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新闻评论工作者的基本技巧
评论节目的主持人或评论工作者与一般节目主持人或记者除了基本素养方面的区别外,也需要掌握一些专属于这个行业的基本技巧,其中最主要的是收集资料的能力和调查访问技巧。
一、收集背景资料的能力与技巧
大多数情况下,新闻评论是以新闻事件为由头,并依托新闻事件,对其作出合理解释、判断的一个过程。那么,怎样使你的解释判断显得更加合情合理,富有说理力呢?掌握评论对象的背景资料,尤其是关键性的背景资料,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在这里,“背景”一词有3种含义[15]:
●评论工作者储存的信息。这种知识可能积累了很长时间,但是为了评论一个特定的事件(或人物),它会迅速地被挑选出来。没有背景知识,评论工作者选择、评述新闻可能是盲目的、空洞的。
●放在评论中的材料,用于解释事件,使该事件易于理解。没有背景,评论可能是单薄的。
●不愿公开身份的消息来源提供的材料。
上一节里,我们要求评论工作者具有丰富的知识素养,这也是要求他个人应尽可能多地存储信息,获得第一种含义上的“背景”知识。这里,我们来探讨背景的后两种含义,其中重点在于第二种“背景”。
2006年8月,国家粮食局最新抽样调查显示,由于储粮设施简陋,方法不科学,我国农户储粮损耗惊人,损失率在8%~10%,每年粮食损失量高达150亿公斤至200亿公斤。8月21日“人民时评”就此消息发表了蒋萌撰写的《何以一年损耗200亿公斤粮食?》的评论,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中国在粮食安全这一重大战略上,必须做到居安思危,万万不可有丝毫的大意松懈”。这个观点并不新颖巧妙,也不会有大的争议,属于常识性的观点,但由于作者掌握了大量厚实丰富的背景材料,这便使得建立在这些背景材料基础上的判断十分准确,说理也更透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首先点明:“这一数字不仅相当于有着‘北大仓’之称的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量的1.5倍至2倍,折合金额更是高达180亿元至240亿元。”然后很自然地回忆起了人民缺粮少吃时的艰苦岁月:“经历过20世纪60年代的人们,都还清晰记得,3年自然灾害时期,多少人曾经忍饥挨饿,连树皮草根都吃;长期的定量、计划配给,粮票曾是那么的宝贵,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寿终正寝’;在党和国家、农民兄弟,以及袁隆平等许许多多农业科技人员长年不懈努力之下,中国方得以有力地回击了国外‘谁来养活中国’的质疑”,由此赢得了不少读者的共鸣。
文章接着回答为什么一年会损失那么的粮食:“追根溯源,农户储粮损失巨大,首先是因为我国2.4亿农户仍然是储粮‘主力军’,储粮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60%以上……如此多的粮食储而不卖,又是因为什么呢?农民要‘寅积卯粮’,‘自给自足’,这没啥好说。然而,目前一些因素导致农民‘惜售’粮食,显然就非正常了——在全国粮食连续3年大丰收的背景下,粮价在下跌,农资和人工成本却在上涨。”为了证明前面这个判断,作者又列了一组数据:“国家统计局7月18日公布数据,今年中国夏粮总产量1 138亿公斤,增产74亿公斤,但粮价比去年同期下降0.6%,其中,谷物下降0.5%,小麦下降了4.0%。”同时,由于作者掌握了充分的材料,他看到:“为避免‘谷贱伤农’,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自1998年起开始实施以保护价格收购粮食的政策,近年更对种粮农户进行直接补贴。”而且他还进一步发现:“可怕就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人故意对政策‘打折’。粮食市场放开后,国有粮食企业自负盈亏,为降低风险、提高利润,压价收购屡屡出现;钻政策宣传不到位、农民自行到粮库卖粮不便的空子,一些‘二道贩子’下乡向农民散布虚假信息,哄骗农民低价卖粮,从中盘剥牟利,有的地方每市斤甚至能比国家最低收购价低7分钱;至于国家给予的种粮补贴,某些地方愣是不给现钱,强行‘折合’成品质参差不齐的种子、化肥等充数。”