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语言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曾经指出“语言乏味,像个瘪三”是党八股的罪状之一。这句话其实也指出了新闻评论写作的大忌。
语言不灵,再正确的思想,再有理的观点也会黯然失色,无人喝彩;反之,一些歪理谬见,一旦披上了神圣华丽的语言外衣,就能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巨大的作用力。作为人类思想和交流的工具,语言具有超出工具之外的价值和意义。20世纪末期语言哲学领域的一个发现是:语言的力量不仅在于“说什么”,更在于“怎么说”。因此,每一位新闻评论工作者都要警惕手中的这个语言工具,小心谨慎地使用它,尽量让它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正面积极的作用,而不是起相反的副作用(尽管也许你的初衷并非如此)。
汉语是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在新闻评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的今天,评论语言起着巨大的示范作用。就像有县委书记曾说:“我是从《人民日报》社论学讲话的”一样,一些年轻的评论工作者通常也有自己的模仿对象,他们也许会说“是王小波(或其他×××)告诉我文章也可以这样写”。
语言特色是评论工作者个性特征的鲜明体现。每一位优秀的评论工作者都应该做到,人们读你的作品,不用看作者署名,就知道这样的文章非你莫属。就像20世纪50、60年代《人民日报》社论一登出来,尽管署名是“本报编辑部”,一些有心的读者却能马上辨别出哪些文章是毛泽东亲自执笔的,哪些是经过了他的笔修改成章的。因为在那个年代,毛泽东的语言是十分独特的。
什么样的评论语言是最好的?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也不可能有。因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评论工作者都有各自的语言风格,这也正是评论语言的魅力之所在。
关于评论的语言,本书想给评论爱好者和工作者3个方面的建议:准确第一,幽默是金,永不满足。
一、准确第一
评论语言的第一步是要正确地使用语法、句法,以及正确运用词语。笔者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而且本书也没有太多的空间来探讨这些基础问题。所以,这里只能假设你已经通过了第一关,有了一定的语法基础,具备了成为一名新闻评论工作者的基本条件。
虽然这里不探讨如何才能使评论语言使用得更准确的技巧,但笔者推荐关心这个问题的评论工作者不妨常常翻翻《咬文嚼字》这本杂志,它的许多材料来源于我们当代社会生活的语言实践,常常针对不准确的语言使用现象做出病理学般的分析探讨,对评论工作者提高自身准确使用语言的能力会有不小的助益。
这里想说明的是,为什么评论语言一定要把准确放在第一位呢?
尽管评论工作者的语言风格千姿百态、各不相同,但就其最基本的底线而言,它们都应该有一个方面的共性,那就是准确。准确是新闻评论语言,乃至新闻评论的生命。一字之差,它关系的不仅是一篇评论作品质量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它有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可怕的社会后果。这样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而且在我们具体的新闻评论实践中并不少见。资深评论工作者李德民先生曾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生动有力的事例。
如解放初,《人民日报》在宣传镇压反革命政策时,由于疏忽,有一次把“可杀可不杀的不杀”,漏写成“可杀可不杀的杀”。那时的《人民日报》是代表中央这一级的党组织发言的,虽然不能直接等同于中央文件,但就社会效果而言,两者之间是有一定相似性的。如果这样的言论散布到社会上去,后果将不堪设想。以至于李德民先生说“这一字之漏,关系着多少颗人头”!幸亏编辑部及时发表了更正,随后又向中央做出了深刻检讨。
