理恐慌,是“抢盐”事件的社会心理温床。与传统社会的“叫魂”谣言不同,突如其来的碘盐防治核辐射的谣言,似乎少了一些迷信,带有不少科学色彩。谣言隐含这样的逻辑:核辐射污染了海水,碘盐来自海水,海水被核辐射污染了,碘盐又能防核辐射,于是刺激了碘盐需求的非理性繁荣。这样解释,似乎颇有科学道理。与一般谣言的匪夷所思相比,碘盐防核辐射谣言看上去更像一个正常的科普故事。如果我们把这谣言中的相关信息单元拆卸下来进行分析,这些信息似乎经得起“常识”的推敲。难怪有那么多人信以为真,被其深度套牢。

其实,在这貌似科学的常识背后,隐伏着巨大的科学漏洞和理性盲区。归结于一点,在于多数人对核辐射知识的无知。即便在科学技术与信息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多数人对核安全知识的了解也是极端有限的。谣言是信息的黑市,谣言击中的恰恰是人们的信息盲区。对于多数人而言,对核安全知识都是无知的。因无知而引发的恐惧,是谣言的心理土壤。在人们的日常感知中,核技术是危险的。虽然说,在现今的科学技术条件下,核泄漏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它带给人们的心理恐惧是无形的、巨大的。这一现代恐惧,隐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一旦遭遇一个引爆的燃线,即会爆发出来。

“抢盐”行为,是核辐射谣言的后果。核辐射谣言是因,“抢盐”是果。从谣言风波的整个流程来看,从口口相传的信息接力,最终演化为一种群体性的疯狂抢购,存在一个从动口到动手的骤然升级过程。现在看来,这次“抢盐”风波带给我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一是常识理性与科学理性之间的背离。一些常识看上去有道理,但违背科学逻辑;二是个人理性与集体非理性之间的悖论。在谣言气场中,每个人的判断和行为似乎是理性的,但一群人扎堆在一起,就会产生一种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有时会成为可怕的心理巨兽,将个体裹挟其中,剥夺其正常的理性。

卡普费雷认为,谣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传媒。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尽管没有制造谣言,但有时会成为谣言的强有力的中转站。在这次的“抢盐”风波中,大众传媒的角色定位,总体上看,还是正面、积极的。但大众传媒最初反应还是显得滞后。大众媒体的信息纠错,反应速度远不及谣言。俗话说,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行千里。在谣言生发初期,关键信息的缺位或错位,都会失去清热解毒的最佳时期。谣言是即兴的新闻。谣言经过人际传播途径一路下去,容易产生“风险的社会放大”现象。在谣言沸腾之际,大众媒介的辟谣效果也要打折扣的。后来媒体的正面介入,给高热的谣言注水降温,客观上对消解谣言起到很大作用。

谣言之所以是谣言,就是抓住真相打瞌睡的空隙。一旦真相信息醒来,谣言也就会消散。有人说,谣言是一块巨大的集体口香糖,等到嚼完了味道,就要把其残渣吐掉。从“抢盐”风波来看,此言不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