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专访的类型与特点
人物专访的类型划分可以依据不同的概念、属性、标准进行分类。
归纳起来,中外新闻界关于人物专访的类型划分主要有两种划分标准。一是依照人物身份进行类型划分;二是依照专访的主要题目进行划分。
一、不同人物的专访
依照人物身份进行类型划分,主要类型有:名人专访、权威人士专访、新闻人物专访。
图8-1 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演播室专访现场
1.名人专访
名人专访的特定对象是有一定社会名气的公众人物,往往是某个领域、某个流派的代表性人物。其主要传播意向是借助名人效应,吸引观众。采访风格则是轻松型和严肃型兼而有之。表现形态上可以作为固定栏目定期播出,也可以作为一档节目中的组成部分穿插进行。
名流专访又可以细分为不同类型的名人的采访。通常有这样一些类型:艺术界名人、娱乐界明星、政界首脑、风云人物、科学家、文化名人、学者等等。
名人专访的最大特点是:
(1)采访对象有一定社会名望,在某些领域有较为特殊的表现和成就,是公众认可的著名人士。因而,他们在电视上的露面本身就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2)作为社会名人,他们在电视上亲口讲述的内容可以使观众产生较大兴趣,特别是增强真实性和可信性。
(3)可以展示名人们的不同风貌,不同个性和思想内涵。透过专访,许多人物的言谈举止,给观众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
(4)由于名人专访的采访大都由著名记者或主持人来承担,因而可以产生双倍的名人效应。在西方电视界,名记者或名主持人对名人的专访,常常被看作是富有“魅力”的电视节目。
早在50年代初,美国著名记者爱德华·默罗就创办了《面对面》(Person to Person)人物专访节目。在这个节目中,他采访了500多位社会各界名流和政界要人,包括1956年对中国总理周恩来的专访。默罗在《面对面》节目中,充分利用电视的特点,在以谈话、交谈为主的同时,还穿插画面展示名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以及个人爱好。直到今天,默罗的专访节目仍然是美国新闻院校的教学例证材料。一般认为,默罗是电视人物专访节目的推动者,他开创了一种轻松的人物采访风格,并且将轻松的风格同高超的采访技巧结合起来。
1993年5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中的“东方之子”栏目开播,至今已采访了众多的社会名人,其中仅学者型的社会名人就有上百人之多。“东方之子——浓缩人生精华”这句节目提示语非常凝炼,它概括了“东方之子”栏目的传播意向。也正是该节目选择的社会名人们身上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以及他们那令世人赞叹的精彩人生旅程和非凡的表现,深深地感染了观众、打动了观众。
名人的专访作为一种节目样式,确实是独具特色的。“《东方之子》节目的主要标志是人物访谈。访谈是一种节目形式,也是我们的表达方法。从世界电视节目的发展看,‘访谈’是一种趋势,而在国内却非常稀薄,可以说《东方之子》是开创性的。”[1]我们看到,在《东方之子》栏目的带动下,我国电视屏幕上的名人专访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成熟。出现在新闻、体育、文化、文艺等各种类型的节目之中,表现方式也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
2.权威人士专访
顾名思义,权威人士专访即是对在某些领域具有一定权威的人物的采访。
权威人士专访的目的是为新闻事件或现象提供权威背景和权威解读,增强报道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特定对象的选择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的负责人等具有一定发言权的权威人物。
采访的风格是庄重、严肃、客观。
表现形态是:可以作为报道的组成部分,也可以作为独立的节目。权威人士专访主要的特点是:
(1)访问对象具有权威性
同名人专访相比较,权威人士专访选择的对象可以是社会知名人士,也可以不是,但却一定是某个方面的权威性发言人。举例来讲,一个医学界的博士,他可能在社会范围内没有特别的知名度,但他在医学领域的某方面是一个权威,那么,他在该领域内就有权威的发言权。记者可以根据报道需要,就相关的题目,选择权威人物进行专访,以体现报道的深度和可信度。
(2)采访的侧重点不是个人的活动,而是着眼于客观物质世界的不同领域
名人专访一定是选择社会名气比较大的公众认可的名人,采访的侧重点是名人自身的生活、工作、个性。权威人士采访的侧重点则是:社会现象、问题的揭示;思想、观点的披露;对重大新闻事件的反应、分析、评介;对国家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解释、阐述。有些权威采访涉及到个人生活,但往往衬托一定时代背景,有特定社会意义。
(3)权威人士的发言具有一定代表性
