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动态采访方式

动态采访方式

时间:2023-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动态采访方式电视媒介是按照时间顺序展现连续的动态画面,其媒介特点决定了我们在现场抓取素材时要以时间为轴展现事物运动,以一种动态的方式来结构事件、展现信息。应当说,动态的采访过程是电视纪实的一个核心,朱羽君教授在《现代电视纪实》一书里谈到“现场稍纵即逝、不可逆转等特性要求电视采访必须采用前进式的、面向未知的动态进程取材”。

第一节 动态采访方式

电视媒介是按照时间顺序展现连续的动态画面,其媒介特点决定了我们在现场抓取素材时要以时间为轴展现事物运动,以一种动态的方式来结构事件、展现信息。在这里,我们对动态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是电视画面的动态,一是采访过程的动态。

一、电视画面形象的动态

1.寻找采访中的动态因素

从哲学的观点来讲,事物总是处在运动变化当中的。谈到电视画面的动态,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从采访现场寻找到动态的因素,从而在连续的电视画面中给事物以动态感,这是事物外在形式方面的动态。对于动态的事件和人物行为,动态的采访拍摄也较为自然。但是对于静态的事物,我们尤其要挖掘其中的动态因素。比如,如果去采访一个人物,会有对这个人物所在环境的空镜介绍。比如,这个人物所在的环境是一栋办公大楼。怎么样去拍摄这栋大楼的空镜?记者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从一栋静止的大楼中寻找到动态的因素。对比以下镜头:

一栋静止的大楼

一栋人来人往的大楼

一栋有旗帜飘扬的大楼

一栋有门转动的大楼在电视采访的拍摄中,哪一种更好?显然后面三种方式更自然、更有动态感,这三种画面突出了事物的动态因素。但是,我们有的记者在采访拍摄时恰恰是反其道行之,为了追求画面的干净、工整,往往会抛弃掉现场那些相对随意的、富有质感的动态因素。其实,有的时候,来来往往的人群、一些遮挡镜头的事物恰恰能够反映记者所在现场的鲜活感。

具体来说,采访中的动态因素可以从这样几方面来实现:

一是从静态的事物中寻找到动态的因素,比如在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的“水火山城”一集中,有一个段落叙述重庆这个城市如何悲壮地“绝地再生”,画面里呈现的是重庆市古老的城墙与建筑以及三峡博物馆的内景。摄影师没有单纯拍摄这些静态的建筑物,而是通过镜头前来来往往的人群为我们带出这个富有人文气息与生命感的城市建筑。

二是注重所采访和拍摄的事物的内涵、信息以及兴趣点,与第一种方式强调画面外在形态相比,这是一种强调内在张力的动态表现,即通过碰撞、冲突、交流等因素来体现动势。比如访谈中的富有戏剧性的交流和碰撞,事物细节信息中呈现出的兴趣点等。

三是运用运动镜头,即通过镜头的机械运动来强调画面的动态,是用走动镜头、摇臂拍摄以及光学镜头的推、拉、摇、移、跟等方式来突出生活发展的连续性以及时间延展性。

2.把静态的素材变为动态的素材

采访中的许多素材是静态的,比如文件、报纸、照片等理性素材或者形象素材。这些素材是以空间展开的形式出现的。这时候,作为记者,要充分调动各种形象手段去营造动态的氛围,把建立在空间延展基础上的素材变为按时间发展的电视素材。在这里,我们可以举出三个案例来进一步探讨:

一是纪录片《邓小平》“广安老家”里“翻家谱”的段落。在这个讲述邓小平家族历史的段落中,记者没有简单地为我们呈现出邓小平广安老家里的家谱画面,如果以这样的形式出现,画面的形象就会单调、死板。相反,记者通过跟随采访拍摄一个阿婆进入祖屋里寻找家谱的过程,带出邓小平的家族历史。我们可以看到阿婆进入昏暗的小屋,打开白炽灯,为记者找出一本发黄的家谱。记者在现场采访阿婆:“您识字吗?”阿婆回答道:“我不识字,我要是能识字,就把这家谱认得完了。”于是记者拿起家谱,开始诵读上面的文字。通过这段有趣的人际交流与动态采访过程,我们进入到了小平同志的家族历史中。家谱只是一个静态的事物,我们如何调动采访手段,把这个点上呈现的事物变成流动的画面,则是记者应该着墨的地方。

