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新闻采访中的记者和采访对象
采访必须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中进行。一位美国的新闻学者这样说:“新闻事业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大约有99%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10]在采访过程中,最主要、最经常、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记者同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
采访对象是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向之索取情况和意见,或者以各种方式向记者提供情况和意见的人。记者要传播新闻,而这些新闻并不是记者制造的,绝大多数是新闻事实发生后,有人向记者通报,然后记者才去采访写作的;在采访中,记者为了更多地了解事实,可能会除了采访提供情况的人之外,再扩大采访的范围,增加采访对象。
信息是记者与采访对象交流的主要内容,记者与采访对象关系的成败与质量高低的衡量标准主要看两者之间信息交流得如何。如果两者相谈甚欢,但没有说出什么事实,也不能说采访成功;两者虽然很不友好,但谈出了很多事实,如著名记者法拉奇采访政要往往以挑衅性的语言刺激对方,令对方不得不说出一些重要情况,双方的关系不可谓不紧张,但最终记者拿到了事实,也可以说采访比较成功。
一、记者与采访对象关系的特点
1.繁杂性
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繁杂的。记者所面临的对象几乎可能是社会上任何行业和职业的人;他面对的可能是朋友,也可能是敌人;他和采访对象可能是老熟人,也可能是萍水相逢;他们之间可能观点相同,也可能看法对立……总之,记者的采访对象可以说是三教九流,纷繁芜杂。
这种繁杂性要求记者在处理与采访对象的关系时,不能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进行,必须根据对象、时间、地点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采访政要的高端访问记者应该西装革履,但这样的打扮去采访田间地头的老农就显得不伦不类,对方可能就不愿意与你交流。
了解记者与采访对象关系的繁杂性,有助于记者明确:为了处理好与各种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记者必须了解和学习各种社会交往的知识,人情世故、各个阶层的情况都应有所了解。这样,碰到不同的人记者就知道如何应对了;在采访前,记者应该思考一下自己同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根据已知情况做个具体分析,对采访对象作出必要的估计,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双向性
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不是单向关系,而是双向关系。记者需要采访对象,只有通过对采访对象的采访,记者才能拿到事实材料,完成采访任务;同时,采访对象也常常需要记者,他有话要说,有情况要反映,有主张要宣扬……在记者观察、了解采访对象的同时,采访对象也在观察、了解记者:这个记者要做什么样的报道?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他的品质如何?自己该如何应对记者的采访?
记者在挑选采访对象的同时,采访对象也在挑选记者。对自己不中意的记者,采取应付态度;对自己中意的记者,采取积极态度。在对大报、小报、中央新闻单位、地方新闻单位、名记者、普通记者等有区别的情况下,有时采访对象的选择对一些记者来说是令人苦恼的——可能小报、地方媒体、无名记者被采访对象拒绝的概率要高得多。
记者在与采访对象交流时,主要是希望获得其所了解的情况和其所持有的意见,但采访对象也不是一个没有想法的“牙膏”——记者挤一下,就说出一些东西。在很多情况下,采访对象接受记者采访也有自己的目的。高明的记者,在采访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采访目的和意图,也要考虑采访对象接受采访的目的和意图,并估计这种因素对采访工作将发生怎么样的影响,因势利导,完成采访任务。
如一些被批评的对象接受采访的目的是为自己辩解,那么记者也应该听一听其辩解之词,但要注意不能被其牵着鼻子走,而是通过其他事实的采访来考察其辩解的合理性。如《焦点访谈》记者有一次采访棉花掺假事件,一位采购员在明知棉花有假的情况下,收受对方两万元的贿赂从而让自己所在的企业购买了假棉花,造成企业的损失。记者在采访他时,他却反复说自己对棉花掺假并不知情,纯属受骗上当,接着就表白自己为了给厂里买棉花东奔西走如何辛苦。于是记者就采用了迂回的办法顺着他的话说:“那现在棉花好买吗?”“不好买。”“是一般的不好买还是非常地难买?”“非常难买,没有一定的路子根本买不到。”“也就是说,棉花完全是卖方市场了?”“对,现在哪有棉花都好多家抢,……”谈到这儿,这位采购员还沉浸在表功的情绪当中,于是记者突然回到正题:“既然这样,你作为买方应该你求他才对,他怎么会倒给你两万块钱呢?”“……这我就不知道了。”这个解释显然很不合理,但对观众的判断力而言,是非已经非常清楚了。
3.非个人性
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由记者和采访对象两者来决定。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在影响着他们的关系——受众。
记者在进行采访时,表面上看是记者个人同对方交往,但实际上,并不完全是个人之交,记者是作为受众的代表在同采访对象打交道。记者对采访对象提什么样的问题,首先要考虑受众想了解什么方面的问题;记者同采访对象打交道时,采访对象也很清楚他面对的不是记者一个,而是千万个受众。
记者在采访时要想着自己身后的受众,考虑采访的传播效果,必须为了满足受众的需要而向采访对象发问。
如一些比较敏感但重要的问题,记者如果向采访对象提出,有可能会引起其不愉快或拒绝的反应,但如果这样的问题是受众关心的,记者就应该提,当然提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不提,一味投其所好,虽然最后赢得了采访对象的好感,但没拿到受众关心的信息,也是记者的失职。
4.人际性
虽然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不是单纯的个人关系,但由于采访是在人与人之间展开,记者与采访对象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际性的影响。