在某种程度上讲,权威人士专访特别注重人物身份的代表性,这些人物在报道中起到的作用不仅有体现权威感,而且要体现一定代表性。而名人专访则比较注重人物身份的特殊性,报道的内容往往突出人物的特别之处,以展示人物的个性。有些权威性采访,允许权威人士持不同观点、不同看法,甚至允许思想观点的交锋。
(4)权威人士专访的结果将在社会上产生一定反响,引起公众的关注
由于报道题目的重要程度和采访对象的权威身份,采访的内容具有一定深度,因而,这类采访能获得较为明显的传播效果,甚至引起国际社会的反响。
(5)权威人士专访本身具有新闻价值
某些权威人士专访具有重要意义。比如,1986年9月,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资深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在北京中南海独家采访了当时的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成为第一个在电视上专访邓小平的电视记者。这次持续一个小时的专访本身成为一条重要的新闻。在专访中邓小平表示愿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同戈尔巴乔夫会晤。世界许多政界首脑和舆论界对专访的内容加以研究和评价,而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作出反应,准备在合适的时候到中国会晤邓小平。
(6)权威人士专访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名人效应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主持人水均益善于抓住时机,专访了许多国际政坛上的风云人物。其中包括美国总统克林顿、美国原国务卿基辛格、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英国首相布莱尔、巴勒斯担领导人阿拉法特等。这些权威人物的专访为中国观众了解国际政坛人物打开了一个窗口,事实上起到了名人效应。此外,他们对世界事务所持的观点、态度以及对中国问题的看法也引起了观众的特别兴趣和不同程度的反应。
(7)权威人士专访讲求时效,具有新闻由头
目前,每当世界上发生重大事件,权威人士的专访就紧紧跟上。特别是在一些反应性报道中,权威性采访成为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比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关注》栏目紧密跟踪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新闻话题,邀请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和高级官员,梳理新闻来龙去脉,分析新闻背后的新闻,评论新闻事件的影响和发展趋势。再如,在美国有线电视网(CNN)的24小时全天候新闻报道中,反应性报道占有很大比重,而多数的反应性报道是通过连线权威人士专访来体现的。如1990年海湾危机的报道,其基本的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战场的动态;二是世界各国首脑、专家的反应。节目大部分时间安排的都是权威人士的专访。这些权威人士的专访大都具有一定的新闻性,讲求时效,讲求新闻由头。
(8)权威人士专访具有深度,有分量,是一种深层次的采访
权威人士专访被比喻为“重量级”的采访,其含义不仅仅是指人物本身有社会名望或较高头衔,还指采访的内容具有一定分量。从发展的趋势看,权威人士的专访越来越受到电视媒体重视,应用范围也逐步得以扩大。
3.新闻人物专访
新闻人物是新闻热点事件的当事人。新闻人物专访的目的是深入了解新闻事实。新闻人物专访的采访风格是客观、严谨。
新闻人物专访的主要特点是人物本身带有新闻性,专访讲求时效性。
(1)人物选择的着眼点
新闻人物专访的人物选择比较宽泛,但要体现新闻性,即人物本身一定是新闻人物。主要包括:
其一,重大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或重大事端的挑起者、制造者;
其二,科学技术领域中突出成就、重大成果的获得者;
其三,政治、经济领域中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某些提出和实施新举措的核心人物;
其四,文化、艺术领域中取得新的辉煌成就,获得国际国内认可、拿到大奖的人物;
其五,体育活动中创造国际、国内新记录的人物;
其六,做出平常人难以想象的、令世人惊讶赞叹的特别事迹的人;
总之,新闻人物专访选择人物的着眼点首先是新闻性。因此,新、特、奇是人物选择的代表性特征。比如《杨澜访谈录》采访参加北京奥运会的美国篮球明星科比·布莱恩特、采访新上任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以及采访来华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也是主要以新闻人物访谈为主。
(2)同人物新闻报道的区别
新闻人物专访同动态性人物新闻报道有所区别。二者虽然都是报道新闻人物,但在报道方式、报道侧重点、表现形式、表现元素和报道时机等方面都有很大区别。其中,主要的不同点是:
第一,报道方式与表现形态不同。新闻人物专访属于深度报道,主要采取的是谈话交流的形式,访谈是其主要表现形态。人物新闻报道通常采取消息、特写方式,活动画面加解说是其主要表现形态。现场氛围的烘托是人物新闻报道的优势,因而,它是一种形象画面的报道形式。它可以穿插人物采访,但比较简短,而且大都在现场同期进行。而新闻人物专访的采访地点比较灵活,可以在现场,也可以在其他场所。它要求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新闻事件背景作衬托,但侧重访谈内容的“纪实性”呈现,给观众以独特的视觉、听觉感受。
第二,报道的侧重点不同。新闻人物专访大多以新闻事件为由头,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观点、精神风貌或事件的原由,报道侧重点是从不同侧面深层次展示人物的特点。人物新闻报道大多以人物的新闻活动为依托,侧重报道人物的事迹、行为。概括地讲,新闻人物专访是专题性报道,人物新闻报道是动态性新闻。
第三,表现元素不同。新闻人物专访在表现元素的调动上以采访交谈和问答为主,声音元素、主体画面呈现是以记者和采访对象的交流过程为主。而人物的活动画面、音乐、字幕、特技等元素是为了配合专访而调动的,所以要根据声音传达的特定需要而插入使用。人物新闻报道大都以现场的人物活动画面为主要表现元素,采访的插入往往简短、快速,甚至只有一个片断,或者根本没有。
第四,报道时机选择不同。新闻人物专访和人物新闻报道都讲求时效性,但在时机的选择上有所不同。新闻人物报道往往体现动态性和即时性,报道时机选择大都是新闻刚刚发生或正在进行之中。例如,报道吉尼斯世界记录的创造者,报道体育项目破记录的运动员,结果一出来就立即报道,甚至就在现场抓拍。新闻人物专访不能够在事件正在进行的现场完成,因为还不知道结果。通常,报道时机选择是在新闻人物活动有了结果或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在一些特别重要的新闻人物专访中,可以在人物活动过程中选择恰当时机。
第五,报道长度不同。一般来讲,人物新闻报道比较短,最多不超过3分钟。新闻人物专访则相对要长一些,大都在3分钟以上,重要的采访在10分钟以上。因为,一定长度的专访才能够容纳比较深层的内容。
以上,我们从几个主要方面阐述了新闻人物专访同动态性人物新闻报道的区别。通过比较,也就从中抓到了新闻人物专访的基本特点。
归纳起来,新闻人物专访是具有一定深度的专题报道;人物新闻报道是具有一定动态性的消息报道;新闻人物专访以访谈为主要表现形态,人物新闻报道以活动图像为主要表现形态;二者都讲求时效性,现实性;但在时机的选择上有所差别;二者都以表现人物为主要内容,只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
二、不同主题的专访
依照不同报道主题、人物专访的侧重点和主攻方向,可以分为这样几种类型:观点采访、信息采访、个性采访。
观点采访侧重于思想观点的揭示;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主张;透露重大事件实质性内容。
信息采访侧重于提供新的情况、新的动态、新的趋向;披露事件的原委;透露新的具体计划、措施、打算、设想。
个性采访侧重展示人物的风貌、突出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内心世界、人生哲学、世界观;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在一定程度上讲,观点、信息、个性专访是针对不同的报道题目和侧重点而进行的区分。在实际采访当中,记者的提问和采访对象的回答大都涉及观点、信息、个性。也就是说,这三者是相互渗透的,相互交织的。不过,由于报道的题目不同,在每个方面又是有所侧重的。因而,在采访实施过程中,既不能将三者等量齐观,又不能截然分开。
一般而言,事件性专访以透露信息为主,常常通过采访当事人或参与者以及新闻发言人来进行。问题性专访以披露、阐述观点为主,主要通过采访权威人士、代表性人物来进行。名人或新闻人物的专访以揭示个性为主,主要通过采访社会名人、公众人物及有显著特点的人来进行。
1.观点采访
所谓观点采访就是记者向采访对象提出某种实质性问题,然后由对方表明态度,阐述自己或所代表的机构或团体的观点、立场、态度、主张。
一般情况下,观点采访大多是对知名人士的采访,而这些名人又是各自领域的权威、专家或有一定职务的官员。他们发表的意见不仅代表某一领域、某一流派、某一阶层的观点,而且还有一定社会影响。
因此,记者进行观点采访时,基本的要领是摆出问题,引出对方观点,然后再根据对方观点进一步展开问题。观点采访是有一定难度的,要求记者具有哲学头脑、学者风度和思想家的气质。这是因为观点采访通常都要采访政府要员、各界名流、权威人士,而这些人一般都头脑清醒,见多识广,记者若没有一定水平,难以胜任这项工作。
观点采访范围较广,包括政治、宗教、道德、社会及各种经济问题的争论,以及对反对观点的验证。记者要揭示、碰触这些观点与思想,惟一可选择的办法是广泛深入地研究整个事件或某一人物的背景材料。
美国电视超级新闻节目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1952年为报道总统选举活动,花了一春一夏时间,研究美国政界要人的资料,从而使他在报道中的观点采访大获成功。又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节目主持迈克·华莱士1986年为采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曾用几个月时间搜集有关资料,研究背景,设计问题,使他的提问具有相当的深度。
