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参与式报道策划要注意的问题

参与式报道策划要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3-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参与式报道策划要注意的问题参与式报道既受读者欢迎,对新闻从业人员来说,也是一种素质的培养,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参与式报道毕竟只是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一种,它同样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代表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对制造虚假新闻的行为表示谴责,要求新闻界采取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杜绝虚假新闻。

五、参与式报道策划要注意的问题

参与式报道既受读者欢迎,对新闻从业人员来说,也是一种素质的培养,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参与式报道毕竟只是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一种,它同样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第一,参与式报道必须在事件进行过程中才能实行,而记者采访的许多新闻事件是已经过去的事实,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记者在活动之外,通过访问大量的人物或查阅大量的资料来获取素材,完成采访报道任务。

第二,客观事实的运动和发展是遵照它自己特有的规律来进行的,参与式报道是根据记者自己的需要来安排的,这两者是不可能时时处处都一致的。记者要参与体验,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这不是所有的记者都能承担得起的。有的职业和岗位需要工作者特殊的技巧和本领,这不是所有的记者都能胜任的。

第三,参与式采访并不都能写出好的报道来,这和记者自身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它要受到记者思想、业务、心理等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对于特殊领域里的报道,由于大家对其情况都不太清楚,很可能由于记者的主观意识而使报道产生片面性。

为了搞好参与式报道的策划,在采访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明确目的,选准参与方式

参与式采访的方式有多种,有的需要隐瞒身份通过暗访探察实情,有的需要角色换位来体验该角色的酸甜苦辣,有的需要参与组织活动使报道更具特色,等等。一切参与方式的确定都要从有利于报道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

采取哪种方式还要从媒体和参与者自身的条件和外部环境要求出发,统筹考虑。有的体验式采访可能会取得轰动效果,但是对参与者的设备要求和个人素质要求太高,本单位无法承担这样的选题,此时就不宜安排这样的参与采访;有的岗位和领域的被采访者单位或个人不愿意接受记者的介入,此时也不宜派记者深入其间进行体验式采访和报道;有的事件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围内不允许报道或暂时不允许公开报道,此时新闻单位也不宜派记者贸然介入。

(二)客观公正,防止片面性

记者参与被报道的事件之中,能更深切地感受到事件的真情和本质,因而写出的报道往往更能感动人。但是,这种参与也受到参与者自身素质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个人出入的情况下,很容易作出片面的结论,这是新闻报道中的大忌。

参与式报道之所以写得比较感人,就在于记者的角色换了位。这是好的一面。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换了位,感情与被采访者接近了,也容易产生偏听偏信的情况。所以,作为参与者,当自己越被采访事件感动时,越要提醒自己防止出现感情的冲动,提防片面性。为了防止片面性,当我们深入某个角色之后,又要提醒自己跳得出来,以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公正视角看问题,防止主观性。同时,不妨多换几个角色位置,来看待采访的这一事件,多听一些不同方面的意见,以纠正因自己的主观判断可能产生的偏见和片面性。参与式报道对记者的思想方法和素质的要求甚高,要特别引起采访者的注意。

(三)尊重客观规律,切忌越俎代庖

参与式采访和报道由于有了记者的主观参与和接触,使其对所报道的事实感触更为深刻,有利于写出更好的报道来。但是,所有的这一切都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即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新闻报道的规律,不可由个人的情感代替理智,由个人的判断代替客观事实,更不可作假生造。

美国《图片邮报》摄影记者伯特·哈迪在朝鲜战争中,拍摄了一个美国士兵把剩下的最后一滴水送给一个生命垂危的朝鲜农民的照片。哈迪后来公开表明:“这张照片是我一手布置出来的,当美国士兵正在列队走过时,我头脑里产生了这个念头。我向一个美国兵问道,能否给这个老头子一点水,让我来拍这张照片。这个士兵回答说,如果我动作快一点,并且要用我自己定量配给的水的话,他是可以帮忙的。”这张给美国侵略军涂脂抹粉的伪造照片就是这样拍成的。一些西方记者就是这样按自己“头脑里的想法”制造照片,在一定时间让读者上当受骗。

西方新闻界不仅有制造假照片的“创举”,更能利用新闻“制造战争”。

美国与西班牙的战争,是1898年4月11日和13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有关决议之后开始的。在战争爆发前的1897年初,赫斯特便早早买了一艘快艇“凡模斯号”,送一名写小说及游记的著名记者戴维斯和另一名插画作家雷明顿到古巴提前调查该岛情况。到后,雷明顿打电报给赫斯特:

此地一切平静,并无骚动,将不会发生战争。希望回国。雷明顿。

赫斯特立即回电:

请留在那里,你给我插图,我提供战争。赫斯特。

结果,派往古巴的记者均片面听取古巴人的夸大介绍,不管是否看到了事实真相,随意用目击写法介绍西班牙人的暴行。1898年2月15日夜,当美联社传出“缅因号爆炸,乘员数百人死亡”这一简讯时,赫斯特兴奋地向部下大叫:头版不登任何消息,整版发缅因号报道,这是战争!

