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发现(一)

新闻发现(一)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章 新闻发现(一)法警背起生病被告[1]司法界人士认为,这反映了我国司法体制改革,更加注重体现对人格的尊重前天,西城法院正常开庭。11083号法警叫贾文家,今年26岁,在西城法院已工作6年。目前,该妇女已被宣判犯有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宣判结束后,已成犯人的老太太仍由法警一步步地背下楼梯。这是篇获得2000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这种差异也是新闻发现能力的差异。

第六章 新闻发现(一)

【新闻案例】

法警背起生病被告[1]

司法界人士认为,这反映了我国司法体制改革,更加注重体现对人格的尊重

前天,西城法院正常开庭。法警11083号把一个行动不便的女被告背上了三楼的法庭。当旁听的市民见到法警背上来一个戴着手铐的被告时,大厅立刻安静下来。

据目击者吴小姐介绍,她在1月29日去西城区法院办事时就看到过这一幕。当时女被告深埋着头,不时地发出啜泣声。背进三楼休息室时,法警的额头已渗出了汗水,女被告则流出了眼泪。

昨天,女被告告诉记者,今年6月她被确诊患有椎管狭窄症,两腿走路十分困难。被法警背起时,她问过法警的姓名,可法警没回答。

11083号法警叫贾文家,今年26岁,在西城法院已工作6年。昨天,记者采访了他。“我没觉得这个举动有啥大不了,她一个老太太,得了病走路很困难,虽然是被告人,但作为法警帮她这个忙是我的职责。”据他介绍,那天背着老太太从楼下上来时,正赶上大厅里有50多个等候旁听的市民。见他背着个戴手铐的,本来乱哄哄的大厅顿时安静下来。“那会儿,我听见背上的老太太哭了,我能感觉到她低下头,把脸靠在我肩膀上。”

目前,该妇女已被宣判犯有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宣判结束后,已成犯人的老太太仍由法警一步步地背下楼梯。

记者注意到,在此之前,我国司法界连续出现了一些意义深远的变化。诸如:罪犯在未受到法院判决前一律改称犯罪嫌疑人,抚顺推出了“零口供”;有些地方刷有“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字样的墙壁被画上了山水画等。这从一个侧面昭示了我国司法制度正在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杨立新厅长。杨厅长认为,从罪犯到犯罪嫌疑人称谓的改变以及法警背着行动不便的被告人到庭,反映了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进程,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对人的人格的尊重。

这是篇获得2000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严格说来,这篇新闻是《北京青年报》值班编辑严峻从通讯员的来稿中发现的。《北京青年报》副总编辑史玮在其博客中记录了这篇稿件的发现经过:

法院的通讯员吴怡偶然看到开庭时,法警把一名行动不便的女被告背上三楼的法庭,被告脸靠在法警肩膀上,哭了。“有心”的吴怡立即用相机拍了下来。值班编辑严峻看到照片“如获至宝”,立即拿给史玮看,两人感觉一致:“照片上定格的画面太有冲击力了。”他们把此稿件当做一条重要但还需挖掘的新闻选题,交给实习记者补充采访。由于实习记者功力尚浅,拿出来的稿子“仅仅是在通讯员来稿基础上的简单扩写”。他们不甘心让好的新闻线索因陋就简地放行,再将此线索“转给经验丰富的记者杨永辉,让他重新采访。这时候,编辑和记者重新聚在一起讨论选题,《法警背起生病被告》不仅仅是一张简单的图片新闻,这一新闻事件背后的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开掘。我们对杨永辉提出了要求,在稿件中,要体现几个步骤:发生了什么、说明了什么、意味着什么”。杨永辉“不仅采访到了当事人、有关部门,还采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一位厅长。最终,在对稿件字斟句酌之后,终于在一版配以大照片刊出。通过一件真实感人的小事,表现了法警对人权的尊重,以小见大体现了司法体制改革的进步”。[2]

透过法警背被告这样一个小小的“插曲”,北京青年报的编辑发现了现象背后深层次的价值内涵。如果没有这种发现新闻的眼光和能力,这条新闻就无缘被公开报道。中国新闻奖评委彭朝丞研究员评价这篇稿件时说:“新闻工作者既要敏于求新,对各种新事物、新现象有足够的新闻敏感,及时地把最新鲜、最能引起读者关注的新闻奉献给读者;又要善于求深,通过自己的体察和观察,对新闻事实深看一层,进行理性思考,把前瞻性、导向性强的深度信息开掘出来,及时传播出去。”“衡量一篇新闻作品的价值,不但要看是否客观地报道了事实,传播了信息,还要看是否给了人们深刻的启迪。”[3]

类似这种法院判案的事实,常常是媒体关注和报道的重点。一般来说,读者、记者对法院判案关注,重点在于案件本身及法院判处结果。案件本身所具有的强烈的冲突性及社会启示性意义,都使司法案件具有广泛的传播价值。同时,司法程序的严格规范是司法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体现,如果判案程序出了什么异常,其背后的缘由是什么,也是记者要关注的。上面提到的《法警背起生病被告》,充其量只能算作判案程序中的一个小插曲。这种小插曲往往会被忽略,一方面它与记者采访前的预期不相干,记者的兴趣点不在于此,另一方面它不会影响案件的审判结果。然而,小插曲有时却投射出大主题,这个大的主题能否被发现,考验着记者采访新闻的功力,严格地说是发现新闻的功力。

新闻实践中常常发生这样的事:同样一件事实摆在面前,有人会把它当做一条有价值的新闻,也有人会对它无动于衷,等新闻报道出来了,形成了很强的社会反响,同样遇到过此事的其他记者懊悔不已——为什么我当时没有想到这样去认识它呢?这就是新闻发现能力的差异。

有的记者整天为找不到新闻线索而发愁,而有的记者即使跑同一战线、同一个区域,却总有写不完的线索。这种差异也是新闻发现能力的差异。

新闻发现是记者应具备的最重要的业务素质,它伴随着记者的一生。

一、新闻发现的价值

采访的过程说到底就是寻找和发现新闻的过程。有过新闻实践经历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新闻,差别就在于你有没有发现新闻的眼光。

(一)发现是事实转化为新闻报道的关键环节

先看一则新闻报道:

造林还是造字[4]

听众朋友,您平生见过的最大的标语字有多大?最近,记者在湖北省郧西县算是大开了眼界。

今年11月28号,记者乘车经过郧西县店子镇太平寨时,突然发现,公路旁陡峭的高山上,一个巨大的水泥字扑面而来。因为离得较近,记者无法看到它的全部,只有跑到500米开外的地方抬头仰望,才看清这原来是一个硕大的“禁止”的“禁”字,而它只是一幅巨型标语的1/4。记者驱车十几分钟,才终于将山体上用石头砌成的这四个大字看清:“封禁治理”,四个大字连成一排,挺立在群山之间,十分壮观。

“封——禁——治——理”,这四个大字是什么意思呢?

记者:“封”就是封山,那“禁”呢?

郑直:“禁”就是禁止砍伐、禁止放牧——放牧牛羊,“治”就是治理荒山,“理”就是管理的意思。

说话的人是原店子镇林业站职工郑直。他曾参加过这幅巨型标语的设计、建造。他告诉记者:这幅巨型标语是店子镇政府1999年组织5个村的2000多劳力,大干一个半月建成的。

这每个字究竟有多大?郑直说,每个字是严格按照840平方米来建造的,一个字大约是29米长、29米宽,足有9层楼那么高,比两个篮球场还要大!“封禁治理”的“封”字,就右边“寸”字里的那一“、”,就有9米宽、4米高,能坐下40多个人。

是谁想起在山上造字的呢?