同样,在纪录片《邓小平》“法国岁月”的段落里,在叙述邓小平等勤工俭学的青年学子乘船踏上法兰西国土那一刻的情景时,记者找到了当日的法国报纸,但是记者没有简单地展示报纸的文字内容,而是通过一位法国女士读这则消息的形象过程让观众了解当时邓小平等人到达法国时的场景。

在中央电视台《360°》“红岩档案解密4”中,节目叙述到革命烈士蓝蒂裕在赴刑场前留给他的儿子蓝耕荒一首诗《示儿》的时候,是通过其儿子蓝耕荒的回忆朗诵引出这一段静态的素材:“十四个标点符号,七十七个字,标题就是‘示儿’,他是这样写的,示儿,你,耕荒,我亲爱的孩子,从荒沙中来,到荒沙中去。今夜,我要与你永别了。满街狼犬、遍地荆棘,给你什么遗嘱呢?我的孩子。今后,愿你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黄沙耕种成美丽的园林。他这个诗就是这样写的,他是1949年10月28日上的刑场,那天就是他牺牲的那一天”。蓝耕荒的朗诵读“活”了这首尘封已久的诗歌,赋予了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他在朗诵中的停顿、凝视都为我们带出他对父亲的思念以及革命烈士在赴刑场前内心的镇定、希望以及革命英雄主义的豪迈。

素材是死的,采访交流是活的。通过这样三个案例,我们可以认识到,在电视采访中把静态素材变为动态形象素材的一个要点,就是从现实着实,通过纪实的采访段落,赋予其人文信息,通过这些流动的人文信息带动静态的素材。一切以电视媒介的视听元素为着眼点,一切从现实着手,一切以人为中心,这样的采访信息自然会生动、独特而富有情感。

当然,在这一点上,更普遍的做法是通过电子特技以飞、滚、快速推近等方式直接呈现出这些静态素材的信息,从而在画面形式上获得一种动态的效果。这种方式虽然简单实用,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控制特技运动的节奏,比如同一种素材的运动方式不要重复太多,否则就会显得节奏单调。在以展示证据信息为主的时候,镜头当然以直接呈现这些信息为主。而在播出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计一些富含人文信息的采访,牵带出这些静态素材。

二、采访过程的动态

电视是一种需要展示过程的媒介,节目以时间顺序来结构事件的特点即反映出其过程的流动性。因此,在采访拍摄中,记者要考虑如何按照现场事件的流程来结构一个动态的采访过程。应当说,动态的采访过程是电视纪实的一个核心,朱羽君教授在《现代电视纪实》一书里谈到“现场稍纵即逝、不可逆转等特性要求电视采访必须采用前进式的、面向未知的动态进程取材”。比如1994年《焦点访谈》播出的《寻找小王丽的家》这期节目,记者在安徽蚌埠火车站发现一个小女孩——四岁的小王丽,这个小孩是自己走丢的还是被人遗弃的,谁也不知详情。在这样的情况下,记者展开了调查采访工作,跟随民警寻访小王丽的家。记者不做预设、不做静止的摆拍,跟随事态的发展来进行动态的采访拍摄。在整个寻访过程中,摄像机抓取到了许多鲜活、生动的信息。与小王丽相关的人物如奶奶、婆婆、继母、父亲等在突如其来的镜头前呈现出真实的一面,而人性的善与恶也在这些动态的形象抓取中一览无余。特别是对小王丽继母和父亲的采访能看出编导和摄像在这方面的功力和其电视纪实意识。比如与小王丽继母见面的段落,摄像机镜头迅速推到继母的脸部特写,她一边吃着东西,一边顾左右而言他。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继母面部的表情深刻地反映出这个女人的内心。这就是形象大于思维的作用,不用过多的语言解释,观众看到这张脸,就能抓住她的内心世界。又如记者与父亲王怀里遭遇的场景,王怀里明明知道记者在叫他,却装作不知,径直朝前走去。这时候,出镜记者赶紧追上前去询问,虽然镜头里还有记者忙乱之间整理话筒线的画面,但是,这时候,穿帮已经不是观众关注的要点,他们急于了解事件真相的期待以及事件的真实、鲜活成为这个采访段落首要考虑的因素。在这里,出镜记者和摄像师都体现出了良好的动态采访的电视意识。

