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事求是——新闻报道策划的事实前提
美国管理学家西蒙教授认为,事实前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有助于处理各种情况的熟练技术和知识;第二,有关在特定场合应用熟练技术的情报。为了说明这两种事实前提在决策中的作用,西蒙通过森林看守员的工作进行了扼要说明。森林看守员是受过处理森林火灾的技术(包括技能与知识)训练的,但在他能够防止真正的火灾之前,必须获知何处发生火灾、火灾有多大、风向及气候情况如何,以及其他有关情况。
新闻报道策划的事实前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报道和需要报道策划的基本事实,包括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等因素,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新闻五要素、六要素或七要素;一类是要进行这些报道的基本方式和方法,包括采访传播工具等。
(一)新鲜新奇是首要的事实前提
所谓新闻之新,就是要求新闻反映的事实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是最新的,一是事实发生与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距离最短,也就是报道的时效性最强、最新鲜;二是事实反映的信息量最大,受众接触到它的可能性最小、最新奇。
作为一个新闻媒介,它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把人们想知道的事实报道出来,否则就成了杂志或书籍,失去了它快速报道的优势;从人们的接受心理来看,比较容易接受最新的信息。在一系列的论点中,那些对听众来说比较新的论点会对他们产生较强的说服影响,这个规律叫做“新奇律”。这就是人们在新闻报道策划中常常追求新的一个理论根据。
新闻报道策划关注的“新”大致有以下几类:
1.新近产生的事物。自然界和社会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有的有规律性,有的无规律性。新闻工作者要研究这种变化,从中选择有可读性的、时差最小的事实予以报道。
一方面,新闻报道要反映新近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了的苗头或经验。
另一方面,新闻报道还要反映实践中产生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一系列的问题都将扑面而来,如下岗再就业的老问题在新形势下有了新的表现,政府机构精简对广大机关干部的考验,大学的合并和扩招带来教学质量问题,法规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诚信问题,党的建设中的腐败、监督、惩治问题,党员发展中的标准问题,等等。试图用一部法律和一个文件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那是不可能的;新闻舆论在促使问题的解决上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新闻工作者有这种责任,应该担负起这种责任。
2.新近消亡的事物。新陈代谢是大自然的普遍规律。新事物的产生可以反映时代的发展,旧事物的消亡也可以从另一方面展示时代的风采。比如,号称“火炉”的江城武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多年来露宿街头的竹床阵不见了;又比如,深受市民欢迎的挑担理发、修脚、倒马桶等行业现在少见或没有了……对于这些事实,只要编辑记者们用心关注和思考,就可能会策划出一些好的报道来。
3.新近发现的事物。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即使新近发生的事物也不少,但是,大多数事物都未被我们所发现。我们要报道的只能是被我们发现了的、读者需要的、我们可以报道的事物。这类事物既可以是最近发生的,也可以是以前发生的,但必须是新近发现的。如1994年4月28日京山县雁门口镇居民佘祥林因涉嫌故意杀害自己的妻子张在玉被京山县公安局逮捕。可是2005年3月28日,张在玉突然归来,证明佘祥林并未杀人,而佘祥林因故意杀人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的刑事案件成为错案。案件虽然发生在11年前,可是由于新近才发现事情的真相,所以仍然成为了全国一大轰动性新闻事件。
4.新近变动的事物。除了许多新近发现的事物外,有不少事物虽已发生,但还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着,而且有报道的价值。对于这一类事物应予以关注。变动着的事物大致有两类情况,一类是突发式的,如地震、火山、洪水、火灾、车祸、疫病等。因为它是突然发生的,作了及时报道,人们感到新鲜,有可读性。另一类是渐进性的,它可以是上一类事件发生后的连续,也可以是一些非突发事件的连续。如森林大火的报道就不是一日可以报道完毕的,需要作跟踪式的连续报道。