郑直介绍说,当时,县里号召退耕还林、封山植树,周边乡镇都在山体上做巨型标语,显示抓这项工作的气魄和决心。店子镇的领导见别的乡镇的山体标语很气派,受到上级表扬了,不甘示弱,决定也要做几个大字,字的大小一定要超过周边乡镇。镇里安排郑直和文化站站长桂千奇对标语字进行设计,刚开始,领导对他们的设计还不太满意。

郑直:“开始就是按照领导意图,一个字做一亩那么大。结果做那么大,他们下来一看,小了,最后又重搞,重搞就是按840个平方这样设计的。”

设计的字体大小超过了周边乡镇,领导满意了,才开始施工。郑直说,这山体大字的做工很讲究:“先挖槽子,先开这个字的笔画;再用石头一个一个给它往上排。槽子好像是40公分深吧。石头砌好了以后,就和砂浆,和这个水泥,再灌;灌了后再抹平;抹平之后上涂料、刷白,石灰的不行,石灰的水一冲就没得了。”

太平寨山高坡陡,做字的地方坡度达45度到50度,农民们从河里运砂石,挑水上山,行路艰难。造字时正是高温酷热的夏天,2000劳力每天从早上六点半开始干,一直干到下午七点才收工。

郑直:“太热了!就说我们,我们作为干部上去还没干啥子哩,整天脸上的汗都没干过,身上的衣裳都汗湿完了。(如果)扛沙、扛石头、扛水泥,那更辛苦啊。”

造这几个标语字共花了多少钱?郑直告诉记者,每个字至少6000元,4个字总共就是24000元,这还不包括群众投工在内。农民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花24000元买树苗的话,可以买松杉苗16万株,按常规每亩栽127棵的话,可以栽1259亩,能把这座山绿化12遍!

为了显示退耕还林工作的力度,郧西县很多乡镇都像店子镇这样,把“造林”变成了“造字”。据县林业局有关人士介绍,全县造的300多平方米以上规模的大字近100个!

……

个别乡镇为了造字,竟然不惜毁林。夹河镇金銮山大型标语字,跨越三座山,其中有一座山的天然林比较好,但镇里为了造“封禁治理”的“封”字和“禁”字,砍掉了不少天然林木。

谈到这几年造字的经验,郧西县林业局的干部们很是得意,他们特别向记者说明,郧西的造字声势已经影响到了与郧西相邻的陕西6个县……

可是,在汉江南岸的陕西省白河县和旬阳县的两个乡镇,记者驱车20多公里,沿途只见树木不见字。郧西县的关防乡和湖北口乡,没有造一个大字,却造出了成片成片的树林。看来,“造林”还是“造字”,效果大不相同。

这条批评形式主义的新闻一经播出,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赞誉,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然而,这篇被誉为“批判形式主义的力作”的新闻应该算是一篇“迟到”的新闻。说它“迟到”,是因为该新闻播出的时间(2002年12月9日)与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1999年)间隔长达3年多。这3年多时间里,对此做法颇有怨言的当地群众没有人投稿向媒体反映此事,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此事有新闻价值,也没有其他记者到这里来采访,或者有记者来过但未发现此事的新闻价值。采写此新闻稿的记者杨宏斌在采写手记中写道,是因为要去采访另外两条发生在郧西县的新闻,乘坐长途汽车经过郧西县店子镇太平寨时,沿途看到公路旁陡峭的高山上,躺着一个巨大的白色水泥字,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建筑物,就趁班车暂停、乘客上厕所时,乘机跑到500米开外的地方抬头仰望,才看清这原来是一个硕大的“禁”字。汽车再开十几分钟,他才看清一条四字标语:封禁治理。他当时在车上思考:“如果只是趣闻轶事,这件事未免太简单化了。是谁建的大字?为什么建大字?这么大的字是怎样建成的?”这背后肯定隐藏着巨大的秘密,一定有更深刻的主题。可以肯定,该记者偶然看到这一奇特之事后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促使他继续探究,终采写出好新闻。如果没有这位记者偶然经过这里,没有他看到巨型标语后的深入思考,这个事实依然无缘成为记者笔下的新闻。正是这位记者发现了这个事实,发现了这个事实背后潜藏的深刻主题,巨型标语才有缘成为公开报道的新闻。

生活中还有大量具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因为未被发现而无缘成为新闻。这些无缘成为新闻的事实,有的是根本无人知晓,比如人迹罕至的荒野,一切自生自灭,也就没有人会知道那里究竟发生过什么;有的是客观发生的事实并非无人知晓,但知晓的人却未想到把那些事实当做新闻传播出去,哪怕是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传播都没有,或者是私底下的传播没有传到有新闻发现能力的人的耳朵里去,让发现新闻的链条断了,新闻事实就自生自灭了。

可见,新闻发现是客观事实转化为新闻报道的关键环节。缺少这一环节,客观事实无论具有多么显著的传播价值,都不可能自己变成新闻。

客观事实要变成新闻,必须借助记者采访写作这一环节。记者会不会对事实进行采访报道,取决于他能不能从事实中发现其蕴藏的新闻价值。事实转化为新闻的过程用图形表示即为:

img2

从上图可以看出,事实与新闻之间以基于发现的采访为桥梁,缺此桥梁,事实依然存在,但无缘成为记者笔下的新闻。记者的任务就是要通过自己发现新闻的能力,尽可以多地把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转化为新闻。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新闻报道中有“日前”、“前不久”、“近日”之类的字眼,那都是新闻事实未被及时发现的表现。真正及时的新闻报道,对于报纸来说,应该使用的时间词语是“昨日”,对于电视而言,应该是“今天”。当然,那些事情已发生很长时间未被及时报道,而记者为了把时间拉近,用一些“记者昨日了解到”之类的字眼,仍改变不了其“迟到新闻”的性质。

许多时候,记者也看到或听到过某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但未意识到其蕴含的新闻价值。后来,当另一位记者得知此事后,把它写成新闻,先前的记者才知道自己犯了“不识货”的错误。记者看到许多事情觉得司空见惯,没有往新闻方面去想,往往就错过了发现新闻的时机。

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与新闻不能等同。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不受是否被报道所左右,不管记者报道或不报道,它都客观存在。而新闻是对事实的反映,没有对某一事实的认识(发现)和反映(即报道),事实依然存在但报道并未发生。因此可以说,发现新闻是报道新闻的前提,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

(二)发现新闻是记者的基本功

2004年4月15日,新华社社长南振中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了一堂题为《影响新闻发现力诸要素的分析》的课。他指出,“发现滞后”是一种普遍现象,不仅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而且表现在科学研究领域,在新闻报道领域它更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就应该预防“发现滞后”和“忽视发现”这两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下决心养成深入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注意培养自己的发现能力,谨防自己的“根”离开生活的沃土。[5]

我们曾在“新闻采访学”课堂上要求学生把身边的新闻发布出来。许多学生关注了同一件事:华中科技大学于2002年9月中旬到10月中旬进行三好学生标兵评选。但是,绝大多数同学都介绍了学校正在开展这项活动,没有从中发现新闻是什么。具有代表性的一篇稿件是这样的:

三好标兵 竞显风流

从本周一开始,我校东五、西五两栋教学楼各层大厅里,摆出了很多绚丽多彩的展板,吸引了不少同学驻足观看。这是2001——2002学年度校三好学生标兵候选人的风采展示活动。

校教育与管理科的翁老师介绍,以往的校三好标兵都是简单地根据个人申报的材料及院系的推优意见评选的。今年是我校第一次公开展示校三好学生标兵的竞选情况,目的是为了让评选过程更加公正、公平、公开,让候选人充分展现自我,给全校同学树立学习榜样。

全校各院系都推选了1~3名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佼佼者参加竞选。到目前为止,共有来自16个院系的24名候选人参展。这些展板图文并茂,风格各异,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与风采。候选人在学习、工作中取得的优秀成果,让围观的同学惊羡不已。

据悉,除了风采展示外,各候选人的个人材料都将以电子档案的形式链接在校园网上。10月中旬,他们还要参加个人才艺展示。这些展示都将成为三好标兵评选的部分标准。

严格说来,这篇消息没有抓住此项活动的新闻点,或者说把新闻淹没在一大堆杂乱无章的材料之中。此项活动最具新闻性的内容是什么?三好标兵评选也搞起了“才艺展示”,这是以往所没有的,它体现了时代对大学生的新要求。经过修改,有两位同学的稿件发表在《长江日报》,题目是:《华中科大“三好生”评选与时俱进发布形象广告,表演文艺节目》;另有两位同学的稿件发表在《中国青年报》,题目是:《华中科大三好标兵评选:学习成绩才艺表演社会实践一个都不能少》,导语是:“以前‘悄悄进行’的校‘三好标兵’评选工作今天在华中科技大学被‘大肆张扬’。按照该校新修订的评选规则,所有候选人的‘基础分’(即考试成绩、个人事迹和获奖情况等)只占其总分的60%,而‘民主分’(即个人风采展示、才艺表演和网上投票等)占40%。”这说明很多学生对于事实中的新闻点还缺乏准确的判断能力。仅仅通过课堂讲授还很难让学生一下子对一件事的多个侧面应选择哪一个侧面进行报道有准确的把握。原因在于他们缺少对事物的判断和理解能力,缺少社会阅历,缺少新闻实践的磨炼。基于此,很多学校的新闻采写课都要求学生课余采写新闻,把业余时间用于新闻采写实践。

