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传播研究

文化传播研究

时间:2023-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文化传播研究——文化观念变革的传播学分析[4]1992年,兰州大学西北文化研究中心对西北地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文化传播在西北”发展研究,历时两年多时间。此外,兰州军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被列为调查对象。这次调查采用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

第二节 文化传播研究——文化观念变革的传播学分析[4]

1992年,兰州大学西北文化研究中心对西北地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文化传播在西北”发展研究,历时两年多时间。研究的直接结果是出版了一本《撞击下的浮躁与选择——当代中国西北人的文化价值观》。这项研究得到了一些基金会的支持,研究成果得到了许多知名专家的肯定,并获得了国家高校人文社科奖。

一、研究背景与假设

1.研究背景

进行文化观念变革的调查是了解人民群众精神风貌,有的放矢地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进行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工作,同时讨论传播事业的发展对国家发展的影响。特别是西北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宗教信仰差异较大,风俗习惯不同,文化观念和行为的变化情况不甚清楚,给制定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战略带来一定困难。

这次调查基于这样一个背景,由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电子传播媒介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人们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开阔了,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受教育机会增加,社会参与意识增强,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很大的冲击,产生了许多新的文化观念。但这种变化与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文化程度和素养、职业范围、生活环境、传播媒介的覆盖率有关。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不发达,经济落后,传播事业发展缓慢,要向该地区人民传播各种信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稳定边疆,就要大力发展偏远地区的文化传播事业。

2.研究假设

中国的改革举世瞩目,人民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西北地区与沿海地区有较大的差异,发展是不平衡的;

国家对西北地区采取了一些优惠政策,这些措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相当一部分人的文化观念和行为认为仍局限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

传播媒介迅速发展,但传统的传播与交往方式仍占较大比重,价值观念变化不大;

人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增强,但对于重要事件和国家大事知道的仍不多,有些虽有了解,但却不理解,需加强政策的普及和传播工作;

传播事业发达的地区,人们的文化消费普便较高,反之就较低,西北地区的传播事业需大力发展。

二、研究范围与方法

甘肃和新疆地处西北边陲,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混杂居住区。以少数民族较多的甘南、临夏、巴州、阿克苏、北疆等地为重点调查区有一定的代表性;庆阳地区是老区,了解他们的精神面貌有助于进一步制定老区发展计划;兰州、乌鲁木齐是省会城市,发展较快,作为调查区有助于为发展地区文化观念研究提供参照系,进而研究城乡文化观念的差异。因此,基本调查点包括甘南、临夏、庆阳、巴州、阿克苏、北疆、兰州、乌市、青海、陕西。此外,兰州军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被列为调查对象。

这次研究采取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以问卷为主的形式。在问卷中,根据研究背景和假设的命题,设计了四个层次问题,即背景层次,认知层次,社会参与层次,道德与信仰层次,所设计几大类问题和作为面访、座谈的问题就是围绕这四个层次展开的。

这次调查采用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多段分层抽样首先确定抽样的重点区域和各类人员的比例,然后进行随机抽样,在确定具体的县、乡、街道后,即首先抽取第一样本,再根据比例,采取随机抽样法抽取样本。为保证误差不大于2%,样本总数不少于3000份,即被调查对象不少于3000人。鉴于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低,填写大型问卷有困难,决定这次调查只限于县城以上居民,包括郊区农民。

具体比例:民族地区,城市居民65%,郊农35%;兰州市居民75%,郊农25%;乌市城市居民80%,郊农20%。

样本的地区分布如下:

甘肃1000份,包括:部队100份(干部20%,战士75%,家属5%);甘南100份(两个县);酒泉100份;临夏100份(两个县);天水100份;庆阳100份(两个县);定西100份;平凉800份。

新疆800份,包括:乌市200份(郊农40份,干部40份,中学、大学生40份,工商40份,工人40份);农建师100份(四个师,每师25份);巴州100份(两个县);阿克苏100份(两个县);伊犁100(两个县)阿尔泰100份,和田100份。

另外,青海200份,宁夏200份,陕西600份。

三、实施时间

1991年冬进行前期准备,包括对外联系,疏通渠道,培训调查员,印刷问卷等;

1992年春首先在新疆试点,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在新疆全面开展。

四、经费

共需要经费88000元,其中资料费8000元,印刷费3000元,室外工作费20000元,差旅费30000元,统计分析5000元,鉴定费5000元。

五、实地调查问卷样本

第一部分 背景材料

(一)你是哪个民族的?

