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证与论点

论证与论点

时间:2023-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论证与论点——观点性采访在调查过程中呈现事实,同时也在事实呈现的基础上得出观点。比如,《焦点访谈》“法人行贿法不容”报道中对法人行贿如何看,记者有两段观点性的采访。而《焦点访谈》主持人与现场调查采访记者则是分开的,观众表面上似乎感受不到立论与调查采访的直接关系,其实,主持人精彩到位的立论同样体现了主持人调查采访的功力。

第三节 论证与论点——观点性采访

在调查过程中呈现事实,同时也在事实呈现的基础上得出观点。这些观点有的是隐形的,隐藏在选择的事实之中;有的是显性的,以评论的形式出现。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是新闻评论性节目,揭露批评性题材的深度报道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它展现事实,同时也要展现观点。与报纸文字评论不同的是,陈述部分,即事实性采访,是形象化的论据,即展现事实;评论的部分,特点是论证的群体化,即通过采访让各界人士来发表观点、见解。现场访谈调查结束后,回到演播室,主持人的言论则体现了评论的立论,并提出鲜明、精炼、导向正确的论点。论点的高度也体现了记者、编导驾驭题材,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调查性采访论证

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推理过程,是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过程。论证就是摆事实讲道理。在事实性采访展现的过程中,实际上,记者已经是在有意识地运用形象化论据,即对事实做分析、透视,来说明和印证论点。换言之,在现场采访的记者借助于形象化论据的展示过程,已经体现对批评问题的分析透视。中央电视台评论部提出“让过程说话”、“论证过程事件化”的思路,即要求记者在调查采访中要有编导意识,要有严密的逻辑做层层分析推理,强调既要用事实说话,又要用事实的逻辑力量说理。论证过程即是用逻辑力量说理的过程。

论据形象性,论证群体化是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的两大特色。在充分展现事件过程时,适时地由不同阶层的人适时对事件发表观点、见解,在调查性采访中设问引出观点。

比如,《焦点访谈》“法人行贿法不容”报道中对法人行贿如何看,记者有两段观点性的采访。

浙江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庭庭长说,单位行贿往往是以单位的面貌出现的,有时它比个人行贿危害还要大一些,因为无论送财送物,损害的是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数目会更大,造成的危害也更大些。

节目中,记者在现场调查采访的最后一个对象是北京大学法律学教授。他说,这种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尤其问题比较严重的是在于人们对于个人花钱往往不太敢拿,对于收受个人财物会构成犯罪,思想上有一定的警觉性,而对于收受单位的钱,往往产生一种误解,认为拿了无所谓。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这是应该引起我们警惕的。无论是为单位办事还是为个人办事,都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无论是为个人行贿,还是为单位行贿,这样一种行为,它都是用钱来腐蚀国家公务人员,为自已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所以对于这种情况,都要按犯罪来处理。

又如,在《“形式”逼人》中,农民对干部们如此费力推动全民改厕运动的态度说,“这样搞都是为了乌纱帽,完不成任务,是乡长、镇长的就免职”、“要说现在这样改厕所,就是形式主义”。

以上这些被访人回答的语言不管是简短的一两句,还是条理清晰的说理,都是对具体事实的分析,是观点性意见,充分体现了电视评论论证群体化的特色。

二、调查性采访论点

论点是对所论述的事件问题、现象表示的意思和态度,是对问题的高度概括、提炼,它是评论性节目的灵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带有评论性质的节目,不能缺少论点。论点提炼是对记者调查采访展现事实过程的高度、精炼的概括,它展现了节目编导、记者们认识事物的能力水平,也决定了批评性报道的水平。好的论点需要有好的论据支撑,要有现场调查采访取证材料,要有精彩到位的分析论证。试想,若现场采访调查很到位,最后,论点却不够有力,概括评点不到位,就像煮饭缺把火,做成了夹生饭一样,会影响整个节目的成败。所以,问题批评性调查采访,最后还需要有好的论点来升华、点缀。有思想深度的锋芒锐利的论点往往能对节目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

电视界在谈到《焦点访谈》节目时,对主持人最后在演播室的点评力度颇为赞赏,认为《焦点访谈》点评的力度显示了中央台作为国家级电视台的实力。《新闻调查》最终的记者点评,在有的节目中和出镜记者是同一人,因此,论点的提炼能让观众更直接感受到并体现出记者调查采访的功力。而《焦点访谈》主持人与现场调查采访记者则是分开的,观众表面上似乎感受不到立论与调查采访的直接关系,其实,主持人精彩到位的立论同样体现了主持人调查采访的功力。

《法人受贿法不容》是这样阐述论点的:“除了进一步了解到法律知识外,我们今天节目最大的震动是采访这些拿了别人的钱、已经被判刑的官员们,还是那么没有负罪感,那么心安理得,好像自已没有犯罪;造成这样的原因,除了他们个人不学习法律,不注重遵纪守法外,是否我们社会存在公私不分、是非不明的某种宽松行为,也在起着作用呢?”

在《“形式”逼人》中主持人的评论是:“修厕改厕本来是件好事,但脱离形势走形式反而是偏了,倒是节目里这些干部为完成任务,采取各种方式和手段,那种积极性让人叹为观止。回想起我们前些日子节目中提到的在地方上的土地承包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就是落实不下去,如果在这些问题上也有这样的积极性去减轻农民负担,农民的怨言就会减少了许多。”

以上论点,话都不多,语句也十分平实,但却有高瞻远瞩的目光,把具体的问题向更广的范围、更宽的思路扩展,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是非观点。评论类节目中,主持人、记者的评论是否有分量,能否通过短短几句话表达出来,是最费脑筋的。既不能重复镜头语言已经表现过的,也不能离开节目高谈阔论。力求既点到为止,又说清观点;既短小精悍,又有回味的余地;跳出细节和过程,站到适当的高度去总结,或引申开来。如上述的论点,从改厕的积极性引申到减轻农民负担问题;从一个法人行贿的具体事件引申到普遍存在的公私不分、是非不明的社会问题;在《个人消费,公款买单》中,从撞车事件引申到一些国营企业之所以亏损的原因。对事件的深层次透析,是电视评论性节目的思想力度所在。立论高,才能使批评更有权威、使调查性采访更有说服力,才能强化舆论监督的力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