即使经过反复的新闻采写训练,学生的新闻发现力仍存在很大的差距。有的学生在上采访课的一个学期可以公开发表20多篇新闻稿,校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成为其笔下的新闻,诸如选修课问题、课堂秩序问题、学生消费习惯问题、奖学金评定问题、学生实习问题、求职问题等,都有可写的新闻。也有同学连在课堂上口头发布一条像样的新闻都难。学生这种发现新闻的能力的差距也直接影响其在媒体实习的状况。

不光是学生之间呈现出发现新闻的能力差距。长期给媒体供稿的基层通讯员之间、媒体的记者之间,发现新闻的能力也呈现很大的差距。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通讯员,有的一年有百余篇稿件见报,有的区区数篇,原因在于他们之间发现新闻的能力有差距。有的通讯员总觉得每天面对的都是些常规性的工作,没有什么可写的新闻;而有的通讯员则认为自己所辖区域内有很多事实都会受人关注,只要找准吸引人的侧面予以报道。同样,记者也是这样。有的记者每天有新闻可写,有的记者却每天为写什么发愁。有的记者能够从一件看似平常的事实中挖掘发人深省的主题,有的记者却只能记录事实表层信息。有的记者从一个初入行的新手到成为发现新闻的行家只是短短几个月时间,有的人却花了上十年时间摸索仍长进不大。记者之间比拼的不是学历、年龄,而是发现新闻的能力。发现新闻是记者的基本功。

有人说,记者花在采访与写作上的工夫,其比例大致是7∶3。那么,发现新闻的能力在采访能力中所占的比例有多大呢?发现了新闻,采访就完成了一半甚至一大半。找准了事实的新闻点,就明确了采访的方向,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找不准事实的新闻点,就无法选准采访的方向,就可能做许多无用功,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一个事实摆在眼前,却不知有没有新闻或新闻点在哪个侧面、新闻价值有多大,这对记者来说,是致命的不足。优秀记者不仅能从已发生的事实、已写成的材料中看出新闻在哪里,更能从已有的事实或材料中判断趋势,从趋势中发现新闻。可见,采访实践中,发现新闻是记者最需具备的基本功。

二、新闻发现的含义

与发明一样,发现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但两者也有区别。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有助于我们分析新闻发现的含义。

一般来说,“‘发现’是对客观规律、事物的率先的正确认知,发现的结果原来就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后来才被人们所正确认识而已。比如物质的本质、现象、运用规律等等,不管你是否发现,它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被人认识到之后就是发现”。“‘发明’则属于科研成果在某领域中的新创造,通常指人们做出前所未有的成果,这种成果包括有形的物品和无形的方法等,其特征是这些物品或方法在发明前客观上是不存在的。”[6]通俗地说,发明主要是创造出过去没有的事物,而发现则主要是揭示未知事物的存在及其属性。可以这样理解:发明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发现是一个从有到有的过程,即从客观存在的“有”到认识和反映了客观存在的“有”。

那么,新闻发现是什么?其本质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有助于我们自觉地进行新闻发现的实践。

(一)新闻发现的定义

关于新闻发现的定义,一些学者及新闻工作者进行了不同的概括——

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指出:“如果说发现是看到前人没有看到过的事物、找到前人没有找到过的事物,那么,新闻发现就是把前人没有报道过的新的事物和新发现的规律及时准确地传播出去。”[7]

潘堂林在《怎样发现新闻》一书中提出:新闻发现,就是识别客观事实的传播,看出或者找到客观事实本身固有的值得传播的要素。一般来说,作为新闻报道对象的事实,其传播价值的表现是多侧面的,内容是多层次的。新闻发现最关键的环节是,敏锐地感觉客观事实诸种价值表现中最能吸引公众注意力的侧面,充分发掘多层面的价值,尽可能实现其价值量的最大化。[8]

张征在《新闻发现论纲》一书中指出:新闻发现就是以实现新闻实践的合理发展为根本指向,依据新闻传播规律对事实信息的新闻价值和新闻作品表达方式的率先认知。[9]

上述定义抓住了新闻发现的核心即发现新鲜事物,揭示事物内在规律以及找到事实中值得传播的要素。

综合学界及业界的观点,笔者认为,新闻发现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中具有传播价值的要素及其表达方式的率先认知,其目的在于发掘事实中最能吸引公众注意力的侧面,实现传播价值的最大化。首先,这一定义明确了新闻发现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认知,它不同于其他事物的发现,而是对新闻事实的发现。其次,这一定义明确了新闻发现是对事实中传播价值和表达方式的认知,它不仅要对事实中的传播价值进行认知,还必须找到最恰当的表达方式,没有恰当的表达方式,新闻价值不能得到有效呈现,同样不能称发现了新闻。再次,这一定义强调新闻发现是一种率先认知,必须先于他人对事实中传播价值有所认知,这契合了新闻的“新”字,当某一事实被报道出来后,再从同一视角报道同一事实就不能称为新闻发现。

新闻发现是对事实价值内涵及其传播价值、表达方式已形成明确的认知,因而可以说新闻发现是新闻报道的起点。但是,是否会对事实的传播价值及其表达方式产生探究的兴趣,即发现的内在冲动,取决于记者此前会否对某一事实产生新闻敏感。可以说,新闻敏感是新闻发现的起点。

(二)新闻敏感及其两重境界

生理上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的刺激迅速作出的反应称为敏感,或称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画家对色彩很敏感,音乐家对节奏很敏感,消防队员对消防车的笛声很敏感,公安人员对犯罪分子很敏感,司机对汽车故障声很敏感,记者对新闻事实很敏感。敏感具有很强的职业特征。因此,我们把敏感又叫做职业敏感。这种职业敏感是长期从事某种职业的人表现出来的对某些外界刺激的习惯性反应。当然,有些人不是从事某种特定的职业,对相关方面的信息刺激也会很敏感。这种敏感往往是因为喜欢某种职业,有相关知识的长期积累,对其长期关注所致。比如有人虽然不是新闻记者,但对采写新闻有特殊的爱好,长期关注,因而也就形成了对新闻事实较为敏感的习惯性反应。这种习惯性反应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依靠长期相关的知识积累,对某种外界刺激的一种价值判断。

那么什么是新闻敏感呢?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敏锐地识别事实中所含新闻的意识和能力。简单地说,新闻敏感就是新闻工作者对客观事实有无新闻价值的快速反应。在西方新闻学中被称作“新闻鼻”、“新闻眼”。客观事实无以数计,记者每日每时都会遇到不同的事件、现象或人物,这些客观存在的事实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刺激着记者的神经,其中有没有新闻,需要记者迅速作出判断。比如,我们到餐饮吃饭结账时索要发票,收银员称若不要发票可以送一个手机挂件,这里面有没有值得报道的新闻?我们经过一经济适用房小区看见里面建了几幢别墅,这其中有没有可以报道的新闻?我们在街上行走,突然看到某个路段出现了久违的排长队现象,这里面有没有可以关注的新闻点?有新闻敏感的人遇到上述事实马上会产生条件反射,觉出其中有可以报道的新闻。而对新闻反应较为迟缓的人,却常常遇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也会无动于衷。有时,我们对某些事实熟视无睹,没过两天,却在报纸上看到别人已将这些事实写成了新闻。其中的差别就是新闻敏感的差别。新闻敏感对于一个记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记者来说,新闻敏感有两重境界:客观事实已经发生,已经展开在记者面前,记者能马上意识到其中有新闻可抓,这是起码的新闻敏感;客观事实刚刚出现,如何发展还未有明确的展开,记者根据对事实的研究,意识到将出现一种什么样的趋势,从而依据这种判断主动采写新闻,这是较高境界的新闻敏感。2001年9月,美国世贸大厦被恐怖分子袭击后,有的国外媒体立即预料到美国会对阿富汗动武,于是就开始向阿富汗派记者,在那里进行先期采访。后来的事实果然按他们预料的方向发展。这种新闻敏感就技高一筹。至于那种事实已经发生,记者却熟视无睹,等别人报道出来后才恍然大悟,就是对新闻感觉迟钝的表现。

当然,对一件新闻事实是否敏感,问题的起始点还在于对客观事实有没有新闻的判断。这种判断关键在于某个客观事实中有没有引起公众兴趣的兴趣点。

(三)新闻价值与公众兴趣

判断一个事实是不是新闻,实际上是判断这个事实有没有新闻价值。什么是新闻价值呢?关于新闻价值,不同教科书的定义大同小异:新闻价值是客观事实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诸要素的总和,它标志着这个事实能给人们带来新信息的数量,反映着社会对传播这个事实的需求程度,它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新闻价值由许多要素构成,包括真实性、新鲜性两个不变要素和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可变要素。