不论是新近发生的事实还是新近发现的事实,我们在确定策划选题时都要从受众市场的需求来判断。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可予考虑:
(1)受到这一事件影响的人数。不论是自然事件还是社会事件,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一部分人或大多数人。那么,我们在选择报道事件时,涉及的人越多,越应该是策划者首先考虑的选题。如火灾、水灾对一个城市来说,都会涉及不少人,选择这样的话题做文章,就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2)关心这一事件的人数。有些事件影响的人数可能并不多,但由于事件的恶劣性或特殊性,关心的人很多,这样的事件也应予以考虑报道,如恶性车祸事故、多胞胎平安降临人间等。
(3)和大众利害关系的密切程度。生死存亡是这种关系的最高表现,其他涉及人们生活、享受和发展的事件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如环境污染问题、售假打假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现在不少报纸推出了“与读者同行”、“为你打听”、“疑点探访”等栏目,之所以受到读者的欢迎,就在于这些报道反映的问题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利益关系密切,能够满足人们一定程度的需要。
(4)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新闻报道作为一种社会舆论,总要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这种作用越大,报道的价值就越大,报道的策划也就越有意义。有些报道虽然今天看来作用不大,但它预示着一种方向、代表着一种趋势,这样的事物也必须关注。
最后,在决定是否对某一事实予以报道时,还必须考虑它的宣传效果。这是由我们新闻传媒的性质所决定的。
社会现象纷繁复杂,有的报道宣传效果很好,有的报道利弊差半,有的则影响很坏。对于宣传效果好的事实,当然要精心策划,把它报道好;对于宣传效果把握不定的事实,一定要慎之又慎,或放一段时间,或请示有关部门,千万不要草率行事;对于有可读性、有卖点但是宣传效果不好的报道,坚决不能发表。如要宣传这方面的内容,就要避开这些不利因素,找一些有效事例进行报道。这样,既配合了中心工作,又没有违背真实性原则。
(二)真实可信是基本的事实前提
新闻报道策划以事实为前提,如果事实是虚假的或有失实的地方,由此而形成的报道必定立不起来。
新闻事实真实可信要求构成新闻的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等都必须真实可信。这里说的是全部要素,而不是一个或一部分,也就是说,凡是新闻涉及到的每个事实都必须是完全真实可信的。
新闻所反映的事实的环境、条件和过程等都要求真实。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中进行的,不同的外部环境烘托不同的新闻主题,不同条件下的新闻事实可以说明不同的道理,环境、条件和过程如果不真实,报道的主题和结论也不相同,这是必须注意的。
新闻报道中所用的背景材料、数字等要绝对准确。历史是最好的说明,数字是无声的语言,这些素材在新闻报道中常常起着举足轻重、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这些材料弄错了,就会闹笑话。而要保证其真实性,一是要求材料的出处必须具有权威性,二是要求材料具有时新性。
新闻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本质真实。在新闻采访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记者笔下的每一具体事件可能都是真实的,但是领导或群众会认为是虚假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般情况下,可能是没有从整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真谛。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有历史上的(纵向),有全局上的(横向),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没有反映其本质,哪怕具体事实再真实,这篇报道也是失败的。
新闻的诸多要素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称为显性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这些都是大家可以看到的;另一部分称为隐性要素,包括原因、结果和意义,是隐藏在事物后面的决定因素。
