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形成报道思路

形成报道思路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8章 形成报道思路2008年8月24日,著名作家魏巍去世。而他的名字,是和他的代表作《谁是最可爱的人》联系在一起的。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头条发表了魏巍的报道《谁是最可爱的人》。1951年2月,魏巍完成了3个月的朝鲜采访,回国后便抓紧时间写出在朝鲜的见闻和感受。《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创作过程对今天的记者仍然有意义。

第8章 形成报道思路

2008年8月24日,著名作家魏巍去世。而他的名字,是和他的代表作《谁是最可爱的人》联系在一起的。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头条发表了魏巍的报道《谁是最可爱的人》。

毛泽东阅后批示:“印发全军”。

朱德读后连声称赞:“写得好!很好!”

周恩来在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上讲话时,竟推开了讲稿,对着话筒大声地说:“在座的谁是魏巍同志,今天来了没有?请站起来,我要认识一下这位朋友。”这时,全场都望着从座位上站立起来的魏巍,热烈鼓掌。周恩来说:“我感谢你为我们子弟兵取了个‘最可爱的人’这样一个称号。”

《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作品,被选入全国中学语文课本,鼓舞、教育了几代人。

1951年2月,魏巍完成了3个月的朝鲜采访,回国后便抓紧时间写出在朝鲜的见闻和感受。在写作中,他放弃了原来要写诗歌的打算,从20多个最为生动的故事中,几经推敲、删减,最后选定了3个最能表现英雄本色的典型事例,选择“通讯”(现多称为深度报道)来讲述他心中的“最可爱的人”。由于感受深刻,下笔如有神,一气呵成,一天多时间就完成了。

《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创作过程对今天的记者仍然有意义。那就是每次采访归来,面对新的素材,记者都需要认真想一想:我选择什么样的体裁才能把我的信息传达得最准确、最容易接受?

是什么原因在影响着报道体裁的确定?如何能选择一个最吸引人的角度?这将是本章要重点探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