我国第一部新闻学教材、徐宝璜教授所著的《新闻学》一书中对新闻所下的定义是:“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最近事实之仅为少数阅者所注意者,当然不成为新闻,因此种事实甚多而且无甚价值也。必有多数阅者注意之,方成为新闻。若为全体阅者所注意则为绝好新闻。”“新闻之价值者,即注意人数多寡与注意程度深浅之问题也。”因此,也有人把新闻价值解释为“能够构成新闻的事实所含有的引起人们共同兴趣的要素”。

对于构成“公众兴趣”的要素,目前较一致的意见包括如下几项:

新鲜包括内容的新鲜和时间的及时。人们喜欢看新闻是想了解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从时间上看,事件的发生与公开报道之间的时间距离越短越好。人们总是对最近发生的事情感兴趣,时间距离越近,人们对它的兴趣越大,反之,时间距离越长,人们的兴趣就越小。比如,2010年8月7日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裹挟着泥石流将甘肃省舟曲县城关镇月圆村在内的宽约500米、长约5公里的区域夷为平地。受灾最重的月圆村约有90户人家,“整个村子一下都没了,惨不忍睹”,泥石流形成的堰塞湖造成一半县城被淹,街道淤泥厚达1米。由于泥石流的破坏程度不逊于地震,在泥石流形成的石堆废墟中找到生还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了被宣布死难的数百人外,那些被宣布为失踪的1000多人,人们也深知生还几无可能。因此,这一事件成为当天及随后几天人们关注的焦点。如果媒体当天或第二天及时对此事进行报道,自然引起人们的阅读和收听、收看兴趣。如果等到救援工作结束后才作报道,人们对它的兴趣就会大大减弱。从内容上看,事件是第一次发生、达到了最高水平、事件发展的最新状态等,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都会给读者以新鲜感。比如,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有个学生,读书期间因为其一项科技发明获得专利并获了奖,有一家公司愿意为她提供创业资金,让她创办企业,这种由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基金的事例过去从未发生过,人们对它有极大的兴趣,就有新闻价值。如果这种事情多了,再有这样的事例,人们都不会把它当成新闻了。当然这种新鲜也要辩证地理解。有时候,同一地点第一次发生了某个重大事件,自然应当作新闻。但后来接二连三地发生同类事件,算不算是新闻呢?按说它是重复的,不应算作新闻。但是,由于它是同类事件的新变化,后来的事件是对先前发生的事件的延续和新闻价值的强化,因而也是新闻。比如,2001年11月14日上午11时40分,山西阳泉市孟县路家村镇清榆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有11人遇难;11月15日晚9时30分,山西吕梁地区交城县天宁镇坡底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33人死亡;11月17日上午10时,山西大同市南郊区高山镇万家咀村大泉湾煤矿发生爆炸事故,8人脱险,14人被困井下;11月18日清晨5时30分,山西晋城市沁水县郑村镇湘峪煤矿发生瓦斯爆炸,14人死亡,3人脱险;11月22日下午4时30分,山西吕梁地区中阳县乔家沟煤矿尚家峪新井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井下54名矿工中28人脱险,26人被困井下。这五起安全事故各地新闻媒体都作了详尽报道。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事故涉及人的生命,人的生命至高无上的价值理念使得与人的生命相关的事实会受人关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事故本身发生越多,对新闻主题的烘托越突出,越能说明小煤矿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重大 某一事实与社会大众或某一特殊群体有密切的利害关系,或发生作用的范围较大,产生的影响深远,会引起公众兴趣。比如,2001年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项政策,取消农民进城的户口限制,不再收取城市增容费等十多个收费项目。这个政策听起来似乎只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但实际上是打破了我国长期实行的户籍制度,预示着不仅农民进城解除了限制,而且城市人口的流动也不再受户口迁移问题的影响。这一政策与人们的关系非常密切,作用范围也较大,因而会引起人们的共同兴趣。

接近 包括空间距离的接近和心理距离的接近。身边发生的事往往比别处发生同类的事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即使同类的事情此前在别的地方发生过且已经报道过,只要在本地第一次出现,因为与本地的人们距离近了,属身边的事,人们对这此事的关注程度远胜于先前发生在别处的同类事实。这是空间距离的接近。有的事实空间距离上并不近,但与人们心理距离却很近。比如发生在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的地震,发生在甘肃舟曲的泥石流等重大灾难事件,能够引起全国各地人民的强烈关注,是因为对灾难面前人的命运的关心是人们的共同心理,对人的命运的关注把人们的心理距离进一步拉近。

显著 显著本意就指引人关注。显著常常与著名的人物、地方、单位等紧密相连。发生在一般地方、一般单位、一般人身上的事,不会引人关注,发生在著名地点、单位和显赫人物身上,就可能引人关注。因为它附着于著名的人或物,公众对它有兴趣,对它关注的程度高。一所著名高校与一所一般学校采取同样的改革举措,著名高校的做法更能引起关注。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内垃圾遍地与一条普通的街道垃圾遍地,旅游景点的遍地垃圾就更引人关注。

冲突 矛盾冲突激烈的地方往往是众人关注的焦点。不管自然界的矛盾冲突还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社会规则的矛盾冲突等,都能吸引人们去关注。新闻往往表现为与现存自然和社会秩序相冲突的事件或现象。自然灾害、战争爆发、打架斗殴、正常工作程序受阻等,都是矛盾冲突的表现,因而也是新闻报道较多的内容。如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是自然界的冲突,有时也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冲突,一些部门的不作为、乱作为就是部门与社会规则的冲突,如此等等的诸种冲突都能引起公众的兴趣。矛盾冲突越激烈,受公众关注的程度越高。

趣味 事实具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人们就会产生兴趣,这符合人们的求乐心理。很多时候,人们阅读新闻并不是获得对社会的认知,只为寻求哈哈一笑:世上竟有如此有趣的事情。这是新闻的娱乐功能的体现。

人情味 拨动人们心弦、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内容,易受人关注。随着人的地位被提升、人的权利被关注,媒体越来越高扬起“人文关怀”的旗帜。所谓人文关怀,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从哲学层面上说的,是指对人在自身存在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关注、探索和解答,它与科学理性相对应;第二是从伦理学的角度上说的,是指对人的主体性及其存在方式的关怀,对人的本性、人的地位、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发展、人的自由等各个方面的唤醒、保护和推崇,对人的理智与情感、意志与需要、理性与非理性等各个方面的全面理解和尊重。[10]随着“以人为本”传播观的提出,人的需求、人的权利、人的命运自然地成了新闻报道的中心,新闻也越来越具有人情味特征。这类富有人情味的报道在如今的报纸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

当然,构成公众兴趣的要素远不止这些,其他如出人意料、神秘、令人同情的悲剧等都是公众共同的兴趣点。把握了新闻的这些特性,就可能增强对新闻事实的敏感程度。

但是,仅仅用“共同兴趣”来判断新闻素材是不够的。

(四)新闻事实的宣传价值

无论是公开强调新闻媒介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还是标榜新闻客观中立,不管愿意不愿意承认,宣传都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现代宣传活动必然要利用现代传媒,就像影子离不开人。实际上,没有哪家报纸不在天天从事着宣传活动。”“美国的新闻传媒以至西方的新闻传媒,也在天天进行着宣传活动。”[11]

无论是新闻学者还是新闻工作者对影响新闻价值实现的诸因素的分析时,常常不忘关照“宣传价值”。有人说,舆论导向、政治民主、新闻作用的考虑是影响新闻价值的三个因素;有人说,新闻敏感、政治敏感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新闻价值的实现;还有人说,影响新闻价值的最大因素是新闻政策,因此,记者不能以新闻价值作为唯一的取舍新闻的依据,但也不能以新闻政策取代新闻价值,把新闻政策作为取舍新闻的唯一标准。[12]

一般来说,事实的宣传价值总是与政治主张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学者把宣传价值的内涵界定为:指事实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并能证明和说明传播者政治主张的要素。

潘堂林在《怎样发现新闻》一书中对宣传价值要素的表现归纳为“五性”:

一致性 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相一致。中心工作既是全局大事,一般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新近发生的事实离中心工作越近,宣传价值越高。