作为一个新闻报道策划者,面对这些基本要素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1.显性要素正确是基本前提。显性要素都是直白可见的,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有差错,任何一个因素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报道的成败。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以为只要记者到了现场就不会有差错,其实不然。心理学教材上有这样一个例子:某日,在德国举行一次心理学大会,突然,有一名男子闯入会场,后面紧跟着一位持枪者,他们两人在会场中央打了起来,一人放了一枪后两人又跑出会场,前后20秒钟。这是事先安排的一场把戏。事后主持人要求与会者把刚刚发生的情节如实地写下来。他们都作为当事人到了现场,但记叙的却不一样。当时写好的材料有40份,重要之处出现差错在二成以下的只有1份;二成以上四成以下的有14份;四成以上五成以下的有12份;五成以上的有13份;另外,在40份材料中,捏造细节占一成的有24份,一成以上的有10份,一成以下的仅有6份。这些都是训练有素的心理学家,结果不是在重要情节上发生差错,就是无中生有增加了一些细节。所以对于记者来说,即便是到了现场,如果不作细心认真的采访,也会出现闪失。除此之外,策划者还要对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弄清楚,即为什么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会出现这个人和这个事,好多报道如果离开了那一时刻、那一空间就不成其为新闻或不成其为可读性很强的新闻。如一次大地震之后不久,如果气候有些异常就可能出现近日又要发生地震的谣传。此时如果能够组织有关专家说明气候异常的原因,分析地震发生的趋势,说明近期不可能发生强烈地震的根据,就能消除人们的疑虑,保证整个都市的安定。如果报道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说,这样的策划就是一个成功的策划。
2.隐性要素正确与否决定能否抓住事物的本质。隐性要素说的是原因、结果和意义,它是隐藏在显性要素后面的需要我们去研究、分析和探索的不明确因素。而这些因素又常常是新闻报道策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6年12月8日,一袁姓女子向派出所报案,称自己三个月大的孩子在街头被抢。由于发生在对治安问题非常敏感的深圳,这一事件一度在电视、网络、报纸上广为传播,被媒体称为深圳罕见的案件,引起市民强烈关注。可是时隔六天之后,公安局向社会展示了事情的真相——孩子竟是被该女子自己所藏匿。该女子既欺骗了公安局、媒体,更是通过各种媒体欺骗了所有关注这个新闻的民众。可见,媒体在进行报道的时候,不仅要重视显性要素,更要把握隐性因素。无独有偶,20世纪70年代,《解放军报》一位记者去采访某海岛部队,发现那里的干部同硬骨头六连等先进连队的做法不一样:在硬骨头六连,干部家属到连队,一律不开小灶,和战士们吃一样的饭;而这里的干部却自己开小灶,和战士分开吃。一经了解,发现原来海岛每月的生活费是18元,一个排级干部每月的薪金是50多元。家属一探亲,干部本人再加上家属三四个都在部队食堂吃,就要花费几个18元,每月的伙食费就要超过他一个月的工资了。干部自己开伙是为了吃得简单点。这样的例子所表现的显性要素是相同的,但隐藏在事实背后的原因却不一样,硬骨头六连分灶吃体现了干部战士的平等,而海岛部队分灶吃却是反映了干部要求节约。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个原因,仅凭显性要素写文章,就一定会闹笑话。有些事实,由于我们认识不清、有偏见、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看问题的立场各异,等等,都会对相同的“明白事实”作出不同的结论。
随着报道的深化,不论是受众还是传者都想探究事物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意义。对于一个记者和编辑来说,他能够胜任本职工作或优于他人的一个重要条件,就在于他能够比别人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事实的本质,或者说他的理性认识比别人更胜一筹。这不仅有利于搞好深度报道,也有利于进行一般的纪实报道。新闻报道策划是一个高智力投入的劳动,策划是否成功,是否比别人更高一筹,不仅仅表现在记者是否比别人多吃苦多跑路,更重要的是记者是否多动了一些脑筋,对新闻事实背后的东西是否比别人认识得更多一些、更深一些。
3.要把握好显性要素与隐性要素的关系。列宁曾经讲过这样的话:“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方法了……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面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甚至连儿戏也不如。”[8]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列宁的话,以指导自身的新闻报道策划呢?