1990年6月12日,胡乔木给《人民日报》编辑部写信,指出了一篇文艺评论的不准确之处。他说:“今日《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版《鲁迅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文立意很好,惟其中(第二栏倒9—8行)引用了一句‘雄关漫道真如铁’,作者的解法却与原意正好相反,看了不免难过。(原意‘漫道’是‘枉道’即‘莫道’,故下接‘而今迈步从头越’,即雄关算不得什么如铁;此处则误解为雄关就是如铁,‘想捧杀或骂杀都是徒然枉然,故无损于鲁迅的硬骨头’)。出现这种硬伤故为作者之失,亦为编者之过。人们会怎样看待和怎样评论呢?希今后务必多加注意。”[11]
这样的读者来信令人警醒。记住,作为一名评论工作者,永远要以内行读者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评论作品,不要轻易放过任何一处细节,任何一个字眼。
撰写重要的政治评论尤要重视语言的准确性。中国有关领导机构在重大政治事件的报道和评论方面十分强调语言的准确性。譬如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前,为了规范用语,有关部门专门就相关的提法、用语提出了明确的意见。
不能称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可说是“英国对香港实行殖民统治”。
不能把香港回归,说成是“宗主国的更换”,更不能说“中国是香港新的宗主国”。
不能称中国对香港“收回主权”、“主权回归”及“主权交接”,应称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祖国”、“收回香港”及“政权交接”。
香港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使用称谓时,香港不能和中国并列,不能使用“中港两地”、“中港合资”、“中港交流”一类的提法。有涉及各地与香港合资的企业名称、商店、牌匾及商品的说明,也应按这一要求予以规范。如涉及一些香港当地的名称无法避开,可加引号,如“中港经贸商会”等。
相对香港,不能把内地称为“国内”或“大陆”,在1997年之前可继续称“内地”;对香港同胞内地投资办厂、旅游观光,不能称“来华”,而应称“来内地”。在香港与一些国名并列时,务必称“国家和地区”,如“包括德国、法国、中国香港地区在内的国家和地区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涉及深圳与香港的地界时,不能称“边界线”,而应称“管理线”。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从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因此,不能说“一国两制”是为解决香港问题提出来的。
不能称英国占领以前的香港岛是“一个几乎没有人烟的荒岛”、“一片荒凉的不毛之地”,或称“香港从一个小小的渔村发展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等。这些说法与历史事实不符。在被英国侵占以前,香港地区的农业、渔业、航海业、制盐业和文教事业等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史料记载,在1841年英国军队侵占香港时,仅香港岛就已有居民7 450多人,港岛南部的赤柱已是一个有2 000多人的市镇。
经史学界考证,历史上不存在《穿鼻草约》或《穿鼻条约》,英军最初是用武力强行侵占香港岛的。因此,不能说英军占领香港岛前签署过《穿鼻草约》或《穿鼻条约》。
“新界”是英国人的称谓,英文原意为“新的领地”,在使用该名称时,要加上引号。
对香港的一些右派政治团体的名称,引用时要加上引号,如“民主派”、“民主党”、“支联会”等。
由于英方顽固推行彭定康“三违反”的政治方案,破坏了“直通车”。1994年8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按照全国人大有关规定和“香港基本法”组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立法机构。对此,不能说“‘解散’或‘废除’港英三级政制架构”,可称“港英三级政制架构”到1997年6月30日终止。
