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闻体制的影响
新闻事业的管理体制是支撑新闻业发展的制度基础。笔者检索的文章中,有多个专家学者表示了对中国的原有新闻体制能否承受WTO的担忧。李良荣教授在总结新闻改革的20年经验认为,“中国现有的新闻体制能在多大程度上承受新闻改革所带来的压力和冲击浪,这是新闻界悬而未决的大课题”。
还有的专家学者认为中国与国外传媒的最大差距在于体制方面,国外传媒巨头几百年经营实践形成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运作经验、价值链条、体制是中国传媒所无法比拟的。新闻体制缺陷造成的新闻业的弊端有许多表现。在许多论文中,对新闻领域的许多顽症均归结在体制方面,对如何改进体制却着笔较少。如新闻界的“出口转内销”、“言论自由与‘一个声音’的矛盾,中国目前没有出现名记者,新闻批评性报道少,舆论监督滞后顽症的根源是党报体制”;新闻资源的条块分割、地域封锁、行业垄断,有偿新闻屡禁不止等病症根本上由新闻体制造成;原有的四级办电视、混合覆盖广电体制无法支撑广播电视传播方式的落地化,资源配置的集约化,频道定位的专业化,受众需求的分众化,生产方式的市场化,节目形态的多样化,广电运作的集团化、产业化等,有效的结构会让原有组织材料发挥巨大的能量。新闻媒体资源结构失衡造成的新闻媒体资源浪费,规模小、竞争力弱已成事实。
WTO是规则游戏,对新闻体制、结构改革提供借鉴的意义。新闻体制改革、结构变动的方向要和国际新闻界通用的规则接轨,这样,才能和国际社会“对话”,才能在国际社会发挥出中国新闻媒体的影响力。这是让中国传媒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和国外传媒相抗衡的一条途径。
目前,中国加快了电视体制改革的步伐。2000年,国家广电总局下发的284号文件,明确规定中国广播电视集团化的具体内容。基本精神是:广播、电视、电影三位一体;无线、有线、教育三台合并;省级、地级、县级三线贯通。2001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在武汉召开省区市党委宣传部长座谈会,部署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提出了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进一步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保证党委领导,调控适度、运行有序、促进发展的宏观管理体制;探索建立保证正确导向、富有经营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探索建立体现宣传文化特点,适应法制建设总体要求的政策法律体系;探索建立传播健康精神文化产品,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探索建立吸收国外优秀文化和先进技术,抵御腐朽文化,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放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