1.汉 2.回 3.维 4.藏 5.哈 6.蒙 7.锡伯8.柯尔克孜 9.塔吉克 10.俄罗斯 11.乌兹别克 12.东乡13.撒拉 14.裕固 15.保安 16.土族

(二)你的年龄?

1.8岁以下 2.18—25岁 3.25—40岁 4.41—55岁5.55—65岁 6.65岁以上

(三)你的性别?

1.男 2.女

(四)你在本地居住

1.3年以下 2.4—10年 3.11—25年 4.26—40年 5.40年以上

(五)你的职业是

1.学生 2.工人 3.农民 4.商业 5.科技 6.文教卫生7.党政干部 8.离退休 9.艺术 10.个体 11.无职业 12.其他

(六)你的职务、职称

1.初级 2.中级 3.高级 4.厅局级以上 5.处级 6.科级7.一般干部 8.其他 9.无职务(称)

(七)你的文化程度

1.未上过学 2.小学 3.初中 4.高中 5.中专 6.大学7.硕士 8.博士

(八)你的婚姻

1.已婚 2.未婚 3.离异 4.丧偶

(九)你的月实际收入

1.60元以下 2.60元—100元 3.101元—140元 4.141元—160元 5.161元—200元 6.201元—300元 7.300元以上

第二部分 家庭与生活

(一)你是家庭成员中的

1.祖父母 2.父亲 3.母亲 4.儿 5.女 6.孙 7.媳8.女婿 9.其他

(二)你的家庭位于

1.农村 2.乡镇 3.中小城市(含县城) 4.大城市(省会、直辖市)

(三)在你的家中拥有哪几件下列物品

1.收音机 2.收录机 3.黑白电视机 4.彩色电视机 5.录像机 6.电冰箱 7.洗衣机 8.照相机 9.空调机 10.自行车11.摩托车 12.电话 13.汽车 14.拖拉机 15.牛 16.马17.骆驼 18.水泵 19.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

(四)在你的家庭中谁主要掌握经济支出

1.父亲 2.母亲 3.儿子 4.女儿 5.媳妇 6.女婿7.孙子 8.孙媳

(五)你认为父母应由

1.子女照料 2.社会照料 3.自己照料 4.其他

(六)你认为已成年的子女应依靠

1.父母 2.兄弟 3.亲戚 4.社会 5.自己 6.不知道

(七)你认为父母与子女应

1.生活在一起 2.分开单过 3.不知道

(八)你觉得父母对你

1.很关心 2.关心过分 3.一般 4.不关心 5.干扰

(九)你的子女同你顶嘴吗?

1.顶 2.很少 3.不顶

(十)你不打骂子女吗?

1.打骂 2.很少 3.从不

(十一)你的子女有事同你商量吗?

1.商量 2.很少 3.不商量 4.子女还小 5.无子女

(十二)你对女子跳舞交际的态度

1.支持 2.无所谓 3.劝其减少 4.看不惯 5.反对

(十三)你希望子女进什么样的学校读书?

1.民族学校 2.汉语学校

(十四)你希望子女读书到

1.小学 2.中学 3.中专 4.大学 5.研究生 6.无所谓

(十五)你希望子女长大后成为

1.产业工人 2.农民 3.商业 4.干部 5.科研人员 6.大学教师 7.中学教师 8.小学教师 9.医生 10.军人 11.艺术家 12.个体 13.公安人员 14.其他

