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舌尖上的乡愁

舌尖上的乡愁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行全国。近日,《舌尖上的中国》图书火爆上市。《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看到一个别样精彩的美食世界。《舌尖上的中国》反其道而行之,用镜头去发现那些遗存下来的传统美食。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我们看到了一种久违的生活方式,让我们看到那种让我们内心慢下来的悠然生活。《舌尖上的中国》发动了一场中国饮食文化的启蒙运动,激活了舌尖中国的美食乡愁。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行全国。这个纪录片之所以如此风靡,盖因此纪录片在变味的食物大国点燃了人们对美味的炽热相思,也勾起了人们对传统中国饮食文化的浓郁乡愁。该纪录片在海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侨报》2012年5月20日报道,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已成为纽约80、90后华人茶前饭后、短信电话里的必聊话题,从食材到民俗,让海外游子们看到“口水往肚里咽,眼泪顺脸颊流”。谁也没想到,这部纪录片会闹腾出这么大动静!

近日,《舌尖上的中国》图书火爆上市。据报道,《舌尖上的中国》新书发布会落幕的当晚,央视《新闻联播》用16秒钟的篇幅报道了图书版《舌尖上的中国》。据称,此则消息经新闻联播播出后,出版方的电话被订货商打爆。业内人士透露,有200多家出版机构通过各种渠道竞相争抢该书出版权。图书订单已从原先的20万册剧迅速攀升至80万册。“这是近几年出版界难得一见的场面,即使是《史蒂夫·乔布斯传》也没有出现如此令人咋舌的盛况。”

上天赐给我们纤敏的味蕾,让我们饱尝人间美味。一代代的中国人为了伺候自己舌尖上的味蕾,绞尽脑汁地探究美食的秘密,破解舌尖的密码。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国人折腾出千奇百怪的花样,琢磨出形形色色的调料,成就了数不尽的中国美食。美食因诱惑而成,又会引发新的诱惑。我们吃了粤菜吃川菜,腻了杭帮菜吃湘菜,还有淮扬菜、徽菜……我们上天入地,吃遍了山珍海味,吃尽物华天宝,地大物博的中国原来是围绕餐桌转的。

吃遍百味之后,我们的味蕾变得越来越麻木了,对食物的美味反应迟钝起来,我们的舌尖忙于蜻蜓点水式的品尝,从一个盘子转向另一个盘子,从一个餐桌赶向另一个餐桌。我们的胃口变得越来越贪婪,我们的舌头却变得越来越迟钝。在刺激—反应的机械运动中,我们的味蕾自然会产生倦怠感,出现审美疲劳,于是需要有新的刺激,激发味蕾的兴奋感。于是我们变得百无禁忌,逮住什么吃什么,几乎吃尽长江的刀鱼和河豚,吃尽乌龟和王八,吃尽天上飞的,还有地下跑的,吃尽祖宗留下的,还要吃尽我们留给子孙的。我们疯狂地采掘、挥霍、排泄、毁坏、透支,除了留下大堆大堆的垃圾,我们可曾想给后代留下什么?这是我们贪婪的舌尖惹的祸!

我们没有珍惜我们的味蕾,而是任意地挥霍和糟蹋它。节制我们的味蕾吧,不要放纵它。放纵的后果是双重的:一是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为了满足贪婪的口腹之欲,拼命地挥霍大自然和祖先的馈赠;二是我们变得越来越重口味,过度追求味觉刺激,丧失了对“真味”的审美感觉。对自然的味道就失去了敏感,对美食的味道失去了好感。为此,需要将我们的舌头从“重口味”中解放出来,回归对食物的朴素感觉。

《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看到一个别样精彩的美食世界。纪录片所呈现的一道道人间美食,越来越多地远离我们今天的日常视野。我们日常所见的往往是那些流水线作业生产的批量食物,这些食物是按照现代配方精确生产出来的,其生产方式是格式化的。这种现代化生产方式,固然可以获得可观的效率,但少了很多“味道”。《舌尖上的中国》反其道而行之,用镜头去发现那些遗存下来的传统美食。《舌尖上的中国》不是以说明文式的知识介绍美食,而是强调情景再现和故事渲染,注重对美食制作情境的再现,有鲜活的现场感和在场感,复活了美食的“烟火”味道。纪录片的重心与其说是美食,不如说是美食背后的生活与人。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我们看到了一种久违的生活方式,让我们看到那种让我们内心慢下来的悠然生活。而这种生活方式在我们现实的境遇中变得愈来愈稀缺。特别是在我们当下的“重口味”饮食方式面临严重问题的时候,人们的味蕾记忆被迅速唤醒了。《舌尖上的中国》发动了一场中国饮食文化的启蒙运动,激活了舌尖中国的美食乡愁。

经过了一番破坏性开发之后,我们的舌尖需要“退耕还林”,收复失地,我们需要让舌尖回归对美味的朴素感觉。这种回归的意义可能是双重的:一是让自然的馈赠可持续;二是让我们的饮食更安全,更本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