具体来说,这种动态的采访过程要掌握这样一些技巧:

1.从拍摄上来说,确立“早开机、晚关机、中间不停机”的意识

这个概念并不意味着摄像机一直处于拍摄状态。在电视新闻摄影中,“‘早开机、晚关机’更多表现为一种取材意识,而不是拍摄技巧。‘早开机,晚关机’是指没有进入拍摄状态或按正常取材需要应该结束拍摄状态的时候所进行的拍摄”[1]。换言之,“早开机”,是指提前开机进现场,尤其是面对突发现场,这样做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事件,同时抓到被拍摄对象还没进入戒备状态下的真实的动态行为。“晚关机”是指采访结束后被摄对象放松戒备情况下的真实捕捉。而“中间不停机”是指善于预测并抓住正在进行的事件的过程与高潮,抓取富有个性的细节去呈现事件的状态。

中央电视台军事记者冀惠彦谈到其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报道中的拍摄感受,“拍战争的场面,拍巴格达遭轰炸的场面,很多很好的镜头都具有偶然性,但偶然性是建立在必然的基础上。这种必然是记者的事业感、责任心、对观众负责的态度。我当时毅然跑到三楼平台的制高点,一个小房子的顶上,在一公里外的总统府,一颗巡航导弹爆炸,烟升起来了,但我只拍到了爆炸后的蘑菇云,炸点还不是很完整。根据我的经验,一般重点目标的轰炸都是两发一组,所以第一发导弹炸了以后我想会有第二发,我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把镜头对准那,调了调焦,把镜头推到底。过了一会儿,一个小白点出现在画面中,在画面的正中间爆炸,有火光和烟尘,一个完整的炸弹被拍摄下来。”[2]记者的采访经验以及在现场的预测和判断使记者能够抓到动态的现场场面。

2.具备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掌握随机拍摄采访的能力

随机拍摄采访要求记者具有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即随时接受任何可能发生的事件的心理准备。新闻注重的是变化和突出事件新的报道点。记者不能先入为主,不做预设,即使有确定的主题,在拍摄中也要按照事件的自然逻辑去结构采访。佛语说:“把手握紧,你什么也没有。把手松开,你拥有的是一切。”记者只有具备了开放性的思维才能抓取到鲜活、超乎想象的新鲜事物。如果记者把主题当成一个框,什么都往里装,这样的报道必然不出彩、不真实。

从技巧上来说,新闻现场随时会有突发性的情况出现,这恰恰是新闻的魅力,记者要善于根据这些突发因素去结构节目进程、凸显主题。比如电视新闻“小金飞向总理进言”,在温家宝总理到福建视察台风灾情的现场,突然有一个高三女孩叶金飞从人群中走到总理面前,向总理陈述她所在村子的灾情和困难。记者敏锐地抓住了小金飞与总理动态交流的场景,并以此作为报道主题,形成一条不同于一般会议类报道的电视消息。这条新闻具有突发性,在报道中自然呈现出政府关心灾情以及与民共担疾苦的状态。记者要善于在现场中去发现细节、捕捉典型画面、凝练主题,从而形成动态的电视报道。