(十六)如果你父母婚姻关系不好你希望他们

1.离异 2.维持 3.无所谓 4.不知道

(十七)如果你子女婚姻关系不好你希望他们

1.离异 2.维持 3.无所谓 4.不知道

(十八)如果夫妻关系不好你认为离异是

1.可以理解 2.难以理解 3.无所谓 4.正常 5.不应该

(十九)你自己在选择配偶时是否考虑种族因素

1.考虑 2.不考虑 3.无所谓

(二十)如果你儿子有很多女朋友,你

1.反对 2.支持 3.无所谓 4.不知道

(二十一)如果你女儿有很多男朋友,你

1.反对 2.支持 3.无所谓 4.不知道

(二十二)你认为找对象的主要条件是

1.人品好 2.长相好 3.学历高 4.经济条件好 5.家庭条件好 6.爱情 7.年龄

(二十三)你对未婚同居的态度

1.反对 2.无所谓 3.正常的 4.看不惯 5.不知道

(二十四)你对婚外恋的态度

1.坚决反对 2.看不惯 3.无所谓 4.不知道 5.可以理解

(二十五)你觉得未婚先孕是

1.丢人 2.有点丢人 3.无所谓 4.是她自己事 5.不知道

(二十六)你的业余时间喜欢

1.看电影电视 2.读书 3.练习书法 4.体育锻炼 5.艺术创作 6.聊天 7.旅行 8.谈朋友 9.逛商店 10.棋牌乐 11.做饭

(二十七)你认为目前家庭的职能主要是

1.生育孩子 2.教育孩子 3.生产 4.消费 5.娱乐 6.扶养老人 7.性满足 8.感情满足

(二十八)你希望家中子女数量

1.一个 2.两个 3.三个 4.四个 5.五个以上 6.多子多福

(二十九)如果要小孩,你希望最好是

1.男 2.女 3.男女都要 4.男女都行

(三十)你认为在中国生活,关系网重要不重要?

1.很重要 2.重要 3.一般 4.不太重要 5.不重要 6.一点不重要

(三十一)你碰到困难时,主要靠

1.朋友 2.亲戚 3.组织或领导 4.邻居 5.自己

(三十二)在业余时间,如果单位有工作未完成,你

1.乐意去做 2.不太乐意去做 3.很不乐意做 4.不去做

(三十三)你认为对影响人与人关系最大的因素是

1.友谊 2.金钱 3.地位 4.面子 5.工作 6.其他

(三十四)你在购买商品时,首先考虑哪个因素

1.价格 2.商标 3.名牌 4.无所谓

(三十五)如果你有一笔存款,准备干什么?

1.购高档消费品 2.买房 3.子女结婚 4.子女上学5.旅游 6.存银行 7.其他

(三十六)你对年轻人好使用高级化妆品的态度是

1.看得惯 2.看不惯 3.很反感 4.无所谓

(三十七)你对男子烫发和穿奇装异服的态度是

1.看得惯 2.看不惯 3.很反感 4.无所谓

(三十八)下列法律你知道几项?

1.民法 2.民事诉讼法 3.刑法 4.宪法 5.土地法 6.义务教育法 7.婚姻法 8.教师法 9.企业法 10.治安条例

(三十九)如果你的人身或财产权利受到侵犯你愿意

1.克制忍让 2.私了 3.找单位解决 4.用法律解决 5.找机会报复 6.不知道

(四十)你们全家人

1.在一起居住 2.分开居住 3.偶尔在一起 4.从不在一起

(四十一)全家人在一起主要是

1.吃饭 2.看电视 3.家务劳动 4.商量事情 5.外出玩6.其他

(四十二)家庭中难免有纠纷,在你的亲戚朋友中,何种原因引起的纠纷最多?

1.住房 2.婆媳 3.教育子女 4.性格 5.金钱财产 6.生活方式 7.娱乐方式 8.其他

(四十三)你在干某件事情时,首先考虑的是

1.面子 2.关系 3.效益 4.成功 5.困难

第三部分 沟通与交流

(一)你家订阅报纸吗?

1.订 2.不订

(二)你家有收音机吗?

1.有 2.没有

(三)你家有广播吗?

1.有 2.没有

(四)你对国内大事知道多少?

1.很多 2.较多 3.一些 4.不多 5.少 6.很少 7.不知道

(五)你对国外大事知道多少?

1.很多 2.较多 3.一些 4.不多 5.少 6.很少 7.不知道

(六)你对国内外大事的了解主要来自于

1.电视 2.报纸 3.广播 4.杂志、书 5.街头巷尾 6.同事、朋友 7.其他

(七)你每天读报吗?