针对性 事实对社会现实具有“针尖对针尖”式的涉猎和触及,尤其是当社会上一个时期的方针、政策出现不理解的具体情况时,事实对这些不理解针对性越强,宣传价值越高。

普遍性 事实能引起人们广泛注意,事实所包含的思想对广大群众具有普遍教育意义和指导作用。

典型性 事实可以一当十,无可辩驳地说明传播者想要说明的观点。

时宜性 发表时机适当,能获得尽可能大的宣传效益。[13]

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并非完全一致。有些事实本身并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极具宣传价值,也会被当做新闻公开传播。这是新闻媒体作为宣传工具的责任。

当然,有些事实既有新闻价值,也有宣传价值,这是新闻报道的最佳选择对象。记者就是要尽力发现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宣传价值的事实。

有的新闻事实本身具有新闻价值,但却选择在某个特定的时机发表,产生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其宣传价值自然很突出。比如,《贵州日报》2000年7月19日发表的通讯《走进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反映的是贵州国家级贫困县习水县干部精神振奋、作风踏实,缘于当地正在开展“进万家门知万人心连万户情”活动。这一活动使当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新的亮点,干群亲情融融,大批干部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找回了一度淡化的那份真情。编者按是这样写的:

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贵在行动!习水县在干部中广泛开展的“进万家门知万人心连万户情”活动就是“三个代表”精神的生动体现。

请读读这篇通讯,听听下去后的干部怎么说,听听父老乡亲怎么说吧,它会给我们极大的教育和深刻的触动。

扑下身子到基层去,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干群间的血肉关系才会进一步密切,富民兴黔的各项事业才会更加生气勃勃。

那么,新闻敏感和新闻发现是否同一个概念?不,新闻敏感并不是新闻发现。新闻敏感只是有了对客观事实的一种意识和感觉,是对新闻事实刺激的反应,感觉到某一事实中蕴藏着新闻。而只有“敏锐地感觉到客观事实诸种价值表现中最能吸引公众注意力的侧面,充分发掘多层面的价值,尽可能实现其价值量的最大化”[14],才能称为新闻发现。心理学认为,从感觉到知觉到认识、思想,是一个从低到高的心理过程。可以这样认为,新闻敏感只是处于对新闻事实的感觉和知觉阶段,而新闻发现则是对新闻事实有了一定认识的阶段。

三、新闻发现的本质

众多记者面对同一个事实,有人没有从中找到可报道的新闻,其他认为有新闻可挖的记者们报道视角也各不相同,原因何在?每个人对新闻的发现基于他们对某一事实的认知。认知不到,就不可能有所发现。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认知,自然就有不同视角的发现。

(一)新闻发现的本质是记者对社会的认知

新闻发现表面看起来是有技巧的,因为若能巧妙地将事实与当时社会热议的主题联系起来就可能有精彩的新闻主题发现,而且新闻发现有时候就表现为记者的灵机一动。实际上,新闻发现反映出一个记者对社会的认知水平,既包括认知的结果,也包括认知的方法。新闻发现的过程就是记者对事实、对社会进行认知的过程。

前已述及,新闻发现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中具有传播价值的要素及其表达方式的率先认知,追求的是事实传播价值的最大化,而传播价值的落脚点是公众的兴趣,那么,是否意味着只要能满足受众的兴趣,即使是未揭示事实的本质属性、核心问题,都算作成功的新闻发现呢?不。新闻发现作为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理当要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不仅要与所反映对象的现象相符,而且要揭示对象的本质。“记者在新闻发现中必须认识的‘客观实际’,第一是事实的真相,第二是受众的需求。这是在求‘是’和求‘真’层面的认知。”[15]实际上,公众的兴趣也要求反映事实真相,揭示事实的本质,这才是真实的实质。同时,公众的兴趣也需要媒体引导。新闻报道如果不能反映事实的本质,靠“剑走偏锋”式的娱乐化视角吸引受众,最终只能让媒体陷入穷途末路。新闻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引导受众认识社会,反映事实本质的新闻报道承载着这一重要责任。

作为对社会的认知,每个人的视角和水平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因而新闻发现的结果也呈现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出记者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甚至世界观的不同。比如对于改革开放30年的总结性报道,许多记者选取的成就叙事的视角,梳理30年来各行各业取得的成就,给读者和观众绘就的是一幅30年成就史的画卷;有的记者把波澜壮丽的30年改革史视为一幅多彩的画卷,既有成就,也有挫折、失败,其展现给读者和观众的画卷色彩斑斓,更符合历史的本来面貌。

新闻报道的对象是具体的事实,为什么我们强调新闻发现是记者对社会的认知呢?这主要是因为要认清一个具体的事实,必须将其置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下,只有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去认识,才能真正认清一个具体的事实。我们对一个人的认识,会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去分析和体会。如媒体报道一位女大学生带着孤苦的母亲上大学,靠勤工俭学支付自己的学费和母女俩的生活费,是把这位女大学生视为孝道的楷模。自己远在外地求学,留下病弱的母亲一人在家不放心,只好把母亲接到身边照顾,这种孝道理应是做儿女的本分。但媒体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报道题材?从现时代的社会背景来看,这种孝道的缺失非常严重,这位女大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孝道尤显珍贵。同样,我们对于一个事实的认识,也离不开对当时社会的认知。当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人类对环境的忽视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的时候,一些自然灾害发生后,我们会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视角去认识,就会触及事实的本质。请看甘肃舟曲县泥石流发生第四天当地媒体的一篇报道——

月圆村,消失的村庄[16]

月圆村,一个有着富有诗意的名字的村庄。但在8月7日深夜那场特大泥石流的冲击下,这个村庄被漫成了一片荒滩,成了受灾最严重的村,也是救援难度最大的村。

……

越来越窄的排洪沟

三眼村、月圆村、县城北街、县城东街,这4个分布在三眼峪排洪沟两侧的居民点是县城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三眼峪排洪沟两侧到底住着多少人,恐怕谁也说不清楚。”三眼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三眼村和月圆村名为农村,居住的人口却非常复杂,这两年县城西街和西关进行建设改造,许多当地城镇居民的房屋被拆迁,由于舟曲县城地方狭小,当地政府在紧邻县城的月圆、三眼等地给这些城镇居民划拨了宅基地。同时,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在县城上学的学生及陪读家长在这里租房居住。因此这里的房屋一般都被建成多层“小炮楼”的形式,非常密集。

越来越快的城镇化进程和紧张的土地资源让排洪沟两侧的居民房离排洪沟越来越近,并且让排洪沟越来越窄。泥石流过后,三眼峪排洪沟已不见踪影,但据当地居民反映,泥石流发生前这条长达两公里的排洪沟最窄处也就1.5米左右。

“20多年前,三眼峪排洪沟宽度达十几米,排洪沟两侧几百米内全是农田,没有一座房屋。两侧的农田基本上全是水浇地,为了增加收入,当地农民开始慢慢占用排洪沟以增加自己的土地面积。”三眼村原村支书冯虎林告诉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三眼峪排洪沟两侧开始修建房屋,并且慢慢地开始侵占排洪沟,一些人的房屋有一部分直接悬空盖在了排洪沟上方,最后排洪沟越来越窄。

“8月7日晚突降的大暴雨是形成此次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原因,但造成如此大的损失,与排洪沟狭窄不无关系。”冯虎林直言不讳地说。

惨遭斧锯的原始森林

“40多年前的三眼峪是一片原始森林,那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湿润,如今已经看不到一棵树。”48岁的冯虎林告诉记者,几十年前,从三眼峪往北一直到舟曲与宕昌的分界点中岭,长达40公里的区域内全是原始森林,到处是一人合抱的松树、柏树。由于植被好,三眼峪以及相连山脉的水土涵养特别好,三眼峪里有99眼不停出水的泉眼,排洪沟里清澈的流水一年四季不断。虽然那时每年也会下大暴雨,但三眼峪很少发洪水,有洪水也比较清澈,从来没有发生过泥石流。

冯虎林告诉记者,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当地及周边村民开始大规模砍伐森林,主要用于建造房屋和出售木材,当时许多人家的房屋是木架子房。这种大规模的砍伐一直持续了30余年,直到上世纪90年代国家出台有关政策才停了下来,但三眼峪及周边山脉的原始森林被砍伐殆尽。

“随着森林被砍伐,植被被破坏,恶果也逐渐显现。”冯虎林说,自从森林被大量砍伐后,三眼峪的泉眼逐渐干涸,四季长流水的景象也不复存在。一下大雨就发山洪,而且山洪越来越浑浊,直到出现泥石流。