在《新闻调查》“透视运城渗灌工程”一期节目里,记者王利芬跟随当地官员一起来到田间地头调查渗灌技术使用的情况。记者随机采访了在田地里劳作的一位农村老太太,记者问老人:“这个渗灌用过了吗?”老人坚决地回答道:“没有,从来没用过”,记者又问:“你肯定没有用过吗?”老人坚持答道:“肯定没用过。”在随行的乡长面前,老人的语言与乡长的讲述形成矛盾,致使乡长说出了“谁说谎了,马上收拾他”的过激语言,为观众展示了当地官僚的霸道行为以及渗灌工程使用的真实情况。

随着流动的事态,以一种在现场发现的心态去报道事件,自然会抓到生动而富有个性的报道角度和鲜活的现场。比如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中的长消息“交警来开会、高速路堵车”[3],黑龙江和吉林两省交警联手开展打击高速公路违法行为专项活动,却把会场设在了高速公路的收费口。记者当日在报道这项专项行动的时候,发现了这项活动造成的堵车现象。于是,记者一方面记录了开会的过程,一方面及时采访了司机对这次事件的反映,形成了一个对比性的报道。记者根据一个现场发现,及时调整报道角度,把一个会议类的报道结构成一个舆论监督类的报道。

3.与事件同步,多做伴随式的采访拍摄

伴随事件发展进行拍摄、采访,目的是让事件和事件中的人物尽量保持平时生活中的状态,从而在镜头前呈现出比较真实、自然的一面。电视媒介的采访拍摄是一个干扰性很强的采访形态,往往会把现场事件与人物从其原有的状态中抽离出来,如果处理不好,现场事件会中断,而人物也会因为警戒而无法展现其个性。当这种情况出现时,记者应当化解其警戒,使事件和人物处于原有的生活状态之中,采用伴随式的采访拍摄,在动态中去结构事件。

4.拍摄连续画面

连续画面(sequence)是指共同结构一个场景而彼此相关联的镜头组合,摄像师要善于在现场根据事件的流程结构动态的连续画面,用这组连续画面把一个相对完整的行为动态从不同机位、不同角度、不同镜头焦距等方面拍摄下来。“通过连续画面,摄像师能以第一人称的观察视角把现场重新结构出来。”[4]连续画面有助于逻辑清晰地还原现场动态,比如拍摄一个人登上公共汽车的场景,从车开门,上车,见到司机,走入车厢等一连串动作,摄像机从不同角度、不同景别拍摄这一动态行为,形成连续的画面组合。结构连续画面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意识。这要求摄像师在现场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地随便抓取画面,而是形成一个比较有逻辑的结构。

5.电视新闻中的“挑”、“等”、“抢”三字技法

新闻现场是流动的,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要动态地拍摄事件,应该掌握“挑”、“等”、“抢”的基本技巧,不失时机地捕捉到动态的事件和人物。

“挑”是挑选。挑选是一种主动意识,是在拍摄中渗透着记者的主观思考,是记者与事件的有效互动。挑选意味着从一般事实中挖掘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从一般视角中挖掘最有特点的视角,从众多被访对象中挖掘最有价值的被访主体。

img31

图5-1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苏州)上等待采访的日本电视媒体的记者

img32

图5-2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苏州)抢新闻的记者

“等”是等待。有人说,新闻是等出来的。电视记者要学会在等待中观察,在等待中预见高潮的出现。

“抢”是抢拍,抢拍是记者在现场瞬间的判断,是记者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状态。抢拍要求学会突发事件早开机、开机进现场、待机等待,比如《焦点访谈》摄像记者的职业习惯是随时保持开机状态,即使坐飞机摄像机里也要压盘磁带,以应付突发情况[5]。抢拍要求记者边拍摄、边观察,同时要求出镜记者或编导的配合。现场是记者与事件的赛跑,同时也是记者与其他记者的竞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