1.每天 2.每周几天 3.偶尔 4.从不

(八)你最喜欢读的报纸是

1.人民日报 2.省报 3.地、市报 4.晚报 5.科技报 6.光明日报 7.经济报 8.其他

(九)你最喜欢读的内容是

1.国内新闻 2.国外新闻 3.地方新闻 4.文化新闻 5.体育新闻 6.经济新闻 7.科技新闻 8.社会新闻 9.广告 10.批评报道 11.评论

(十)你最喜欢听的广播内容是

1.国内新闻 2.国外新闻 3.地方新闻 4.文化新闻 5.体育新闻 6.经济新闻 7.科技新闻 8.社会新闻 9.广告 10.批评报道 11.评论

(十一)你看电视的主要内容是

1.国内新闻 2.国外新闻 3.地方新闻 4.文化新闻 5.体育新闻 6.经济新闻 7.科技新闻 8.电视剧 9.广告 10.信息11.其他

(十二)你最喜欢的电视台是

1.中央一台 2.中央二台 3.省台 4.市台 5.国外台6.其他

(十三)你最喜欢听的广播是

1.中央一台 2. 中央二台 3.省台 4.市台 5.国外台6.其他

(十四)你看电影吗?

1.每月一次以下 2.每月一次 3.半月一次 4.很少看5.不看

(十五)你喜欢看的电影是

1.中国的 2.外国的 3.无所谓

(十六)你最喜欢的中、外电影内容是

1.武打 2.爱情 3.战争 4.政治 5.历史 6.喜剧 7.幻想 8.其他

(十七)你最讨厌的电视节目是

1.电视剧 2.广告 3.信息 4.说教

(十八)你知道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

1.1993年 2.1995年 3.1997年 4.1999年 5.2000年6.不知道

(十九)你是否知道海湾战争?

1.知道 2.不太知道 3.不知道

(二十)你最喜欢的剧种是

1.话剧 2.戏曲 3.京剧 4.越剧 5.黄梅戏 6.秦腔7.皮影 8.陇剧 9.花儿 10.其他

(二十一)你最喜欢看的杂志种类是

1.文学 2.综合 3.电影 4.武侠 5.科技 6.友情 7.妇女 8.青年 9.文摘

(二十二)你对广播、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介信任吗?

1.信任 2.基本信任 3.一般 4.不太信任 5.不信任6.不知道

(二十三)你喜欢串门吗?

1.经常 2.每月一两次 3.每周一两次 4.偶尔 5.从不

(二十四)你喜欢到什么人家做客?

1.亲戚 2.朋友 3.同事 4.同学 5.领导 6.老师

(二十五)你同邻居经常讨论的问题是

1.国家大事 2.单位事 3.工作事 4.生活事 5.子女事6.随便 7.不讨论

(二十六)邻里如果是不同的民族,你们能和睦相处吗?

1.能 2.一般 3.不能

(二十七)你周围邻里经常因哪些原因发生矛盾?

1.为小孩 2.为钱 3.为政治成见 4.其他

第四部分 工作与前途

(一)你喜欢自己的工作岗位吗?

1.喜欢 2.一般 3.不太喜欢 4.不喜欢 5.想调整

(二)你认为自己的工作比十年前

1.顺心多了 2.好些 3.差不多 4.更不顺心

(三)你在选择工作时,首先考虑的是

1.挣钱 2.声望 3.地位和前途 4.铁饭碗 5.权力

(四)你认为自己所得报酬与所作的贡献

1.平衡 2.多了 3.少了 4.不知道

(五)你认为本单位的领导

1.称职 2.较称职 3.不太称职 4.不称职

(六)你喜欢哪一种工作?

1.独当一面 2.与人合作 3.领导别人 4.被别人领导

(七)你对本单位情况满意吗?

1.满意 2.较满意 3.不太满意 4.不满意

(八)如果不满意,原因是什么?