出色的采访并不是“公事公办”的冷漠对答,而是双方互相影响、互相启示、互相感染的采访。采访对象和记者一样都是人,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能够产生感情上的碰撞和交流,那么双方之间的谈话就会欲罢不能;反之,则会干巴巴地匆匆结束。采访对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希望记者是一个合格的对话者,能够听懂并理解他的话,是一个“知音”。
与采访对象之间达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求记者应该具备良好的个性特点和人格魅力,让采访对象一见就不反感;第二要求记者通过采访前的准备与采访对象能缩短心理距离。如一位记者前去采访日本友人,虽然从来没学过日语,而且采访也有翻译,但如果能事先准备几句日语问候的话,一见面就和日本友人寒暄一下,对于打破采访僵局、建立良好的采访人际关系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二、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感应规律
采访这种特殊的调查研究在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展开,这其中充满着复杂微妙的心理感应活动。对于采访对象来说,记者往往是突然闯入的因素,或多或少会影响与改变采访对象的原有心理状态与活动方式,甚至打破其心理平衡态势。为了让采访对象的心理感应向着“正迁移”——感情交融,谈话出现持久热情的局面发展,避免负迁移——僵持、冷场、尴尬甚至敌视,研究采访对象心理的活动非常有必要。
1.首因效应——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
记者与采访对象双方之间的第一印象如何至关重要。采访对象往往从记者的谈吐、举止中感受记者的为人品格,从记者的提问中感受记者对所要采访的问题的了解程度及其敬业精神。
记者应注意文明修养,大方而不做作。仪表应端正,着装应因地制宜。如果是下乡或到贫困地区采访,衣着应更朴素。在采访中要注意神态、坐姿、立姿,以一种平等、开放的姿态进行采访。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的一期节目《大官村里选村官》,记者胡劲草在采访时穿着朴素,能在田间地头席地而坐,与采访对象谈话唠家常,深得农民的喜欢,农民们自然也就和记者交心,说出了很多真心话。
同时,记者也要注意第一个问题的设计。这也是给采访对象第一印象的关键。如果是初次见面,记者可以聊聊天气、家庭成员、生活状况等;如果是办公室采访,还可以从摆设、装修风格等谈起。总之,需要记者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在采访对象心里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2.自己人效应——决定谈话的质量
“自己人效应”是指采访双方在“观点”上一致,有某种意义上的一切相似性时,采访双方就会彼此认同,产生息息相通,有话说不完的效果。在大多数采访场合,记者与采访对象应该努力营造“自己人效应”关系。
记者与采访对象谈话,应该努力寻找共同语言,即有共同感兴趣的事物、共同的观点和情感等。这样,心理上产生共鸣,双方产生好感和亲近感,心理距离大大缩短,让采访谈话能迅速变得热烈。如共同的经历、共同的家乡、共同的看法等都能有助于建立自己人效应。反之,不恰当的问题、不文明的举动会引发“异己人效应”,导致采访失败。
3.调节注意力——谈话的稳定剂和推进器
注意力是指心理活动的指向与集中,在采访时,需要记者与采访对象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迅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在采访刚刚开始,采访对象注意力还不是很集中时,记者可以先关注对方正在关注的事情,再慢慢将注意力转移到记者需要关注的问题上。
在采访对象注意力已经集中,所谈的内容既丰富又重要时,记者应以自己的及时反馈和鼓励让对方保持注意力。
在采访中,采访对象注意力迁移——如跑题时,记者可以适当地再重复自己的问题,将采访对象的注意力拉回来。
另外,根据现代科学实验结果,注意力的维持是有一定时间限度的,时间长久了就会产生疲劳,降低效率。通常情况下,注意力在谈话40分钟后进入高峰期,而过了一个半小时以后则衰落。因此,记者应该注意采访时间,不搞“车轮战”、“持久战”,提高采访的效率。
练习
1.假设你现在要采访一起交通事故,请想一想你需要采访一些什么人,都问些什么问题。再从一份报纸上找到一起交通事故的报道,看看这个报道采访了些什么人,问了些什么问题,并与你所设想的内容做一番比较。
2.在报纸中找出三篇报道,根据报道中每段或每句话所包含的信息,使用彩色笔给这些段落或句子上色。用红色涂核心信息,用橙色涂支持核心信息的主要事实,用蓝色涂背景信息,用黄色涂典型事例,用绿色涂细节。完成以后,思考一下这个报道是如何组织的?采访了些什么信息?
3.请从报纸或杂志上找到一则你喜欢的报道,分析一下它的核心事实、主要事实、相关背景、典型事例和细节等分别是什么?是否还有别的内容?
4.设计一系列问题作为采访时融洽气氛的“破冰船”,采访对象可以是一位你喜欢的明星,或者是一位知名教授,假设你现在要采访他或她,你会怎么开始?
5.与一个完全陌生的人进行谈话,问问他认为媒体在进行采访时应该或者不应该做什么?请他谈谈他对人们在电视和广播中接受采访的方式怎么看?
【注释】
[1]《专访〈焦点访谈〉记者曲长缨》,《北京娱乐信报》2003年12月17日。
[2]〔美〕卡罗尔·里奇著,钟新主译:《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信息产业部公布手机充电器行业标准:载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2006年12月18日。
[4]手机充电器接口将实现统一信产部公布行业标准http://www.chinanews.com.cn/it/sj/news/2006/12-18/840049.shtml
[5]丁柏铨主编:《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钟大年、于文华主编:《凤凰考:建构一个新传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0页。
[7]余仁山:《解密〈新闻调查〉——电视调查性报道的策划与运作》,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王惠东:《“兵贵神速”——从才旦卓玛专访节目所想到的》,央视新闻周刊(内部资料)2008年第16期。
[9]《苏州日报》2004年3月4日
[10]〔美〕杰克·海敦著,伍任译:《怎样当好新闻记者》,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2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