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中国,读懂中国

在中国,读懂中国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外国记者眼中,中国是一个谜。70多年前,有一位名叫埃德加·斯诺的美国年轻记者,出于对红色中国的强烈好奇,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探寻“红色中国”的真相。斯诺说,在世界各国中,恐怕没有比红色中国的情况是更大的谜,更混乱的传说了。在《寻路中国》中,海斯勒关注的是诸如罗师傅、小龙、魏子淇、王老板、高老板等这样的小人物。

在外国记者眼中,中国是一个谜。

70多年前,有一位名叫埃德加·斯诺的美国年轻记者,出于对红色中国的强烈好奇,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探寻“红色中国”的真相。

斯诺说,在世界各国中,恐怕没有比红色中国的情况是更大的谜,更混乱的传说了。在他出发之前,他的心中萦绕着很多问题。比如,中国共产党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组成的?他们同其他地方的共产党人或社会党人有哪些地方相像,又哪些地方不同?他们是不是留着长胡子?是不是喝汤的时候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是不是在皮包里夹带土制炸弹?他们是不是纯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读过《资本论》和列宁的著作没有?共产党人怎么穿衣?怎样吃饭?怎样娱乐?怎样恋爱?怎样工作?他们的婚姻法是怎样的?他们的妇女真的像国民党宣传所说的那样是被“共妻”的吗?中国的“红色工厂”是怎样的?红色剧团是怎样的?他们采用了什么样的军事战术?他们是怎样训练的?是谁给他们当顾问的?他们里面有一些俄国军事天才吗?

带着这些问题,“怀着冒险的心情”,斯诺出发了,以记者的执著与果敢,来到红色中国的腹地,发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美国主流媒体的红色中国。经过长达七年之久的近距离观察,他发现,一个“红星照耀的中国”实际上被主流媒体妖魔化了。斯诺在中国,读懂了中国。

60年后,又一位美国记者来到中国,他的名字叫彼得·海斯勒。他还有一个中国名字:何伟。这位美国《纽约客》记者在中国一呆就是十年。这十年,正是中国经历的变革最为深刻,也极为复杂的十年。从做新闻的角度看,这十年是一座巨大的新闻富矿。任何一个不愿意偷懒的新闻记者,都能从中寻到自己想要的宝贝。

但是,同样的记者,面对同样的中国,所看见的东西往往是不一样的。多数外国记者,喜欢盯着宏大叙事,盯住大城市,关注那些所谓重磅的新闻事件,反之,他们对新闻的“余数”,即中国人的日常故事,留心较少。这位彼得·海斯勒有点另类,他没有把兴趣聚集在大城市、大事件、大人物上,他无意在新闻热点与焦点上与新闻同行们扎堆,他大路不走走小路,绕开喧嚣浮躁的大都市、轰轰烈烈的宏大叙事、大红大紫的明星人物,来到边城小镇、偏远乡村,甚至来到那些在中国地图上找不到名字的犄角旮旯,寻找他心目中的新闻故事。

2001年,他在中国考了一个驾照。此后,他就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用他那敏锐、细腻的目光,好奇地打量着巨变中的中国。这十年,他收获甚丰,连续写出了《江城》、《甲骨文》和《寻路中国》。这纪实三部曲是一个外国记者的中国发现记录。

如果说,70多年前,埃德加·斯诺记录的是一个“红色中国”,那么今天,彼得·海斯勒记录的则是一个转型中国。前者的主题是“革命”;后者的主题是“发展”。不过,在观察视点上,海斯勒与斯诺有所不同。海斯勒关注的不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这样的名人,而是普通的小人物,关注的是那些为眼球新闻学所忽视的底层人物的故事。在《寻路中国》中,海斯勒关注的是诸如罗师傅、小龙、魏子淇、王老板、高老板等这样的小人物。从这些看似没有新闻光晕的小人物身上,他发现了中国的深刻巨变。

我一口气看完《寻路中国》,惊叹的是:这位外国记者对中国认识竟是如此深刻、精微!读完他写的故事,我既嫉妒,又惭愧。多么熟悉的故事呀,多么熟悉的人物,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为什么我们熟视无睹、视而不见?为什么我们对自己脚下的土地如此陌生、冷漠?为什么海斯勒会如此“中国”地报道中国?除了他出色的报道技艺之外,我认为,关键一点,是他深深地把双脚扎进了中国的土壤,贴心贴肺地与中国人交流、相处,与普通百姓打成一片,“用心”体察中国底层人物的欢乐苦忧,倾听中国“毛细血管”里的脉动,以同情之理解,把握中国的常与变。这位中文名叫何伟的外国记者,在中国,读懂了中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