要进行策划性的报道,必须以事实为根据,而要根据充足,最好是掌握其“全部总和”,而这在一般情况下又是不可能或不必要的;根据掌握的几件事实,要作出正确的判断,又容易产生像“儿戏”一样的“没有任何意义或者完全起相反的作用”。于是,策划者处在两难的境地。如何才能“左右逢源”,实现“柳暗花明又一村”呢?关键在于从现象中把握事实的本质,从联系中揭示真谛。
在美伊战争中,阿拉伯国家的电视台总是播放关于美国士兵战死和被俘、伊拉克军队成功炸毁美军战机等画面。而美国所有主要的电视台,包括哥伦比亚广播电视,都实行自我约束,从不播放美国战俘的画面,而一再强调萨达姆的暴政、伊拉克军队已经纷纷溃逃等场景。这些场景可能都是真实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单独看某一方面的报道,得出来的结论一定是虚假的。因为它们所代表的都是自己的利益,所宣扬的也是自己的政治态度和观念。
我们在分析显性要素与隐性要素之间的关系时,首先要核实事实的真实性。只有事实本身是真实的,而且在反映隐性要素时它也是真实的,这样的事实才能为策划者所用。对于那些第二手、第三手的材料,一定要严格甄别,没有把握的材料宁可相信其无,也不要侥幸相信其有;对于自己采访掌握的材料也不要过于自信,特别不要带着框框去找事实。一旦在尔后的写作中发现所用材料与本主题有悖,就一定要删除。
其次,根据隐性要素的需要,选择能够表现和说明隐性要素的真实事实。记者在采访中常常会接触许多事实,有些还很有趣味。但是,有些材料仅仅只能充当趣闻的角色,根本不能反映隐性要素,有时有的素材还可能冲淡主题或与主题相悖。这样的事实就不能选用。我们一定要选择那些既能反映主题,又有可读性的素材。
再次,对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作独立的、深入的、符合真实事实的科学判断,揭示其内在的真正意义。我们说策划是一种思维活动,就在于它是人的主体对已掌握的客体作一种主观的思考、分析和判断。
正确的策划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详尽的采访调查和对已经掌握材料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面对事实和判断,不凭主观的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需要正确的理论,需要热烈而镇定的情绪,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等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新闻报道策划的理论武器。如果说,隐性要素是新闻报道策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话,那么,处理好显性要素与隐性要素之间的关系,就是我们达到此目的的桥梁和纽带,稍有不慎就可能功亏一篑,策划者对此必须审慎行事。
(三)新奇角度是有效的事实前提
新闻界常有人说: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快,你快我奇,总之,要写人所未写的文章,要干人所未干的事业。说到新闻报道策划,策划者总是想技高一筹,出奇制胜,这里除了报道事实的新奇和报道意义的新奇外,还要追求报道的角度和报道的方式上的新奇。
1.观察角度。对新闻事实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得到的结果不一样:有的可能生动,有的可能平淡;有的可能细腻,有的可能粗犷;有的可能真实,有的可能虚假;有的可能丰富多彩,有的可能简单划一。观察角度不同,得出的主题和表现的效果也可能不一样。而要获得最佳的策划效果,必须追寻最佳的观察角度。
一般来说,观察角度有以下几种:
(1)正向角度方法。对于反映人间真情和社会正气的典型报道,一般常用这种方法。它要求报道者按着事物发生发展的方向,揭示该事物所蕴藏的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这种方法因为常用,所以用起来特别顺手,但同时也容易落入俗套。策划者在选用正面材料时,要避开人们常爱用的角度和素材,只要有心和用心,在正面观察中也能看到别人不容易看出的问题,选择别人不容易选择的方面。在正向观察中出奇制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或许更难。
(2)逆向角度方法。逆向与正向是相反而动的。采取逆向角度来观察、报道事物,可以避免大家都在正向道上拥挤的状况,同时,这种报道也能给受众以神奇之感。只要策划到位,会有较大的活动空间。
(3)侧向角度方法。事物是一个多面体,选择某一个侧面展示其为人们所不知但又想知的事物,是很受读者欢迎的。如写科学家,大都要写他们的科研工作、学术业绩、艰难履历,这些都是很好的素材,写得好是很感动人的。但是,如果能够掌握他们业余生活的兴趣和爱好,选其精彩处予以报道,写得好可能也是一篇好文章。
(4)纵向角度方法。这是我们通常说的历史方法,也就是从时间的角度,从古到今、从旧到新,穿越历史的隧道,沿着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顺序描述某一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行动轨迹。这种观察方法大多用在纪念日、工程竣工日、某一事件发生日等报道上,给人以历史的重任感。
(5)横向角度方法。主要从空间的角度来看问题。这种观察要求策划者眼界开朗一点、胸怀开阔一点、思想开放一点,掌握全局,掌握整体,写出有气势有联系的文章来。