……

这种从社会背景的关注更能触及事实的本质,比单纯记录灾难场面、救援场面的报道要深刻得多。

这种对事实、对社会的认知,实际上也包括记者对认知对象的评价。即使在报道中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而是传达采访对象的意见,但实际上记者对关注视点的选取已暗含其对相关事实、问题的意见。

(二)新闻发现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创造”并不神秘,它是人们有意识地进行的探索性行为。作为对事实的率先认知,新闻发现就是一种对事实进行认知的探索性行为。

新闻发现的创造性主要表现为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率先认知。这种“率先”即是以往未曾揭示的主题,此次通过某一事实被揭示出来。比如,人们习惯性以为孩子撒谎是父母教育的失职,《中国少年报》2009年12月16日刊登的一篇题为《第一次“撒谎”从写作文开始?》,通过对北京、黑龙江、河北、江苏、浙江、湖北、广东等10省市近百名小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有90%多的学生,在作文中说过不真实或“言不由衷”的话,孩子们还表达了他们在作文中说“假话”、编“经历”的无奈。这篇新闻反思一个非常严肃、非常重要的教育问题:该教学生怎样作文?怎样做人?新闻提出的“第一次撒谎从写作文开始”的主题,振聋发聩。这一新闻主题的发现具有创造性。如果记者对新闻事实的认知停留在他人曾经报道过的层面,认识就显现出滞后性,就缺乏创造性,就很难称其为新闻发现。新闻的“新”,既指事实新——新出现的事实,也指观点新——新的报道视角、新的报道主题等,新闻发现就是要努力追求在新出现的事实中寻找新的报道视角、新的主题。

新闻发现的创造性也表现为通过与众不同的思维方法获得对事实的独到认知。作为社会船头的瞭望者,记者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往往会高于社会平均认知水平,这主要不是得益于记者知识的广博,而是记者的思维习惯。优秀的记者惯于运用比较思维,把相同、相似或不同的事实联系起来思考,在比较中产生独到的发现。如获得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甘肃14婴儿同患肾病疑因喝“三鹿”奶粉所致》,就是《东方早报》记者简光洲在获得甘肃、湖北等地数名儿童患肾病的事实后,怀疑是食品安全事故,在查知患儿皆喝“三鹿”牌奶粉后,报道指向即为“三鹿”奶粉。这种比较综合的思维易于产生新的联想,促成新的发现。优秀的记者也惯于运用逆向思维,朝着事物发展与人们习惯性思维相反的方向去思考,从而产生新的看法。当人们习惯于某种长期存在的做法时,记者逆向思考发现其中的极度不合理,从中发现引人思考的新闻主题,这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比如《春城晚报》记者任锐刚原计划去做一篇会议报道,因为对官场客套话的“不习惯”,把2008年8月27日在昆明举行的“2008年下半年中国民营经济形势分析、预测高层论坛”写成一篇批评监督稿《80分钟客套话惹恼千余听众》[17]。这种对习惯性做法的“不习惯”催生了记者的新闻发现。

新闻发现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新闻对变革现实的引领和推动。新闻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整合社会,通过新闻报道引导社会观念的变革,进而推进社会变革的现实。新闻报道可能促使某一具体问题得到解决,也可能促使一项政策的出台、旧政策的废止,促进社会更理性、更和谐、更文明。这种对社会变革的引领,主要是通过新闻报道所传递的观念即新闻主题实现的。比如,2003年4月25日《南方都市报》以《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为题,披露了未带任何证件外出的孙志刚在广州收容所被暴打惨死的事件,此后一系列报道的主题直指收容制度的积弊,直接促进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止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这一政策的变更无疑是创造性的。

四、新闻发现的境界

许多读者评价一个记者是否优秀,主要看这个记者的名字是否频频在报纸上亮相,看他写的稿子是否“块头”很大、篇幅很长。而搞新闻的人对名记者的评价与这个标准大相径庭,他们看重的不是篇幅,而是从客观事实中发现深层新闻的能力大小。

一个刚到报社的记者、一个实习生,遇到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都可以写成一篇长达一个整版的新闻稿。比如,记录暴雨中街头即景、水淹城区的市民生活状况、交通状况,记录郊区农作物倾倒在农田、养鱼户眼看鱼游四方无能为力,一个个丰富的场景足以支撑报纸的几个版面。而要从一场洪涝灾害中挖掘出引人思考的“我们如何面对频繁的洪涝灾害”之类的主题,则不是一个新手所能做到的。由此可见,新闻发现呈现出两重境界:显性新闻的发现和隐性新闻的发现。

(一)显性新闻是对表层事实的反映

显性新闻和隐性新闻主要是根据客观事实中新闻价值发现的难易及新闻对客观事实反映的深浅来划分的。

显性新闻是指那些新闻内涵直露地显现于客观事实中的新闻,它表现为就事写事,反映显而易见的既成事实。这类报道多为动态报道、活动报道。此类事实的新闻点较易发现,常常一眼就可看出可以表现的新闻,或者说事实本身就是新闻,把事实过程弄清楚了,新闻就表现出来的。因此,它对记者发现新闻的能力要求并不高。

显性新闻的价值与事实的显著性密切相关,若事实本身的矛盾冲突剧烈、具有显著性,其新闻价值就大。如火山爆发、山洪暴发、洪水决堤、火车相撞、飞机失事、煤矿瓦斯爆炸、群体骚乱等等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就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记者遇到此类事件,一般会较轻松地找到新闻报道的点与面。比如,现场的场面、人员伤亡情况、物品被损毁的情况等基本事实即“是什么”是报道的重点,人员的安置、救援工作咋样、现场处置遇到什么困难等“怎么样”的内容也是必须报道的;事件的影响即“意味着什么”、事件发生的原因即“为什么”等都是重要的新闻点。把这些方面都关照到了,新闻价值就显露出来了。这类突发事件因为受关注,媒体常常不遗余力地充分报道,连续数个版面报道同一事件,但这种整版整版地长篇新闻稿并不意味着采写此类新闻稿的记者发现新闻的能力有多么强,而是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显著性成就了此类报道的长篇幅和系列报道。

这种显性新闻在报纸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因为报纸毕竟是大众读物,读者阅读新闻的需求主要是想了解社会上发生了什么事。翻开今天的报纸,我们可以发现,报纸上主要内容仍然是一事一报的动态报道。飞机失事、轮船沉没、火车脱轨、火车与汽车相撞、烟花爆炸,一个个灾难性的事故,都是读者关注的焦点;城区道路积水、地下水管破裂、废旧猪圈里制出卤制品、街头歹徒行凶无人相助,一个个反映社会失衡的案例,都牵动着读者的目光。这类报道是报纸的主要内容。

当然,这种反映动态的报道也有好新闻。许多显性新闻因为事实矛盾冲突激烈,引起的社会反响强烈,获得了较高的奖项,比如最先报道美英联合攻打伊拉克、最先报道美国“9.11”事件的新闻,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显性新闻对记者发现新闻的能力要求有多高。显性新闻的发现能力是记者应具备的起码的业务能力。

(二)隐性新闻是对事实本质的反映

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然而,并不是每一件事实都有新闻价值。有些事实一眼就可以看出其中有没有新闻,而有些事实有没有新闻、其中蕴含的新闻价值究竟有多大,并不表现在事实的表面,不是一目了然的,需要借助记者的思想才能发现。隐性新闻就是这类新闻价值隐藏在事实内部、需要记者认真思考才能发现的新闻。记者之间发现新闻的能力差距主要体现在发现隐性新闻方面。

作为对客观事实的反映,新闻既可能反映事实的表层现象,也可能反映事实的深层本质。隐性新闻是挖掘潜藏于事实内部的深层内涵,因而更接近事实的本质。

呈现于世人面前的事实都是现象,对现象的关注是新闻反映事实的第一步。问题在于,新闻不能停留于此,它必须更进一步,挖掘现象背后的深层内涵。这些深层内涵包括现象意味着什么、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与谁相关、下一步会如何发展等,它们关系到事实的本质。这些深层内涵的认识需要记者深入思考才能获得,它能反映记者的认识能力、思想深度。