仅一个香港回归问题,就有这么多的讲究和学问,可见,评论工作者要掌握好准确这一原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对自己不是很了解的事物,没有十分把握的说法或词语,评论工作者不妨多查找工具书,多向有关专家请教。这不仅是年轻评论工作者应该养成的良好习惯,而且也是许多资深评论工作者始终坚持的习惯。
二、幽默是金
有人认为,中国人是一个缺乏幽默感的民族,所以中国人写的文章往往正儿八经,没有幽默感。其实,幽默是一种气质修养、人生态度,它跟所谓民族、种族是没有太大关系的。看看网络上、手机里流行的各种笑话、段子,再想想中国的传统艺术相声小品,还有京剧里那些招人喜爱的插科打诨的丑角,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人并不是一个天生缺乏幽默感、讨厌幽默感的民族。当然,幽默与搞笑调侃是有区别的。调侃搞笑纯粹是为笑而笑,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暂时逃避现实生活的烦恼与压力,获得情绪上的缓解放松。而幽默是有思想与智慧内涵的,它作用于人的理性。评论作品如果能在彰显理性精神的同时,闪烁着缕缕幽默的灵光,某种程度上也能表明这篇作品以及该作品作者的思想含金量。
“每日秀”(The Daily Show)是美国喜剧中心有线电视网制作并播出的一个政治评论节目,颇受美国观众的欢迎。它每集一个半小时,主持人以嘲讽幽默的口吻评论美国现实社会的诸种弊端。节目还经常邀请一些社会名流到现场做客,其中包括许多政治领袖,主持人与这些政客们一起进行现场访谈,嬉笑怒骂,词锋锐利,使得该节目成了美国公众心目中最尖锐的“政治评论秀”之一。
听一听这个节目中那些尖刻的讽刺语言。提到外交的时候,主持人不无讽刺地说:“一名合格的大使就是知道小叉子是用来吃沙拉的。”主持人还把国会比喻为美国政体的肠胃,而说客们的“唯一工作就是通过劝导和付以薪金让国会不要忘了人民的期望”,并特意补充道:“尤其是那种对违反规定的期望。”[12]
你阅读评论作品时,有没有哑然失笑的时候?虽然这种时候可能不多,但相信仍然是有的。连岳讽刺李敖喜欢拿自己的下半身说事:
不过,他最近的惨状倒还真可能证明说了太多性的“报应”,快70岁的李敖患了前列腺癌——没有得到证实,极有可能是李敖的敌人制造出的谣言,更有可能是老人家不甘寂寞,吹了吹牛——医生的建议是:把那惹是生非的玩意割掉,永绝后患。如果真的操作了,李敖会成为有史以来最有骨气的阉人。
据说,李敖本人并不多在乎。这是他的本色。虽然老先生近几年来说了许多糊涂话,显示知识结构有些过时(攻击同性恋者是其中著名的事例),但特立独行,撩拨成见,触怒权贵却依然干得漂亮。这其中,当然包括到了70岁,还能旁若无人地谈谈性问题,一直谈到自己的下半身成为烈士[13]。
着重号是笔者加的。看到这里真是禁不住一笑。这样温婉体贴的批评,是招人喜欢的。
还是连岳,不满意某些专家为少数利益集团服务,颇含怨恨地讥讽:
这是一个专业分工日愈细致的时代,隔行如隔山,有些专业问题,确实是要业内专家来说,才能发现症结。比如法律问题,外行去评论,只能振臂高呼一声“法制”了事,等于没说。又比如经济问题,外行陷进去,就更找不到北了。也正是在这种“专业强势”的背景下,方方面面都有专家轻易出卖自己的专业资格,为利益集团代言。有经济学家努力证明中国的房价是只会涨不会跌的;民生物资价格狂飙,而经济学家照样可以说一点都不热。这种情境下的“专家”,就像中国古代的妓女,精通了琴棋书画,不是为了别的什么,只是为了卖个好价钱[14](着重号为笔者加)。
最后那句话,虽然略显刻薄,但因其智慧般的幽默,还算得上是点睛之笔。
国内另一个值得一提的评论幽默大师应该是王小波。许多严肃得不能再严肃的话题,经他的嘴一说,效果就完全两样了。譬如他曾经驳斥过另一位王先生的大作——《渴望堕落》,讨厌他给知识分子罗织的种种罪名——“亵渎神圣”、“厚颜无耻”、“投机逐利”等等。王小波说:
王先生的文章里,我最不能同意的就是结尾的一段。他说,中国社会的精神结构已经千疮百孔,知识分子应司重建之责。这个结构是指道德体系吧。我还真没看见疮在哪里、孔在哪里。有些知识分子下了海,不过是挣几个小钱而已,还没创建“王安”、“苹果”那样的大公司呢,王先生就说我们“投机逐利”。文章没怎么写,就“厚颜无耻”。还有丧失人格、渴望堕落、出卖原则、亵渎神圣(这句话最怪,不知王先生信什么教——着重号为笔者加)、藐视理想。倘若这些罪名一齐成立,也别等红卫兵、褐衫队来动手,大伙就一齐吊死了吧,别活着现眼。但是我相信,王先生只是顺嘴说说,并没有把咱们看得那么坏[15]。
相当厉害的反击吧,但并没有任何恶毒凶狠的形容词,嬉笑谈论之间,招招直取人要害,还让你一点脾气都没有。这就是幽默的高明之处了。
写幽默文章也许看上去很容易,但实际上十分困难。
正如美国辛迪加专栏作家及CBS幽默演员安迪·鲁内所说:“你不能要求什么人写有趣的星期一、星期三和星期五。幽默充其量只是一种副产品,它是在某些严肃事情的过程中产生的。每一次人们刻意地着手去写滑稽东西,几乎都会彻底失败。美国只有三四位作家能在某种程度上经常性地实现滑稽,而他们中最棒的人也有一半时候是失败的。”[16]
还有一位记者曾经这样描述他的一位以写幽默专栏而闻名的美联社同事玻依尔的工作:
无论是醒着还是睡着,哈罗德·文森特·玻依尔每天花22个小时思考,为他的专栏操心,而用2个小时着手去写。玻依尔在打字机前工作的状态相当恐怖。他说,这是“你拿起冷冰冰的凿子,放在头上开掘起来的时候了”。
玻依尔坐在打字机前,还剩下60或90分钟,他紧绷着,沉默着,僵坐着,极度紧张,对内容和音调仔细地逐字衡量,写着、删改着,调整词句,千方百计在备选词句的丛林中找出合适的句子,以极为简洁的形式把它们最终发掘出来。
他工作时必定抽着香烟,被迫停下来梳梳头,或者像紧张地盯着球员和那块小小的好球区的投球手那样,深深地吸上一口气。玻依尔决不会忘记那块好球区是多么小。
这就是玻依尔,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到,在这世上他也没有朋友,是黑暗森林里独处的孩子。这是所有退避、所有延误、所有分心散神都必须结束的地方。这是一堵墙,而玻依尔每天早上都背对着它进行写作[17]。
真是令人痛苦煎熬的幽默创作过程!不仅外国专栏作家如此,中国的幽默大师王小波也好不到哪里去。据说他为《三联生活周刊》写专栏时,每每殚精竭虑,不仅每一篇文章,而且具体到每一个字词他都是斟酌再三、反复掂量的。因为幽默的智慧与锋芒往往来自批判,批判作为一种有杀伤力的武器,是很不容易掌握好的,因为一不小心就过头了。所以崔永元说:“其实好的幽默应该是善解人意的。因为,如果幽默没有了分寸,就会拿别人开心。拿别人开心可能也会赢得笑声,但是对被幽默的人造成伤害,甚至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如果想要幽默,首先就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对,就是说拿自己开涮,端出自己的缺陷或者缺点,让大家觉得可笑、滑稽。”[18]
可是,要进行严肃的文化、政治、经济、社会批判,光拿自己开涮是远远不够的。幽默的攻击对象更多的是别人。上面王小波、连岳都是很好的例子。因此,当幽默的语言之箭射出去时,一定要想想是不是有些过了,过了头的幽默不仅起不到幽默的效果,反倒可能伤了自己,暴露了自身的缺陷。
并且,幽默作为一种气质修养、语言能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崔永元说得很明白:
“幽默看起来海阔天空,其实它只是一条小径,过犹不及,过了,别人会说你滑稽、搞笑、圆滑,甚至贫嘴。幽默没有了分寸,就成了粗俗、低下。掌握这一点,我觉得后天培养特别重要,要有文化知识的积累,而这种文化知识的积累会给人贯穿一种人文精神,让你知道什么叫尊重别人,它的分寸在哪儿。”[19]
三、永不满足
一些评论工作者会认为,评论写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有没有好的选题,至于如何完美地遣词造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与遣词造句相比,精巧的构思、令人信服的事实依据、具有说服力的分析阐述乃至引人入胜的故事,似乎都更为重要。没有以上这些元素,评论工作者的文章再漂亮,也无非是一个美丽的失败。他的文字可能会吸引一些受众的注意,但是他们很快就会发现整个作品的华而不实。做得再精美的广告永远都是广告,代替不了广告商品的实质,不是吗?