2.写作角度。观察的目的在于报道,在于反映,写作角度讲的是如何切入新闻事件,如何表现新闻事件。选择最佳角度对于策划一篇好报道是十分重要的。
从写作的切入角度来说,可以从七要素中的某一要素入手,如可以先交待时间、地点,也可以先介绍人物、事件,同样还可以从该事件的意义入手;可以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写,也可以从事件发生的结尾或中途来写,同样还可以从事件的原因、结果或意义上来写。如何选择切入点,应考虑以下几点:一是记者对某一切入点最熟悉,最容易发挥他的写作才能;二是从这一角度入手,最能有效地表现该报道事件;三是从这一角度入手,最能吸引读者;四是别人很少用或没想到这一切入角度。新华社高级记者郭玲春在写文化名人逝世的消息方面,可谓创造了自己的特色,但是,这种创造是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的。她说:“要改进新闻写作,就要勇于冲出旧‘格子’。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要做到这一点,难吗?难。但我常逼着自己思考,寻出一条小径,用我的整个身心。虽然难,但深入其中,乐趣无穷。”[9]
当然,创新也可能引起人们的议论,对此,原《经济日报》总编辑艾丰认为:“在新闻采访和写作上,我喜欢做一些探索。这些新的尝试,本身就是不完善的,而且人家又是没有见过的,当然意见就不会是一样的了。”[10]当我们有了好的切入事件的角度,还要有好的表现手法和艺术。
表现的角度也是多种多样的:正面写,侧面写;虚写,实写;用第一人称写,用第三人称写;写单篇,写系列;写通讯,写消息;用照片来反映,用文字来叙述,用评论,加编者按,等等。除了文字、照片、评论,还有文章的标题、刊发的版面位置,都要有一个全新的考虑。这些都是策划者事先应该考虑的。
有人在介绍欧美记者写作技巧时谈到他们的长处——
选择最能切中要害的角度。最能切中要害的角度,也就是最能说明问题的角度。因为这个角度是矛盾的焦点,它最能表现问题的实质,从这个角度报道,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选择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角度。新闻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兴趣点是一个量度。有些新闻事实可能本身很严肃,但是如果把严肃的新闻事实中的趣味性因素突出出来,引起人们的兴趣,就能受到读者的欢迎;
选择读者知识水平最容易接受的角度。有些报道,特别是工业和科技题著,往往技术性很强,专业词汇多。选择读者最能接受的角度进行报道,就容易缩短传媒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不同的传媒有不同的读者群,不同的读者群有不同的知识水平,这是策划者需要掌握的;
选择读者最关心的角度。读者最关心的事情自然是与读者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从这个角度出发,就能轻而易举地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选择时空距离最接近读者的角度。时空距离距读者越近,新闻同读者的关系越密切,越能影响读者的生活、行为、思想和工作等,策划这样的报道,就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选择最富有人情味的角度。读者都喜欢有情节、人情味和生动感人的报道。设法挖掘和运用那些戏剧性的、个性化的材料,以满足读者的要求,西方记者很注意这一点。[11]
虽然中西方新闻工作者的立场、观点和世界观不尽相同,但他们在新闻实践中的技巧却是可以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四)准备充分是必备的事实前提
军书上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军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些都是讲的战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对于一个成功的报道,特别是一个重大报道的新闻报道策划,准备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
1.信息准备。信息准备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采访线索的来源,一是表现方式的资料收集,二者缺一不可。
先说信息渠道。一个开放的社会,特别是做新闻工作的,如果信息通道不畅,要想在竞争中取得胜利,要想策划出好的报道是十分困难的。为了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除了记者个人的努力外,不少媒体都大动脑筋。如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一档收视率极高的新闻直播节目《南京零距离》在每天制作的60分钟节目里,至少要播出25至30条新闻,提供这一保证的除了节目本身拥有的几十位记者,还有100多位百姓摄影师。《南京零距离》将南京的婚礼摄影师当作首选。很快,百姓摄影师的雪球越滚越大,发展到现在,签约的固定摄影师有百余人,注册人员近千人。最初《南京零距离》的新闻怕做不满,一般两三分钟一条新闻,现在一条新闻已经缩短到几十秒钟,信息量大大加强。[12]