并且,“除此之外,在整个粮食产业结构链条中,农民更是处于底层弱势地位。尽管农业产业‘一条龙’、集团化运作倡导已有多年,但真正形成规模效益的却并不多见。粮食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依然‘各自为政’,而且呈现出逐级向下压低成本,都只顾自身利益的态势。粮食加工企业、粮食主要消费区均不愿意存粮,都在力求免除存粮的繁琐与损耗,减少占用资金,规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同时,作者在文章中重点驳斥了“认为中国粮食‘多的是’,已然‘过剩’,就是几年不生产也能‘足吃足喝’”的胡说妄言。这些驳斥同样建立在深厚的材料挖掘基础之上。作者有力地指出:“事实上,1998年中国粮食产量创历史高位后,也曾有人对此‘所见略同’。由于思想松劲,意识放松,种子、农药、化肥价格齐涨,农民的粮食不仅卖不出钱,还常常被打白条,各种乱收费也全来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受挫,中国的粮食随后经历了5年减产,2003年粮食产量下降到9 000亿斤以下,连续3年产量低于消费量。而一些地方还在糊弄造假,声称‘粮满仓’,直到《人民日报》刊登《国务院部署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一些‘睁眼说瞎话’才真相大白。2004年,新一届政府再将中央‘一号文件’剑指农业问题,并下大力出台各种支农措施,恢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才得以获得恢复性增长。”作者还了解到:“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努力扩大优质作物种植面积,提高粮食的精细与深加工程度,同样十分迫切。最明显的例子,一面是我国农民家中积压大量质量不高的小麦,另一面是我国面粉企业仍需大量进口国外优质小麦;而透过农业发达国家仅小麦专用粉就有100多种,专用粉产量占到总产量的95%,我国专用粉只占总产量的5%,我国农产品精加工存在的差距,以及巨大的发展潜力是显而易见的。”
试想,如果作者不熟悉我国政府的粮食政策,农民卖粮难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家粮食生产情况的历史和现状,这篇文章该怎么写?又如何能写得这样动人心弦、让人深思呢?
然而,年轻的评论工作者,如何开始你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呢?美国全国社论撰稿人大会要求全国的社论撰稿人列举出他们用到的参考工具书、材料,以及提供者。它们是:
《国会季刊》 威廉·萨菲尔的《萨菲尔政治词典》
《华尔街日报》 体例样本
《社论调查研究报告》 《罗代尔同义词词典》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韦伯斯特同义词词典》
《美国政策年鉴》 立法指南
我的《罗洛索引》 牛津英语词典
我的词典 州预算
我的妻子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
报纸图书馆 《外交事务》
《纽约时报》 《哥伦比亚百科全书》
《巴特利特妙语词典》 优秀的图表集
里查德·莫里斯 《美国 大学图书馆
历史百科全书》
《罗热同类词汇编》 当地都市市政府职员
《华盛顿邮报》 当地的访问
《韦伯斯特词典》 刑法法典
早晨信件 《存档的事实》
毫无讹误的同类词汇编 《格罗里埃年鉴》
《世界年鉴》 圣经
《数据摘要》 我自己的剪报文件夹
互联网 竞选文献
里斯特洛姆关于社论版的 政府预算报告
“为什么、谁和怎么样”
麦克道格尔的《社论写作》 杂志
电讯(美联社或者其他) 词典
电话 搜索Infinet(译注:美国报业联合会网址)
《美国历史百科全书》 我储藏的有可能在某一天用到的东西
州法令 万维网
国会或联邦工作人员指南 美国宪法
城市条例
约翰·布雷姆奈尔的《说词解字》
资格最老的记者
(资料来源:《行业的工具》,载《刊头》,1997年春季号,第39页[16])
由于文化传统与媒介环境的差异,上面这份清单对于中国评论工作者来说可能实用价值并不那么明显,但是其中的内容对我们也有不小的参考借鉴意义,譬如,你是否拥有了自己的剪报夹?一些必备的工具书,如词典、百科全书等等,你准备了吗?