对事实本质的反映远比对现象的反映难度要大得多,因为探究本质的过程可能受到的干扰很多。首先,它可能受到现象的干扰。因为呈现于事实表面的现象千姿百态,可能与事实的本质一致,也可能与事实不一致,加之诸多事实的关联盘根错节,要弄清事实的本质,必须克服现象对探寻本质过程的干扰。其次,它可能受到习惯性思维的干扰。这所以出现对同一事实的认识偏差,原因之一是习惯性思维所致。一出现事实A立即想到可能是原因B所致,或者事实A说明了问题C,原以为找到了事实的真相,但等问题真正弄清之后,才发现事实原本就不是朝着人们的习惯性思维的方向发展。这种习惯性思维常常阻止我们找到事实的本质。再次,它可能受到认识主体认识水平的限制。能否认识事实的本质与认识主体的知识、能力密切相关,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加之正确的认识方法、较高的思想深度,有利于认识事实的本质。最后,它可能受到认识环境的干扰。充分自由的认识环境有助于认识主体了解和认识事实的本质,而给认识主体设限(身体和思想),只能限制其接近事实本质、接近事实真相。记者对隐性新闻的发现就是要尽力减少和排除这些干扰,力求达到事实的本质真相。

隐性新闻的发现表现为比别人看深一层。当大多数停留于对现象的关注时,若有人透过现象探究现象背后的深层内涵,就能发现隐性新闻。比如,2005年,湖北籍海南理科高考状元李洋落榜清华大学一事,引发了媒体对高考移民问题再度关注的热情。说“再度”,是因为此前对于高考移民问题媒体已经报道过。在此次有关海南理科高考状元落榜清华的报道中,有的局限于此事的本身,告知读者日益严重的高考移民现象因政府部门的政策干预已有人吞下苦果,有的深入一步,由事件引出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深入探讨,而新华社的《海南“高考状元”落榜清华,谁之过?》一文,则提出了政府部门的管理失职让那些“合法移民”承受着本不该他们承受的政策打架之祸,这就比前面的报道看得更深一层。

海南“高考状元”落榜清华,谁之过?[18]反思“李洋事件”的教训,也许对今后的高考招生工作更为有利

最近,16岁的湖北籍海南理科“高考状元”李洋怅然返乡。由于高考移民的身份,他被当地教育部门限报一类本科院校,从而与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失之交臂。此外,海南今年还有29名省外就读考生与李洋“犯有同样错误”,被取消报考重点院校资格。

在愈刮愈烈的高考移民风中,“李洋事件”仅仅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之一。无论是对李洋感到惋惜也好,还是对现行高考制度和地区差异政策提出质疑也好,透过高考移民的背后,反思在处理高考移民问题上存在的教训,也许对今后的高考招生工作更为有利。

·海南今年几近每4个考生中就有一个“高考移民”

当地反思“购房入户”政策,内地人到海南购房面积达25平米即可迁入一个户口,并免收城市建设增容费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内地“移民”到海南参加高考的学生人数每年都在增加。不过,像今年那样内地考生猛然增加到近1万人,却是出乎意料之事。去年海南参加高考的人数为3.5万人,而今年突然增至近4.5万人,几近每4个高考生中就有一个“高考移民”。这些高考移民涉及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如此迅猛的高考移民潮,将对海南本地考生造成极大冲击,海南考生的利益将大大受损。最近3年,高考移民的平均录取率高达88.13%,海南本地考生录取率为81.9%。按此比例计算,今年高考移民将有8600多人被录取,如此数量足以将海南第二、第三批录取院校的8030个名额全部“抢走”。

在采取措施进行封堵的同时,海南的一些干部和教育工作者也在反思。他们认为,这次高考移民风波的出现有其深厚的根源和多方面的原因。自1996年开始,海南为了加快处置积压房地产,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内地人到海南买房置业。这个“购房入户”政策使得内地人将户口迁入海南变得非常方便和容易。按照这个政策,内地人到海南购房面积达到25平方米即可迁入一个户口,并免收城市建设增容费。

海南省考试局新闻发言人王素英说,海南的基础教育比较落后,每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均较低,而录取率则又较高。这对内地考生极具吸引力。比如内地考生在当地只能上大学本科第二批院校的分数,在海南可以上大学本科第一批录取线。正因为如此,最近几年,高考移民现象越来越突出,加上购房入户等其他因素,最终酿成了此次高考移民风波。

·政府部门各自为政,有的甚至对高考移民潮麻木不仁

如果公安部门对购房入户人数猛增有所警觉,教育部门重视大量插班现象,“高考移民潮”本可以避免

一些内地考生家长向记者反映,海南省教育厅没有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工作欠透明,致使他们受骗上当,花了血本将孩子移民到海南参加高考。他们说,要是早知道海南省教育厅更改限报第二批的名额,就不会有这么多考生移民到海南来参加高考了。

据这些内地考生家长透露,一个考生通过中介将户口迁入海南参加高考,一般要花1.5万元至1.8万元,最高达3万多元。有个“黑中介”,一个人就搞了100多名高考移民考生,牟取非法暴利100多万元。

根据海口市公安局户政科提供的材料,今年上半年海口市购房入户人数为12800人,而去年同期只有4350人,短短几个月,就增长了3倍多。遗憾的是,这些政府部门各自为政,互不通报信息,有的甚至对高考移民潮麻木不仁。海口实验中学校长陈亚武说,如果公安部门对购房入户人数猛增的情况有所警觉,就会及时发现和报告,有关部门便可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和堵截,而不至于闹到如此地步。

教育部门在这高考移民风波中,反应迟钝备受非议。高考报名前夕,大量内地考生到一些民办学校插班就读,教育主管部门却不知晓,即使知道也没有引起重视。海南一位老教育工作者对记者说,这样的“高考移民潮”本应可以避免却没有避免。

……

相比于许多就事论事的报道,这篇新闻没有停留在报道李洋个人梦想破灭的事实及对考生公平的受教育权、考试权的呼吁等空泛议论上,而是深入事实的背后,揭示出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出台互相矛盾的政策(一方面可以购房入户,另一方面却又不能正常享受同等参加高考及录取的权利)为学生设置了巨大的陷阱,矛头直指政府部门的失职行为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在信息短缺时代,一张能为读者提供大量信息的报纸无疑是受欢迎的。而在信息丰裕的时代,一张既能提供鲜活、重要的信息,又善于解读信息的报纸才可能是最受欢迎的。”在信息潮水般大量涌现的时代里,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已不仅要了解“是什么”、“发生了什么”,而对那些社会关联度大、事关全局发展的重要信息又有“说明了什么”、“意味着什么”的深层次需求。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敏于求新的同时,对新闻事实深看一层。新闻的“深”,源于对新闻事实的理性把握。它要求记者把新闻事实放在纵向时序和横向空间中比较,再对它作一番寻根究底的思考,从而抓住特征开掘下去。[19]

(三)隐性新闻的发现贯穿于新闻采访的始终

有人说,隐性新闻最常见于述评类新闻。因为述评类的新闻往往是从几件同类或相反的事件、某一类现象或某几种反差强烈的现象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这类新闻稿件中,真正有价值的新闻不直接显现于客观事实的表面,不能一眼就看出新闻在哪里,要发现新闻,需要记者的思想积累,需要记者独到的眼光,如一些经济分析类新闻就是如此。其实,隐性新闻并非限于述评类新闻。无论什么题材、体裁的新闻,只要深入到事物内部看问题,不停留于事物的表面,都会发现隐性新闻。

事物的本质总是通过种种现象表现出来,通过种种途径表现出来,记者的任何一次采访,都不应停留于事物的表面,就事论事做报道,而应多问几个“怎么样”、“为什么”,在深层的追问中会对事物有新的认识,从而会对潜藏于事实内部的隐性新闻也会有新的发现。即使是动态新闻,也会不只停留于记录事实,而可能在对事实的思考和追问中有新的价值认识。这种发现并不是在采访结束时的所得,而应是贯穿于采访的始终。从采访一开始就带着问题去思考,抱着弄清事实真相的目的,其观察事实的角度、认识问题的深度就会与众不同,就会出现发现隐性新闻的采访结果。

我们说隐性新闻的发现贯穿于新闻采访的始终,主要是指从新闻线索的发现和判断、新闻主题的提炼、新闻事实的找寻、表达角度及方式的选择等,都离不开对事实深层价值的思考。每一个环节对事实深层价值的追问,都有助于对事实本质的认识和发现。正是基于这样的深入思考,许多看起来很平常的事实却承载着重大的价值内涵。

例如,获得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七年上诉冤屈未伸张》,是记者对以往报道进行跟踪回访时发现的一篇有思想深度的新发现。它透过一起村民在村委会选举时未投上级指定人的票而遭打、中央领导作了批示仍未落实的事实,一针见血地告诉们久拖不决的“大令公庄事件”已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冤案,也不止是一个基层民主选举规范问题,而是新形势下干部作风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的集中表现。作者从数十万字的采访资料中捕捉到最有新闻价值的素材,说明的是有关部门用“认认真真”的形式主义,对付中央领导的批示和群众多年的冤屈。

七年上诉冤屈未伸张[20]大令公庄村民问:解决俺村的问题还要花多少钱

河北省丰润县大令公庄部分村民,7年前在村委会选举时因按自己意愿投了票而遭打击报复,经新华社记者报道后,引起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然而,记者近日到这个村回访时,一进村就被群众团团围住,村民们哭诉:“为俺村上百号人的事,惊动了上上下下一二百名干部。大伙告状花了18万多元,咋到如今还是没有讨回公道?”

