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发展历程

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广播电视新闻起步较晚,因此相应的新闻写作发展与变迁的过程也相对短暂一些。不过,这一时期的广播新闻报道,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新华广播电台等播出的新闻基本上还是以单纯的主持人播报为主。

三、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大体上经历了类似西方的阶段。中国的广播电视新闻起步较晚,因此相应的新闻写作发展与变迁的过程也相对短暂一些。

1.中国广播新闻写作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广播新闻报道经历了类似西方的阶段。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各家广播电台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广播新闻。当时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的新闻都是由中央通讯社提供的。此外,就是宣读种种文件和通告。民营台,如教育台、宗教台和商业台基本上没有新闻报道,而以娱乐等节目为主。这一时期基本上谈不上有广播新闻独立的体裁。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广播新闻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北平、上海、南京等地的广播电台开始加大新闻报道的力度。不过,这一时期的广播新闻报道,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新华广播电台等播出的新闻基本上还是以单纯的主持人播报为主。尽管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广播新闻作品,如毛泽东的《我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其中“江面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精炼且上口,是典型的广播语言,但广播基本上没有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文体。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先是开国大典、国庆庆典的现场直播,催生了广播现场录音报道的出现,报纸典型报道对广播的延伸又有力地推动了广播通讯的出现。

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益深化的改革,使广播新闻的体裁更加完备和成熟。1980年第十次广播工作会,提出广播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提出广播要坚持“自己走路”的方针,对广播新闻写作发展出自己独特的体裁给予了指引。1986年,广东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率先开办了珠江经济广播电台,业内称为“珠江模式”。珠江模式使广播从“印刷体”的有声版录播模式,进入了听觉规律运作模式,这使得广播写作“为听而写”的特征逐渐显现出来,极大地影响了相应的广播文体的写作。

进入21世纪,媒介市场已经进入了受众分众化的时代,频率专业化是广播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广播的新发展对广播文稿的写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文体的写作需要更加符合目标受众群体、相对应的产品广告以及频率包装营销的手段等等,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节目寓教于乐、审美价值的关注和评论上。

2.中国电视新闻写作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电视新闻同样经历了一个制作手法、文体逐渐成熟和多元化的过程。中国的电视事业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刚刚诞生的电视新闻要么是播音员口播,要么是简单的画面配文字。此时的电视新闻深受电影新闻纪录片的影响,经常声画脱离。

在“文革”当中,中国的电视业事业规模虽然有局部的发展,但是在内容、宣传手法和宣传理念上,成了“四人帮”篡党夺权的舆论工具,电视新闻的写作实际上大大倒退了。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电视界开始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电视传播形态,如改进编排方式、取消新闻配乐。1978年,中央电视台开办《新闻联播》,确立了中央电视台新闻发布的阵地。《新闻联播》打破了讲话的“台长模式”,按照新闻规律办电视,取消了配乐,增加了容量。

20世纪80年代初,电子新闻采集系统(ENG)和微波回传使得新闻有了崭新的面貌,声画同步开始出现,同期声越来越多地得到运用,记者开始出镜,面对观众讲话。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节目形态日趋多样,电视新闻语言也更加丰富。此时中国经历了第一次媒介变革,在电视方面,开始滚动播出新闻,电视评论、电视深度报道也开始出现,《观察与思考》、《新闻透视》等一系列节目颇引人瞩目。语言在这些较有深度的节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声画关系在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文字不仅仅是对画面的诠释,而且以自己独立的逻辑方式叙事和发表观点或看法。这一趋势以20世纪90年代的《焦点访谈》为一个崭新的高峰。《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东方时空》一起构成了电视深度新闻节目的景观。除此之外,这类节目开始在各类新闻节目中出现,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30分》、《晚间新闻》等都有评论和深度报道。它们和电视短新闻并列、穿插,颇具特色。到1999年中央电视台开办《现在播报》,2000年开办《国际时讯》,2002年开办《午夜新闻》,电视新闻更加注重对当天的新闻进行汇总、解读,对国际新闻事件的侧重以及对重大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报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