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谈改进党报的风格和模式
近几年来,党委机关报为了提高发行量,有的就搞摊派或者其他的虚假做法。甚至有人认为是晚报、都市报类的大众报纸抢占了党报的份额,提出把这类报纸都停掉,以此保证党报的发行。
王维认为,我们的党是善于做宣传工作的,是靠宣传真理争取读者的,用这样摊派的方法追求发行量,是不可取的,取消晚报、都市报更不应该提倡。他说,这些大众化报纸的产生和受读者欢迎,有客观需要,关键还是党的机关报没有办好,宣传方法不对,没有搞清楚党报应该担任什么样的功能。
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前进,但党的机关报还一直在延续延安时期、各根据地、解放初期和改革开放前的做法,面很窄,一般的读者不感兴趣。要摆脱党委机关报萎缩的局面,必须从这个路子里走出来。
1979年春天,中央召开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次全国新闻工作会议。王维在小组讨论会上指出了当时的几个不良新闻现象:报纸无新闻,报纸杂志化、新闻文章化,国际新闻无新闻。这些问题影响了党报功能的发挥。当时一些中央领导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希望中央某报办一张报中报,把全国报纸上的好东西好新闻精选上来,刊登在报纸上,再加以评论。但最终没有实施。
这个创意引起了王维的极大兴趣。回上海后,王维与报社同志们商量办一张这样的报纸,就创办了现在还很有知名度的《报刊文摘》。这样的报纸只要有助于干部扩大视野、活跃思想、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行了。具体说就是,集各报之新,为读者提供方便,做读者的读报秘书。读者很喜欢这份报纸,评论说《报刊文摘》把人家的“鲜桃”都摘来了。
办《报刊文摘》就是对党报改革的一次探索,因为《解放日报》是党委机关报,一开始就改变面貌,有些人会接受不了。所以出《报刊文摘》作为改革的试验田,每周发行一张,指导性和实用性都很强,上下两级都爱看,最高发行量达到过350万份,都靠自费订阅,不仅为报社创造了财富,而且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带出了一批信息文摘类报纸。
此后,《解放日报》还办过《经济信息报》、《解放日报(市郊版)》,当时都很受欢迎,但后来因故停刊了。办这两张报纸,也是为了摆脱党报包打天下的形势。事实证明,这样办报是对的,当时采取的渐进的改革方式符合党报实际。
党报要做读者的良师益友,不要老是教训人,不要让读者抬起头看我们,说你们是党委机关报,是来指导我们的。长期以来,我们的党报培养了许多党的干部和广大读者,报纸就有了框框,认为应该板着面孔,不苟言笑,不能乱说乱动。
可是现在,我们的许多党报,还是没有走出原来的办报风格和思维模式,报纸上的文章越来越长,新闻不像新闻,言论不像言论。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要尽快转变思维观念,走出认识误区,要适应改革和市场的需要,机关报要改变形式、方式、内容,要多用新闻事实说话,多传播读者需要的信息。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党报要加强舆论监督,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三大法宝或叫三大作风之一,《解放日报》曾经发表过一篇社论《提高一步》,指出党的三大作风也是党委机关报应该具备的。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很强调党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央做出报纸开展批评的决议,提出了三个标准:事实完全正确、态度完全正确(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时机完全正确。
王维说,党报改革要与时俱进,在遵循历史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形势灵活运用有关方法和策略,应该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
早在1979年,王维同志就提出了党报的“三个为主”原则:报纸应该以发表新闻为主,共性是党性,个性是新闻;新闻应该以提供新的信息为主,五个“W”俱全,但内容陈旧,就不是新闻;办报应该以满足广大读者的正当需要为主,以为读者服务为主,通过服务来达到引导的目的,报纸提供材料、观点,读者自己选择、判断。今天看来,这三个原则仍然有很大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