1.领导不好 2.工作不好 3.工人或干部素质差 4.效益不好 5.不关心群众

(九)你认为最理想的工作是

1.研究技术人员 2.管理人员 3.大学教师 4.中学教师5.小学老师 6.医务工作者 7.新闻工作者 8.法律工作者9.公安人员、军人 10.农民 11.商人 12.个体户 13.商业服务人员 14.艺术家

(十)你认为成就事业的最重要因素是

1.水平高 2.机遇 3.勤奋 4.有后台 5.命运 6.其他

(十一)你认为十年后生活水平比现在会

1.有很大提高 2.有可能提高 3.差不多 4.差 5.不清楚

(十二)你认为生活中最理想的是

1.工作成就 2.生活富裕 3.家庭和睦 4.出国深造 5.文凭学历 6.冒险进取

(十三)你对自己的前途

1.充满信心 2.有信心 3.信心不足 4.没有信心

(十四)你对子女的前途

1.充满信心 2.有信心 3.信心不足 4.没有信心

(十五)你对本单位

1.充满信心 2.有信心 3.信心不足 4.没有信心

第五部分 社会与文化参与

(一)你知道中国的国家主席是

1.杨尚昆 2.李鹏 3.邓小平 4.李瑞环 5.江泽民

(二)你知道我国最高权力机构是

1.中央书记处 2.人大常委会 3.国务院 4.最高人民法院

(三)你是否愿意参加当地的县区人民代表选举?

1.是 2.否 3.无所谓

(四)你能说得出下述民主党派中几个党派名称:

九三学社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民盟 农工民主党 台盟民主建国会 民主促进会

1.一个 2.二个 3.三个 4.四个 5.五个 6.六个 7.全知道 8.全不知道

(五)你对中国改革知道多少?

1.很多 2.较多 3.一些 4.不多 5.不知道

(六)你认为要发展中国应该

1.按过去一套干 2.按现在一套干 3.应该进一步改革4.不要改得太多 5.不知道

(七)你认为自己从改革中得到实惠了吗?

1.得到 2.很少 3.没有 4.不知道

(八)你认为当前的社会风气比改革前

1.变好了 2.一样 3.变得更糟了 4.不知道

(九)你认为人在世上最重要的是

1.实现自我价值 2.追求富裕生活 3.追求友谊和爱情4.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

(十)和上辈人相比,你对祖先的敬仰和崇拜

1.多了 2.差不多 3.少了 4.不知道

(十一)你认为年轻人对旧的传统应

1.保持大部分 2.发扬大部分 3.全部保持 4.全部放弃5.各取所需

(十二)新年和春节在你家生活中

1.非常重要 2.重要 3.一般 4.不太重要 5.不重要

(十三)宗教在你家生活中

1.非常重要 2.重要 3.一般 4.不太重要 5.不重要

(十四)你认为宗教

1.非常重要 2.重要 3.一般 4.不太重要 5.不重要

(十五)你对参加宗教活动的态度是

1.积极 2.一般 3.无所谓 4.不参加

(十六)你认为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宗教意识

1.增强了 2.淡漠了 3.同以前一样 4.不知道

(十七)你认为传统文化中,应当放弃的是

1.中庸之道 2.三从四德 3.妇女贞节 4.容忍礼让 5.和为贵 6.仁义道德 7.明哲保身 8.子孙满堂 9.四世同堂10.勤俭节约 11.光宗耀祖

(十八)你认为传统文化中值得发扬的是

1.中庸之道 2.三从四德 3.妇女贞节 4.容忍礼让 5.和为贵 6.仁义道德 7.明哲保身 8.子孙满堂 9.四世同堂10.勤俭节约 11.光宗耀祖

六、研究结果

全部调查结束后,问卷回收率达到88%,其中有效问卷达到84%,经过统计分析,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份研究报告,归纳了西北人的4个变化趋势:

1.西北人在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方面已经出现游离于传统的现代倾向,表现出与过去一致性相异的多样性特征,如:选择工作时更注重收入、声望、地位和权力;业余生活多样化,在民族地区,社会成员更向往世俗教育(相对于宗教);对国家和地区发展更为重视;自主性增强,依赖性减弱。

2.西北人的人际关系中功利性倾向明显增加,如58%的人认为“关系网”很重要;社区交流、邻里交流减弱,关系淡漠,并有城市特点;代际矛盾更加明显;社会交流走向开放性和社会性;上级和下级关系不和谐。

3.择业取向分化显著,如职业评价和心理职业等级倾向于社会权力和收入,传统的职业形象发生动摇;希望职业流动说明不满现状;个人的职业选择层次多样化;强调自我价值实现和职业风险。

4.婚姻家庭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如:对传统的价值观和文化观持肯定态度的达到30%,但对现代观念持肯定态度也在30%左右;群体意识和小农意识都浓厚,集体意识淡化;妇女自身主体意识增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