这真是一个大误区!文字的魅力是绝对存在的,它往往能使一篇评论文章更上一层楼。一个非常普通的选题如果拥有美丽的文字、精美的画面,它就会成为一个好作品;一篇评论作品拥有完美的文字表达、声画场面,会让受众们回味无穷、久久难忘。大量的阅读经验证明,许多时候作者评论的对象以及他的主要观点都已经被读者们忘却了,但他在作品中曾经说过的某句话却深深地印在了读者的脑海中,时不时跳出来,成为读者自己的语言。这并不是什么不可实现的梦想,而应该成为每个新闻评论工作者最终的奋斗目标。
曾经荣获过美国报纸主编协会杰出评论写作奖的J·彼得·赞恩这样谈起了自己的成功经验:
我想你应该通过对自己说:“我对常规的语言不满意”,来给自己施加压力。
我是一个新闻界人士。但你则应强迫自己找到最有趣的表达方式。我进行自我训练并问自己我的语言选择是什么。
如果你能想出两三个有趣的词,它们便能让人印象深刻,它们能让读者获得一种阅读新鲜东西的体验。
这便是推动我自己去寻找一个有趣的词语的过程,摒弃那些平淡无奇的现成的动词。有时我做得有些过火,以至于看上去有点蠢,但我宁愿继续这样,每个词暂时看上去有点蠢,也不愿归于平淡[20]。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最好的骏马适合最好的骑手,最好的语言适合最好的思想。”所以,人们希望在每篇评论中都能看到一两句精彩的、令人回味不已的话。这几句精彩的话往往就是一些警语妙句。崔永元主持《实话实说》栏目时,做过一期名为《老同学聚会的滋味》(播出时间1997年7月20日)的节目,其中有这样一段:
崔永元:是不是老同学、老朋友之间有一种说不清的非常奇怪的感觉?
嘉宾:对,一种默契,一种好像是超出一般人的感觉。
崔永元:老同学就是可以去掉你脸上的沧桑,依稀找到过去的影子(着重号为笔者加)。
崔永元给“老同学”下的定义是否让你有所触动了呢?
王小波的文章引人注目,原因之一也是文章中的妙语警句随处可见,他谈论得最多的是知识分子话题,因此他在这方面留下的妙语警句也最多,信手拈几处:
什么是知识分子最害怕的事?……那就是:“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着重号为笔者加,以下同)。”所谓不理智的年代就是伽利略低头认罪,承认地球不转的年代,也是拉瓦锡上断头台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杀的年代,也是老舍跳进太平湖的年代。
……在古希腊,人最大的罪恶是在战争中砍倒橄榄树。在现代,知识分子最大的罪恶是建造关押自己的思想监狱。
……人文知识分子又给思想流氓们造了多少凶器!多少混淆是非的烟雾弹!翻过来倒过去,没有一种知识分子是清白无辜的[21]。
妙语警句的特点一般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它包含了某些深刻的哲理,另一方面则通常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最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这两个方面均来源于深刻的思想,没有闪光的思想就没有闪光的语言;同时它也来源于评论者个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体验,来源于他健康的感情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翻翻你自己的评论习作或作品,看看能从中找出多少这样的妙语警句?