还有那些需要经常保持联系,或定期访问的人,你有他们的联系方式吗?这些联系方式是否得到了妥善的保存,并时常整理更新?因为这些人有可能提供给你新的材料,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是匿名的或难以辨认的消息源。
如果你是一名艺术评论员,你是否认识大学校园里影迷协会会长,他们经常开展哪些活动?这些活动受欢迎的程度如何?那些大学生影迷,他们对正在上演的影片有怎样的议论与看法?当你听到电影界某个权威人士猛烈抨击一部新电影时,你能否就他的看法与他做进一步的讨论?或者你能找到与这个权威人士观点相异的另一位专家吗?要不然,你能访问到对这部电影有更为深入了解和认识的人(如该部电影的制片人、导演,乃至擅长分析这种电影类型的学者)吗?这不仅能使你的评论文章保持观点的相对准确公允,而且如果你从事的是电视评论节目,那么你的主持就更能张弛有度、丰富多彩了。
《亚特兰大宪法报》社论版主编和报业辛迪加专栏作家、《CNN和朋友们》等电视节目的评论员辛西娅·塔克,她撰写的《黑人对同性恋者的歧视导致艾滋病患者增加》一文,入围1999年美国报纸主编协会的评论奖。在这篇文章里,她将美国黑人对同性恋的恐惧与该地区艾滋病比例的上升联系起来,“通过率直的个性和内敛的讽刺,批判了黑人牧师的偏见,指出‘在美国,就连黑人也会成为偏执之人’”。
出于对黑人问题的关注,她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剪下了关于艾滋病的故事和专栏,并且刻意结交艾滋病专家,无论他们是在位于亚特兰大的疾病控制中心,还是在全国卫生研究所工作,她也与那些固执的人,从哈里得·穆罕默德到里吉·怀特和那个名叫阿莫斯·穆尔的牧师保持联系[17]。总之,为了这些文章,她想方设法去寻找一切有可能用到的背景资料,从而深刻地揭示评论议题,并做出了有力的批判。
现代科学技术发达,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为评论工作者收集资料提供了许多便利。不过,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评论工作者也要注意以下一些常见的问题,以避免踏入糟糕的信息资料为你设置的陷阱:
●不要用收集资料代替你自己的现场调查访问,好的评论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要付出辛勤的劳动。
●好的资料不在于发现,而在于运用,如果没有驾驭资料的本领,再多再好的资料在你手上都会变成一堆废纸。
●不要将资料的数量同质量特别是可靠性混淆起来。要学会辨别材料的真伪,善于找到最具权威性的材料信息。
●不要过分相信和依赖互联网,由于缺乏冷静专业的“把关人”的检查,某种意义上,互联网是一个胡编滥造的天堂,大量虚构的东西与事实纠缠在一起,让人难以分辨。
●材料引用过程中要注意传播信息来源的可信度,尽可能引用可信度程度高的信息,传播来源的可信度越高,说服的效果就越好。
二、调查访问的能力与技巧
生活在1880—1956年的曼肯,供职于美国的《巴尔的摩太阳报》,是那个时代一位了不起的评论工作者,他为年轻的社论撰稿人留下了这样一则建议:
不应允许任何撰稿人坐在社论部办公室里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地自我冥想。他应该走出去同人们接触。
但实际情况是,今天的新闻评论除了以新闻事件为由头的事实外,也很少见具有“附加值”价值的新鲜事实。正如美国国家地理协会主席、资深报纸编辑和出版人雷格·莫菲所言:“如今我们都到处旅行,很容易读到实际上没有包含任何事实的社论。除了极少的例外情况,社论撰稿人似乎抛弃了他们首先是记者的观念。”[18]
如果评论工作者就相关新闻事件有自己的调查研究,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他也就为读者提供了具有“附加值”的评论。《一个小小的调查》就是这样一篇“附加值”丰富的评论。
20世纪80年代初,国门刚刚打开,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崇洋媚外的风气,不仅出国留学成热门、进口货就是抢手货,而且连美国电视连续剧都成了大家追逐模仿的对象。随着《大西洋底来的人》一剧的热播,剧中男主人公麦克成为一代年轻人模仿的偶像,麦克的标志性穿戴——太阳镜,索性以他的名字命名——“麦克镜”风行一时。评论《一个小小的调查》就是针对这种现象,提醒人们:一举一动,切莫忘掉中华民族的堂堂正气。可贵的是,作者没有采取说教式的口吻进行批评,也没有简单地引用一些新闻事实,而是用第一人称调查的方法,在第一手资料基础上进行了点评。
一个小小的调查[19]
吴炜华
看了4月30日晚报刊登的关于“眼镜上的商标”赞成者的综合来信,颇感兴趣。决心作一番小小的调查。于是5月1日上午9时至下午3时,到东单、王府井、西单、前门走了一圈。所遇戴太阳镜片上贴有商标者,凡37人。经询问,除21人拂袖而去,拒绝合作外,计16人接受了调查(包括两位女青年),其中年龄最大者32岁,最小者16岁。回答有:(1)这样才够“份儿”;(2)再“倒”出去也值钱;(3)看好些人都这样;(4)证明是外国货。有意思的是,午饭时,在前门某饭馆门口同桌的一位22岁的小伙子,异常坦率地说:他的“麦克镜”淘换来时,已无商标,而为表明是外国货,居然又找一张椭圆形的商标贴上了。