1994年,大令公庄在村委会选举时,百余名村民没投上级指定候选人的票,先后有数十位村民被县政法机关个别人和村干部打伤、打残。1999年底,记者报道了此事后,河北省委随即派出由省委督察室、纪检委、政法委等10个部门22名工作人员组成的调查组。经过2个月的调查,花费几十万元,调查组形成了长达113页的调查报告,同时向市、县交办了原村治保主任杨金明非法拘禁殴打村民案等24个问题。

省委调查组的报告公布后,村民们拍手称快:“事情终于弄清了。”唐山市领导也认为,这个报告“经得起事实的检验,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经得起法律的检验,经得起群众的检验”。

为落实省委调查组交办事宜,唐山市委成立了由6位市领导任组长和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由市里11个部门的主要领导组成,仅地厅级干部就有8人;领导小组下设4个工作小组和一个办公室,“专班”人员近30人。如此庞大的队伍,再加上丰润县委县政府、七树庄镇的两套“配合班子”,在长达一年多的“落实”过程中,其吃、住、行开销,据说也是一笔“令人咋舌”的数目。

至于“落实”的结果,唐山市、丰润县有关负责同志不约而同地表示,省里交办的问题已彻底解决,对省里重点督办的杨金明案也做了严肃处理。各部门还出示了厚厚一沓“落实报告”。

可是,大令公庄村民对处理结果并不满意。他们说,为了“伸冤”,7年来又是卖房子,又是卖牲口卖粮食,其实要求很简单:挨打受罚要有个说法,打我的凶手要受到制裁。可如今,村民却被告知,“打,是过去的事,现在又不疼了。再告,也没什么好下场。要拿回罚款,必须先写检讨。”至于打人的杨金明,虽然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却成了村里新任的党总支书记。

村民们茫然地问记者说:“解决俺村的问题还有没有指望?还要再花多少钱?!”

有心的读者在阅读新闻的时候,会比较不同报纸对同一新闻事实的报道,从中可以看出不同记者报道角度差异、报道水平的高低。这种差异和高低往往就是记者发现深层新闻的能力差别。严格说来,《七年上诉冤屈未伸张》仍属于动态新闻,但面对这一动态事件,记者表现出了对事件的“深度的透视力——即透过表面现象,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21]这种“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贯穿于记者采访的始终。从此次回访的选择来看,记者是带着问题去的:七年了,“大令公庄事件”已得到中央多位领导批示的情况下,为什么当地政府还试图用形式主义来对抗?深层原因是什么?在调查的过程中,经过与地方政府的当面交锋,排除各种干扰和阻力,终将真相还原,让人们看到一些地方干部“一颗颗对群众疾苦高高挂起的冷漠之心”[22]

(四)新闻发现的两重境界没有鸿沟

显性新闻与隐性新闻是新闻报道的两重境界,也反映出记者发现新闻的能力的两重境界。但是,这不意味着这两重境界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记者采写的新闻大量属动态新闻,如举行某项活动、召开某次大会、部署某项工作、某处工程竣工、某项政策出台、某地暴发疾病、某处发生事故等。这类新闻事实单一,事实的新闻性也较明显,记者只要注意事实发生的各个环节,将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因五要素清楚地写出来就行了。这是新闻业务的第一境界,也是新闻发现的第一境界。无论是刚入行的新手还是身经百战的资深记者,都要采写动态新闻,都必须重视第一境界的新闻业务。

第二境界的新闻是记者透视客观事实之后所采写的报道。“它不仅告诉人们一个事实,而且解释这件事,说明背景,体现传播者意图;它不仅发现人们所没有发现或容易忽略的事实,报道人们所没有报道的东西,而且发掘隐隐约约存在的或潜存的事实、态势与现象;它不仅深入客观事实内部,剖视其内在矛盾关系状况,而且把事实置于其发生发展的历史链条和现实空间的坐标上,展示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和影响。”[23]第二境界的新闻是一个记者能否成为“大记者”的标志之一。

从第一境界跨入第二境界,要求记者比别人对事实看深一层。认识事实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要有认清事实的钻研精神,要透过最基本的新闻五要素看到更深一层的价值内涵。做到这一点,两重境界就自然过渡。拿一次会议、一项活动、一起突发事件的报道来说,说事报事是第一境界的新闻。如果寻找新的巧妙的报道角度,发掘事实的潜在价值,就会发现第二境界的新闻。许多好新闻就是记者在动态报道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其潜藏的深层内涵,结果就有了新发现、新见解。前面提到的《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最初也只是显性新闻,随着报道的深入,对暂住证黑幕的揭露、对《收容遣送办法》违反宪法的质疑,才发现了案件背后的隐性新闻。

可见,从第一境界进入第二境界并非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但也不是随便就可以达到的,它要求记者在思维习惯、探究精神、理论素养、认识能力等方面能全面提升。可以这样说,一个记者的思想认识达到什么水平,其对新闻的发现就能达到什么水平。

◎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有关新闻发现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新闻发现的价值、新闻发现的含义、新闻发现的本质、新闻发现的境界等内容。本章特别强调,新闻发现是事实转化为新闻报道的关键环节,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发现新闻的能力是记者最重要的基本功。新闻发现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中具有传播价值的要素及其表达方式的率先认知,其目的在于发掘事实中最能吸引公众注意力的侧面,实现传播价值的最大化。发现和判断新闻的主要标准是新闻价值,归结到一点,就是公众的兴趣。此外,事实的宣传价值也是影响事实取舍的重要因素。新闻发现的本质是对社会的认知,也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记者发现新闻的能力呈现两重境界,即对显性新闻的发现和对隐性新闻的发现,隐性新闻的发现能力是衡量一个记者水平的重要标尺。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

2.以公众兴趣作为事实取舍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利弊?

3.以宣传价值作为事实取舍的依据有哪些利弊?

4.怎样理解新闻发现是记者对社会的认知?

5.怎样理解新闻发现的创造性?

【注释】

[1]《北京青年报》2000年12月16日,作者杨永辉、王雪莲、吴怡。

[2]史玮:《〈法警背起生病被告〉是怎样被发现的?》,http://blog.sina.com.cn/s/ blog-4728b956010009p3.html,2011-05-06。

[3]彭朝丞:《动态易得深度难求》,载《新闻战线》2002年第5期。

[4]湖北人民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2年12月9日,作者杨宏斌、胡成。

[5]南振中:《影响新闻发现力诸要素的分析》(上),载《新闻战线》2004年第7期。

[6]周延波、郭兴全:《创新思维与能力》,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7]南振中:《影响新闻发现力诸要素的分析》(上),载《新闻战线》2004年第7期。

[8]潘堂林:《怎样发现新闻》,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9]张征:《新闻发现论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10]吴信训主编:《都市新闻传播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1~92页。

[11]童兵著:《比较新闻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115页。

[12]童兵著:《比较新闻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页。

[13]潘堂林著:《怎样发现新闻》,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19页。

[14]潘堂林著:《怎样发现新闻》,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15]张征:《新闻发现论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

[16]《兰州晨报》2010年8月11日,作者邢剑扬。

[17]《春城晚报》2008年8月29日。

[18]新华社海口2005年7月22日,作者陈江、戴劲松。

[19]参见彭朝丞:《动态易得深度难求》,载《新闻战线》2002年第5期。

[20]新华社国内部2001年11月18日,作者陈芳、李永升、乔云华、张洪河。

[21]彭朝丞:《新闻应求意无穷——评获奖消息〈七年上诉冤屈未伸张〉》,载《新闻战线》2003年第2期。

[22]陈芳:《肩担正义总前行——〈七年上诉冤屈未伸张〉采访记》,载《新闻三昧》2003年第4期。

[23]潘堂林著:《怎样发现新闻》,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