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事实说话

用事实说话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即通过叙述事实发表无形的意见。同时,事实最符合受众的需要,接触媒体的受众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事实,用事实说话,是受众对新闻媒体的要求。这两种方式都不符合用事实说话的新闻写作的手法。

第一节 用事实说话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即通过叙述事实发表无形的意见。新闻写作要用事实说话,这是因为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报道,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事实是新闻的实体,也是新闻的存在形式,因此新闻中要用事实;事实胜于雄辩,新闻报道坚持用事实说话,因为事实本身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懂得某个道理,总是从具体的事实开始的,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要让受众接受你的观点,最便捷的办法就是带他们回到具体和感性中去,即回到事实中去。同时,事实最符合受众的需要,接触媒体的受众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事实,用事实说话,是受众对新闻媒体的要求。

一、用事实说话的基本原则

用事实说话,简单讲就是新闻报道中体现客观中立的立场和新闻报道中注意消息来源的多样性,确保报道的客观准确。

新闻写作要用事实说话,其主旨在于戒“空”求“实”。这里的“说话”,是寓理于事,通过事实的逻辑说明问题,通过事实之间的联系表达倾向。不是所谓的“观点加例子”,而是把观念隐藏在对事实的报道之中,使人们在接受事实的同时接受记者的意见。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直接陈述事实,切忌“大帽子底下开小差”

在新闻写作时,减少套话,如“在什么的指导下”、“为了什么什么”等,直接进入到事实中去。

不要这样写: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的指引下,某厂到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寻找合作项目,先后同20多家科研部门建立了共同开发新产品的合作关系。

应该这样写:某厂先后同20多家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共同开发新产品的合作关系。

2.不以抽象的概念和议论代替事实的报道

有的新闻除了地名、时间和几个数字外,几乎全是空洞的概括;还有的新闻事实少,议论多,生怕受众看不懂新闻的意义,大加议论。这两种方式都不符合用事实说话的新闻写作的手法。

不要这样写:作为飞行员,多少年来,他总是兢兢业业地工作,一心扑在工作上。

应该这样写:工作十五年来,他只有一年的春节是在家里过的,其他十四个春节都在飞机上度过。

不要这样写:这个节目极其精彩,看过之后大家都觉得很兴奋。

应该这样写:节目结束后,现场的掌声长达1分钟,观众某某说:“太精彩了,这个节目把我原先的睡意全赶跑了。”

3.实事求是,按事实本身的逻辑展开新闻

在新闻写作中,不要“拔高”、“强扭”,不能把记者企图说明的问题硬加上去,而是应该按客观事实本身的内在逻辑展开新闻。现在有的报道经常出现“万能典型”,差不多的内容和事情,看到有什么新的精神就说它体现了什么精神。比如某个学校带领学生到革命老区去体验生活,在宣传科学发展观时,就说这一举措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在宣传“八荣八耻”时,就说这一举措践行了“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显然与事实的内在逻辑不相符合。

4.采用第三人称和注明消息来源

在新闻写作中,一般采用第三人称写作,这样叙述事实显得比较客观,也比较方便;当然,在一些目击新闻、个人经历性报道中,第一人称的出现可能会增加真实感,而在一些服务性报道中用第二人称则会显得更为亲切。

对那些阐明事件原因、说明内容联系或者预示发展趋势的事实,通常应该注明消息来源,否则受众会误以为是记者的看法。一些在来源上不言而喻的事实,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新闻要素,只要交代清楚,也不必每一个都点出消息来源;另外,目击性报道也不用处处加上“记者看到”的字样。

不要这样写:这个案件的判决是不公平的。

应该这样写:原告的律师认为,这个案件的判决是不公平的。

二、“用事实说话”的手法

先来看一个例子:

“造林”还是“造字”[1]