再说表现方式的资料收集。新闻报道策划要求不打无准备之仗,除了要有畅通的信息渠道以外,还必须掌握其他媒体的报道手法。常常使策划者伤脑筋的就是如何选择一个既符合主题,又使读者感觉新奇的表现方式。新闻报道的形式大体上有消息、通讯、评论、摄影、漫画等,再加上版面的处理,总起来说也就那么一些,要想点子高人一筹,必须在表现形式上出“奇”。
不同的媒介要掌握不同范围的资料信息。比如说,一张地方报纸,就要掌握本报和本地区其他兄弟单位报纸现在和以前有哪些报道形式,以前用过了的,一般来说不宜再用了。“别人嚼过的馍不香”,学着别人的模式,自己无创造,读者也感到乏味;对于外地的报纸所用过的策划形式,如果没有全国性的影响,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一下还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结合本媒体的特点,学到好处,学到实处。对于中央大报来说,要善于发现地方报纸的特点和长处,只要是有特点有新意的东西,不必顾虑,大可向地方学习,把他们成功的东西学过来,向全国推广,产生更广泛的影响。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里的好多节目都是地方已经反映过的,但是作为中央台稍作加工,再次播放,效果同样不错。
为了有效地掌握已往和他人信息,资料的收集和储备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掌握已往和他人的信息,苦费心思,采访报道公布于众,结果是“别人嚼过的馍”,吃力不讨好。作为后来者,要想出新,要想超过前人,要想越过同辈,对前人和同辈的所作所为、所书所言都不甚了了,恐怕难负此任。这里说的出新出彩,并不是大学问家的专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但是,要出新出彩,不掌握反映前人和他人成果的资料是万万不行的。这是我们在策划前应该首先考虑的。
2.人员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的重要一环就是人员的准备,一个策划选题考虑得再好,如果实施的队伍素质太差,恐怕也难出成果。一个报道队伍一般来说可分两部分,一是策划的领导者,一是策划的实施者。
对于策划的领导者来说,不仅要了解整个报道的内容和报道方式,还要对参与策划者的情况有所了解,到时候用起来自如;一个重大选题的报道,往往要涉及很多方面,会有许多变化,最后形成什么样的模式,都要给参与者说清楚,以便让他们“胸怀全局”地进行某一方面的工作;根据报道涉及的不同方面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调配不同的人员,并随时掌握他们的情况,以便补充和加强。对于报道中容易忽视或容易出毛病的地方,要提前打招呼,提醒参与者注意,以便减少损失。总之,新闻报道策划的领导者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既管事,更要管好人。
对于参与者来说,要明了自己参加此次策划活动的意义,思想先行,行动才能有效。对于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问题,要主动地问大胆地问;要明确自己参与的一部分工作在整个报道中的位置,守土有责,不可“越位”;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遇到突变情况,除了积极向领导反映外,还要有自主性,要认识到在整体的策划报道中,任何一个部分都是不可缺少的,任何一个参与者都是主角同时也是配角,既要努力完成好自己的工作,同时还要为其他参与者提供方便;一个报道组始终是一个战斗集体,要有奉献和牺牲精神。总之,作为参与者,每个人都是新闻报道策划这个大系统中的一部分,既要分工明确,又要积极主动;既要有效地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的作用,更要服从和服务于策划主题和整体。
3.设备准备。新闻报道的设备在这里主要指报道和传播的工具,如文字记者的笔、采访本,摄影记者的摄影器材,广播记者的录音器材,电视记者的摄像器材以及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的印刷、发射、转播和交通工具等设备。马克思说过:“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13]生产工具延长了劳动者的器官,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武器,同时,新的工具的使用也促使人们的素质不断提高。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新闻工作也不例外。
最早的新闻工作只有一支笔和一张纸,随着时代的发展,记者们开始使用电脑、网络、数码相机、微型摄像机、录音机等,印刷和播放设备、交通工具和通讯联络装备也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这一切都为新闻报道的策划和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天,5天后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主着陆场的草地上。各大媒体为了真实地记下人与大自然搏斗的历史境况,运用了各种新型的采访工具、传播工具和交通工具。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现代化的设备,我们将会留下多少遗憾?