当战争爆发之后,赫斯特甚至在第一版上冠以头号标题:“您对《纽约日报》促成这场战争有何看法?”[11]

这都是外国的例子。类似这样的报道我们中国记者的笔下也有,有的更是出奇。

2007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透明度”栏目播出的《纸做的包子》报道被证实为虚假新闻,令人震惊,令人愤怒。这起虚假新闻严重败坏了国家声誉,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违背了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形象和社会公信力。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代表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对制造虚假新闻的行为表示谴责,要求新闻界采取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杜绝虚假新闻。

导向是新闻的根本,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正确的舆论导向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新闻媒体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然而,此次事件中,訾某策划、导演新闻,大肆造假,严重违背职业道德;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对该报道审核不严,管理制度执行不力,致使虚假新闻得以播出;一些媒体不经核实就转发此消息,使得这起虚假新闻竟然能够招摇过市。这些必须引起新闻界的警醒。[12]

记者通过体验、暗访等形式参与报道的活动之中,不仅是允许的,有的甚至是必须的。但是,这一切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不可夸大,不可片面,不可作假,更不可生造。另外,所有的参与式报道都要受客观事实规律和新闻报道规律的约束,比如说暗访除了要受到法律、道德的约束外,还要受到新闻出版法规的制约,我们必须加以注意。

(四)注意安全,保护自己

参与式采访和报道由于记者对被采访的对象和环境并不十分了解,容易产生意外,对此要十分注意。在采访前,记者要事先做好体验的基本准备,有的通过看书,掌握一下基本知识即可;有的则要先到实地察看,提前进入场地,熟悉环境和事实发展的基本过程,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到精神病院去体验护理工作,记者事先就要到医院看看病人吃住医疗等情况,向医生了解有关与病人接触要注意的问题,以防正式体验时发生不测。对于有些狂躁型的病人,一般来说,不宜与之接触体验。

在揭露批评报道中,有些领域的采访是有危险的,记者需要有勇于“入虎穴”的精神。但是,记者也要善于保护自己。“出师未捷身先死”,留下的只能是遗憾。因此,对某些危险性大的隐性采访,记者要向编辑部报告;认真研究对策,行动以两人以上为宜,还要争取有关部门的配合和保护,不要孤军深入。有的记者为了刺探和揭露某个犯罪团伙的内幕,采取“介入”办法,像公安部门的侦察员那样打入犯罪团伙。记者这么做,也许主观愿望是好的,但非必需。记者“介入”,不仅仅个人的安全得不到保证,还因为“介入”以后,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难以把握界限,因此这种“介入”有很大危险性,不宜提倡。

近年来时有记者参与报道受到被报道者报复打击的事例,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新闻工作者正当采访应受到法律的保护,有关单位特别是政府机关、公安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行政治安管理的作用,以保障记者的人生安全和正常的采访工作。

思 考 题

1.什么是参与式报道?

2.简述体验、暗访和催生促成式报道的特殊作用。

3.何谓体验式报道?

4.体验式报道有何积极作用?

5.试述暗访中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

6.简述参与式报道策划要注意的问题。

实 践 题

请你结合本章内容,模拟现场,策划一次体验参与式的采访报道。

【注释】

[1]《〈东方时空〉特别节目:“千里走青藏”》,央视国际网站http://www.cctv.com 2006年5月19日。

[2]蓝鸿文:《隐性采访——新闻采访的基本方式之四》,《新闻与成才》1999年第2期。

[3]蓝鸿文:《隐性采访——新闻采访的基本方式之四》,《新闻与成才》1999年第2期。

[4]刘明华:《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页。

[5]蓝鸿文:《隐性采访——新闻采访的基本方式之四》,《新闻与成才》1999年第2期。

[6]宋木仁:《体验式采访出佳作》,《人民日报·海外版》第2版,2007年5月26日。

[7]陈运军:《对体验式采访的几点体会》,《传媒天地》2001年第7期。

[8]翟耀文:《隐性采访的法律共识与分歧》,《中国记者》2003年第3期。

[9]沈正赋:《偷拍偷录行为合法化的辩证思考》,《新闻战线》2002年第7期。

[10]陈力丹:《介入式暗访不能作为采访的常规》,《今传媒》2006年第12期。

[11]参阅刘明华著《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第3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2]《中国记协就〈纸做的包子〉虚假报道发通报》,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2007年7月1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