主持人:听众朋友,您平生见过的最大的标语字有多大?最近,记者在湖北省郧西县算是大开了眼界。今天的《焦点时刻》请听湖北台记者杨宏斌、通讯员胡成采制的录音报道:《“造林”还是“造字”》。

(解说)今年11月28号,记者乘车经过郧西县店子镇太平寨时,突然发现,公路旁陡峭的高山上,一个巨大的水泥字扑面而来。因为离得较近,记者无法看到它的全部,只有跑到500米开外的地方抬头仰望,才看清这原来是一个硕大的“禁止”的“禁”字,而它只是一幅巨型标语的四分之一。记者驱车十几分钟,才终于将山体上用石头砌成的这四个大字看清:“封禁治理”。四个大字连成一排,挺立在群山之间,十分壮观。“封——禁——治——理——”,这四个大字是什么意思呢?

(音响)记者:“封”就是封山,那“禁”呢?

郑直:“禁”就是禁止砍伐、禁止放牧——放牧牛羊,“治”就是治理荒山,“理”就是管理的意思。

(解说)说话的人是原店子镇林业站职工郑直。他曾参加过这幅巨型标语的设计、建造。他告诉记者:这幅巨型标语是店子镇政府1999年组织5个村的2000多劳力,大干一个半月建成的。

(解说)这每个字究竟有多大?郑直说,每个字是严格按照840平方米来建造的,一个字大约是29米长、29米宽,足有9层楼那么高,比两个篮球场还要大!“封禁治理”的“封”字,就右边“寸”字里的那一“、”,就有9米宽、4米高,能坐下40多个人。

(解说)是谁想起在山上造字的呢?郑直介绍说,当时,县里号召退耕还林、封山植树,周边乡镇都在山体上做巨型标语,显示抓这项工作的气魄和决心。店子镇的领导见别的乡镇的山体标语很气派,受到上级表扬了,不甘示弱,决定也要做几个大字,字的大小一定要超过周边乡镇。镇里安排郑直和文化站站长桂千奇对标语字进行设计,刚开始,领导对他们的设计还不太满意。

(音响)郑直:“开始就是按照领导意图,一个字做一亩那么大。结果做那么大,他们下来一看,小了,最后又重搞,重搞就是按840平方米这样设计的。”

(解说)设计的字体大小超过了周边乡镇,领导满意了,才开始施工。郑直说,这山体大字的做工很讲究:

(音响)郑直:“先挖槽子,先开这个字的笔画;再用石头一个一个给它往上排。槽子好像是40公分深吧。石头砌好了以后,就和砂浆,和这个水泥,再灌;灌了后再抹平;抹平之后上涂料、刷白,石灰的不行,石灰的水一冲就没得了。”

(解说)太平寨山高坡陡,做字的地方坡度达45度到50度,农民们从河里运砂石,挑水上山,行路艰难。造字时正是高温酷热的夏天,2000劳力每天从早上六点半开始干,一直干到下午七点才收工。

(音响)郑直:“太热了!就说我们,我们作为干部上去还没干啥子哩,整天脸上的汗都没干过,身上的衣裳都汗湿完了。(如果)扛沙、扛石头、扛水泥,那更辛苦啊。”

(解说)造这几个标语字共花了多少钱?郑直告诉记者,每个字至少6000元,4个字总共就是2万4千元,这还不包括群众投工在内。农民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花2万4千元买树苗的话,可以买松杉苗16万株,按常规每亩栽127棵的话,可以栽1259亩,能把这座山绿化12遍!

(解说)为了显示退耕还林工作的力度,郧西县很多乡镇都像店子镇这样,把“造林”变成了“造字”。据县林业局有关人士介绍,全县造的300多平方米以上规模的大字近100个!

(音乐混播)

(解说)夹河乡建有两处大型标语:一处在金銮山,“封禁治理、美化汉江”这八个大字,共投入2500个劳力,做了三个月,每个字667平方米,八个字全长两公里,跨越三座山;另一处标语在腰滩河,“做好水土文章,绿化湖北山川”十二个大字,每个字667平方米,2500个劳力,做了四个月,标语全长五公里!

