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选题的原则与标准
上节我们解决了评论选题从哪里来的问题,但是,我们知道,有的选题令人眼睛一亮,马上就能做出一篇精彩的文章;而有的选题却让人冥思苦想后扔进了废纸篓。经验丰富的评论工作者的一个共同体会是:好的选题意味着成功的一半。什么样的选题称得上是好选题呢?这就牵涉到选题的原则和标准了。一般来说,好的选题往往具有新颖、深刻,富有现实针对性三方面特征。
一、新颖性
选题的新颖性体现在评论作品具有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新的材料、新的事实。
评论工作者普遍认为,节庆日的评论文章比较难写,因为年年都要过这个节,各家媒体同时都要刊登类似文章,要写出新意来很不容易。2006年的教师节,在诸多向人民教师表示敬意的评论文章中,“人民时评”刊发的李泓兵撰写的《要尊师,先“减负”》一文,角度算是比较新颖别致的。
作者先是强调“尊师,对我们很重要”。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悠久历史传统,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家长在“教师节”里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着自己对教师、对教师职业的尊重,在尊师现象的背后体现的是我们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尊重,对“孩子的未来”、“孩子的快乐”的尊重。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在“尊师重教”的惯性思维下,他转换视角:“且慢,这样的尊重,会不会在某种程度上吓着了亲爱的老师?在教师节,很多教师的心头却不无沉重。”接下来具体分析原因:“沉重之一:众多家庭把对孩子的期望、对教育的期望、对家庭美好未来的期望,统统系于教师一身,教师的责任重大,不敢有半点闪失和疏忽”;“沉重之二:被应试教育的绳索绑得最紧的,不仅是孩子,更有教师。教育界还有许许多多的‘软肋’,不得不苦涩地变成教师肩头的重负。在城里,择校费、关系生,屡禁不绝;在农村,被应试教育和教师素质低下联手催逼出的个别虐生现象,常常发生”;“沉重之三:杯水车薪的教育投入,虽一直被人们诟病,却仍未有明显改观,捉襟见肘的基础教育,在勉力维持的窘迫中,有时屡出昏招:校中校、违规补课、教辅书满天飞,而失学现象也远未绝迹”。结果是“一些时候,在这沉重的压力面前,尊重变得格外奢侈和渺茫。和别的职业不同,教师实在太过透明,无法遁形于社会聚光灯之外。他们应该拥有神圣的社会责任,但他们也确实负担了本不该由他们承受的重压”。最后作者呼吁:“眼下,要想让尊师不仅是一句口号,还得从为教师减负开始,还要各级政府有一些实实在在的措施。比如,增加基础教育投入,加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以期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占有的极大反差。”这就比一般倡导“尊师重教”的评论文章显得慧眼独具,说到了点子上、教师们的心坎里,更能得到教师们的认同。
评论选题的新颖性某种程度上是与时效性相关的,也就是说,评论选题要讲究“快”、“早”。放“马后炮”无异于明日黄花,雨后送伞,价值与意义大打折扣。《人民日报》资深评论员李德民对此有过具体生动的描述:“比如,邓小平1997年2月19日逝世后,举国追悼。新闻媒体肯定要发评论。除了重要的社论,还要有署名评论。《人民日报》在‘人民论坛’专栏连续发表了几篇署名评论。编辑部急需稿件。可是,如果慢慢吞吞,十天半月后才寄出稿件,那就晚了。要明白,最需要稿件的时间是头一个星期、头三天、头一天,甚至头几个小时、头几分钟。领导决策、编辑选稿,没有漫长的等待时间。在邓小平去世一个月之后,再给‘人民论坛’寄去悼念邓小平的稿件,除非很有新意,除非特殊情况,一般是不会用的。这就像农历春节已经过去了,才为大年初一的版面上写篇《牛年要当‘老黄牛’》、《马年要当‘千里马’》、《龙年、虎年要龙腾虎跃》等等。这都是很好的主题,但晚了,也就只有淘汰了。确实有些发表的评论还没有被淘汰的评论写得精彩,但早、晚、快、慢,决定了它们的生、死、荣、辱。”[9]
二、深刻性
有人也许认为,当新闻评论讲究快、早时,似乎容易流于浅薄、俗套,离深刻的境界相距遥远。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新颖、快捷与深刻之间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矛盾。新闻评论所追求的深刻,并不是学术研究意义上的独特的深刻,而是带有事物普遍规律性的深刻性。西方一位评论撰稿人曾说:“一个好的评论选题是人人口中所无,但心中所有的。”也就是说,你只不过是说出了人人都意识到了、人人听得懂而又没说出来的某个意思而已。这是一种平凡而又伟大的深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制定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措施,使得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改善、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这些成果的取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于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的庆祝活动中,北大师生游行经过天安门城楼时,队伍中突然举出了“小平您好”的横幅,一时成为令人瞩目的新闻事件。评论工作者微音就此事件写出了题为《“小平您好”!》的评论,阐明了这一事件的深刻意义。全文内容如下:
昨晚,邻居一个青年在闲聊中考我:今早电视播放的游行队伍,你看有什么特点?我茫然不知所答。他接着说:你看到游行队伍中有个横幅写着“小平您好!”的字样吗?这就是特点呀!啊!原来如此。聪明聪明!