做观点采访,记者一定要有充分准备。对采访对象的观点、思想以至人格都应有所了解,有所研究。因为如果记者对此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就难以找出采访对象与其他人观点的不同之处,也就无法确切了解采访对象对某一问题的真正观点。反过来说,记者事先若对采访对象了如指掌,就比较容易发现其新观点、新思想。第一个进入美国电视网的著名美籍华人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钟康妮(Connie Chuns)曾说过,在她报道白宫新闻时期,她对美国历届总统的主要经历以及观点、思想都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所以她的采访得心应手。许多政治或外交家往往不轻易透露自己的观点,这时就要全凭记者的经验、学识、机智来应付这种场面,迫使他们道出自己的观点与思想。记者首先得在思想上能同采访对象交流,否则采访就难以进行下去。即使进行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在验证某些思想观点时,记者有时亦可充当一个对手的角色,用从权威人士或有关方面获得的事实来抛砖引玉。比如,采访有关人口控制问题时,记者可以说“昨天某某评论说……”,而不说“某某可能会对此做出这样的回答…”。记者一般从不把结论放在前面,因为那样做,采访对象就会认为那是记者的观点,甚至会同记者配合下去。
有些探索性的问题,往往容易引起争议。记者在采访时要特别注意传播效果。是分别阐述不同观点,还是解释其中有代表性、方向性的观点,取决于探索性人物采访中是否包含有突出价值的观点。
2.信息采访
信息采访的侧重点是传达新动向、新情况、新趋势。
信息采访要围绕事件本身及事件产生的连带反应进行提问,以求透露更多的信息。信息专访的采访对象选择可以是当事人、目击者,也可以是能够对事件发表看法的人。例如,伊拉克战争期间,CNN运用专访形式,进行了多侧面、多角度披露新动向、新情况的信息采访,在全方位整体报道中产生一定影响。
信息采访属于为公众提供信息的一种采访类型。在这种采访中,记者主要是从对方口中为观众获取信息,而不是让对方发表观点。这种信息可以由事件的“制造者”提供,因为这类事件往往是正在进行之中,信息同事件发展密切相关;也可以由某一领域的权威、政界要人来发布,因为这类信息往往是比较重要的、外界欲知或未知的。如1986年邓小平同志接受迈克·华莱士的电视采访时,就发布一则重要信息:只要中苏关系的三大障碍得到解决,邓小平愿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进行最高层的会谈。
由于信息采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因而记者一般都要准备好完整的文字材料,从中整理出最重要的内容。采访对象既可以直接提供所要发布的信息,也可以依据某一事件或目的发布信息。
有些复杂的有一定深度的新闻事件采访也属于信息采访的范畴。这种采访的目的,主要也是提供一种信息。值得注意的是,与新闻事件有关的重要人士接受采访时,往往把所提供的信息与其观点融为一体。这时记者就要分辨清楚哪些是信息,哪些是对方个人或所代表的团体或党派的观点。
3.个性采访
个性采访注重人情味,力求以揭示某个人物的个性来更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性格、思想以及观点,以便吸引观众。
在单独进行个性采访时,记者的落脚点不是在信息上,而是在对方的个人生活、兴趣、工作、娱乐等方面上。而一般观众对名人的这些情况恰恰极有兴趣。在对名人进行严肃的采访时,高超的记者有时也穿插做一些个性采访,以配合观点、信息采访。比如华莱士曾询问邓小平的家庭、工作、业余活动等方面的情况。
从发展的趋势看,最成功的个性采访似乎在朝着探究个人思想、揭示个人信念和行动的方向发展。记者在正式采访前,首先研究采访对象的全部背景资料,从中筛选出关键性的问题,列出问题,并按逻辑顺序提问。这类问题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成长阶段: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抓住每个年代的特点,寻找不同年代的不同变化。
家庭: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丈夫、孩子对他或她产生的影响以及本人对家庭生活的看法。
转折点:是什么时候在事业上发生了转折点?促成转折点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成功的标志:为什么获得成功或成就?是什么动力促成成功?靠个人的奋斗还是受到某人的帮助或赶上了某种机会?
个人信念:有什么样的人生哲学?对从事的事业、追求的目标如何?为什么?对整个人类有何信念?
个人习惯与特点:对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的态度以及与众不同的地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