对于镜片留商标是否有碍视力,回答有:(1)有点别扭;(2)管那个呢;(3)不怎么碍事,只一边上有。只有一位19岁的小伙子说不碍事,因为他的椭圆形商标贴在左下角,正位于颧骨上,我请求试戴,果然于视力无影响。经了解,他原来也甚觉不便,于是灵机一动,将商标小心地移至下边。这也算得一小发明。
结论是:(1)“崇洋”思想确实是存在的。(2)尽管小商标“不到一平方厘米”,但“贴在镜片的上边”,确实影响视力。(3)报纸刊登文章,进行善意批评,实属必要。而且我也高兴地看到,这种批评已经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注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不是吗?以前大街小巷,太阳镜有商标者比比皆是,而这次,我在假日最繁华的闹市区,大半天中,仅遇见37人。可见,很多青年同志虽然没有偏激到将外国手表上的商标“砸掉”,也确实感到了崇洋的“盲目与浅薄”,应当奋起而纠正之!
我认为,有人愿意牺牲自己的身心健康,自愿替外国眼镜厂商作义务商品推销员,自然这是他的自由,嗜痂者尚有之,何况如此?不过,总还是应该告诉他,我们的一行一事、一举一动,切莫忘掉中华民族的堂堂正气。
评论作者自己做了调查,给受众最直接的事实,这使得文章的说理显得自然亲切,可信度高。
要知道,今天的受众,尤其是报刊读者,已经不那么容易为激情所左右了,他更愿意相信事实,尤其是独具一格的事实。因此,你富有激情——这对年轻的评论工作者来说,并不难做到——然后做进一步的调查分析,你就拥有了表达激情的渠道。
《焦点访谈》、《新闻调查》节目组的年轻人充满激情,以至于有段时间(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被喻为“理想者部落”。然而,尤为可贵的是,这些年轻记者都懂得仅有激情是远远不够的,一切有力的舆论监督都来自周密严谨的调查,没有强有力的调查,节目就不会有力度,更不用说带来打击丑恶势力、造福社会人民的影响力。2000年4月1日,细心的观众发现当天晚上《焦点访谈》的片头变了,过去24个字的定位语浓缩成了“用事实说话”5个字。
当评论以“用事实说话”作为自身的追求时,它就不会说套话、空话,更不会说假话了。《焦点访谈》的主持人评论所具有的强大威慑力、震撼力就来自他们严密坚实的调查。
2001年“五一”前夕,国家工商总局有关同志向《焦点访谈》提供了一份材料,说4月13日上海市工商局查获了一假药地下销售点,没有药品许可证的上海康裕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了假冒药品及试剂40多吨,按经验,这些药品本身的质量也肯定有问题,至少是以次充好。对于《焦点访谈》节目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选题。记者立刻赶赴现场调查,眼见了69个品种的假药,以及一万多张印有全国20多个厂家名称的标签,拍摄了不少资料,非常令人兴奋!当然,记者最关心的是假药的质量,节目的论点乃至亮点就在于此。第二天下午检验结果出来,却出乎记者的意料之外——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副局长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说,被工商部门封存的货品中没有发现成品药,也就是说都是用来做药品的原料。该公司采用的原料本身没有问题,只不过把做成的药品贴了别人的标签。这与记者的想象反差很大,新闻本身的价值大打折扣。此时,北京的一家媒体已经发出了制造假药的消息,并且把情况说得非常严重,经过研究,心有不甘的制片人电话指示记者抓紧时间深入调查,看看到底是谁在撒谎。继续调查果然又发现了新问题。记者采访了这个公司的几个员工,这些员工一致说,他们只是把从厂家进的货换成了小包装再卖出去,因为那些需要药品原料的医院根本用不了大包装。随后记者的调查与员工所言基本相符。没有证据证明康裕公司经销的药品原料里有张冠李戴的情况。康裕公司的问题在于无证经营和假冒标识,而不是造假。这样,《焦点访谈》的记者经过实地调查,避免了一场由于新闻失实带来的言论事故,这在某种程度上比作出了一期优秀的节目更令人骄傲[20]。
正是意识到了记者调查对评论节目的重要性,《焦点访谈》节目组从一开始就贯彻这样的理念:“记者——名记者——主持人——名主持人”。换句话说,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必须来自优秀的新闻记者。事实上,我们不难发现,优秀的评论工作者,无论是专栏作家,还是报社内部的评论员,往往都有长时间做记者的经历。许多人为之着迷的足球专栏作家李承鹏、美食专栏作家沈宏非、文化专栏作家连岳,还有著名的杂文家鄢烈山、刘洪波,以及一大批受人尊重的时评家丁刚、李德民、金陵客、潘多拉等等,都曾经奋战在记者一线多年,熟悉调查访问的各种方法和技巧,这为他们今天的评论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放眼历史和国际新闻界,同样的情形也反复出现。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曼肯、李普曼,还有国内早期的评论家黄远生、张季鸾等等,都有丰富的记者经历。记者的敏锐性,以及习惯奔赴第一现场的本能,使他们的评论更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评论的准星与火力在集中的同时能保持可贵的准确公允。