“小平您好!”的字体虽然不怎么样;在他名字的上头也没冠上几个“伟大”的颂词,但看起来却使人倍感亲切。人们都猜想它不会是奉命行事的佳作,而是个热心青年自发的独具匠心的创造。言为心声。这也是心声,也是反映亿万人民政治情绪的心声啊。看来这位不知姓名的小伙子,祝愿的显然不只是对邓小平同志个人,同时也是对党中央的一系列富民强国政策的一种诚挚的祷告。众所周知,在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蓝图的大师们中,小平同志有他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人们热诚地祝愿他,是发自内心的激情。须知:我们祖国在这30多年中,有过许多胜利的欢乐,也尝受过不少挫折的辛酸。但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的富有希望,这样的充满生气和欢乐。因为:我们祖国这艘历史飞轮,有了一个高瞻远瞩、足智多谋的舵手在指挥着她朝向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破浪前行。这个舵手是谁?就是党中央。
可是,有的人总是怕好景不常。怕的是党中央领导人由于自然规律的原因而有所更替,从而使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能继续保持下去。这个忧虑亦有道理。然而一切顺应历史潮流、合乎民心党义的政策,是谁也改不了的。谁改谁倒霉。要改,就只能改好,不能改坏。
宽心吧,朋友,干杯[10]!
这篇文章的作者从“小平您好!”4个字中不仅揭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邓小平同志、对党中央改革开放政策发自内心的爱戴拥护之情,更深刻的是,他揭示了这种感情背后人们惯有的担心忧虑——好政策要长久,不能换个领导就换了思路。所以他从“小平您好!”这4个字中得出的结论:“一切顺应历史潮流、合乎民心党义的政策,是谁也改不了的。谁改谁倒霉。要改,就只能改好,不能改坏。”从一个侧面暗示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深刻治国道理。这样的选题内涵是具有深刻与长远意义的。
三、现实针对性
新闻性是新闻评论的特性之一,这就要求评论的选题要有的放矢,针砭时弊,发出现实最强音,这样才能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001年7月17日,在广西南丹发生了特大透水事故。当地政府官员竟隐瞒不报。半个月后,这起特大事故才被媒体曝光,舆论大哗。国内媒体纷纷涌向南丹,对事故查处过程等情况追踪报道。此时,也出现了与以往事故报道中一样的媒体对事故报道太“乱”的不和谐音。在事故发生时,到底应不应该让媒体介入报道,媒体对事故的报道对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发展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有些人,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包括一些主持宣传工作的领导干部,还是感到困惑迟疑的。这些问题亟待澄清解决。正是在这样一个紧要关头,《人民日报》发表了《假如媒体缺席》的评论。这篇评论立论新颖,旗帜鲜明地支持媒体对发生在广西南丹透水事故的报道。同时,它也触及了在新闻工作指导观念上长期存有争议的理论问题,很有现实针对性,值得广大评论工作者学习。
假如媒体缺席[11]……
裴智勇
7月以来,广西、陕西、上海、江苏等地频频发生重特大事故,消息随着电视、报纸、网络迅速传开。特别是南丹特大事故,通过新闻记者的努力,被某些人极力掩盖的铁幕才撕开了一角,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使事故的调查处理步入正常轨道。
与此同时,对于媒体曝光的利弊也引起了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事故曝光多,会影响当地社会的稳定,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因而往往阻挠媒体对事故现象的采访。
面对事故,假如媒体缺席呢?应该说,媒体保持沉默,正是肇事者、犯罪者所企盼的。在悄无声息处理事故时,无人监督,无人深究,肇事者可以和稀泥,可以推卸责任。明明是安全设备不过关、制度不合理,明明是非法作业、违法开采,肇事者可以说成是不可抗力,说成是自然灾害,甚至可以将责任推到死难者身上。即使是上级政府前来处理,如果没有媒体及大众舆论的监督,他也许可以千方百计“摆平”一些官员。
让媒体走远点,或许也是个别官员所企盼的。他们或许是事故发生地的行政首长,或许是分管事故发生行业的官员。事故一曝光,他们的政绩就要打折扣,乌纱帽也受到威胁。他们当然希望知道事故内情的人越少越好,最好是不让上面知道,以便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当然,实在无法躲避媒体的时候,也许技高一筹的人会经过严格筛选,布置某些媒体采访,使之按照他们的需要发出不真实的声音。这也是一种“缺席”。这和媒体沉默一样,是肇事者和某些居心不正的官员所欢迎的。
假如媒体缺席,上级领导机关处理事故的方针、政策可能在某些人手里走样,人民群众的利益可能得不到足够的保护。受害者默默地深埋于荒山,家属拿到一点微薄的赔偿,事故原因和责任或许不再深究。更可怕的是,产生事故的隐患并没有排除,玩忽职守、藐视法律的肇事者可能再次肇事,不称职的官员还有可能进一步高升,拥有更大的权力。