当然,有了妙语警句的评论作品不一定是好作品;反之,没有妙语警句,照样可以是一篇优秀的评论作品。因为,仅仅就评论写作的语言探索而言,它既没有止境,也没有定则。
当过记者的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提出过一个关于写作的“冰山原理”,他说:“我总是努力按冰山原理写作,显露出来的每一部分都有八分之七在水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求写作者创作时要话里有话、话外有话。好的写作应该做到每一句话后面还有许多没有直接说出来的话,每一个词里都隐含了大量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信息。
马克·吐温赞扬一篇小说写得好,理由是该作品具有“罕见的止于当止之处的优点”。
此外,好的语言与语言的节奏感、变化感、力量等其他因素都有关系。
总之,评论语言无论经过多少次锤炼修改,都是不嫌多的。怎样写出好的语言,创作出好的作品,是每一个评论工作者终生不懈的奋斗目标。至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却并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不同的人得道成“仙”的方式不一样。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古今中外,大多数评论工作者的经验之谈似乎均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阅读。
曾作为驻外记者报道越战的美国资深记者乔·加洛韦说:“如果你不博览群书,你就写不出好作品。”“不要给我看你的履历表,”他对求职者说,“给我看你的图书馆借阅卡。”广泛的阅读,包括读小说、散文、记者的作品等,有助于评论工作者学习写作,这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任务。写作指导教师唐·默里说:“职业撰稿人绝不单纯学习写作,他们在职业生涯中继续学习写作。一个优秀撰稿人永远都是学写作的学生。”[22]
希望广大评论工作者不懈努力,在阅读中享受语言的魅力,在写作中享受文字的魅力,从而使自己的作品同样能够焕发出持久的魅力。
◇ 思考与练习:
1.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媒体专栏或个人专栏,收集近期内他们发表的文章(应该达20篇左右),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它们在语言准确性方面做得如何。
2.仔细收集一些大报(日报或有影响的周报)一个月内的更正说明,用这些更正说明来分析准确性对于新闻作品(评论或报道)的重要性。
3.选择一位你喜欢的个人专栏作家,通过分析他的作品看看他在幽默方面有什么特色。
4.选择一位你喜欢的个人专栏作家(可以和上面那位个人专栏作家是同一人),从他的作品中摘录500字左右的妙语警句,并对其中的一些好句子进行分析,看看它究竟好在什么地方。
5.阅读近期一本引人注目的新书(或是指导教师推荐的一本书),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书评。注意要从评论的语言方面下工夫。
【注释】
[1]刘根生:《新闻评论范文评析》,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页。
[2]据〔美〕康拉德·芬克:《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85页。(本书作者有改动)。
[3]同上书,第85—86页。
[4]梁建增:《〈焦点访谈〉红皮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337页。
[5]同上书,第307—316页。
[6]威廉·E·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7]张越、李杨:《谁的脂肪在飞》,载《南方周末》“东张西望”专栏,2006年9月21日。
[8]孙振军:《中国的疲惫》,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第250—252页。
[9]参阅〔美〕康拉德·芬克:《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88—95页。
[10]〔美〕康拉德·芬克:《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89—90页。
[11]以上事例均转引自李德民:《评论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第133—134页。
[12]罗晓荷:《最尖锐的政治评论秀》,载《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12月27日。
[13]连岳:《李敖的下半身》,引自http://rosu.blogbus.com,2004年10月23日。
[14]连岳:《何必去说几十年以后的事?》,引自http://rosu.blogbus.com,2004年12月31日。
[15]王小波:《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引自《沉默的大多数》,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第70页。
[16]《没有幽默,社论版会好一些》,载《刊头》,1991年夏季号,第9页。
[17]转引自〔美〕康拉德·芬克:《新闻评论写作教程》,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69—170页。
[18]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编:《实话》,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1页。
[19]同上书,第92页。
[20]〔美〕克里斯托弗·斯坎伦编:《美国最佳新闻作品集(1999)》,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241—242页。
[21]王小波:《知识分子的不幸》,引自《沉默的大多数》,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第36—40页。
[22]〔美〕以上引文均转引自梅尔文·门彻著,展江主译:《新闻报道与写作》,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0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