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亘在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事件,搅得太平洋很不太平。挑起事端的日本和美国,应该为此负全责。面对中日两国之间的钓鱼岛纷争,媒体应何去何从?从这段时间的中国媒体表现来看,媒体对此事件的介入不可谓不大,但如何介入?这越来越成为值得反思的问题。是全身心的投入?还是保持专业理性?是作为国家军事力量的“编外”舰队投入战斗?还是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底线?
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悍然挑衅中国,严重损害了中国国家主权,深深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自然会激起国人的强烈反应。我们的国家以及国民,面对如此超限的威胁和侮辱,都会作出激烈的反应,上到国家主席的严正表态,下至陈光标的《纽约时报》“维权”,凡此皆在表明,崛起的中国为了国家主权,敢于亮剑,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与挑战者对决。中国做出这些举动都是可以理解的。媒体在国家利益的大是大非面前,自然要站在自己国家的一边。这一点毋庸置疑。问题是,媒体如何作为,才能真正捍卫国家利益?窃以为,媒体应以专业的见识及能力,效力国家和国民。这才是对国家的尽忠尽责。
从当前的媒体表现来看,媒体上泛滥着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在国家利益遭遇空前的冲撞之时,媒体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烈性情绪,这也在情理之中。问题是,当这种情绪失控成为燎原之火,在很多媒体上恣意燃烧的时候,就要为之当心了。特别是那些颇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他们的表现甚为强烈,放出很多狠话。诸如“钓鱼岛问题不会由着日本胡来。”“钓鱼岛争端在将中日推向对抗,日本在错误时间错误的地点选择了一个错误的对手。中国的近代耻辱,日本带来的伤害最深。如果让中国人找一个雪耻的对象,日本真是再合适不过了”。“钓鱼岛冲突是中日关系恶化的新转折点。日本人或许相信他们自己‘保卫’该岛的决心很坚定,但他们一定要同时想到,中国人保卫该岛的立场只会更坚定,因为与他们抢夺该岛的是‘宿敌’,它欠了中国人太多的血债,向它做领土让步的耻辱对中国人来说是双重的。钓鱼岛争端升级将扭转中日关系的大方向,把两国推向危险对抗”。“我们很久没同日美这样的对手做一次‘狭路相逢’的局部冲突了。就让我们在钓鱼岛真正做一次。我们会看到,天塌不下来。我们有可能为此遭遇更大麻烦,蒙受一些损失。但我们对手的损失至少会同我们一样多。或许只有有了这些承受,我们今后发出的警告才会被敬畏,各路对手也才会在向我们做新的挑衅前三思而行”。“今天的中国,已不是‘九·一八’事变时的中国;今天的中国军队,更不是甲午年间的北洋水师”。“奉劝日本政府不要自作聪明,错判形势,赶紧悬崖勒马!中国人民决不容许他国攫取半寸领土”!
这些高分贝、散发着火药味的狠话,固然可以向对手宣示国家主权,也有一定的震慑功效。但是,爱国不能一味地逞匹夫之勇,得靠能力和智慧。在自家的宅子里大放狠话,对手能听到者恐怕会很少,受其影响最大的则是我们的国民。在钓鱼岛事件中,媒体如此冲动,会把失控的情绪传染给我们的国民。媒体不能逞一时表达的快感,意气用事,应保持清醒的理智,以其专业意识和职业能力,为国家效忠,为国民效力。为此,媒体应当做好以下几桩事情:
一则,要为钓鱼岛事件进展提供及时、准确的资讯。作为社会瞭望者的媒体,当为公众提供一流的资讯服务。及时、准确地报道钓鱼岛事件的最新动态,这是媒体的底线伦理。在钓鱼岛问题上,公众对媒体最期待的不是帮国家吵架,而是要他们为国家和国民奉献出优质的资讯。
二则,搭建公共讨论的平台。媒体不能成为一种声音的“一言堂”。哪怕某种声音以真理自居,也不能让它垄断话语权。常识告诉我们,真理是在公共讨论乃至辩论中胜出的。道理是讲出来的,需要理据和逻辑,不懂得讲道理,只是吵架,是难以让人信服的。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有百分之一百的道理,但要谨防不会讲理,一味地让情绪“裸奔”。最后,反而落得没有理。因此,善于在媒体上讲理,甚为必要。要把媒体变成讲理的公共场地,不要将其沦为排泄戾气的公厕。
三则,成为公民国情教育的课堂。这次发生在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事件,是一堂空前的国情教育课。围绕中日双方的外交纷争和舆论较量,国民从中获得诸多国情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会国民如何热爱自己的国家,如何认识中国和日本,进而了解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媒体要成为国情教育课堂,除了政治正确之外,还得有说得过去的专业能力。我不相信,沉溺于口水战的媒体能教给国民完整的国情知识,传递出健全的理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