相反,正是由于媒体的作用,使事故的真相大白于天下。该吸取的教训认真吸取,该完善的制度认真完善,该追究的责任严肃追究。事故隐患因此减少,党和政府的威信因此提高,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程度因此增强。
当然,由于媒体的大胆和勇气,出现在公众眼前的事故明显多了。或许有人认为“社会越来越乱了”。但这种观点的市场并不大,更理性的认识已逐渐为更多的人所接受。不可否认,事故本身已说明出事的单位和地方秩序混乱。但就此断定整个社会秩序混乱,却是十分偏颇的。事情恰好相反,距出事地点千里之外的人们能感知到这个事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一种让媒体公正介入的秩序,一种让公众了解社会真相的秩序。这个秩序让社会具有更完善的自我修复机制,表明公民的知情权已受到重视,这无疑意味着社会的进步。
如今,我们为今天中国的新闻媒体能直面事故感到欣慰。因为,我们的党和政府是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真正代表,面对灾难和事故,党和政府首先想到的是人民群众的安危和利益,想到的是举一反三,吸取教训,最大限度地杜绝和减少灾难、事故的发生。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当然有责任、有义务、也有权利将事故的真相及时告诉人民群众,使人们从不愿看到的事故中引出正面的积极的结果。
文章通过对“假如媒体缺席”这个疑问的回答,较好地驳斥了新闻媒体不应该过多报道事故的错误观念。以前面对事故多发现象,新闻媒体在有关不炒作、不宣扬的思维下,往往采取了沉默的态度,以免给当地造成不良影响。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针对现实状况,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由此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此评论一出,即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和媒体的关注。《羊城晚报》以《事故曝光不可怕,媒体沉默才可怕》为题,当天就在头版位置转载了《人民日报》这篇言论。有媒体专家说,文章在新闻工作的指导观念上,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
从选题上说,这个问题有些敏感,无疑会触动某些反对者的神经,但作者写作这篇评论时,正好是国内各类安全事故多发的时期,人们恨之深、痛之切,都希望能加强对事故的舆论监督,加上作者选择了一个巧妙的角度,就使得这篇评论成为2001年中国新闻评论界流传最广的文章之一。
除了上述我们详细讨论过的选题原则外,关于选题仍有几点注意事项需要提醒评论工作者:
●就当地的问题进行评论,虽然要冒一定风险,但容易产生反响。
●如果就当地的问题进行评论无法见诸于当地媒体,不妨将它做全国化处理,投向外地或全国性的媒体。
●有了一个想法不要马上急匆匆地奔向键盘,而是要反复思虑,仔细研究,不到非写不可的时候不要动笔。
●好的选题永远垂青有准备的人,时刻准备着!
◇ 思考与练习:
1.请结合一篇评论文章案例来说明评论选题的新颖性原则。
2.请用一篇评论文章作品来说明评论选题的现实针对性原则。
3.阅读近期一篇有影响力的或是获奖的新闻评论文章,分析它在选题方面的特征。
4.阅读近期外地或全国性报刊中一篇选题较好的新闻评论文章,看看是否有可能将它的选题做当地化处理,将你的尝试写下来,交给老师与同学们一起讨论。
5.翻看上节课后你做的关于评论选题的作业,分析自己的选题与这节课程内容要求的选题标准与原则存在着哪些距离?
【注释】
[1]李德民:《评论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第158页。
[2]参阅刘根生编著:《新闻评论范文评析》,《为改革鸣锣开道》,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62页。
[3]刘根生编著:《新闻评论范文评析》,《为改革鸣锣开道》,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62页。
[4]李德民:《评论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第171—172页。
[5]赵超构:《我们应当怎样办晚报》,《新民晚报》内部交流资料,第74页。
[6]这个频道主要选择当天国内一些媒体有影响力的言论,每天共选择11篇,全文刊载,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上网查阅、验证。
[7]梁建增:《〈焦点访谈〉红皮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200页。
[8]仲言:《电视剧人生、人物与人文》,载《人民日报》,2006年7月13日。
[9]李德民:《评论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第161页。
[10]《羊城晚报》,1984年10月2日。
[11]《人民日报》,2001年8月27日,第4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