一个成功的新闻报道策划,除了策划者的智慧因素外,策划者所在的新闻单位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传播工具是十分重要的事实前提。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已有的和可能争取到的设备入手,制定自己的策划选题和表现方式。
上面我们分别介绍和说明了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在新闻传播策划中的作用和运用。实际上,在新闻传播策划的操作中,很多情况下价值与事实是相互牵连并交错在一起的,因此要明确区分两者,必须在观念上建立一些模式来作为分析的工具。正如美国学者西蒙教授在《管理行为》一书中所说:“笼统地讲,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的区分相当于目的和手段的区分。”[14]一个人在几种可能的办法中选择一种时,一定要问目的是什么以及哪一种途径最能达到目的。目的是价值前提问题,哪一种途径(手段)最能达到目的则是事实前提问题。
西蒙认为,某一手段既可达到某一目的,而这一目的又可能是达到另一目的的一种手段,以此类推,即可形成为一个目的手段的连锁,或称为目的阶层或目的金字塔。其中某一阶层的目的是对下一阶层而言,对于上一阶层来说则可视为手段。因此,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在手段与目的的连锁中,所谓价值前提是指最终目的,而不是达到另一目的之手段。此最终目的的选择是“价值判断”,至于手段的选择则是“事实判断”。[15]这些理论对于新闻传播策划来说大都是可行的。
当然,说新闻传播策划的价值前提相当于目的,事实前提相当于选择手段,在理论上说,这是完全正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两者又是不可能完全分开的,因为在目的与手段的连锁关系中,大部分是过渡性的。过渡性的目的对最终目的来说是手段,过渡性目的既包括价值前提,也包括事实前提;另一方面,手段的选择是事实前提问题,但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所产生的效果有可能同价值前提有关系。
综上所述,新闻传播策划必须注重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都有各自的内涵,不可混淆;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两者有着辩证关系,在新闻传播策划中要把握好。
思 考 题
1.新闻报道策划的两个基本前提是什么?
2.如何把握好新闻报道策划中的显性要素与隐性要素的关系?
3.新闻报道策划应关注哪几类新闻事实?
4.在确立策划方案的目标之前应注意什么?
5.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两者的关系如何?
实 践 题
以新学期开学为题,设计一个系列报道策划预案。
【注释】
[1]徐春发:《把握新闻机遇做大做强优势》,《新闻记者》2005年12月。
[2]贾建国、崔建平:《决策的艺术与科学》,改革出版社1992年版,第22页、第23页。
[3]转引自多伯雷宁《个性积极性问题》,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页。
[4]转引自熊源伟等著《公共关系策划》,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美]杜拉克:《有效的管理者》,求实出版社1985年版。
[6]何光先:《十年新闻写作变革》,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版。
[7]何光先:《现代新闻学》,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8]《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79页。
[9]参见《新闻爱好者》1987年第12期。
[10]参见《中国新闻奖新闻论文作品选》(1992~1997)。
[11]参见《中国记者》1995年第7期,孙国桐文。
[12]刘琼:《“新闻线人”为传媒带来活动》,《青年记者》2006年第6期。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04页。
[14]贾建国、崔建平:《决策的艺术与科学》,改革出版社1992年版,第22页、第23页。
[15]贾建国、崔建平:《决策的艺术与科学》,改革出版社1992年版,第22页、第2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