调查,尤其是民意调查,是一种具有专业性特征的技巧,它一方面需要通过实践来加强,另一方面也要进行理论学习。新闻记者的调查技巧,一般的教科书上都能找到,并且很容易理解。不过,社会学的调查要求更高,评论工作者除了要具备新闻记者的调查能力外,还应该掌握后者的一些特性。这样既可以提高你的调查水平,也能使你在引用别人的调查数据时,辨别真伪,使用最权威的数据[21]。
◇ 思考与练习:
1.请列出你常用的工具书,并拿出来与你的同学进行比较,做一张总的表格,看看哪些书出现的频率最高,它们都在你的书单上了吗?
2.请分析一篇资料背景丰富的评论文章(可由指导老师提供,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看看里面的资料来源主要出自哪些地方(书籍、文件、档案、统计局)。
3.根据指导老师的选题要求,做一次小小的调查。譬如大学生一学年去电影院看多少次电影,主要是因为什么样的动机上电影院看电影。由此你可以写出一篇可以投往你们校报的评论文章吗?
4.请查找一些资料和参考书,比较一下新闻记者的调查和评论工作者的调查存在哪些异同?想想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些异同。
【注释】
[1]米博华:《浅谈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载《新闻战线》,2002年第3期。
[2]参阅陈广照:《记第五届韬奋奖获得者陈贤德》,载《新闻与写作》,2003年第1期。转引自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9页。
[3]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原序。
[4]〔美〕克里斯托弗主编:《美国最佳新闻作品集(1999)》,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315页。
[5]〔美〕克里斯托弗主编:《美国最佳新闻作品集(1999)》,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316、318页。
[6]《对外传播呼唤优秀专栏和专栏作家》,人民网,2004年11月26日。
[7]〔美〕康拉德·芬克:《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8]本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该声明对评论工作者提出了9项要求。详细内容可参阅康拉德·芬克著《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一书,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
[9]赵超构:《我们应当怎样办晚报》,新民晚报社编,内部资料。
[10]参阅梁建增:《〈焦点访谈〉红皮书》,《记者的理念与良知》一章,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164页。
[11]梁建增:《〈焦点访谈〉红皮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页。
[12]同上书,第67页。
[13]转引自〔美〕梅尔文·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展江主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33、335页。
[14]转引自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5—456页。
[15]这里参考了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院教授梅尔文·门彻给“背景”下的定义,他侧重的是深度报道中的背景含义。但在美国新闻界,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有时是混在一起的两个事物,尤其是电视媒体上的节目,相关分析可以参阅本书第五章。所以本节在这里将门彻的观点稍稍扩大了一些范围,并针对本书的对象和读者,做了适当的修改。见展江主译《新闻报道与写作》,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27页。
[16]转引自〔美〕康拉德·芬克:《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17]〔美〕克里斯托弗主编:《美国最佳新闻作品集(1999)》,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255页。
[18]汤姆·丹尼斯:《在胡言乱语的冲击中》,载《刊头》1996年冬季号,第31页。
[19]引自《北京晚报》,1980年5月12日。
[20]参阅梁建增:《〈焦点访谈〉红皮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274—277页。
[21]民意调查的基本技巧可参阅本书附录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