(解说)在羊皮滩建的“泥沟乡退耕还林示范区”十个大字,全部先用水泥浇注,然后用白火石砌表面,两个村1300个劳力做了三个半月才建成。建这些字的白火石,是乡政府要农民自己掏钱买的。为了买白火石,农民最远的跑到12公里外的陕西月儿潭;没钱买,就下河捡或上山找。

(解说)羊皮滩的这十个大字的脚下,就是景阳乡官亭村。当年建字时,官亭村村民就说,与其花这么多钱造字,不如给官亭村修一条村民们盼了18年的断头路。

(解说)在各乡镇竞相开展的“造字竞赛”中,店子镇终于后来居上,拔得头筹,凭借“封禁治理”这四个大字创下了字体最大的纪录!

(解说)郧西县一些乡镇1999年开始“造字”,一晃三四年时间过去了,巨型标语字任凭风吹雨打,依然坚不可摧。相形之下,这些地方的退耕还林状况却不容乐观。

(解说)原店子镇林业站职工郑直说,建了大字之后,店子镇政府搞了几次植树造林“大会战”,还请来县电视台记者摄像。可一阵热闹过后,剩下的是一片冷清。站在“封禁治理”四个大字前,郑直说:

(音响)郑直:“你看那山上,现在还不是那个样子!(无奈地笑)年年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等于零。”

(解说)说是“封、禁”,可是记者在店子镇看到,造了字的山上,树木稀稀拉拉,零零星星地种着黄姜和小麦;牛、羊在随意地吃着草,没有人来管。

(解说)羊皮滩的“泥沟乡退耕还林示范区”十个大字中,“退耕还林”的“还”字里面还种了农作物;红岩寨“封禁治理”四个字中的“封”字,从远处看去,隐约有几个黑点,爬到字上一看,原来不知是谁种了两分地的黄姜!

(解说)红岩寨的大字标语下有两个村,因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经常冲毁农民的房屋。从造绿化标语的那一年起,两个村的村民就强烈要求实施退耕还林。去年他们还挖好了树窝,等上级发树苗栽植,可至今没人理这个茬儿!

(解说)个别乡镇为了造字,竟然不惜毁林。夹河镇金銮山大型标语字,跨越三座山,其中有一座山的天然林比较好,但镇里为了造“封禁治理”的“封”字和“禁”字,砍掉了不少天然林木。

(解说)谈到这几年造字的经验,郧西县林业局的干部们很是得意,他们特别向记者说明,郧西的造字声势已经影响到了与郧西相邻的陕西6个县。

(音响)干部甲:“对陕西有震动、有促进。”

干部乙:“我们这个郧西呢和陕西6个县交界,他们看到这个声势以后呢,就你追我赶,湖北人了不起嘛!(笑)哼哼……”

(解说)可是,在汉江南岸的陕西省白河县和旬阳县的两个乡镇,记者驱车20多公里,沿途只见树木,不见字。郧西县的关防乡和湖北口乡,没有造一个大字,却造出了成片成片的树林。看来,“造林”还是“造字”,效果大不相同。

主持人:好,感谢收听《焦点时刻》。

1.学会用典型事实说话

在新闻报道中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事实选择得好,它可能有以一当十的作用,反之,如果选择得不准,哪怕列举出不少事实,记者想说的话或希望表达的观点,仍然模糊不清,甚至引起歧义。在大量的事实中,要经过层层集中,选取新闻事实,在新闻事实中还要选取它的精华,即典型事实。典型事实必须是鲜活的受众所未知事实、必须具有重要性而且是具体的事实、接近性可以强化典型事实、有的放矢也是选择典型事实的一个标准。

在湖北广播电台的节目《“造林”还是“造字”》中,集中于一个典型事实,那就是店子镇造出的超大字,“每个字是严格按照840平方米来建造的,一个字大约是29米长、29米宽,足有9层楼那么高,比两个篮球场还要大!‘封禁治理’的‘封’字,就右边‘寸’字里的那一‘点’,就有9米宽、4米高,能坐下40多个人”。通过这一典型事例的做深做透的报道,把其他乡镇普遍存在的问题也连带出来,不需要记者评论,就能看出形式主义流毒之广。

2.通过再现场景说话

新闻中的人和事,一般都是有形可感、有物可托的。他们通过采录或摄录逼真地再现,使新闻报道做到有神、有形,使观众仿佛亲历其境、亲眼所见,这种方法自然恰当,会加强可信性和说服力。

《“造林”还是“造字”》这则报道中,通过同期音响和解说把当时造字的场景进行了再现。

开始就是按照领导意图,一个字做一亩那么大。结果做那么大,他们下来一看,小了,最后又重搞,重搞就是按840个平方这样设计的。

(造字时)先挖槽子,先开这个字的笔画;再用石头一个一个给它往上排。槽子好像是40公分深吧。石头砌好了以后,就和砂浆,和这个水泥,再灌;灌了后再抹平;抹平之后上涂料、刷白,石灰的不行,石灰的水一冲就没得了。

(解说)太平寨山高坡陡,做字的地方坡度达45度到50度,农民们从河里运砂石,挑水上山,行路艰难。造字时正是高温酷热的夏天,2000劳力每天从早上六点半开始干,一直干到下午七点才收工。

太热了!就说我们,我们作为干部上去还没干啥子哩,整天脸上的汗都没干过,身上的衣裳都汗湿完了。(如果)扛沙、扛石头、扛水泥,那更辛苦啊。

通过这些场景的再见,听众可以想象造字的艰苦,自然而然就能得出“真是劳民伤财”这一结论。记者只需要把事实讲清楚、不需要发表任何意见就能让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记者的看法。

3.运用背景材料说话

新闻报道中的背景材料,常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对它所下的最简单的定义是“用来说明新事实的旧事实”。背景材料在新闻报道中有许多作用,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就是通过灵活地使用背景材料,巧妙地表达记者的观点。

在《“造林”还是“造字”》揭露了造字的过程和危害后,在节目的最后使用了一段背景材料:“在汉江南岸的陕西省白河县和旬阳县的两个乡镇,记者驱车20多公里,沿途只见树木,不见字。郧西县的关防乡和湖北口乡,没有造一个大字,却造出了成片成片的树林。”插入别的镇造林的情况正是为了与“造字”镇的情况形成对比,虽然记者没有一句议论,但一褒一贬的含义体现得却更为鲜明。

4.借用直接引语说话

直接引语是被采访者的原话,在广播电视中,又叫同期声。在报道中用同期声或直接引用原话已经成为新闻写作不可或缺的手法,直接引语是新闻报道中不同身份、不同个性人物所说的话,不拘一格地引用它们,可以使报道具有现场感,富有变化和人情味,有助于克服新闻写作中容易出现的单调乏味与概念化。另外,直接引语一般都有出处,即消息来源,有助于提高新闻的真实性。如果直接引语来自重要人物或重要机构,还有助于提高新闻权威性。记者可以利用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之口,讲出自己希望说出又不便直接出面说的话。这样的报道看起来更客观,因而加强了说服力。

在《“造林”还是“造字”》这篇报道中,采访多位干部群众,使用了大量的同期声,通过他们的语言,深刻地揭露了造字的过程和危害,让听众自然而然地接受新闻传递出的“无形的意见”。

借助消息源来进行议论的手法,实际上就是借口说话,被引用的评价与议论,在一定程度上往往也代表记者所认同的看法,代表了记者的观点。但记者是以传播他人观点的形式来体现记者本人的价值取向,给受众的感觉仍然是比较客观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